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新闻 > 深度阅读

《中国投资》:锻造“钢铁航母”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同意广西与武钢、广东与宝钢开展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和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前期工作。宝钢与武钢分别重组广钢、韶钢和柳钢,正式拉开了2008年钢铁行业全面推进重组进程的序幕。

  仅仅9天后,莱芜钢铁和济南钢铁合并组成山东钢铁集团。专业人士预计,鞍本集团的重组、以邯郸钢铁为核心的河北南部钢铁集团重组,不久都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中国钢铁业发展与重组的时代到来了”,年初,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如是说。

  银河证券钢铁分析师孙勇预测,未来我国将形成5-6个超级钢铁集团:以宝钢为核心的东南部钢铁集团、以鞍钢为核心的东北钢铁集团、以武钢为核心的西南钢铁集团、以首钢、唐钢、邯钢为核心的华北钢铁集团、以济钢、莱钢为核心的山东钢铁集团等。

  战略重组的利好显而易见,中国钢铁业的集中度将大幅提高,提升了钢铁企业对上下游的定价话语权,提高了钢铁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有利于钢铁行业长期稳定发展。

  2008年将成为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年。无疑,这是一项相当紧迫的任务。

  对中国钢铁行业来说,时下正经历一场“冰火两重天”的境遇。2007年产量接近5亿吨,高居世界第一,超过第二名到第八名的总和。但条块分割、大而不强的特点,导致了钢铁行业整体的竞争被动地位。从国际情况来看,铁矿石价格连年大幅上涨,极大地压缩了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以安赛乐-米塔尔为首的印度钢铁企业,近几年咄咄逼人地对全球钢铁产业进行整合,并已将触角伸至中国;而日本、韩国钢铁企业联合搞起了高端技术封锁。

  面对“内忧外患”,目前中国钢铁行业把加快重组、实现强强联合当作企业发展的必然诉求,但是如果仅仅醉心于规模效应,习惯在企业间做简单加法,而忽视了技术创新,反而会走向一个危险的悬崖。

  危机阴影之下,2007年中国钢铁业发生了一系列整合行动:宝钢与八一钢厂、宝钢与邯钢、鞍本与凌钢、武钢与昆钢、马钢与合钢、华菱与无锡钢厂、沙钢与淮钢及永钢、建龙与新抚钢及通钢集团、五矿与营口中板、中钢与吉铁等、中信泰富与石钢……

  显然,简单地整合不是中国钢铁业的最终出路,只有加速自主创新,在国际钢铁业的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生产低端产品,虽然短期内由于市场需求大也能赢利,但所耗费的资源环境代价很大,而且竞争也异常激烈,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以进入《财富》2007年世界500强的钢铁相关企业为例,日、韩、德等国家的钢铁巨头纷纷拥有很高的盈利能力。日本神户制钢的吨钢利润在212.1美元,德国蒂森克虏伯的吨钢利润在120.2美元,韩国浦项制铁公司也在115.3美元。安赛乐-米塔尔虽然是目前世界上的钢铁巨人,企业规模、钢铁产量大大胜过浦项、神户制钢、蒂森克虏伯等企业,由于缺乏高端钢铁产品、产品整体档次不高,吨钢利润仅为36.8美元,企业盈利能力远不如这些掌握了高端技术的企业。相比之下,中国盈利能力最好的钢铁企业宝钢吨钢利润为72.1美元,仅在世界钢铁强手中排名居中。

  由此可见,技术创新能力是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能否引导钢铁工业技术发展潮流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可靠尺度。目前,以宝钢、鞍钢等为首的国内钢铁企业在汽车板材等高端钢板市场已颇有成绩,而武钢的硅钢片、马钢的轨道用钢也在国内独领风骚。但我国众多中小型钢铁企业依然停留在钢铁产业链的低端,在我国5亿多吨的钢铁产能中,60%以上属于淘汰类或限制发展类的落后和低水平产能。

  因此,我国钢铁企业应当日益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走高端技术道路,逐步占领高利润产品的市场,才是钢铁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出路。如果单纯追求规模的庞大、进行低级的合并,而忽视技术力量的整合与创新,在全球钢铁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是没有出路的。

  毫无疑问,2008年将是一个雷厉风行、诞生中国“钢铁航母”的年份,但未来的自主创新之路还很漫长。

  跨区重组 临海布局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副司长熊必琳

  全面优化和调整结构,实现全行业的产业升级,优化生产力布局结构、工艺装备结构和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将是2008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

