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经新闻 > 2007年“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

专题讲座二:技术、经济、社会:环境教育的三个视角

  林培英(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大家下午好!首先祝贺大家获得2007年“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也向大家学习,因为大家为我们国家环保事业做了很多切实的工作,这个我要向大家学习,同时也感谢组委会今天给我这个机会,能和大家交流一下有关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问题。

  我刚才看了一下外面的展板,也很肤浅的了解了一下大家所做的工作,我们都是在不同的岗位上,从自己的工作角度位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做着一些实际的工作,我想在这个方面我们是有很多共同话题可以说的。这是一个青年奖,我是在这个青年奖以外的这个年龄段的人和青年们交流一下关于对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一些看法。

  我是在首都师范大学教课,做老师的,刚才介绍了我的专业背景是地理学,我从事的工作是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从地理学这个学科来说,就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球环境和地球上关系的学科,也是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关系为核心的课程,所以环境保护、环境教育这件事情对我们来说是工作的一部分。从个人来说,保护环境也是我个人的信念,所以今天跟大家交流也是我自己的工作体会也是我对这个问题思考的一点点收获,说的不恰当的地方请各位批评。

  我今天的主题主要的方向是关于环境教育方面,因为刚才我看了一下大家从事的工作,各个方面什么样的工作都有,不都是在学校或者从事教育的,我因为工作的性质我主要是从环境教育这个角度来说,特别是面向青少年的学校环境教育这个角度来讲的。在这个方面我们国家这么多年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从环境教育的体系到内容、到课程、到管理和评价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个我们后面还要提到,就是它的很重要的发展和进展。在这么多的内容里面,我今天是选择了三个视角,一个是技术、经济、伦理的,这个不是说环境教育或者环境保护问题就这三个视角,而是说我选择了它们作为我们今天交流的一个主题,我认为这三个对于我们理解环境问题和理解环境教育问题是很重要的三个支点。

  首先我们看一下,我们国家优先发展环境的技术政策,我想我们在座中间有从事技术方面的专家,可能对这个问题都很了解。

  这是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这个对能源、资源的问题,提出了要优先发展能源技术与环境保护这方面的技术,来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个是国家发布的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这里面是强调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以促进环境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看看我们的科学家们在做一些什么这方面的研究和创造。从科学技术角度研究环境问题主要是两大部分,一个是科学家对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的研究,或者是更宏观一些的,是对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本身演化的过程做一些研究,比如说现在研究自然环境的这些科学家,他们有一些研究成果,其实和我们公民的或者普通的认识听上去是有冲突的。比如说我们因为接触一些做自然环境研究的人,有人就认为,目前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比如说气候变化或者说大气变暖、全球变暖等等这些话都是一个意思了,这些问题主要是地球本身、自然环境本身演化过程的一种表现。比如说气候变暖这件事情,据科学家的研究,主要是地球在处于演化史上一个比较温暖的时代,包括沙尘暴,比如沙尘暴我们知道的、我们一般接触到的都是人类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结果,科学家的研究,实际上更主要的还是自然环境本身的一些原因,和当地的气候、和地表这些性质来产生的沙尘暴的现象,人类的活动会加重这种影响的效果。

  我们了解的比如现在大气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过多造成的,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我们有一个著名的院士上个月刚刚去世,就是刘东生先生,他是研究自然环境演化的,他在一次做报告回答听众提出时候说的话我觉得挺好的,可以用来回答我们关于这方面的困惑,他说从地球作为一个星球的角度来看,或者从生物演化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活动确实是非常短的瞬间,它对地球的影响其实是很小的,不大,这是从地球来说。但是如果考虑到我们自己人类生活的环境来说,现在我们遇到的这些问题,用他的话说,该是我们警惕的时候了,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我觉得他看问题的这种角度我自己还是比较认可的,可以来回答有关这的一些疑问,这是一个科学家的研究,当然有很多成果我们没有时间一个一个说。

