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遏击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中国海外投资新战略


  打击当前全球大宗商品暴涨的中国战略和中国利益

  遏击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中国海外投资新战略

  武建东

  一,美国信贷危机正演化为全球纸币体系与商品和服务定价关系的体系性重构

  刻画无盐,唐突西子,我认为目前美国次贷危机的实质已经演化为自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的37年以来,整个美元纸币体系的最大危机。这个危机调整的机制是正在以美联储作为最后货款人的身份不断注资、不断减息、不断透支全球经济的未来力量而强力支撑并赢缩转化的,这既是美国金融机构破产的道德保障,也必将危机演化为全球纸币体系与商品和服务定价关系的体系性重构。

  这一重构目前有三个主要现象。

  其一,它表现在商品市场上就是油价已经过“百美元”﹙已过110美元/桶﹚,金价已经过“千美元”﹙已过1000美元/盎司﹚,铜价正在奔“万美元”﹙已达8440美元/吨﹚,需求预期的错动 正导致全球大宗资源性产品凝聚成近百年来的最大的资源性商品的泡沫,并开始对美元体系进行反抗、背叛和趁火打劫。

  其二,它表现在货币市场上就是日元已经跌过百元﹙美元兌日元已跌至98.87的12年半新低﹚,而且倘日本不及时补救,日元很可能上升挑战1995年的高位,1美元兑79.75日元;欧元已经高估三成,3月中旬欧元兌美元已上升至 欧元创币 以来的新高1欧元兑1.56881美元。而且倘欧洲不及时减息和沽 出欧元平抑市场,欧元 很可能将上升挑战1欧元兑1.8美元的历史高位;此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结果,2008年3月1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0882元,这也是 人民币 汇 改 以来的最高升幅。2008年内以来人民币就已升值近3%,而自汇率改革以来的累计升幅已达到了15%左右。在2008年时至今日的一百天内,中国的美元储备的国际购买力至少已经下降了300亿美元以上,仅此即已相当于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投入1562亿元的一倍半以上,相当于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资金68亿元的近30倍,中国人民血汗换就的外汇储备正在国际汇率的游戏中承受三灾八难。美元纸币体系的危机打乱了全球主要经济区本位币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等与主要商品和服务的定价关系,也必将挑战他们的经济增长能力和通胀水平。

  其三,它表现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上就是美国的金融机构正不断出现存亡危机,世界上最大的花旗银行已在不到六个月内蒸发了1000多亿美元的市值,这个全球最大的百年老店一分为几的重组方案正在讨论之中,解体或彻底重组只是时间问题了,众多的美国巨无霸的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崩盘重组也为期不远了。全球金融业将进入重新洗牌、流动性重组和大型商品投资对冲的前沿。

  我认为这个调整的本质就是在没有一个世界货币之前,在人民币没有成为国际货币本位币之前,拥有全球货币本位币的美国和拥有全球最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能力和长期需求的中国之间,需要重构以美元为基础的世界主要纸币体系与全球商品和服务价格体系的定价机制和定价体系的关系。这将是全球化以来中美欧日四大主要国际经济区对于全球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机制和定价体系的最大一次联合改革,也是中美两国全球分工地位的最大的一次智慧互动。对于中国而言,这既是巨大的全球化的冲击,不同以往的民族解放和亚洲金融危机,也是千载难逢的以自己的力量翻转世界商品价格的独特机遇。

  二,打击全球大宗商品大幅涨潮的中国整体大战略

  美国是一个消费大国、虚拟经济强国,它已经以美元掌握了全球主要商品的定价权力和不同的定价体系;而中国是一个生产大国、投资大国,它处于出口产品的价格和进口的资源性产品都受制于国际市场左右的状态。依存度高是国家的一种资源安全的危机,调整这种依存度则是对全球资源市场的反作用危机。需求是实体经济的核心,也是虚拟经济的指针。需求是增长的前提,增长是一个生产大国维持的主要核心,它带动中国经济的高速运转,同时也拉动世界经济的进步。

