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经新闻 > 第四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 > 现场嘉宾演讲

马世忠:青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2008年4月12日-13日,第四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在青岛召开,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金融业全面开放的背景,就金融改革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监管与开放等方面展开研讨。搜狐财经对本次论坛做了报道:

  马世忠(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大家辛苦了。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第四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首先,我代表青岛市委市政府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级金融部门长期以来给予青岛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主办的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三届。由于出席的专家层次高,论坛内容丰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金融界高层人士的普遍关注。作为东道主,青岛市政府对承办本次论坛高度重视,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了论坛筹备班子,先后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对筹办的具体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在此,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位嘉宾对论坛承办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也愿意竭诚为大家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服务。

  刚才金融界的各位专家和领导分别围绕利率市场化改革、期货市场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等问题,包括证券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听了以后很受启发,很受教育,也很受鼓舞。对于我们进一步开阔思路、创新举措,加快推进青岛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今天借这个机会,也感谢主持人给了我一点时间,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青岛市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有关情况。不是什么演讲,而是一个汇报,是一个概况的汇报。我抓紧时间,在一刻钟之内完成任务。

  一、青岛市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主要做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一个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血液和动力所在,作为半岛城市群和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青岛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设想。在全市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当中,我们进一步确立了金融先行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半岛、辐射全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近年来,青岛围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不断加大对金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完善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金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全市金融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一是创新思维,突出金融主体引进,加快完善金融体系结构。近年来,青岛始终把金融结构引进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积极抓大对欧美、东南亚等地区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通过多渠道掌握信息,多层次跟踪接触,每年排出金融机构的引进项目清单,与30多家国外金融机构密切跟进,金融机构引进取得了新的突破。近三年来,青岛每年金融机构的引进落户数量都在7家以上。2007年成功引进了瑞穗银行、新野银行等9家国内外知名的金融机构。目前青岛共有金融机构78家,其中银行类机构35家,保险公司32家,证券公司1家,外资银行机构数量位居全国的第7位。初步形成了业态完整、功能齐全的组织体系,为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是政策引导,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围绕金融商业发展,金融层次的提升和金融环境改善,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等7个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为全市金融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青岛率先建立了政府部门与银行监管部门的金融稳定协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组织金融座谈、行业交流、重要事件通报及风险动态关注等活动,强化金融商业的配合协作,共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妥善处理了部分大企业资金链条问题。同时我们抓住部分银行改制的有利时机,加快核销剥离不良资产,消除隐患,减轻企业债务负担。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增强金融服务发展的能力,顺利完成了商业银行战略投资引进工作,为实施跨区域发展上市这一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深入,建立全市统一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积极支持海尔纽约人寿等外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已在省内设立分支机构4家,增强了在半岛城市群的辐射能力。我们尽量满足大企业、大项目资金需求的同时,围绕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优化信贷机构,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切实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去年以来,通过实施惠民扶持政策贷款、中小企业发展联盟等创新,金融对新农村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投入分别增长28%和55%。截止到去年底,全市金融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了403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了3424亿元,存贷款增加额分别占山东省的1/4和1/3。保险业完成保费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28.2%,增幅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股票基金交易量完成了7256亿元,同比增长5倍。目前,青岛金融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有能力也有条件在促进半岛城市群和全省经济发展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汇报的第二个方面,青岛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区域经济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讲,我认为首先是金融业发展的竞争,尤其是随着现代服务业深入发展,如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更加突出的摆在我们面前。如何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是我们的一个战略选择。当然,我们也深刻地知道,青岛的金融业发展,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从国际上看,日本东京作为亚太金融中心之一,依托日本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努力建设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大多数金融机构依然把东京定位为当前以及今后五年亚洲最重要的商务城市。韩国已明确提出要建设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力争到2010年培育出代表亚洲地区的金融机构,到2020年,吸引国际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韩国设立地区总部。从国内来看,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5个城市提出建设跨省域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目标。上海,已初步确定了中国金融中心的地位。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同处环渤海的天津市,计划五年内把天津建成北方金融中心。省内的兄弟城市济南,也正在积极筹划,加快建设全省区域金融中心。作为山东半岛的经济中心城市,青岛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从经济总量上看,青岛显然还无法同上海、广州等长三角、珠三角中心城市相比。从发展速度上看,在某些领域还达不到全省的平均水平,城市的区域首位度不高,覆盖能力不够强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现有的产业优势向城市辐射力转化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从金融机构集聚的服务功能看,青岛金融机构法人数量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金融机构业务种类相对比较单一,业务开拓创新的能力有待加强。从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情况看,青岛还没有期货交易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育还不完全,金融产品还不丰富,金融电子化程度不高。从金融改革情况看,地方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不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法人治理结构内控机制有待健全,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从金融发展环境看,金融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缺少国际金融业务的精英与管理人才等等。

