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粮食危机

  粮食危机

  文/萨陀

   大麦和大豆的价格大幅上涨,小麦是人们最离不开的粮食,吃上小麦面粉是美好生活的标志,但在过去半年间,小麦的价格已经翻番。

   作为对社会稳定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标志性粮食作物”,大米的价格在全球的发展中显得更为敏感。

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称,全球基准的泰国大米价格近两个月来大幅上涨,是自1989年以来首次突破每吨500美元的关键价位。

   水涨船高,世界各地的食品价格也在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而猛涨,在美国,面粉价格自2007年夏天以来已经上涨了19%,是近20年来最快的。

   很多人平生头一次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没想到,价格的疯狂上涨让他们的梦想再次变得岌岌可危,连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格劳伯都在感叹:“我们是不是进入一个新时代了?价格永远高下去?”

   粮食多少年来第一次在全世界人民的眼中变成了珍贵的商品。在巴基斯坦,运送小麦和面粉的车辆都需要准军事部队护送,而在马来西亚,未经许可出口面粉等产品就属于犯罪,中国也下文控制粮食的出口,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国内需求。

   有专家指出,我们必须为粮食价格的上涨而感到担忧,因为在过去,粮食短缺往往导致大的社会动荡。

  温家宝总理已经提出,今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已达到了4.8%,创10年来最高。2008年1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7.1%,创11年来月度新高,这主要是由粮食价格上涨引起的。

   “粮食价格上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执行会上讲这番话的。

   而更令人忧心的是,英国媒体近日报道了“世界粮食库存储备已减少到历史最低的57天”,这一消息让很多人脑子里有一种“自己家突然变得空了”的感觉。

   人们已经十分清晰地看到:粮食危机已然到来!

  有钱也难买粮

   2008年初的一天,雨雪纷飞,天气格外寒冷,江苏昆山粮食储备库却呈现出一番热闹的景象,从各地运来的小麦正源源不断地运入房式仓。库管员老李指着一个个巨大的储备粮库,依次记录它们的来源地:“这是美国的软麦,这是澳大利亚麦,这是加拿大的。”

   在老李印象里,如此多的进口小麦集中入库,多年来还是第一次。

   每天盘算着入库出库的他并不知道,目前他所看管的这些粮食正被无数人觊觎,眼下的情况是:有钱难买粮。

   “我们现在都是现金收购,但还是收不到足够的粮食。”东北一粮食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在不断抱怨。农民们惜售严重,因为去年以来,玉米价格已经攀升了10%以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东北粮商已经动用了手头所有的现金在东北购买大米囤起来。“2008年,粮食现货价格肯定涨。”他自信满满地说。

   远在德国北荷尔斯坦因的商人汉斯?德里夫特曼抱有同样的看法,“要解释这个世界的运作,只需要一袋麦片。”至少,这足以能够解释他的世界??全球农产品市场的运作。德里夫特曼拿起一袋多种谷物脆麦片,读出它的配料:燕麦、小麦、大麦和黑麦。然后,他拿出一张表格,做了几项计算,演示麦片的几种成分的价格变化:黑麦价格已经增长55%;大麦70%;小麦90%。燕麦的价格早在1年前就疯涨80%。真正让德里夫特曼忧虑的是最后累加的数字。

   现如今德里夫特曼对于每一辆出现在粮仓边的卡车都感恩戴德。今年的燕麦产量“可怜”。他的采购遍布全世界,搜寻谷物,甚至找到了芬兰、澳大利亚等地方。高涨的价格几乎是其次,“问题在于能不能搞到粮食。”

   在世界最大的粮仓之一??潘帕斯草原,人们一直坚信,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食物:面包、玉米、大豆、牛肉,都是上帝赐给阿根廷人的礼物,从古至今,他们很少为口腹问题发愁过。但这一信念现在却受到了现实的动摇??1月18日,阿根廷政府宣布,为了保证国内供应,考虑再次提高大豆、玉米、小麦的出口关税。去年11月,阿根廷已经大幅提高了这些粮食的出口关税,并且对牛肉实行出口数量限制。但是两个月后他们发现,国内供应仍然紧缺,必须再次调整政策。

   甚至连印度??这个10多年来一直保持粮食自给,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解决粮食自给问题的“模范生”,也在2007年从澳大利亚进口300万吨小麦,并在2008年初即宣布,将继续进口小麦,以提高缓冲库存、平抑国内粮价。