  中国经济目前同时遇到了内外两大挑战,也即外部的资源性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和国内居高不下的通胀。据商业部陈德铭部长介绍:二月份中国进口的原油、成品油、铁矿石、大豆、食用油五种最主要商品的价格最低上涨60﹪,这是中国输入型通胀的重要致因。为此中国要发展就要治理输入型通胀,而且应该先行通过全球管理和全球分工治理输入型通胀,对此大体有四条道路,其一,放缓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对外需求。其二,维持经济增长速度,以大幅提高整个社会的收入和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以应对通胀。其三,以内生资源的生产替代进口,打击全球主要商品的现货和期货价格。其四,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全球,重建中国的国际分工,实现外产外销的战略调整。

  我估计倘若 实现以内需生产为主,辅之以减少进口,提高收入,产业的全球转移的诸项战略改变,中国至少可以维持五年以内生资源的生产替代进口的运转。其中2007年我国共进口原油1.6亿吨,可以加速国内生产替代,减少进口5000-9000万吨; 2007年我国共进口铜矿砂451.7万吨,2008年开始即可以国产替代减少进口50-100万吨;2007年我国共进口铁矿砂3.8亿吨,2008年即可以国产替代减少进口8000万---12000万吨;2007年我国共进口食用植物油855万吨,2008年即可以国产替代减少进口200万吨,其它大宗资源商品也可以国产替代的方式大规模减少进口。与此同时配以生产基地的国际大转移,中国大宗资源性产品的进口将得到纪律约束。

  它对全球商品体系的影响至少可以包括五个方面:其一,它将明确改变全球大宗商品体系的预期和预期利益的分配;其二,它需要扩大中国的内需生产,提高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中国国际和国内投资者的稳定,但是环境方面需要支付一些代价;其三,它将改变全球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并可能使部分商品的生产出现产能过剩,全球大宗商品的生产商可能需要新的融资和债务重组;其四,它将改变全球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和定价机制,欧元和人民币将成为新的全球大宗商品的交易或定价货币;其五,它可能打击国际基金对已有的全球大宗商品的直接投资,大宗商品生产商的股票估值必将有所调整。

  这是一个需要中国主动进攻的整体战略;这是一个需要转变中国传统贸易思维的战略;这是一个需要虚实结合的战略;它将使我们重估中国外汇储备的价值并良好的使用它;它将全面推进官民结合的海外投资和并购大潮。诚如 明朝大学问家王廷相所言:“事物之实核于见,”“事理之精契于思”,“事机之妙得于行。”

  三,善用二十世纪以来中国获得的最大的货币资源---外汇储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论述中国政府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新的战略构想时强调要推进,“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以上表明了中央政府对于日益增加的外汇储备和使用渠道狭窄之间矛盾的担忧。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在反思用中国人民创造的巨大商品和服务换来的外汇储备,应以什么方式和渠道使用才能够获得最理想的收益;在中国完成15300亿美元的国家外汇积累体制以后,中国获得的外汇储备应该以何种方式转移给企业和个人使用,才能够实现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分工体系;在资本项目不可兑换的情况下,中国如何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行易知难,“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对此需要我们审时度势,通权达变,蔚成大观。

  所谓国际收支,乃是指一国(包括政府、公司、机构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收支活动的复式记录。由于采用了复式记账法,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总应该是平衡的。从通行的国际惯例而言,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官方储备交易余额三项。所谓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就是指官方储备交易余额的顺差和逆差。

  因此,顺差就意味着增加了对境外财富的要求权,逆差就意味着减少了对外国财富的要求权。逆差和顺差反映了不同国家之间进口和出口需求的变化,这其中的差额就是国际货币的流动。根据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货物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货物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出口大于进口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这其中的2622亿美元就是顺差,它的本质是即是中国增加了对国外的此等价值的金融要求权,增加了以外国纸币体系计价的更多的债务凭证。所以,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是否维持了顺差或逆差,而在于这个顺差或逆差在一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人民币没有成为国际本位币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国际经济交往,就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然而拥有国际本位币的美国、德国等西方主要经济强国既没有保留比较高的外汇储备,也没有必要保留比较高的外汇储备,这是美欧国家的货币运转优势,也应该是人民币的发展方向。关于中国的外汇储备水平,有关国际组织曾建议中国的外汇储备保持在7000亿美元比较适度,虽然它未必符合中国国情,但是,中国现在的外汇储备却已经超过这个数字的一倍,因此,中国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外汇储备投资方式,将相当的这种储备投资出去,以对付通货膨胀和商品价格上涨。