  另一方面就是科学技术创新。这方面也有两大部分,一个是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有些科学家试图通过改变一些根本的问题来缓解大气变暖或者是二氧化碳排放过多等等这些问题,我这是从很多的成果里面挑了这么四个,因为有些研究的成果或者设想我们听起来好像非常遥远、很难实现,有些可能会比较接近于我们目前的这种生产水平。

  我这里放了四个图片,大部分都是美国科学家提出的,比如太阳伞,试图在地球轨道上发射一些特殊材料制成的这种装备,好像一个大太阳伞一样,放在地球轨道固定的位置来遮阳,用这个方法作为应急手段缓解地球温度上升的问题。播云也是,试图把海水吸上来撒播到空中,降低温度。这个是人造树,就是利用植物的原理捕捉二氧化碳,储存起来,放在什么地方。这个是垂直农场,在城市里面大厦分层种植我们需要的水果、蔬菜、谷物,还有一整套的清洁装置,能够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等,有一系列环保的这种效果。我只是举了这么几个例子,我们看科学家都在想什么、做什么。

  下面有一些例子,是关于更接近我们日常生活的,我们都是环保人士,可能都能够看出来这是一种建筑节能,建筑节能也是这几年提的非常多的,这是因为我们城市化的过程加剧,城里的人口越来越多,建筑也随之越来越多,建筑节能就成了非常大的问题,这个在我们政府的工作报告里面也都提到了,因为建筑耗能占整个社会总耗能的将近50%,就是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建筑节能我们平时比如做环保或者做环境教育提到比较多的节约用电,人走灯灭,节约用水,空调问题调的温度适合一些,这个更大问题是建筑本身的保温这些性能造成的能源的消耗,这个很大部分也是现在人们开发各种技术要解决的。

  这里面找了几个例子,3升房,所谓3升,就是每平米为了取暖烧油的量不超过3升,德国的标准是3升,所以这在德国来说也是非常环保的一个建筑,是时候特殊材料做的。

  这个是芬兰的太阳村,冲南的这一面房顶和墙上都是大块的绿色玻璃,就想用太阳能解决居住者的这些能源需求,据说是可以把传统能源节约10%。

  这个是青岛,青岛现在建筑房顶上都铺上了太阳能板。

  这个是清华大学的节能楼,清华大学有一个很有名的院士姜毅,多年搞节能的研究,利用现有各种节能技术做了节能的样板,就说也能比常规的建筑节省能耗大概70%。

  这个建筑我们更熟悉了,现在在北京见到越来越多的玻璃幕墙的建筑,我看了一些资料,如果我们使用的玻璃质量比较好,是环保的,而且设计上达到一些标准的话,能够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比如中空或者三层、双层的设计,据说在冬天外面零下10度的时候,在室内温度也可以达到13度,夏天的时候如果太阳照进来照到你身上并不觉得热,能感觉到阳光但是并不会感觉到热,这是作为一个环保的产品或者是建筑节能。

  这个也是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有什么问题呢?比如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使用本身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比如材料是多金硅,就是加热的过程中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另外产生一种毒性很大的副产品,如果这种东西放到土地里面会使土地寸草不生,当然我们可以回收它们、处理它们,就要花费更多的代价来处理。只举了一个例子,就是新的技术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这个是我从网上找的,很多很多立交桥的照片,我选了几个比较典型的、看上去比较好看的,比如说新龙门,据说这个是世界上最让人晕的立交桥,转来转去的,这些都是各个地方的立交桥。这是新的技术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便利,改善了各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条件。但是这种新的技术,我们造了这么多路,我们想没想到带来什么新的环境问题呢,除了刚刚说的建筑中的能耗问题以外,从图上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就是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这其中有很多是粮田,就是说很好的土地,可以种粮食的,这是带来的一个新问题,所以我们国家相关部门提出来了,要大力发展新的技术来解决这种高速公路或者立交桥占土地资源过多的问题。另外这个桥盘旋上来上去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过多的互通会消耗更多的能源。