   这是一件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印度有11亿人口,其中2/3是农民,“我们过去一直对6000万吨的粮食储备感到沾沾自喜,但现在储备粮仓就快空了。”印度经济学家派?潘南第卡说。

   更让人们感到担心的是,一些传统的粮食净出口国正在变成粮食进口国,

   比如欧盟。欧盟曾经是世界粮仓,但从2007年7月开始粮仓空了。据路透社报道,欧盟的库存一度只有50万吨。

   2007年下半年以来,欧盟已经从世界各国进口了520万吨粮食,为了找到尽可能多的粮食并储备起来,欧盟已经决定在2008年6月之前,暂时取消粮食进口税。

   世界粮仓空了,欧洲粮仓乌克兰也空了,2007年,乌克兰的粮食储备降到了40年来的历史最低点,乌克兰政府决定限制粮食出口。

   就连全世界最大的应急粮食援助机构??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女士也表示,粮食和燃料价格的飞涨使联合国人道主义粮食救援计划面临5亿美元的亏空。

   越来越多的粮食巨头,早已将目光投向全球粮食市场。同时伴随的,是价格的节节攀升。“先下手为强,晚一步就无法抢到粮食了。”这位东北粮商忧心忡忡地说。

  “粮仓”怎么会空

   “这真的让我们摸不着头脑。”山东粮油批发商们疑惑不解地说。从2004年到2006年,中国国内连续四年粮食丰收,2007年,粮食产量也与上年保持基本持平,但是2007年,国内粮食价格却上涨了20%以上。他们并不了解的是,国际粮价上涨导致国内粮价上涨。

   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全球食品价格累积上涨超过了75%。而2007年全年,全球粮食价格则呈飙升之势,全年飙升了40%。更糟糕的是,粮食的库存量严重不足。

   曾任Conagra食品公司经济学家的比尔?拉普称,2008年美国小麦库存将降至60年来的最低水平,全球大麦库存将降至42年来的最低水平。全球油籽库存预计减少22%。

   标准普尔和荷兰国际集团(ING)则上个月不约而同地发布了各自最新的评级报告,“粮食短缺的情况很严重,目前的谷物库存水平已经跌到了24年来的最低点。”国际集团在报告中说。而且国际集团和标普均预测食品价格的上涨趋势在2008年将越演越烈。

  粮食生产受影响

   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形势的变化。一些传统的粮食净出口国正在变成粮食进口国。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07年世界小麦库存将降到30年来的最低点。在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小麦出口国澳大利亚,连续两年的干旱严重影响了产量,今后该国很可能要从国外进口饲料和粮食。另外,地区粮食出口量居世界第四的欧盟,今年也因大雨不断,影响了粮食生产。

  膳食结构的变化

   在粮食生产因气候干旱而减产的同时,需求方面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曾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国民收入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贫穷人口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持续改善膳食结构。这加剧了原来就有的供不应求,同时推高了其他食品价格。2月19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国大豆和豆油期货价格创下历史新高,这便是中国对豆制品需求强劲引起的。

   据了解,数百万人正在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上海、河内、雅加达的新中产阶级不再满足以米和大豆为主食,热爱上了比萨饼、汉堡包和猪排。过去25年,世界肉类消费量翻倍,并在继续增长。肉的生产也需要大量饲料。农民需要喂3公斤粮食才能获得1公斤猪肉,对于牛肉,比例更高达7比1。

   这种新饮食习惯在中国尤其明显。在半个世纪前,中国人主要是素食者。随着收入增加,中国人餐桌上增加了大量肉类。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仅依靠国内资源将无法满足人们对肉的需求。中国拥有世界1/4的人口,它的耕地却仅占全球的10%。所以不得不依靠进口。此前,韩国的一些媒体就曾因粮食涨价而把源头指向中国大量的肉类消费。

  货币原因

   世界发展研究所丁一凡研究员却有着另一种不同的看法:“首屈一指的是货币原因。”他的回答开门见山,“次贷危机使得大量资金失去了房地产这个重要的流入市场,并导致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为了防止状况进一步恶化并进而影响全球经济的增长,各国政府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前景依然不容乐观,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也是动荡不断,因此大量注资‘走投无路’,只能投奔商品市场。作为商品市场的‘重要成员’,粮食的价格被抬高也就在所难免了。”

