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证券频道 > 证券要闻_证券频道

救还是不救? QFII豪赌“奥运前救市”(图)

  早报记者 孙晓旭
上证指数从6124点一路下跌,救市之声日益鼎沸。

  “中国政府可能于奥运前宣布一系列救市措施。”汇丰银行昨天发布研究报告,言之凿凿地给出了救市的时间段。汇丰也由此成了A股救市论战爆发以来,首个明确表态的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面对汇丰的大胆预测,业内人士更加关注的是,QFII额度审批重新开闸之际,汇丰高呼救市之举并不简单。而中证登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份底,汇丰银行托管账户结算净额(买入或增资额)增加了3.98亿元。


  汇丰小摩联手唱多

  3月份以来,上证指数大幅下跌令投资者要求政府救市的呼声不断升温。其间,围绕是否应该采取救市政策,市场各方争论甚嚣尘上,唯独QFII沉默不语。因此当汇丰银行昨天搁置争论,直接给出救市时间的言论,立即引起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汇丰银行在其研究报告中大胆预测,为改善A股投资气氛,政府不仅会救市,而且会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公布一连串救市措施,其中可能包括降低印花税、收紧二级市场发行条例及推出风险对冲工具等。届时,A股市场将于二季度末出现反弹。

  “难道是获得了关于救市的内幕消息?”某券商分析师昨天向早报记者透露,就在上述研究报告发布前夜(2日),该券商负责人和一些机构进行了交流,“对方的态度乐观了许多。”

  乐观这一态度在汇丰银行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该行毫不含糊地直陈,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目前已由高位下调了40%,正呈现出长期投资价值,“建议投资者二季度增持电信、银行和消费类股票。”

  汇丰银行并非孤军唱多。也许是一个巧合,同样是基于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的变动,摩根大通昨天也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大部分坏消息已经于一季度得到消化,现在是买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的时机。除了预期全球经济下半年将好转外,摩根大通给出上述判断的原因更包括“中国政府的政策正走向正确方向”。

  “只是一场赌博罢了”

  与汇丰银行大胆预测救市时间一样,摩根大通对政策的方向性判断亦令市场联想万千。对此,国内一家大型券商的高管不以为然:“与国内券商相比,汇丰和摩根大通并没有"特权",谁都没有内幕消息。它们唱多无非是基于自身利益,就是一场赌博,或者说是博弈罢了。”

  让上述人士对QFII心存芥蒂的是,去年“5?30”期间,QFII在A股震荡中言行不一的行为广受市场质疑。

  目前能够观察到的情况是,到昨天为止,已经发布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年报显示,QFII去年四季度对48只A股进行了建仓或增持。而今年以来,其持仓市值下降了54.21亿元,幅度为28.24%。也就是说,与大多数境内投资者一样,QFII亦未能在A股的大幅调整中全身而退。

  与此同时,3月份以来,QFII对A股的关注度再度提高。以昨日唱多的汇丰银行为例,中证登公司统计数据月报显示,今年2月份,汇丰银行托管的深市流通股市值为369.62亿元,环比减少11.91亿元,而其账户结算净额则从1月份的2.74亿元增加到了6.72亿元。

  德邦证券相关研究人员的判断是,上述流通市值可以衡量其仓位,而结算净额的增加既可能是买入额也可能是向账户追加的资金额。由此来看,汇丰银行2月份的操作行为无非是“生产自救”或等待抄底,“多头”身份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监管部门将QFII投资额度从100亿美元扩大到了300亿美元,而关于QFII额度和QFII资格的审批也已分别于3月上旬相继重新放开。

  救市论战激辩正酣

  早报记者 忻尚伦

  这两天,作为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的三大证券报接连在头版刊登“救市文”,不过,上海一家东方书报厅的经营者却坦言,证券类报纸是一天比一天卖得差:“天天出评论有什么用?还不是红个半天再掉头。”

  昨天是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延续了上周五尾盘暴涨的态势,股市再次用全面飘红表达了对监管层在节假日里出手救市的期盼。而此时一场轰轰烈烈的救市论战也激辩正酣。

  《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的观点引发了一场股市大讨论。救还是不救,怎么“救”,各方各执一词,甚至针锋相对。

  其实管理层的态度已经摆出来了:不出台政策救市,通过新批基金等资金输入手段来增加证券市场资金供给。

  国都证券分析师边风炜说,如果把A股市场比作一个孩子,监管层比作父母,那么孩子在学走路的过程中跌倒了,有远见的父母确实应该先把前面泥泞的路铺平,要比扶起孩子来得明智。“但现在问题是,跌到的孩子已经摔得头破血流了。这时候父母还是应该在旁边叫"加油、加油”,而不去止血包扎吗?”在申银万国分析师桂浩明看来,现在即便是出消息了,也不能救市了。“现在要做的是完成后股改阶段更重要的工作。政府的责任是建设市场,推行融资融券、创业板和股指期货,这些必须要作。”他认为,当下重要的是厘清政府的责任,做“政府应该做的事”。他比较担心的是,如果政府再拖延现阶段必要的改革,股改的成果将化为乌有。“包括调整印花税,也是政府必须的担当。因为当初调高印花税的目的就是要打压股市,那么现在这种条例怎么还有存在的必要?”他觉得,如果说真正的救市,纠错才是救市,而非开动国家队。