  另外还有一个城市里亮丽的景观,就是轨道列车,现在北京有5号线,坐过5号线都知道这是5号线的车厢,新的轨道列车都是全封闭的,专家就说了,全封闭的列车要解决空气调节和温度问题,虽然这种车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用电、耗能已经成为急迫问题了,专家提出了需要研究新的技术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第一个,新的技术带来的新问题。新的技术发展带来的第二个问题,不是带来气象环境问题,而是对原来要解决问题的反馈,比如说我们举一个汽车的问题,节能汽车是很早就有了,包括小型车等等,各种各样的车,就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我们想可能会出现,可能有部分人因为汽车排放出的废气等等,反正对环境是不友好的,或者油价过高,或者车本身的价钱很高,等等诸多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人可能会犹豫我要不要买车,我们现在发展了小型车,我们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对环境的破坏问题,或者是油价过高省油了或者其他问题,他的担心消除了,可能就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原来不准备买车现在买车了,买车的结果就是增加了石油需求量,反过来又回到了我们原来要解决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油价过高的问题。

  这是我画的一个圈,实际上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多的,我们仔细想一想可以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刚才那种高楼大厦,我们的技术发展可以盖很高的楼房,解决城里人的居住问题,反过来会吸引更多的人到城里人住,又会加重城里人对住房的需求。

  道路也是,我们看那么好的道路,但是我们住在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的路在一年一年的拓宽,但是我们并没有觉得北京的交通状况有什么改善,反而觉得越来越拥挤,除了管理方面的原因之外,其中有一点就是这个负反馈现象,路宽了、车好走了,人们就更想出行、更想开车,反过来就带来道路更加的拥挤,这是技术的怪圈。

  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节能成本问题,这是一个经济问题了,由技术发展带来的经济问题。比如刚刚讲的建筑节能,这种建筑因为要使用新的材料等等,实际它的造价要比传统技术多出20%,这种经济谁来承担,消费者是否为了保护环境愿意购买节能房。另外还有一个简单的小例子,现在快要禁止超市提供免费的塑料袋,我在网上看到网民这样说了,那是可以的,但是为了保护环境这个成本谁来付,实际上利润是不是跑到商家了,原来我们可以得到免费的,现在我们要准备购物袋,这是网民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想到在技术发展、环保这方面会带来节能成本谁来支付的问题。

  从技术回到我们主题的环境教育。其实第一个问题是一直在做的,就是原来在中学里大家上学可能也受过这样的教育,STS教育,就是一种科学和社会发展相关的教育,这是一直在进行的。我今天讲的技术是一种双刃剑,这是我们大家都能听到的一种说法,除了这种单向的影响以外,我觉得给学生的教育、给青少年的教育,还可以发展到他要认识到技术发展和环境问题是互动的,所谓互动就是我们在一定时间里面,我们只能够认识到我们能认识到的这个界限,比如说我们现在要使用新的技术,要改善环境问题,但是这种技术可能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只能在我们能够认识到的领域里面,我们不能说认识到这个肯定有问题就不去用它了,因为用的过程中才能发现新的问题,再去解决。另外就是刚刚讲的那种负反馈的循环,其实都是技术发展和环境互动,而不是单向的影响。

  下面这三个就放在一起谈,了解技术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丰富实践教育的活动。这个就是给我们学校的环境教育增加的新内容,我举个小例子,最近我就在媒体上发现提倡大家看电子书,就是为了节约嘛,这个几年前是没有的,就是说要尽量看电子书,我就在网上查了一下,电子书我也使了几年了,我觉得真的不错,问题就是书的来源有点受限制。这个我没有用过,可能国内还没有,是一种电子报纸,而且做的尽量像我们日常阅读的报纸,甚至还可以卷起来、可以弯曲,不知道这个什么时候能够进入到我们国内的市场。另外在网上有阅读,办一张卡可以阅读很多书,上面有的学术著作就可以在上面看,就不用购买了。不管怎么说,这种新的技术带来了新的内容,至于有什么争议这也是自然的。