   “这也就解释了除了粮食以外,为什么包括石油、矿产资源在内的多种大宗商品价格,去年都出现了大幅上涨。”丁一凡进一步谈到。

   “供求关系紧张是不争的事实,但这种紧张程度并不支持如此高的价格。”丁一凡继续阐述自己的看法,“实际上,许多数据都已经说明,国际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的紧张程度,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严重。然而,受利益驱使,使得这种并不严重的紧张关系吸引了大量游资,抬高了价格,从而放大了‘紧张效应’,造成了国际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十分紧张的假象。反过来,这种假象又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流入,进一步抬高了价格。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也使粮食价格上涨到如今的地步。”

   除此之外,也有专家指出,高油价也推动了粮价的上涨,目前国际油价已经涨到了每桶近百美元的高价,比去年同期上涨了58%左右。粮食运输和从石油中提炼的肥料的成本也随之上涨。“这大概也是一个原因,但去年一整年,对粮食价格上涨的示威抗议恐怕比对油价高涨的示威抗议还要多。”

  要燃料还是要面包

   不管运输和肥料成本的提高在粮价上涨中的比重占多大,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都是引发全球缺粮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大多数人能够回忆的范围内,粮食一直变得越来越便宜,以至于西方正在和暴食作斗争时甚至刮出成堆的吃了一半的剩饭,扔进垃圾桶。但自从美国和欧洲希望利用粮食和宝贵的农田制造生物燃料时,这种情况就彻底改变了。因为据了解,给一辆suv汽车灌满一箱生物乙醇所需的粮食可以让一个人吃一年。

   根据2007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签署的新能源法案,到2020年,美国汽车工业必须使汽车油耗比目前降低40%。新能源法案还鼓励大幅增加生物能源的使用量,使其到2022年达到360亿加仑,其中燃料乙醇占1/3以上,另外是生物柴油。

   据悉,2005~2006年度,美国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玉米为4000多万吨,而2007~2008年度已达8000多万吨。“增长惊人啊,如果把这4000多万吨粮食投放到国际市场,那国际粮价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高。”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感慨道,“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其国内消费量的大增就意味着出口量必然要下降。”

   此外,为了减少碳排放量,欧盟计划到2010年使成员国使用生物燃料的车辆比例提高到5.75%。而目前,欧盟已有60%的油菜籽用于生产燃料。

   这种情况在中国也依然存在,根据燃料乙醇产业“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乙醇汽油将占中国汽油消费市场的一半以上。出于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国家有关部门态度慎重,没有再新批燃料乙醇的生产项目。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高级副总裁曹湘洪也表示,中是华将不再发展玉米制造生物油。但用粮食加工燃料乙醇的试点项目给业界带来了较高期望,在投资商和粮产区地方政府的“双轮驱动”下,粮食能源项目在一些地方正以更隐蔽的方式出现。

   在吉林榆树市的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比邻而居的两个“超大型的玉米深加工项目”??吉粮天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中粮生化能源有限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工建设。按照计划,两个项目一期消耗玉米都是60万吨,二期建成后也都是100万吨。

   榆树市是我国近3年连续的“全国产粮第一县(市)”,每年粮食产量240万吨,其中玉米180万吨。但据榆树市市长助理、五棵树经济开发区副主任孙凌岐表示:“如果两个项目全面完工,榆树全市的玉米都不够这两家企业消化,而需要外调。”

   其实在素有“中国粮仓”之称的东北三省,像榆树市一样由于加工业迅速发展而即将带来的“产能大于产量、产区将变销区”的情况比较普遍。东北一个正在建设的百万吨玉米深加工企业的负责人说,按照他们上马的工艺,三吨玉米可以生产一吨化工醇、一吨DDJS饲料和一吨酒精。以目前石油价格和玉米价格,每生产一吨化工醇能获利1200元。如果年产20万吨,利税就是两亿元。为此,公司紧紧抓住机遇快马加鞭,项目从提出到开工仅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4月份开工10月份就要求投产,可谓“从天而降、拔地而起”。而地方政府对企业也给予了无私的关怀,近35公顷的土地全部无偿提供。

   长期从事玉米深加工科学研究的吉林省轻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陆说,当前的“粮食能源热”首先是值得肯定的。但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也不能忽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言人也不无担心地说:“如果扩大使用生物燃料的情况持续下去,以粮食作为燃料来源可能会对粮食需求造成严重影响。”

   那么富人的汽车是否最终会吃掉穷人的面包?在美国,“将粮食作物转化为燃料是对人类的犯罪”,这样的声音已经超过了美国政府一直倡导的“发展生物能源”、建立“乙醇欧佩克”的声音。

