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富概览
□本报记者 魏玮
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截至昨日具有可比数据的605份年报显示,2007年,这些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成本25207.74亿元,同比增幅为26.23%,比2006年的营业总成本增幅低了两个百分点。
在这605家公司中,有359家公司2007年的营业总收入增幅超过了营业总成本增幅,比例达59.34%。可见在涨价声不断的2007年里,成本对上市公司的冲击比我们想像得要小。
半数公司成本增速放缓
数据显示,这605家公司的营业总成本合计数从2005到2007年分别为15576.74亿元、19967.84亿元和25207.74亿元,环比增幅分别为28.20%和26.23%,后者低于前者近两个百分点。
截至昨日,营业总成本同比增幅最高的5家公司分别是万通地产、云南城投、中鲁B、长力股份和渝开发,增幅分别为767.47%、421.04%、327.46%、321.57%和284.69%。
数据还显示,605家公司中有106家公司的2007年营业总成本额同比出现下降;301家公司2007年的营业总成本增幅低于2006年的水平,比例接近半数。业内人士分析,这说明从总体上说,上市公司有效地控制了成本的上涨。
从营业总成本的构成看,营业成本科目中,有99家公司2007年的营业成本低于2006年的数值;另有310家公司的营业成本增幅同比放缓,所占比例达51%。
从营业总成本的另一个部分“三项费用”看,有156家公司2007年的销售、管理、财务三项费用合计同比下降;此外,还有297家公司2007年的三费增幅小于上年同期,占比也将近过半。
由于公布年报的公司很快就要过半数,因而某种程度上可知,2007年上市公司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的总体水平还是比较理想的。
开源节流促进业绩增长
综合业绩的成长情况来看,截至昨日披露年报的公司中有483家的净利润同比有所增加,其中有367家公司的净利润增幅超过营业总收入增幅。利润成长速度超过收入成长速度,说明对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与这些公司业绩增长不无关系。
收入、成本“两手抓”能有效放大公司净利润的增幅水平。例如,鑫富药业200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65亿元,同比增幅为119.76%,主要是由其主导产品维生素B5的市场价格快速回升,B5和原B5的产销量增加所致;在行业景气度提高的同时,公司还保证了成本的相对稳定,公司的营业总成本为4.16亿元,同比增幅仅有24.46%。基于这两点,公司最终实现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651.38%,净利润增幅高于收入增幅2532个百分点。
另外,东北证券也比较典型。由于公司选用的上年同期数据为其自身经营业务的数据,因此具有可比性。数据显示,公司2007年的营业成本增幅、营业收入增幅和净利润增幅依次递增,分别为175.73%、468.25%和1206.30%,可见公司在成本控制上不仅没有拉业绩增长的后腿,还突出了业绩的同比增幅数据。
以上两个公司都归属2007年的高景气行业,成本控制得力对业绩的增长水平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当然也有雪中送炭的。例如中原环保由于2006年底进行了重大资产置换,主营业务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城市污水处理业务2007年为运营的第一个会计年度。因此公司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了58%,但同时营业成本也下降了70%,最后致使净利润同比增幅反而高达1765.53%。
地产券商成本增幅大
从费用的角度看,截至昨日,三费合计同比增幅最大的10家公司中,有3家是房地产企业。其中万通地产的三费合计近2亿元,同比增幅达380%,位居第一。此外,泛海建设、华侨城也以274%和135%的增幅分列第4、第10位。
以万通地产为例,公司2007年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为100,757,592元、111,291,065元和12,418,242元,同比增幅分别达533%、224%和43%。当然,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增幅高达768%,净利润增幅也达到461%,即收入和利润都实现了较快增长。
除房地产业外,医药、金属非金属、证券行业也都榜上有名。其中,券商类上市公司主要是管理费用大幅增长,例如中信证券的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37%,东北证券的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45%。这与证券行业去年规模扩大、发展迅速有关。
仁和药业则由于在广告上大笔投入,2007年的营业费用激增1900多倍,达2亿元。在密集的广告攻势下,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增幅高达1570%,净利润增幅达到了70%,净利润数值也从上年同期的3917万元增长到了2007年的1.3亿元。
规模扩张引发成本陡增
观察利润表里的“营业成本”科目可以发现,截至昨日,上市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幅前10位的榜单上,房地产行业更是多达6家。万通地产同样榜上有名,云南城投、金丰投资、渝开发、上海新梅和广宇集团也都列席其中。例如,万通地产营业成本同比增长了789%,达13.43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这说明去年房地产行业普遍处于规模急速扩张的阶段,该阶段的特征就是收入、成本、费用、利润都会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在成本、费用上升的同时,这些地产公司的毛利率并没有下降,而是达到了历史新高。
但是成本上升并非对所有房地产企业都是好事。比如,上海新梅2007年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1287.79万元,减少幅度达71.49%。主要就是由于土地成本和各项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所致,公司的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14615.53万元,增长幅度达304.95%。
除了房地产业,金属非金属、石化、食品饮料等下游行业也由于原材料上涨的影响,营业成本上升较快。例如,南山铝业去年的营业成本达47亿元,同比增长了146%,但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则高达544%;再如燕京啤酒的营业成本同比增幅为19%,但其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33%。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从对净利润的影响看,这些下游企业对原材料涨价的转嫁能力较强。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