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证券要闻_证券频道 > 中国股市大讨论 > 不支持救市

四权威专家:不应救市 A股要熊两年

  救市论大PK

  代表人物:许小年 华生 侯宁 谢国忠

  侯宁:熊市已定,还用救吗?

  4.94%!涨得真不少!与此相伴的,是漫天飞舞的各色"传闻"!

  正如我在3月5日写的《留言飞舞是新牛序曲还是危机前奏》中所言:"社会不安是流言的温床,危机是股市流言的策源地",如今,当股指跌破3400点,当一切所谓"终极大底"都被一一击穿的时候,我们看到,流言的确又开始泛滥了。

  泛滥到什么程度?据说,断言现在是推出期指良机的"老巴",国产的巴曙松,在香港市场已经被忽悠成了老外"巴菲特"了。

  不仅如此,在围绕"股指期货已进入国务院审批程序"等等似乎"如假包换"的各色"传闻"冲击投资者眼球的时候,股市还真的"绝地反弹"了,投机性更强的深指不说,连沪指都一口气涨了168.66点!

  关于券商的一些传闻即便兑现,对其业务支撑也只是九牛一毛,利润的取得更"在那遥远的地方",所以核心的"传闻"还是期指,而上周五支撑其股指的也是那些围绕期指的"权重概念股"和"期货概念股",但是,纵说期指推出也救不了市,单从期指准备漏洞而言,我们能想象一个存在着巨大泄密漏洞的期指方案被国务院批准么?

  我说了,"目前推期指无异于酝酿灾难",这一判断是我基于长期对期指等衍生品市场在我国的发育、成长以及现状的研究得出的,试想,从2006年9月市场宣称期指将要在"年底"推出至今,我们已被期指忽悠了多少回?为什么屡屡传出要推而屡屡受挫?不就是因为其中有问题--模拟盘中频繁的"爆仓"。要真的一天几十位上百位投资者"爆仓",后果谁来承担?

  试想,在所有这些问题解决之前,股指期货能那么不负责任地"如期"登上历史舞台么?港股直通车为何被叫停了?创业板为何又被匆忙宣布暂时推不出?不还是因为准备功夫下得不足,推出便会带来麻烦!

  然而,急于"救市"的主力们不管这些,只要有"传闻",他们便不惜一切策动了周五的"绝地反击",尽管高盛终于"承认"了笔者早先的断言,高调宣布"A股熊市已定"!此前也许国内机构在看过今年一二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后,也早已把"熊"字刻在了心间--牛,还用救么?

  "救市便是救经济"的论断成立么?有哪个国家的经济出了问题后能由股市来拯救?到底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还是国民经济是股市的晴雨表?更何况,我们的股市离真正的晴雨表尚有很大的距离。如此,连起码的逻辑都不顾,又如何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在流言再度飞舞的时候我送给投资者还是那句老话:"在这样人心惶惶、各求自保的情况下,就算不考虑美国衰退等现实因素,股市还能艳阳高照,掀起新一轮行情么?'善庄'冒险抬高轿子让散户突出重围?可能么?"

  最后,我想再和那些期盼"救市"的朋友说,不是侯宁不想救市,是我判断现在救不了市,而且政府也不会在目前救市(继续加息,落实从紧政策等措施出台倒是大有可能),因为经验告诉他们,市道逆转后最好的救市就是加快基础建设,夯实市场基础,而盲目救市只能导致"愈救愈熊"的严重后果。而靠"传闻"救市便更是一种圈套,因为制造传闻的人也知道,这样的忽悠最终只能忽悠出更泄气的皮球。

  如此,在我眼里,168.66点无疑便等于是说,要溜吧?溜!溜!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

  许小年:没有危机,何谈救市?

  本轮A股暴跌,是记忆中的第三次。1993年-1994年一次,2001年一次,现在是2008年,每隔七八年来一次,形成了固定模式的周期循环。市场低迷时想方设法提升人气,发社论,谈远景,注资金,发基金,降印花税;市场高涨时就想方设法警示风险,加印花税,大融资,调控基金仓位,打击违规。这十几年的循环,基本都是同一套路,唯一不同的就是时间和点位。

  这次从6100点下跌至3500点,原因和以前一样,都是价格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股价炒得这么高,并不是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而是制度环境的非理性。在深圳碰到一个炒股的企业家告诉我,他从来不看公司报表,不是看不懂,而是看了没用。他每天晚上看电视新闻,早上仔细读报,体会领导讲话的精神,琢磨政策风向,然后决定怎么操作。

  看政策炒股万万要不得,这必然会引起暴涨暴跌。去年市场估值已很危险了,为什么仍然盲目乐观?不就是因为相信两会和奥运么。在市场上博弈,揣测政策风向是有必要的,人人都想赶在别人前面,操作上决不会"服从命令听指挥",涨的时候不会"有序进入",会形成暴涨;跌的时候也不会"有序撤退",会导致暴跌。