  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自发调节的市场从来就没有真正存在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说“现在跌得毫无理由,非常不理性”。刘纪鹏最为担心的是公募基金将面临大面积赎回,“真出现那一幕,后悔都晚了。”

  记者观察

  不妨给监管层点时间

  早报记者 孙晓旭

  汇丰银行的参与将A股救市论战推向高潮,至此,中国股市的生旦净末丑悉数登场。

  要求政府维护市场稳定实在无可厚非。只是,声嘶力竭呼喊之余,对于中国股市究竟需要什么,市场参与者应当有所思考。

  不能只救一时

  不可否认,某些情况下,资本价格表现出来的过度变动可能会带来严重灾难,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并非永远那么神奇。对于正处在新兴加转轨中的中国股市而言,上述情况尤为明显。

  之前,上证指数由1000点一路上涨至6124点,上市公司市盈率动辄上百,让所有曾经自命不凡的分析人士瞠目结舌。期间,为了纠正这种现在看来略显过分的上涨,相关部门不乏调控之举,只是收效甚微,直至“5?30”提高印花税。

  眼下,市场踏上了漫漫价值回归之路。与上涨时的默不作声相比,各方要求救市的言论却一浪比一浪高。证监会大手笔之举亦不断,一边加速放行新基金,一边呼吁理性看待市场,但显然无济于事。市场已看不上这些常规措施,而是要一剂猛药:下调印花税、限制“大小非”、阻挡再融资、出台股指期货,请任选其一。

  没错,现时中国股市尚不成熟,中小投资者缺少必要的信息和知识,他们要求管理者维护市场公平和自身利益并没有错。只是,立于“救市”这顶帽子下的恐怕不止是上述人群,其中不乏浸淫市场多年的老手,其应该清楚,除了制造一些出逃机会外,弱市救市从来没能有更大作为,2004年至2005年管理层十道金牌难挽A股颓势便是例证。

  那么,现在动用印花税等措施救能救A股于水火吗?未必如此。相反,下调印花税之后,一旦某些嗅觉灵敏的资金借机出逃,A股长期走牛恐怕更难保证。并且,限制“大小非”、停止再融资更无异于直接否定了股改,砍掉了资本市场最基本的融资功能,其将加剧信任危机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到底该如何救市?

  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面对市场的剧烈震荡可以毫无作为。目前的问题是,到底如何救市才能恢复往日繁荣,值得细细商榷。

  2005年6月,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进时,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态度坚决地表示:“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搞好。”现在,股改衍生出的“大小非”解禁问题已经摆在市场面前,股改一“箭”能否射中靶心在此一举。

  当下,救市论支持者喜欢将中国股市与美国相比,每每拿出美国政府的救市行为侃侃而谈。不过,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不同,它没有经历过1929年的经济危机,没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更缺少完善的市场制度。因此,与美国政府直接散财相比,中国监管层的考虑显然要多得多。

  事实上,本次下跌以来,证监会并非没有作为,发行新基金、撰文安抚,乃至三大报的持续呼吁不能不说是一种努力。并且,善意而理性地考虑之后或许可以发现,“大小非”和再融资问题迟迟没有明确解决办法,可能也是受到多方协调的牵绊。

  现在,不妨给管理层一些时间,也抽空切实谋划一下自己的账户。须知,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而亡“市”不可以复存。为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计,为中国股市一系列改革不至于付之东流计,请市场参与者携手共度难关,也请管理层速作决断。

  股民表情

  “我不相信没人管了”

  早报记者 杜琴庆

  “大盘极度恐慌,完全非理性,再无政策出台,恐怕会崩盘,媒体要呼吁啊。”4月1日下午,刚一收盘,早报记者就接到了股民何先生发来的这样一条短信。

  这一天,由于市场预期的救市政策再度落空,沪指再度重挫4.13%,两市仅25家个股上涨,盘面一片惨绿。

  每天期盼,每天失望

  何先生说,他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翻阅当日报纸财经版面所有新闻,期盼找到“救市”信息的蛛丝马迹,但每每却都以失望告终。

  股民脆弱的神经面临严峻的考验,连炒股十余年的何先生都已陷入恐慌。

  而仅在两周前,记者在营业部大厅见到何先生时,相比周围其他叫骂的股民,他显得较为冷静,坚信“底部就快到了,"两会"结束后,政策也快出来了”。何先生的冷静,身边的股友归结为,“他年轻的时候参过军,心理素质好。”

  可是,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心理底部”被无情击穿,苦等的政策却也久闻其响不见其人,看着日益缩水的账户余额,这样一位被公认为心理素质好的股民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了。昨日,虽然两市出现久违的反弹,但徐先生心情并不好,“总觉得实质性政策出来前的反弹来得都不踏实,早晚还是会跌回去的,就像上周五的反弹一样。”