  另外就是在我们学生的培养中,这个都是中学生做的,用废品做的一些手工工艺品,是中学生做的。这个都是从网上找的资料。我想说什么呢?这个当然是很好的让学生废物利用,而且培养一种美育,或者是一种手工艺品的创造。除此之外可以引导学生、青少年更多的关注科学技术、环境技术的发展,和去尝试利用环境技术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这方面做一点尝试。

  这是北京的小学生自己制作的,北京的小学生做的赛车参加比赛,这是中学生做的会投乒乓球的机器人,这个跟环境保护没有关系,我只是说小学生完全能够去参与,或者出于兴趣或者出于老师的引导,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在于做一些实际可以用或者可以解决的东西,来尝试用技术解决社会实际中的问题。

  比如这个是小学生自己做的会跳舞的机器人,这个是上海中学生做的遥控太阳能动力的双体水上自行车。

  这是一个美国的大学生到中国来游学或者叫旅游,正赶上当地组织了一个环保活动,他就参与了,他做的东西就是实际可以用,拿到景区摆在景区各个地方用来收集垃圾。

  这个是小学生自己做的太阳能热水器,我想下面有学校的老师或者领导,这种活动也是很多的,我只是举一个例子。我是想说学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这个在国际上都是一个趋势,就是参与实践性的活动,上面是六个中学生自己做的太阳能电动车。

  这三个不是学生做的,是风力发电风车。我想说明什么?前几天有一个德国马堡大学的教授在我们那里做了一个座谈,他座谈中展示了自己这么多年从事环境教育的结果,这个教授是客座教授,一直在中学教书,教物理、生物这些理科的科学,退休以后到马堡大学做客座教授,他开了一门课叫环境保护课,为这个课程开设了一个环境小屋,里面的东西都是学生自己做的。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他带学生到附近的农庄参观沼气的应用,一般我们也会参观,说参观完写一篇参观体会吧,他的学生就在路上说起来,说我们也要自己制造沼气,回到那个小屋他们就自己制造出了沼气,为了证明他这个真的可以用还用这个沼气做了一些食物可以吃的荷包蛋这类的东西。后来他们又做了这个风车,就是第一个利用风能的装置,那个照片是很得高,在校园里面,是真的可以用可以发电的东西。问题还不是到这儿就完了,我更感兴趣的是后来这个装置成了他们研究的一种装置,什么意思呢?这上面有很多叶片,我特意找了几张不同的,他们就来研究这种叶片的形状和各种关于这方面的问题,研究出来以后自己制作,然后放到他们的风车装置上去试验,看看哪种叶片更好,就搞成了这么一种连环保带科研的一种装置。

  说这些是因为我自己感兴趣,也因为我经常教学生,感觉到我们学生知识还是很好的,但是真正动手实践的意识和能力还是有很大的需要提高的空间,我想环境教育这方面是很好的机会,为他们未来,像大家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力利用科学技术去解决自己面临的这种可以解决的环境问题,作出一些贡献。

  刚将讲了一些技术方面的,我们讲到技术问题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成本的问题,就是节能谁来支付这个成本,从这里面就引到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其实现在肯定要受到重视了,因为现在我们社会的活动主要就是经济活动,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主要就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来看一看经济学家是怎么看环境问题的。很多的理论,我挑了三点,我觉得还是可以引起大家兴趣的,这是21世纪议程关于经济方面的一些说法,提出要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个经济学家的一段话,在经济学家眼里环境问题根本上就是一个经济问题,都忽视了基本的事实,污染主要是经济的问题,所以要从经济的概念上去理解。