  1996年12月末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000亿美元;五年之后,2001年12月末突破2000亿美元;又过了五年至2006年10月末突破了10000亿美元;此后又不到一年至2007年12月末达到了15300亿美元。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获得的最大的外国货币资源,最高的民族资本积累,也是当代全球最浪费的金融资源。由于其开发程度不高,构成了中国对外经济顺差的数千亿美元没有转换成相应的商品和服务,反而正在成为新的国际流动性来源。用好了,它可以成为中国在海外的国外货币计价的资产,推进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分工体系的快速运转;用不好,它将拉动全球大宗资源性商品的价格上扬,反造成国内市场的通胀。

  四,要防止中国的贸易顺差成为刀俎上的鱼肉

  近日国家海关总署公告我国2008年2月贸易顺差大幅下降,仅为85.55亿美元,不到1月份贸易顺差194.9亿美元的一半。有人认为美国次 贷 危机已经开始蔓延到中国了,其实不然,一个国家只要能够解决纸币资本与商品和服务的平衡关系,顺差或逆差多少都是不是危机的表现。例如:美国虽然保持着庞大的逆差,美国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强大的,美国仍然具有逆差的修补能力;中国虽然保持了庞大的顺差,中国的经济基础仍然具有相当的脆弱性,中国消化顺差的能力仍然是有限的。因此,在全球信贷危机的情况下,中国消化顺差的难题要超过美国修补逆差的紧迫,有时候欠账的是老子,借钱的是儿子。

  在以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为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框架内,顺差的实质不过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外币纸币余额。因此,对于中国而言,不在于如何赢得这种差额,而在于如何使用这种差额,使这种纸币差额能够创造更高的效益。目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尽可采取货币贬值、物价变动、大宗资源商品价格上调、关税变化、减息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关税政策和贸易政策打击中国的贸易顺差,因此,对中国而言,国际收支顺差是福也是祸,是国际金融资源与中国角力的互动核心。

  为此中国需要建立三个战略制高点:其一,构建中国的全球化市场体系,推进中国的跨国公司以基地型方式建立与国内生产能力相对称的海外资产体系。其二,构建一个与中国实体经济相对称的虚拟经济体系,重点改革外汇管制政策,实现由强制性结售汇到自主结汇制度的转变,以发达的中国外汇市场平衡国际顺差。其三,改变半边流通的要素市场,重构国内资产的价格体系。促进以适价的商品项目的建设,拉动内需体系增长。事实上改变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纲目结合,本末相连,难易相衔,改革将不但调节中国的国际收支的平衡体系,而且还在于可以调节我们国家的财富创造力。

  五,实现多渠道多途径的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

  一个国家拥有的纸币体系,包括外汇储备不但是财富的度量衡准,而且也是一种生产力,是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无论是你的敌人还是你的朋友,都必须与之打交道。它是整个世界的神经,也是一个国家的大脑,它还是电子化的大规模财富支付形态,运转于无形之间而又居于全球财富的顶端。过往以金属为本位制的国家货币发行量有明显的纪律约束,不利于经济体系的大规模拉动性成长;以纸币为本位制的国家货币发行量获得根本性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革命性扩张,而正确地使用外国纸币体系则可以更好的实现中国梦寐以求的全球化发展。

  目前美国使用过以万亿计的美圆纸币建造了全球性的投资空间,这是一个与人民币非常不同的投资体系,也是历史上中国人建树不多的体系,也是中国外汇储备必然选择的主要国际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式。它的基础是商品、服务和要素市场的全球化;这个基础的表达是各国的股票、债券和其它资产的证券表现;这种价值的预期收益的体现又是金融期货、期指、各种货币期权等等;最后这种预期利益的远期再分配又是各种繁复的虚拟经济体系的金融衍生产品等等。以致全球许多商品的期货交易是现货交易的30---100倍,虚拟交易的利润是现货交易的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石油的现货生产在产地,石油的使用在消费地,但是石油的定价权和定价机制却在国际金融大都会。这就是中国外汇储备必须与之打交道的国际投资空间,这就是多渠道、多途径的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要应对的标的,为此仅依靠国家外汇管理局是不行的,仅依靠中国投资公司也是不行的,需要一切有智慧的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出击。

