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当前市场弱势明显,未显示任何调整结束迹象,但指标开始进入超卖区,指数下行空间已较为有限。同时,在经历5个月的大幅调整行情后,市场高估值的风险已得到充分释放,技术上存在反弹要求。
海外次贷危机冲击、宏观紧缩、高通胀、大小非解禁、再融资压力等一系列不确定性的因素冲击市场信心。
3800点以下要反“恐”
□ 华泰证券
虽然上周末又有3只基金获证监会批准发行,同时管理层批准QFII发行。但是由于上周末周边市场大幅震荡,加上人保集团欲巨额融资的消息影响,导致周一沪深股市继续加速探底。前期抗跌的板块和题材股出现全面补跌,市场上最后的盈利筹码出现松动。投资人心态已极度崩溃,连续多杀多。
沪综指以3820.05点收盘,跌142.63点,成交748亿元,深成指以13207.7点收盘,跌609.87点,成交351亿元。两市只有32家个股上涨,400多个股跌停,两市共904只股票跌幅超7%。市场一片惨淡。盘面看,只有以界龙实业、陆家嘴为代表的上海本地股走势较强,而以深万科、中信证券、浦发银行和中石油等权重品种盘中有所护盘,权重股盘中不时出现放量拉高,资金回流蓝筹迹象在继续,如果持续性能够保持则将有利于市场探明调整底部,投资者对这一群体走势仍需密切关注。
2008年是多重“博弈之年”:一是企业层面的博弈,主要看宏观调控与盈利增长因素;二是资金层面的博弈:主要看持续加息与股市资金分流;三是市场层面的博弈,包括机构和管理层与机构之间的博弈,实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博弈,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博弈。随着解禁市值的逐步扩大,2008年和2009年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全流通时代的股票估值体系与以前相比将有所不同,博弈主体力量格局改变,对股价短期走势起决定作用是大股东。规模越积越大的“大小非”解禁、公司利润增长幅度减缓等共同抑制了行情的估值空间,
2008年一季度的暴跌缘于两年的暴涨,对高估值的消化。外部经济环境增速降低,全球经济的衰退担忧,国内偏紧的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压力,引发市场对于国内宏观经济增速降低的担心,是市场大幅调整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大小非”解禁筹码和资金的压力,A股市场企业大幅股权融资的冲动,也诱发大家对市场估值的担心。基金对超配的金融、地产和钢铁等大蓝筹的调仓更是扩大了市场的动荡。
从技术上看,上周沪深两市低开低走,连创本轮调整新低,上周市场加速赶底,沪深基金指数全周暴跌8%,创历史最大周跌幅。周K线以300多点实体大阴线报收,累计跌幅7.86%。沪综指连续将4000点、3900点两个整数关口轻松击破,空头格局形成。股指运行于自去年10月中旬见顶以来的下降通道,大盘本周有惯性探底要求。市场由于下破年线和4000点心理关口,投资者信心受到较大打击,市场人气涣散。引致A股市场价值重估的两大支柱也即制度溢价和流动性过剩已经发生了变化。市场的恐慌来自于对流动性的忧虑、对上市公司尤其是周期性公司在宏观紧缩的态势下盈利下滑的忧虑以及美国次级债所导致的美国经济衰退抑或引发全球金融风险。
虽然当前市场弱势明显,未显示任何调整结束迹象,指数还将继续下行,但是技术上下行空间已较为有限,且指标开始进入超卖区,沪综指从历史高位6124.04点,截至上周的最低点3836点,最大跌幅达到37%,技术上存在反弹要求。同时,在这5个月的大幅跳水行情中,市场高估值的风险已经得到较为充分地释放。
按黄金分割理论,在0.618分割位4167点被击穿之后,0.5分割位3583点将成为下一个强支持位。预计下方市场将在3600-3800点位置寻找支撑。目前市场即使没有政策救市,我们相信,大盘在3600到3800之间将形成中期底部,底部的确认仍需反复。主力为低位补仓,恶意砸盘造恐慌。尤其是一些具备良好基本面和成长潜力的品种被严重错杀,不能不引起投资者的重视。一旦市场止跌企稳,那么,压抑已久的反弹动能必然会集中爆发,阶段性的局部投资机会可能将来临。
3800点以下要反恐,不随意盲目割肉,择机逢低布局超跌优质股如方圆支撑等。同时对前期基金参与的煤炭、军工、水泥板块中的潜力股如火箭股份、航天科技和兰花科创、福建水泥不盲目杀跌。
四大不确定因素困扰市场
□ 智多盈投资 余 凯
承接了上周动荡格局,周一市场低开低走。尽管中国石油、中信证券等权重指标股逆市有所反弹,但经过了连续杀跌后,市场人气已如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即有大量沽空盘持续涌出,技术性反弹昙花一现。尾盘沪指直逼3800点大关,至收盘两市股指跌幅均超过3%,两市合计近300家被封杀于跌停,而上涨个股仅为35家,投资者恐慌情绪可见一斑。
首先,国内经济与宏观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8.7%再创11年新高。在此之前,国内2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增长6.6%,增速创3年来新高。国内宏观经济正面临持续的通胀压力。为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间隙接受采访时表示,利率、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未来都有上调空间,央行将充分把握调整时机和力度,权衡利弊后选择最合适的政策工具。事实上,为应对通胀的压力,央行已经加大了调控的力度,在五周时间内净回笼资金超过万亿,市场预期进一步的紧缩调控政策可能近日出台。在弱势市场的背景下,宏观紧缩政策的出台对A股市场的杀伤力令人忧虑。
其次,“大小非”解禁、首发、增发等扩容压力考验市场资金承受力。
再次,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放缓。事实上,2007年行业利润增速已经出现了逐季下降趋势,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使中国出口面临下滑压力,同时,通胀攀高导致企业的劳动力、原材料、资金成本全线上升,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面临巨大挑战。
最后,周边市场动荡持续加大。美欧五大央行3月11日的联合救市效应昙花一现,美国能源部情报局日前指出,2008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将收缩。这是政府指出经济衰退的第一份官方预测报告,而凯雷资本面临倒闭的消息,再次引起了投资者对信贷危机的担忧,市场担心可能会有更多类似机构陷入财务困境。事实上,上周五贝尔斯登创出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当日下跌47%。由于许多客户将资金从其主要经纪业务中抽离,导致其出现流动性突然缺乏,海外市场的动荡仍然在持续加大,其对国内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在诸多不明朗因素的困扰下,投资者谨慎情绪有增无减。就市场内部而言,短期分歧也在加大。权重指标股经过了持续调整估值基本合理,盘中明显资金回流迹象,但部分题材股和基金重仓股的大幅杀跌使得投资者信心全无,同时成交量的萎缩也显示市场运行仍将处于低迷的环境当中,因此,稳健投资者可耐心等待趋势明朗。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