  抢粮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面对全球粮食短缺,一场粮食争夺战,从2007年初世界食品涨价之初,就悄然爆发。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小麦和大米生产国,在大宗农产品中,除了大豆依赖进口,小麦和大米基本自给,1999年到2005年间,印度没有进口过一粒小麦。

   2007年初,印度通货膨胀率上升,2月13日,印度宣布,为了保证国内供应、平抑物价,整个2007年,都将禁止小麦出口。3月7日,印度宣布限制玉米出口,只允许四家国有公司出口玉米。10月,印度禁止了面粉出口。

   世界第五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在2007年对小麦出口加征了10%的出口关税,2008年,税率被提高到40%。俄罗斯和第四大小麦出口国阿根廷都说,他们不断加征粮食出口关税的原因就在于:粮价的涨幅一直高于关税的上涨,因此即使政府努力控制,粮食出口仍然在增长。

   2007年下半年以来,欧盟已从世界各国进口了520万吨粮食,为找到尽可能多的粮食并储备起来,欧盟决定在2008年6月之前,暂时取消粮食进口税。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日本政府打算提高进口依存度比较高的小麦、大豆和家畜饲料的储备水平,具体方案正在酝酿中,可能于2009财年起开始实施。目前,包括民间库存在内,日本的谷物储备只能满足全国1到2个月的需求。预计政府将把储备水平提高到3个月。

   2007年底,中国终于加入了这一场战争,半个月时间内,政府连下三道禁令:12月18日宣布对粮食及制粉取消13%的出口退税;12月30日宣布对粮食和粮食制品加征出口关税;2008年1月1日宣布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粮食制粉实施出口配额管理许可证。可能受到中国这一系列措施影响最大的国家包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他们一直是中国小麦和面粉最大的出口国。

   “现在还应该鼓励粮食进口,能进多少就进多少。”国务院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说。

   目前在中国的主要粮食中,小麦和大米皆能自给,只有大豆严重依赖进口。据海关统计,2007年,中国进口大豆3082万吨,数量增长了9.2%,但是金额增长了53.2%。同期,中国大豆产量是1430万吨,进口依赖度高达68%。

  2008年1月17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在工作报告中表示,2008年要发挥进出口调节功能,以保证市场供应。

   但是在2008年,“抢粮”的战争,可能进一步升级为“抢耕地”。安邦集团分析师张巍柏在最新研究报告中表示,在农产品价格高时,农地投资是对抗全球通胀最佳方式。但事实上,耕地面积根本无法增加。在过去30年里,世界耕地面积一直停留在15亿公顷左右。当新的农田在俄罗斯或南非出现,在亚洲和欧洲,更多农用地却变成了城市和住宅区。在中国,10年里,约800万公顷农田消失。而在德国,农业用地总面积还不到1200万公顷。

  粮价上涨谁受益

   全世界“抢粮”进行的如火如荼,争论也愈辩愈烈。比如,宝贵的农业资源??是作为食物还是汽车的燃料?要面包还是汽油?

   但这种争论让德国农民颇有满足感。不久之前,他们还被看成垂死的恐龙。他们被嘲笑为欧盟高福利官僚制度受益人。现在,许多年来,德国农民第一次能够享受被需要的幸福感觉。事实上,他们甚至开始受到尊重,开始赚钱。农场主们又开始投资,向银行贷款,购买更多土地,建造仓库,购买新机器。

   57岁的汉斯?于尔根?山德弗斯谈到去年的收成喜滋滋地说,“我还坐在收割机上,就接到电话问我是否还剩下可供出售的谷物。”过去26年,山德弗斯和妻子在德国北部下萨克森州经营着他们的家庭农场。这个农场已经在家族中传了好几代。山德弗斯希望他的儿子能把这个传统继续下去。他的19岁的儿子计划读完高中后在农场上完成培训课程,然后子承父业,研究农业。“不久前,我还反对他当农民。”山德弗斯说。但是,现在他鼓励儿子追求自己的计划。因为农业的前景再度光明。

   富国的大农场主从这次全球粮食涨价中获利甚多:2000年以来,美国玉米农场主的玉米售价上涨了50%。新西兰等主要奶制品生产国也随着亚洲的牛奶、奶酪价格的上涨增加了收入。