  这个是我们根据经济学家的一些理论来编的这么一个活动,中间是牛肉馅饼或者其他什么馅饼都可以,是我们日常可以在街头买到的。周围这一圈就是店主为了制作这个馅饼所有的投入都在这方面,投入算进去以后就有一个价格,我们消费者就去花这个钱把这个牛肉馅饼买回来消费,这个路上可能有车费或者其他的消费,这个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经济的一种交易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济学家看这个问题看出什么问题来呢?他的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有些投入没有算在这个馅饼的价格里面,现在我们都是环保人士,都从事环保,我们可能就会想到了,他在制作这个馅饼当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比如说面粉要种小麦,牛肉要养牛,蔬菜要种蔬菜,这个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另外可能要运这些原料,运来运去的到这个店里面,这个过程中运输汽车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等等根据这个来推算,看看有哪些因为外部环境造成的影响没有算在价格里面,说实在也很难算,我们只是举这个例子认识经济上的问题。

  如果说我们大家都吃这个馅饼,就是全社会每一个人都吃一定数量的馅饼,都一样就没有关系了,无所谓了,算不算里面大家都分担了,但是现在这个问题是有很多人从来不吃这个牛肉馅饼,但是他要承担制作这个牛肉馅饼造成的环境问题的后果,比如大气污染,他从来不吃,但是他可能受大气污染什么身体不好,咳嗽,要住医院,这个费用谁付?要自己付,不能找牛肉馅饼店的人付。就是要由跟他没有分享经济成果的人支付,包括社会,所以经济学家叫外部性,意思就是在经济活动外部产生的成本没有算在里面。

  怎么办?下面的措施其实我们都很熟悉了,我们等于回过头来理解排污收费,解决方式就是把外部性转为内部性,内部化的方式就有很多种了,比如排污收费、经济补偿、罚款,最后还有排污权交易,我们比较熟悉的前三个,最后一个排污权交易就比较专业一些了,在企业之间做的事情。

  比如这里有一个造纸厂还有一个钢铁厂,这两个厂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利润,每年都要排出500吨的废水,这是假定的,但是环保局说不行,你们排出500吨的废水影响环境,怎么办呢?第一个方法是收税,我要收你们税,每排出一吨要收5万元的税收,就会考虑到收到一定程度就支付不起就减少污染。另外一个方式就是强制,强制你只能排300吨我们排500吨,这种方式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两个厂子生产过程和成本是不一样的,对于上面的造纸厂来说减少污染所用的花费比较小一些,但是钢铁厂就会大一些,你让他少排放100吨的污水或者其他的污染物,它的成本会高于造纸厂,这两个厂就想我们能不能交换一下,造纸厂每年排200吨的废物,少要一个指标,把那100吨给钢厂,钢厂给多少多少钱,我们编一个数,比如500万,这样大家都能维持自己原来的利润获得利益,又没有增加社会上总的污染排放量,可以吗?现在就有了排污权交易,就是这个问题。关于不同的看法一会儿再说,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观点叫外部性,和治理方式。

  这个也是有着很古老的寓言,我自己配了一些图片,这个是一个中世纪古老的小镇,欧洲的小镇,小镇周围是一片草地,小镇的人主要靠养羊,出产羊毛生活,经济越来越好人越来越多,羊也越来越多,简单的草地不够吃了,慢慢退化了,退化成了一片荒地,没有草了、没有羊了、没有羊毛了,小镇也不能生存了,小镇也就衰败了,就是这么一个古老的寓言。经济学家说什么呢?说草场的问题,经济学家说我们之所以有这个问题就是因为这个草场是公共的,解决学家第二个观点就是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环境学家认为,越是公共的东西关心的人越少,越容易使用过度,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呢?现在也在用这些了,明晰产权,我们有所有权,各种许可证,这个都是从经济学角度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建立市场,可以交易一些开发配额等等,这是一个解决的办法。