  “再说,前面几个跌停都经历了,这么点小幅度上涨依然无法解套。”

  救市:最后的希望

  年轻的许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被套牢的股民。

  叙说起自己惨痛的炒股“赔钱经”,许先生懊悔中透露着无奈。2006年底刚入市的许先生,在近一年的“闭眼买股都赚”的牛市行情中,初尝了牛市的盛宴。可惜,他还没来得及收获胜利的果实,所有的收益就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内被全部“吞噬”,“一个月前就开始亏本钱了,如今,把两块车牌的钱都亏没了。”

  “亏了本金我就更不忍心割肉了,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等到了牛市,总不能不仅不赚钱,反而亏着老本出来吧。”许先生不甘心,选择继续等待,“我不相信没人管了,起码等保本了再出来。”

  他说,那的交易屏幕太大,放眼望去,一大片惨绿,实在不忍心看,揪心。

  “盼了那么久,政策还不见动静,很失望,更加绝望。”他反复念叨。

  尽管失望、绝望,但是,末了他还不忘嘱咐记者,“什么时候"救市"政策出来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

  机构更期待基本面利好

  早报记者 肖莉

  “等待好消息,盯着三大报头版的日子…….”这是一位基金业人士最近的网名。

  在连续暴跌中,突然间,“政策救市”的愿望变得急切起来,即便最有力量的市场参与者???基金,此时也只能成为无助的等待者。

  “咱们不能老依靠政策,不过政策也不能只在上涨时候出手,下跌时候就消失吧。”一位基金经理很无奈。对于市场期盼的救市政策,这位基金经理说了三个:推出融资融券业务、降低印花税以及放松信贷。

  不过,他同时指出,如果只是改变资本市场运行规则的政策,不太有效,能够改变企业盈利的政策更有效,“历史上无数个政策证明,光靠政策来改变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政策,不是很有效。大家现在希望宏观调控这方面给大家明确的预期。”

  这一期盼不是个案。不少基金经理告诉早报记者,现在机构投资者第一担心通胀,第二担心经济。

  “大家希望政策让投资有信心,比如宏观调控是否放松或更有弹性,或者是在经济方面给大家信心,让大家了解一些情况,如经济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对通货膨胀准备采取那些有效措施应对。”有基金经理说。

  “如果政府给大家明确信心,比如我有办法把通货膨胀压下去,而且不一定是要紧缩货币,而是靠增加供给或者其他方式;另外一种在经济调节手段上,稍微灵活一下,比如说在信贷或者房地产贷款稍微放松一下,这个可能更加有效,使大家对经济更有信心。或者政府直接告诉我们,给我们信心,经济没有问题,未来5年经济增长会采取什么措施,无论是经济学家或者政府官员也好,大家有个明确的预期,但现在没有。”另一位基金经理说得更白。

  “新一届政府似乎还没有经济方面的政策出台,我在想,肯定会有,会有哪些政策呢?”某基金公司研究总监在等待。

  新闻附件

  “救市”事件簿

  三大政策“救市”

  1994年7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

  背景:这次救市是在低迷行情持续一年半之后,市场信心处于极度涣散的状态下,管理层在市场的重压之下突然出台了三大利好,将市场从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市场反应:出台后第一个交易日股指急速飙升33.2%,上证指数短短33个交易日从最低的325点上涨至1052点,涨幅为204.13%,成为我国证券史上股指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随后是长达一年多的下跌之旅,最终于1996年1月19日见底512点。

  “5?19”行情

  1999年5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召集全国券商讨论国务院有意发展证券市场的意见,管理层推出了“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其后在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6月14日,证监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复性的;6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重复股市是恢复性上涨,要求各方面要坚定信心,发展股市,珍惜股市的大好局面。

  背景:1999年5月9日发生了美军“误炸”我大使馆事件,上证指数跳空下行逼近千点。

  市场反应:历史上有名的“5?19”行情展开,网络概念被市场暴炒,上证指数在30个交易日内上涨64%。其后两年时间里,上证指数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并于2001年6月14日达到最高点2245.44点,随后便展开了长达四年的熊市之旅。

  暂停国有股减持

  2002年6月23日,国有股减持暂停。

  背景:2001年开始,在国有股减持的触发之下,股市如同掉了线的风筝一样一头往下直坠。无论管理层对国有股的减持作出何种解释,市场仍然是无动于衷。在此种情况下,万般无奈的政策只能亮出最后底牌。

  市场反应:引发“6?24”井喷,不过次日即见顶回落,继续漫长的熊途。

  “国九条”出炉

  2004年2月2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出台。

  背景:2003年4月,“非典”流行,行情回落。

  市场反应:正处于反弹途中的股指越过2003年高点1650点继续上行,至2004年4月7日见顶,随后一路下跌至2005年6月6日,在K线图上铭刻出耳熟能详的998点。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王燕)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摩根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