   但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有山德弗斯父子的幸福感。陈德民是山东邹平县韩店镇旧口村种粮大户,曾获全国百名种粮大户荣誉称号。他一共包了260亩土地,去年种小麦200多亩,亩产450多公斤,总产10万公斤。但粮食没有存,“主要是量太大没地方存,再说晾晒也需要场地。虽然粮食多,也没到直属库去卖,当时正值农忙,到远处直属库售粮,得雇人雇车,不如在家门口卖给粮贩子方便。”

   陈德民揭开自家存粮的大瓮说:“家里只留了这三瓮粮食,一共750公斤,准备一直存到新粮下来。”说到粮食涨价,陈德民说:“粮价涨上去后,家里已没粮可卖,所以也不关心小麦价格了。”据了解,中国农民的粮食大多是卖掉了,不管粮食怎么涨价,农民已无粮可售,从粮食涨价中得到的收益很小。

   陈德民所面对的,仅仅是在这次粮食大涨价中获得的收益比较少,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农民靠自己种植的作物甚至无法喂饱自己的家庭,还得另外购买小麦或玉米。据华盛顿地球政策学院院长莱斯特?布朗说,这个问题总结了南(富国)北(穷国)新冲突。穷人是最先感受到农产品市场波动的惨痛后果的人。世界上一部分最穷人的人将80%的可支配收入用于购买食品。”联合国已经警告,食品短缺可能导致一些国家的局势动荡。以墨西哥为例,一年前,1万人走上街头,抗议玉米面??墨西哥主食??涨价。

  第二次绿色革命带来的希望

   珍贵雨林被砍伐烧毁足以说明肥沃土地的奇缺。只要对农产品的需求继续上涨,这种可悲的现象就会持续下去。如果农业要满足这种膨胀的需求,必须另辟蹊径。50年前,一位农民需要30个小时收割1公顷土地上的作物。现在,一台收割机可在20分钟内完成同样任务,它1小时可收割60至70吨小麦??做成面包,足够给一座小型城市居民吃一天。真正的挑战在于,在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将作物产量提高到最大限度。

   历史上,世界曾经面临同样的挑战。上世纪60年代,欠发达国家开始用农业技术对付贫困和饥饿。农民购买改良种子,特别是嫁接品种,使用化肥、杀虫剂和更高效的灌溉系统。1970年至1995年,亚洲农民设法让粮食产量翻番,虽然他们的耕地面积仅仅增加了4%。当时,这一现象叫做绿色革命。今天,人们开始谈论第二次绿色革命。但是,这一次,导火线却是基因工程。科学家已经发明了让农作物抵抗病虫害、对除草剂免疫的技术。这些技术可提高产量和质量,有望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

   十年来,尽管像美国Monsanto这样致力于基因改良农作物的生物科技公司一直在努力;尽管有人类可以安全食用基因改良生物的科学依据;尽管世界贸易组织已经通过了一条协议以抵制欧盟进口此类生物的禁令;尽管很多欧洲人实际上已经接触和使用了它们,但欧洲却还是一直对食用基因改良生物严厉拒绝。如今,在全球粮食短缺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即将改变,欧洲委员会准备批准引进基因改良的玉米和西红柿。

   支持基因改良生物会有一个更光明前景的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给农民们带来了利益,还有比这更重要的。Pioneer Hi-Bred的韦斯特认为下一代技术最大的不同是在给农民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给消费者带来利益。他拿自己公司的高油酸大豆油举例,这种豆油经公司研究人员的改进后味道更好,更健康,而且在烹调的时候不会产生反式脂肪。

   目前,加拿大、巴西、美国早就把基因改良作物当成必然事物接受。世界范围内,基因改良作物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亿公顷,即全部耕地面积的7%。这一技术在大豆、玉米和棉花3种作物中使用得尤其普遍。

   经济学家迈克尔?施米兹观察全球农业市场已有多年。感谢他的研究小组开发的一个复杂电脑程序,这位经济学教授能够窥探未来。程序模拟当农业条件发生变化时??比如目前的变化??会导致什么后果。施米兹将大量数据输入电脑,其中包括人口增长、个人收入变化、一系列和生产相关的数字,比如农产品的消耗和成本等。电脑预测一种可能的情况是,需求继续增加,因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新兴经济仍然有大段追赶的空间。“我们不得不适应食物长期涨价的现实。”教授说。这一情况将持续多久?虽然施米兹不想让自己下不来台,但他还是很自信地说,目前的短缺现象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都不可能缓解,“这可能持续20、30年。”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