  关于上面经济学家这种做法,肯定是有人不同意的,因为经济学家是从他的角度来研究问题,跟很多我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情况或者我们实际的想法是有一些冲突的,比如说环保主义者就不同意这个看法,他认为不能你交钱我就让你排污,这个污染物是谁都不能放的,环境本来应该是清洁的,每个人有权利享受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空气,不能因为你要付钱了你就可以排放,这是他们的看法。但是经济学家也不同意环保主义者的看法,他认为在现在的阶段,生产中完全消除污染是不可能的,这个我们也知道是不可能的,有什么办法让它的污染保持在最小的程度,我们能够容忍的程度呢?排污权交易、许可证、环境税等等,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我想他们之间的争论到现在也没有结束、也没有结果,比如说公共物品的属性问题,我们好像也不能把大气私有化了,给分了,谁负责哪片天空的空气,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是一种现状。

  经济学就简单介绍到这儿,我就想说什么呢?我们现在对孩子的教育经济学是非常少的知识。我看了一下有些地方环境教育的指南,这个里面讲到经济讲什么呢?主要讲循环经济,或者经济活动中的污染问题,但是从经济学知识的角度来帮助孩子理解我们现在城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个几乎没有,做的是很少的。因为我们也编过这样的教材,刚刚那些我们都编到中学生用的环境学教材里面,到底用的怎么样我们不知道,因为是一种选修课。实际上我认为就我们现在社会发展状态来说和学生生活实际来说,我们有必要从多个角度,包括经济学的角度,帮助他们认识这个问题。但是我们都知道,技术和经济只是解决问题不同的方法,有人认为其实最根本的还是要伦理,就是我们公民要建立正确的或者建立一种理性的环境伦理,也有人把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为环境伦理教育,其实环境伦理简单说就是怎么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

  关于伦理方面,这是环境教育传统的东西了,已经做了很多年了,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我想这里说一个我认为三个支架里面伦理是不可少的,再一个,可能会强调一些在这个伦理中的某一个点,一个就是这个环境伦理基本的观点了,环境公平和环境权利。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这些文件里面都提到了,公正,国际环境公正、国内环境公正、代际环境公平。另外很重要的就是环境权,这也是我们过去讲的很少的,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一个宣言,提到了环境权的问题,就是这个环境权在我们国家的宪法里面现在还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有一些相关的条款,比如说国家要保障环境的清洁,不能污染环境等等,保证人的基本人权,其实基本人群里面环境权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因为起码他要生存,生存他就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一个基本的权利。

  环境伦理里面另外一些观点,因为说法很多,这种有点哲学层面的东西说法很多,我挑了一种说法,或者把一些说法归纳一下,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我们理解起来比较好理解,而且有变化的连续性,比如首先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我们都听说人类中心主义,这些图片就表示我们是大自然的主人,我们可以任意开发它,怎么对待动物都行,我们可以猎杀这些动物等等。人类中心主义,人是自然的主任,人类是一切价值的资源,就是人的需求才是最大的价值观等等。后来就很自然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发展不行,如果执意觉得人类是中心的话环境就破坏了,生活也不能更好的发展,慢慢人类研究就注意关注到了动物。

  我找了最近的一些照片,就是北极熊和爱斯基摩权他们相处得照片,开始是对立的状态,然后试探,然后表现出友好,就是动物本身用动物主义的观点,是有道德的,是有感觉的,就是我们应该照顾到他们的生存、发展权利,这是动物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它有它的权利,反对我们人类去剥夺动物的权利。

  再发展光动物还不够,我们就扩大到了植物,说动物有感觉我们还是比较好理解,又扩大到植物,是在一个更大层面,就是生物中心主义,包括一切的生命,就是生命的东西高于非生命的东西,这是他们一个主要的观点。

