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人民币汇率改革 > 汇改相关评论

人民币加速升值不能因质疑而延迟

  通过人民币对外汇率的加速升值,能够让实际进口成本随之下降,从而实现遏制通胀产生的政策目标。历史经验表明,对于价格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历来是早改比晚改要好。汇率定位同样如此。

  ⊙马红漫

  昨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0015。
这既是人民币兑美元在年内创下的第三十个历史新高,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它标志着人民币距“破七”这一关键标志点仅十五个基点。

  毋庸置疑,在未来的交易中,人民币兑美元出现6字头已是必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中,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已超过4.3%,创下人民币季度最大升幅。按此速度折合成的年率升值幅度约为16%,远远超过去年全年的升值幅度6.9%。

  显然,今年以来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态势非常明显,而各方对此态势的看法却并不一致。其中反对加速升值的观点似乎更占上风,甚至不乏视“加速升值”为国际阴谋的言论。对此,笔者并不能苟同。汇率的实质是国际间货币兑换的比例关系,最终体现的是一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尽管货币汇率因其背后的经济利益而常常沦为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但是从中国当下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选择在一定保障体系下的加速升值,完全符合中国自身的经济利益。

  当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问题,就是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结构性物价上涨转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其核心,说白了就是要抑制通货膨胀。而从调控部门抑制通胀的“武器库”看,既有武器的效果已然是捉襟见肘。以往的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多是立足于抑制需求。无论是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发行票据,其政策作用的基本过程都是通过减少市场的资金供给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成本,继而减少总需求。但是具体到中国此次物价上涨、经济趋热的具体情况,这些政策却有南辕北辙之嫌。以农产品价格上涨为例,导致粮食、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市场的收益回报率过低,市场供给随之减少,继而推高了物价。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需求,而在于供给。因此,针对需求的调控措施效果弱化实属必然。

  与传统紧缩工具不同,人民币汇率的提升能够有效地抑制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此次物价上涨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海外市场。国际油价和粮食价格的持续攀升,推高了国内工业生产的成本和农业生产的需求,由此也让物价调控的难度大大提高。通过人民币对外汇率的加速升值,能够让实际进口成本随之下降,从而实现遏制通货膨胀产生的政策目标。

  事实胜于雄辩。今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之所以出现加速的态势,已经表明政策调控部门在工具取舍上的态度。倾向于加速升值是保障中国内部利益的自然选择,而绝非是来自于外力的威迫。事实上,自从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国内的消费能力明显下降,此时产自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自然就成为消费者的最爱。在这样的现实压力下,美国政界已经逐步放弃试图要求人民币升值(其本质是要求中国产品提价)的愿望。因此一季度以来的人民币加速升值态势,体现的是中国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主动调控的措施,其思路正是借此遏制输入型通货膨胀。

  从目前反对人民币加速升值的观点看,过多地强调了升值带来的负面效应,诸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而出现失业问题等等。其实,这一观点忽略了事件的另外一面,那就是有很多企业可以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甚至是难得的历史发展契机:其一,能够获得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所必需的技术和设备进口,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其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走出国门,并借此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其三,对于国内金融服务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提高了其金融资产的美元价值,资产规模能够迅速扩大,为国内整体金融实力的提升创造了积极条件。

  从这一比较可以看出,尽管人民币加速升值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但是从长期看,这些行业外部竞争加剧已是必然的结果。诸如,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对于中国低端制造业形成冲击,跨国公司制造业基地实施产业转移的趋势是无法逆转的。人民币升值加快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而并没有改变事件的结果。另一方面,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金融业等产业能够在本币升值过程中获得长足的进步,这些人民币升值受益产业,才是未来中国经济屹立于全球的关键。显然,从长期看,后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抉择,而本币的加速升值则有利于助推这一进程的早日实现。此消彼长之间,政策的战略决策方向显而易见。

  由此,人民币加速升值既是当下宏观调控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产业战略布局的必须。其他所谓的负面因素,与之相比不过是策略性、操作层面的问题。其一,关于加速升值引发的失业问题。失业问题不应孤立的来看待,不应完全归咎于人民币升值过快,而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不足,绝非产业升级的结果。其二,关于热钱必须要澄清的是,热钱问题的出现并非是人民币升值的结果,而是人民币升值不到位的结果。一旦汇率水平实现市场出清,热钱的涌入潮自然会消退。

  汇率的本质是国际货币的价格定位。历史经验表明,对于价格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历来是早改比晚改要好。汇率定位同样如此。因杂音而犹豫迟疑,而让中国经济发展错过难得的历史时期,实为重走资源价格体制改革一再推迟的老路,最终陷入被动的将会是中国自己。

  (作者系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经济学博士)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