  目前美元的贬值必然导致全球大宗资源产品和黄金等贵金属的价格上涨,推进中国的海外资产的扩张不是要在国际商品价格高的时候往里冲,而是应该充分利用目前全球信贷危机的局势,全面降低中国对国际商品的需求,引爆其泡沫,然后在行扩张,从而也可以有效的改变输入性的通胀。例如:应该利用一切可能降低中国对原油、成品油、铁矿石、大豆、食用油五种最主要的进口商品的需求,打击其国际商品价格和不合理的定价机制,加快构建一个对中国海外投资的理想环境。

  1,整合中国的海外资产和市场资源

  目前营建中国海外资产的途径大致有两条,其一就是以中央和地方的国企、上市公司或较有实力的公司为基础转型为跨国经营或跨国公司,其二就是推进大江南北的民营企业和华商,大规模地建立以中国母公司控股的全球性的营业基地和营业网点。

  这种海外资产的建立是多渠道、多途径的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必然选择,其一,它可以加快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制,将全球的真正资源转移到中国。其二,它可以加大以中国的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研发和生产整合,平衡国际收支顺差,推进中国商品的技术创新和全球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化的制造能力,实现中国生产能力的全球性扩张。其三,它可以借重中国在海外的资产、海外债权实现中国经济的内外平衡,海外债权、海外资产应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来源。

  从中国的经济发展而言,五年内应该形成总量2——4万亿美元的海外非金融性资产,其中若有一半以上海外资产可以人民币投资,由此将构造中国历史上最大量的资本输出,它将是构建中国海外资产的最为经济之路,也应该成为中国上市公司的主要融资资源。通过中国证券市场应将国内的储蓄转化为中国公司的国际化扩张资本,中国企业全球拓展预期利益也应该通过国内证券市场传递给千百万投资者,并进一步焕发中国海外投资的巨大热情。

  为此中国对外交往的收入,包括外汇储备应该多渠道使用,初期应放宽到所有大型企业和一切有能力的中国的跨国公司,例如:中国石油、中国铝业等的资源性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后期应促进全国的企业和投资者运转起海外资产的投资。实现中国企业的全球制造,实现中国企业全球制造的产品全球消费,实现全球定价的商品和服务的中国参与和平衡。

  为此需要设立中国海外投资基金,推进官民结合的海外投资并购,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资源市场、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整合分工,以中国的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衡平 全球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推进中国的上市公司构建全球的市场链维持中国的资产价格水平。由此应该构建一个与国内经济同等重要,相当于中国进出口总额一半以上的海外营收体系。占领海外市场如同了断中国经济腹背受敌之虞,应该充分利用中国单一制国家的优势,在未来五---八年内将上述目标实施成功。

  根据联合国《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强调: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仅占全球的0.5%,也就是说中国对外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是以消耗中国的国内资源为主实现的。这是中国经济体系有别于发达国家之处,今后由中国企业开发的全球资源理应成为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动力。

  2,构建 海外纳百川的中国虚拟经济体系

  中国目前以股票和债券为主的虚拟经济仅有大约4万亿美元左右,仅相当欧美国家的不足十分之一,由于实行以行政为主导的中国金融市场,限制了中国人民的金融生产方式的发明创造,使中国缺少与美、欧、日竞争的资本市场工具,也不能很好的维护中国的金融主权。

  虚拟经济也应该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对外融合的战略通道,它不仅应该为中国企业的上市提供服务,也应该尽快吸引欧、美、日本以及中国周边国家和主要贸易对象的公司来华上市。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沪、深交易所八年之内应争取500——1000家外国企业来华第一上市、第二上市,而且尤应注重与国际高科技企业相协调,创造中国强大的知识经济体系,中国的证券市场理应成为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之间的国际并购的主要场所。中国人应该实现在中国的全球投资。

  在一、二十年内,我们认为中国应该成功地建立了以人民币纸币体系为核心机制的全球分工体系,央行可以充分利用人民币的纸币发行权构建中国的消费经济体系,强大的人民币纸币体系又可以促进全球的消费,消费又可以拉动中国的进口需求,与此同时中国还需要通过金融市场的创造性发展,与美国、欧洲等建立全球性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机制和定价体系。由此中国将实现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的转变,并建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配置和交易的全球体系。

  通过中国的外汇管理改革应该彻底改变中国的商品、服务、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以美元为重要度量单位的惯习,改变以美元为全球性价值储藏的积累体系,这对中国而言不亚于一次新的民族解放。欧元的诞生造就了一个大欧洲,人民币的国际再造将造就一个强大的中华国际文明区。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