  当然,作为半岛城市群和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青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有优势条件。一是区位优势,青岛位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交汇地带,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通向世界五大洲的重要口岸之一。作为承接国际资本转移的重要城市之一,青岛已成为日、韩产业转移的最大地区和桥头堡城市,大量的跨国公司及资本的融入,必然推动青岛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开放优势。青岛是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目前开放度达到84%。2007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比重达到34.6%,累计吸引80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落户。全年进出口贸易额占山东省的比重超过35%,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为在更广的范围、更高层次直接吸引国外金融机构入驻青岛,有着必然的条件。

  三是产业发展优势。2007年,青岛工业增加值达到1785亿元,占山东省的13.3%。冰箱、冰柜、洗衣机、空调等11种产品,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第一。以海尔、海信、青啤为代表的大企业已享誉海内外。充分借助大企业大集团的力量,加强与金融业的交流,肯定会出现双赢的可喜局面。

  四是交通优势。青岛拥有规模前列的集装箱码头、铁矿石码头和国家级港口技术中心。与世界140多个国家和450多个地区的港口有贸易往来,公路通车里程近1500公里。被国家规划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我们相信,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这些优势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转化为集聚效应,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新优势。为青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路及举措。当前,青岛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首先要提高青岛自身的实力,使青岛真正具备区域龙头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为此,青岛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努力站在高起点,瞄准大目标,实现新跨越,更好地发挥在全省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海洋科研中心。特别在去年召开的全省服务业发展会议上,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青岛要率先形成以服务为主的经济结构,并积极推动济南、青岛两大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为青岛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岛金融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以打造总部金融为重点,突出机构引进,产品创新、规模扩张,人才支撑,着力加强组织体系、市场体系和生态环境建设,使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加快建设服务半岛、辐射全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力争到2012年,全市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000亿元和5600亿元,银行存贷款平均年均增长15%以上,保费收入突破17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超过的10%。

  我们的主要措施有这么几条:一是加快形成推动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协作机制。青岛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必须坚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市场推动和政策推动相结合。努力形成上级支持、政府推动、国内机构和国际机构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协调机制。为此,市政府将进一步发挥主动性,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全力支持配合金融部门,做好宏观调控和监管工作。抓住全省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契机,在促进金融机构、市场集聚等方面制定更为完善的政策,不断增强我市金融业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二是构筑大金融组织体系。围绕提升金融业整体水平,重点引进金融业发展机构和区域管理机构,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今后五年,每年新引进五家以上金融机构,争取设立营销总部、地区总部和票据中心。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总部的支持,将具有潜力的总部分支机构发展为区域管理机构。结合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覆盖我市金融业在省内发展的新优势。到2012年,全市证券期货类机构达到50家,金融服务类机构达到120家,形成以地方金融机构为骨干,中外金融机构发展的多元化金融体系。

  三是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大力发展信托市场。鼓励各项投资基金,积极探索银行信贷业务、中间业务与创业投资多种形式的结合,完善创业投资服务体系。重视期货市场发展,充分发挥优势区位优势,争取郑州、大连交易所在我市设立相关品种的交割股。进一步挖掘上市资源,增加上市公司数量。今后五年,力争新增加30-50家企业上市。

  四是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产品创新中心。以增强金融创新活力,建设区域性金融产品创新中心为核心,积极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发展机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找准市场定位,加快创新,增强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在社会管理、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方面的功能。围绕建设区域性保险机构目标,大力发展适应民营企业需要的保险产品,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保险服务。市里将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农业保险等提供财政资金支持。

  五是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以保持金融市场安全稳定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前提,逐步建立起诚实、守信、资金流通的发展环境。下阶段,整合工商、税务、商检等平台,进一步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不良企业信息查询机制,构建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加快人才集聚,重点引进一批重量级金融领军人物和一批高级管理人才。形成以优秀企业家为领军人物,以高层次金融专业人才为核心,以高技能金融人才为骨干的金融人才高地。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宣传,逐步完善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评价机制,促使金融生态理念上升为青岛市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努力争创全国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城市。

  就汇报这些,如有不当,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志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113。

(责任编辑:丁潇)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