  最后就是生态主义,生态就包括了人、动物、植物这个整体,有点像我们过去的天人合一的想法,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现在讲的比较多就是看作是一体,人只是其中的一份子。关于这方面有很多有趣的例子或者事情,我们实际中也有一些人是持动物主义或者生物主义这种观点,而且是反映在他的行为上的。我就认识一个,我们国内好像没有特别明显的,至少我认识的人里面不是太多,比如说我认识一个美籍华人,她自己称自己是环保主义者,她就从来不穿动物皮毛做的衣服,也不吃肉,她吃肉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她是环保主义者,另外,地球上发生什么她认为是破坏环境的事,就会没有什么组织的自己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事。

  我觉得还有一个例子能表现这个观点,比如有一个英国青年,我听他们讨论这个事,这个青年什么观点呢?比如说鱼这种东西,他说鱼你可以钓出来吃,如果作为自己吃可以钓出来吃,但是你不能钓鱼来晚,把它钓上来又放进去,或者把它作为娱乐,这是他坚决反对的,他是一个绿色和平主义者,他自己不吃肉,但是他不反对别人来吃,只要你为了生存。这个就是刚才我们说的非人类中心,动物、生物、生态都属于非人类中心主义。这里面有一个基本观点,人跟其他动物都是平等的,动物之间有竞争,为了生存要去吃别的动物,这个都是可以的,但是要说人类就是高高在上,就应该去怎么怎么样的,他们是反对的。

  另外我把中间的一些观点提炼出来,我觉得这个提出说还是好提,就是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所谓工具价值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爱好、保护自然环境?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有用,不管是给我们创造了好的环境,还是因为哪种植物里面有哪些东西可以治疗癌症或者治病因为这些我们才去保护它们,这是工具价值。另外,不管对我们有没有用、有什么用,我们都应该保护它们,是因为自然有自身的价值权利,不因为我们人类怎么怎么样而存在。

  还有很重要的,比如刚刚我们讲的说可能实在中有困难,比如权利,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以及对一定社会中的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研究。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现在大家也在报纸上听到很多,叫生态文明,过去我们环境教育中讲生态文明,是慢慢发展起来的,就是寻求人和自燃的这种协调。

  最后我们就看一看环境伦理跟环境教育的关系,我想强调的一个是敬畏自然,这个词不太好,网上也争论,说用敬畏这个词好像是人怕自然,去年还是前年网上有一个很重要的争论,就是人样不要敬畏自然,用尊重这种词可能好一些,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搞环保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要敬畏自然和生命,这点对孩子来说,让他们长大以后发自内心的对自然感觉到一种尊重,确实也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需要做很多工作。

  下面是基本道德的作用,我就想讲一下在最近的环境教育发展到现在,人们现在比较喜欢叫可持续发展教育,过去叫环境教育或者叫环境保护教育,现在更多的叫可持续发展教育,我看了看今年或者去年获奖的展板上,最上面是北京教科院他们获奖的项目,他们在给北京市的中小学做可持续发展指导性的纲要,我认为他们做的那种纲要体现了一个很新的发展,就是注重学生的基本道德的培养,不是说我们只讲环境道德、只讲什么,因为这些东西是跟人的基本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他们这个计划培养学生,让他最基本的尊重别人、爱别人,另外遵纪守法,还有现在我们课程改革中提的很多的,叫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听上去好像是跟环境没有什么关系,比如说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等等,但是这些观念的形成是环境伦理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这两点是不能分开的。

  最后是环境权益意识的培养,这是一个新的东西了,尽管宪法里面还不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但是我们现在普遍都公认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意识的培养也应该是从小。甚至我在报纸上看到说,某某地方行政上的监督怎么不管用,提出了是因为我们公民缺少基本的环境权利意识,他从小没有受过这样的教育,过去可能也没有,这是新的东西,他长大到工作以后,他也没有这个意识用环境权这方面的工具行使自己的权利,反过来就能监督某个部门的落实。

  综合思考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特别复杂,我们培养学生三种思考的方式,特别要注意因素之间的互动,影响是影响,但是影响还要互动,等于是滚动的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又解决,第二是要发展的来看,最后要现实的来思考,因为环境毕竟是跟我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丁潇)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