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普华永道:见证上海腾飞

  1994年普华永道初到上海仅60人,而今已扩充至2400人

  洪其华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会计师公司,普华永道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最能找到施展才能的舞台,中国经济需要走出国门,一些大型公司需要到海外融资,这些都需要很多具有国际水平的专业知识、操作模式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之服务

  时隔10年,当约翰?史达德以伦敦金融城市长的身份再次回到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公司(PriucewaterhouseCoopers,下称“普华永道”)上海的办公室时,眼前的一切让他惊讶不已。

  一幢以普华永道命名的高档办公楼,汇聚了全球的精英,超过2400名员工,时刻把握着长三角最炙热的经济脉搏,并且每年还在不断地扩张,外加一个处处充满生机的上海。

  “1994年普华永道只有60名员工,现在每年新招的应届毕业生都超过500名。”约翰?史达德颇有感慨地说,他曾经在普华永道有长达32年的职业生涯,并在中国担任过5年普华永道主席。

  如今,几年的时间,普华永道已经发展得让曾经最熟悉它的掌舵人不敢相信。1906年,普华永道的创始人罗威(Arthur Ryland Lowe)和他的合伙人宾汉(Joseph Eadie Bingham)在外滩创建了第一个分所,上世纪90年代初,普华永道开始在上海设立代表处,之后,这个“百年老店”便和中国经济一同驶入了“快车道”。

  “上海做到了!”

  “我们自己觉得也是非常幸运,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我们跟着中国一起发展。”在普华永道位于上海新天地宽敞的办公间里,普华永道上海事务所主管合伙人顾宜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欣慰地说,普华永道更愿意称是上海经济发展的见证者。

  “我是1995年回来的,当时也只有180个人。那时上海的外资企业还处在萌芽期,更多的是香港、台湾的商人愿意来‘冒险’。”顾宜说,当时政府的效率还不高,要批一个文件也需要拖很长的时间。

  但现在上海市政府在外资企业中的声誉已经完全两样,这种声誉的变化经历了从不信到信的过程。普华永道一个已经退休的美国合伙人就曾讲过一个生动的“浦东招商”的故事,是上海近十几年发展变化最形象的描述。

  十几年以前,当时浦东陆家嘴还没开始发展,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准备带一个代表团到美国去招商引资。普华永道作为顾问便帮忙到美国去邀请一些跨国企业的老总来听徐匡迪演讲。

  演讲进展得很顺利,徐匡迪介绍了浦东未来发展的想法和要实现的图景,但在场的跨国公司老总们都要求看看浦东当时是什么样子,等幻灯片放了浦东当时的图片之后,在场的老总们都面面相觑,似乎大家都觉得要实现规划中的浦东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表示了很多疑问。

  “当我们的合伙人讲到这里就会跟我们说,看,现在上海真的做到了!15年以前去浦东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东西,现在则是完全不同的画面。所以如今的跨国公司的老总都会不得不说,上海市政府说过能做到的事情,一定要相信它能做得到。”顾宜说,这就可以说明中国,尤其是上海在国际上已经建立了相当的信誉,大家都相信它了,不可能的事情到上海也变成了现实。

  如今,当普华永道再次派人作为顾问陪上海市政府到国外做推广时,更多的人愿意相信上海,因为浦东就是一个例子,证明上海市政府的执行力。随着上海对外信誉的提高,一大批跨国公司便开始放心进入,一些中小型外资公司也开始了积极的筹备。

  “他们增加一倍,我们公司也会跟着增长的。因为我们好多客户都在那里面。”顾宜表示。

  “在我们刚刚进入上海不久,公司的一个全球领导来上海,当时浦东已经建了几座高楼,但都是空的,他看着说,上海怎么能让这些大楼都驻满公司是个很大的挑战。接着又对我们说,如果这些楼都驻满公司了,你们就得把公司的增长提高200%了。”顾宜说,普华永道的增长率一般只有30%~40%,这个目标给当时的中国团队相当大的压力。

  不过,几年下来,当时担心没公司入驻的大楼,如今不但个个都被各种公司驻满,而且新写字楼层出不穷。包括环球金融中心这样的亚洲第一高楼已经拔地而起。而普华永道的增长速度,也得到了全球的认同。

  “向中国汇报”

  “作为会计师,我们能最直接感受到上海经济的变化,也能洞察到其中的趋势。”顾宜说,这两年他们也发现了外资在中国的战略变化脉络,“Report back to China”(向中国汇报工作),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成为一句流行语。

  由于500强大公司都已入驻中国,普华永道发现近两年世界上众多的中小公司也陆续开始进来,而且已经成为最近几年的一个趋势。“因为全球的大公司已经基本上都来中国落户了,这些中小型公司如果再不来的话,可能它们就再也没有机会了。”顾宜说。

  许多中小公司对中国的市场都很感兴趣,这确实是一个显著的变化。

  “我们很早就注意到,以前进来投资的一些大公司总是说,中国拥有廉价劳动力,所以把工厂弄到中国来,但是销售还是到外面去。而这几年完全变了,很多跨国公司老总说到发展策略,都会说中国市场,而不是生产基地。这是个很大的变化,中国是个很大的市场,怎么在中国市场发展与胜出成为很重要的战略。”顾宜说。

  而这也就意味着跨国公司的营销部门、管理部门都将搬到中国来。普华永道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客户。

  “前些天我去拜访过一个客户,也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但在中国这些年一直做得不好。总公司就派比较熟悉中国的领导者过来,这位领导召集本土的董事开会时就讲,我来之前为什么不成功?就是因为之前的策略错了。因为把中国当成出口基地,不按照中国市场的现实来管理。”顾宜说,后来,这家公司把管理层全都搬到了上海的浦东,变动之后的公司在中国出现了营收100%的增长,全球的领导也认为他们做对了这件事情。

  “Report back to China,Report back to Shanghai,估计会成为家常便饭了。”顾宜微笑着说,现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就是怎么做到持续稳定地发展,不能只顾发展经济而不顾其他的环保、社会等问题,这是个很大的挑战,如果不把这方面的问题处理好的话,就很难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软实力”制胜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会计师公司,普华永道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最能找到施展才能的舞台,中国经济需要走出国门,一些大型公司需要到海外融资,这些都需要很多具有国际水平的专业知识、操作模式等,这样中国的企业跟国际更加接轨,提升竞争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与大公司竞争。

  “在这方面我们确实做了很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中国公司走出国门,到资本市场上引进外资,而走到资本市场后,管理水平势必要跟上来,包括内部风险控制、透明度等都要向国际水平看齐,我们协助中国企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是我们最欣慰的事情。”顾宜说。

  在普华永道看来,现在上海最吸引跨国公司的正是其“软实力”。上海市政府的服务意识很好,愿意接受一些以前并不了解的东西,并能积极学习新的东西,上海市政府的积极态度就是最好的助推剂。上海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就,是上海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做出的结果。

  “比如,在去年的跨国公司市长咨询会上,环保就成为最新的主题,我曾经跟一个官员说,世界上哪个城市有这样的魅力,提前一年跨国公司的老总调动公司所掌握的很多资源,调研后得出成果报告给市长听。”顾宜说,但上海就做到,而且这些老总会后回到世界各地就会宣传上海这个好地方,无形中又为上海做了广告。所以这些都是很优秀、聪明的做法,也能体现出上海的精明和国际化。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徐匡迪 | 约翰 | 顾宜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