  救市?救什么市?我们的金融体系出了大问题吗?经济要进入萧条了吗?美联储近期的一些政策是针对实体经济的。国内股市从不正常的高位回落,没有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也看不出经济萧条的迹象,救什么市呢?就像感冒的病人开始退烧,难道不是好事么?为什么要在这时给他打强心针?美国是万不得已时才行动,我们把救市当成家常便饭,不仅常规化,而且几乎制度化了,股民的预期也固化了,市场一跌,就千万双眼睛看着政府。这会儿来托市,过几天又狂涨,再打压,接着暴跌,不又陷进了政策市的循环?受伤的永远是普通投资者。

  判断一个市场估值是否合理,要看盈利与股价是否匹配。假设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率是10%,再假定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精华,盈利增长可以高于GDP的增长,比如说每年15%到20%,股市合理市盈率就应该在20倍以下。

  管理层不需要有强烈的指数情结,别把股票当成了选票。保护投资者利益并不意味着保证投资回报。充分的信息披露,严格的市场规则,平等的投资机会,透明和稳定的政策,这些是对投资者利益最好的保护,这些事情做好了,投资者赔钱也没有怨言。

  谢国忠 A股要熊两年

  眼下,全球股市已经崩盘,A股市场也已开始调整。我相信,上海市场还是被高估了100%。不过,经历上一轮调整后,股评家们将会抛出其他理由来鼓励投机者。其主要论点是,A股市场与众不同。他们要求投资者对价差抱着"一直朝前走,不要朝两边看"的态度。只要能让部分股民相信他们,这个泡沫就能持续到奥运会以后。现在的调整只是屋顶上的风波,真正着陆还要等到奥运会开完。

  夏天之后,投资者会面对现实。很多中国的公司只是在玩概念,不是长久性的。很多可能只是一个空壳,国家的紧缩政策会让那些资金流不足的公司显现出来。而这些情况的暴露可能会影响信心。通缩的过程可能会很痛苦,但是会让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得更加健康。

  当A股超过2500点时,中国股市就进入了泡沫状态。泡沫也有它的自然寿命,一场股市泡沫持续三年也是可能的。国际市场的熊市,从2008年开始进入了。中国的熊市调整一般至少需要两年,所以2008年、2009年都是调整期。手头有股票的股民,应该趁着有比较好的反弹,赶紧出货。

  近期有些人狂呼"救市",我的态度是,危机源于"疯牛",调整远未到位,"救市"于事无补。在我看来,救市或能挽危局于一时,但最终只能让熊市变得更熊,让危机变得更危。我对证监会放行几只基金、发表几次谈话被市场解读为"救市"的举措不以为然。且不说这些措施是否可以看做"救市",即便真的推出印花税减半、向市场注资等"救市"措施,我认为也只能让所谓的"牛市"再多苟延残喘几天。一个被严重透支后衰颓的市场机体,是不能指望靠几针"强心剂"便从此精神抖擞的。搞不好,"强心剂"反会加速其衰败。

  华生:原则上政府不应该救市

  从原则上来说,政府不应该救市,因为是市场经济,我们改革的方向就是市场化、国际化,就是政府逐步从市场当中脱离出来,改变中国市场的政策市,所以原则上来说政府不应该干涉这个市场,不应该救市。但中国的情况,包括特殊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那么在经济出现大幅度波动的时候,市场人心不稳定的时候,政府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这个在西方也有。

  那么中国的情况就更加特殊一些,就是我们没有完全摆脱政策市,我们不是市场化的东西,如果是市场化的东西,政府现在不应该去随便插一手,我们的融资、再融资从来都是政府控制的,都是审批的。

  我的观点是,政府从来没有摆脱干系,其实这个跟管理政策不当有关系。因此市场供求不平衡造成了市场上去了,但是今天市场下去了,因为预期发生变化了以后,当时是供不应求,现在是供过于求,这种情况下政府适当的干预是必要的。其实不是他要不要干预,是要改变干预的方式,当时我强调的也是这个,就是他一直在干预,问题是他改变干预的方式,今天他也是面临这样的问题,由于市场这么差了,市场的信心动摇了,说明我们的调控、管制、干预肯定有缺陷。预见性不足或者是不准确,那么现在调整干预的方式我认为是必要的。

  实际上公正地说,政府已经在干预了。市场火爆的时候,天天提示投资风险,现在没提示了。市场火爆时候,不批新基金,现在在不断的批,所以说政府什么事都没干,这个不客观,他已经做了一些事情,只是说可能做的还不够。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晓芬)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侯宁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