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证券频道 > 港股 > 港股要闻

两地利率水平不同 香港居民存人民币而消费港币

  赵生章

  据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数据,2007年11月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302.16亿元,今年2月则飙升至478.22亿元,3个月间增长了58.27%。巨额利差导致了香港居民人民币存款的剧增,也导致了港人大举涌深存款。
(《证券时报》2008年4月2日报道)

  去年第四季度,针对当时港币面临的强方兑换压力,本人在《证券时报》(11月16日)撰文指出,这种压力是暂时的,主要是缘于弱势美元和人民币资本可能对香港市场开放引发的暂时性资金流入,其背景是当时香港证券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从基本的货币汇率走势和美、中、港三地的经济金融关系分析,认为“在人民币继续和加速升值的背景下,香港居民出于保值和投资需要,有可能引发港币资金大量流向内地,从而挑战港币联系汇率另一兑换方向以及联系汇率制度本身。”??目前这一趋势已从理论推演转变为实际的经济行为。

  港深两地人民币和港币的近期表现,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香港居民存人民币,消费港币,是现实下理性的选择,加上两地不同的利率水平,向深圳转移人民币资产以博取利差,是“经济人”的标准行为。这一趋势目前还只是处于开始阶段,在香港联系汇率没有实质性改变的背景下,香港本地的人民币需求和对内地的资金流入还有可能继续扩大。

  首先,尽管人民币从2008年初至今短短几个月已升值了约4%,但与全年升值8-10%的预期还有相当的距离。接下来人民币可能继续升值,对港币汇率已跌破1:0.9的心理关口,普通香港居民将更切身地感受到港币的缩水,并进一步强化港币贬值预期。

  其次,跟随美元的港币利率走势与存在加息预期的人民币利率之间的利差不断扩大。目前,港币与人民币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差接近4倍。面对内地已创出12年新高的CPI,人民币有加息的压力,而作为港币利益基准的美元面对的却是市场上的减息预期。

  上述两个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得香港居民对人民币的需求和对内地转移人民币存款成为必然的选择。如果内地的资本市场先于港股走出独立的走势的话(或者地产市场,机理相同),这一趋势有可能在短期内被放大和加速,从而加剧港币联系汇率面临的压力。

  从历史数据分析,香港证券市场基本上是随着实体经济的波动,大约10年左右一个大的周期。1997年8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恒生指数从当时的历史新高16820点快速下滑,至1998年10月见到6545点的低点,之后缓慢上升,几起几落,于2007年10月达到31958点新高。考虑到本轮次债危机对香港的影响并不亚于亚洲金融危机,香港经济的复苏需要一定的时间,恒生指数从调整的时间跨度和幅度,都还处于过程之中。而内地证券市场的本次下跌,尽管和国际市场基本同步,但其驱动因素和外围市场并不相同。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经济体,次债危机包括美国经济的放缓主要是从出口的层面对实体经济有所影响,外围市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通过A-H股的相对比价上发挥作用,其他影响更多体现在心理层面。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在次债危机对全球经济负面冲击之下,作为经济金融相对独立的中国市场,反而越发具有相对的投资价值。再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国内资产对于游资在目前情况下仍具相当吸引力。如果国内证券市场接下来继续自己的“牛市下半场”,境外资金,特别是港币资金还会大量地流入内地。

  港币面临的尴尬局面从根本上讲是因为香港经济由于地缘关系已与内地紧密联系,而其货币汇率政策又必须与美元联动。在人民币和美元汇率、利率政策不断博弈的背景下,香港货币汇率政策一味跟随美元是苟安于一时的鸵鸟策略,本地通胀的加剧和资金的外流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选择一次性升值还是对港币盯住美元的政策进行技术调整,已经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了。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雪琴)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