  文/本刊记者 朱娅琼

  2008年,必将是中国钢铁工业的一个拐点。

  去年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与产钢大省、重点钢铁企业签订了第二批《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显示了政府继续大力推进此项工作的决心。

  今年3月1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同意广西与武钢、广东与宝钢开展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和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前期工作。至此,盘桓多年的钢铁沿海战略布局终于打开新的局面。同时,这也成为促进宝钢与韶钢、广钢,武钢与柳钢联合重组的重要推动力。

  业界普遍认为,我国钢铁行业并购大戏已经开幕。提高产业集中度与优化产业结构,这些关键词将成为2008年钢铁工业的主题。

  国家已经或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推进钢铁工业的兼并重组与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目前这些工作已经取得什么成效,还存在哪些困难?未来几年,我国钢铁工业投资将呈现怎样的态势?国家发改委对于该行业的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就此,《中国投资》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主管钢铁工业的熊必琳副司长。

  解决淘汰落后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投资》:2007年国家在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方面花了很大力气,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

  熊必琳:2007年4月27日,国务院召开了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与河北、山西等10个主要产钢省(区、市)政府签订了第一批《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以下简称《责任书》)。2007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又与18个省(区、市)及宝钢签订了第二批《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责任书》。至此,目前签订该责任书的省区市已达到28个,包括了国内所有的主要产钢省份。

  从总体上看,全国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2007年全国共淘汰落后炼铁能力4659万吨、炼钢能力3747万吨。特别是第一批签订责任书中任务最重的山西省已超额完成2007年的目标任务。我国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形势还不容乐观。要实现两批责任书确定的,到2010年前后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9191万吨、炼钢能力8127万吨,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对于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例如:有的企业将属于淘汰类的设备稍加改造,扩大规模,躲避淘汰;有些企业只是暂时停产,并没有拆除落后设备和对场地进行平整,这些产能随时可以复产;有个别企业将淘汰下来的设备转卖到其它地区;还有某些企业将应淘汰的炼铁小高炉转产国内产能已严重过剩的铸铁管、铁合金等行业。国家发改委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的通知》《关于报送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任务完成及第二阶段实施方案等有关情况的通知》,使这些问题引起了各地的重视,并得到了部分解决。目前,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防止落后设备躲避淘汰,要求各省(区、市)在落后设备拆除后,要及时向国家发改委报送《拆除落后钢铁产能设备证明》。

  《中国投资》:今年国家发改委将会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进一步推进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这项工作?

  熊必琳:我认为完善措施、健全机制,是做好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关键环节。从目前情况来看,人员安置、债务处理、财政支持等配套措施尚未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关停和淘汰工作的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根据《物权法》《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淘汰产能的补偿政策,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目前,辽宁省结合本省实际,在2008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1800万元,用于《责任书》中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人员安置。辽宁省等地方政府正在进行有益的尝试,如果执行得当,其经验值得推广。

  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基本要求,制定推动本地区的组织协调,尽快形成地方政府负责,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牵头组织,环保、国土、社保、质检、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的联动机制,确保目标到企业,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对于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已不符合发展要求的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贷款融资、税收、土地、用水、用电、用人等方面,要全面清理,坚决取缔。此外,要贯彻落实已出台的差别电价和水价政策,节能和环保政策,并适度提高准入标准。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从资源、能源消耗、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消除落后和低水平产能生存的空间。

  另外,国家发改委对于符合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采用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进行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改造的建设项目,将会优先核准,以此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中国投资》:节能减排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一大重点。作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之一的钢铁工业,在去年的节能减排工作中有何进展?

  熊必琳:《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提出,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实现“零排放”,建立循环型钢铁工厂。钢铁企业必须发展余热、余能回收发电。2005年,全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到0.76吨标煤、吨钢可比能耗0.70吨标煤、吨钢耗新水12吨以下;2010年分别降到0.73吨标煤、0.685吨标煤、8吨以下;2020年分别降到0.7吨标煤、0.64吨标煤、6吨以下。

  近年来,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钢铁企业正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施余热余能回收及重大环保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干熄焦装置50套,有121座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配备余压发电装置,有10套利用低热值煤气的联合循环发电装置。截至2007年底,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0.624吨标煤,下降2.32%,节约标准煤1765万吨;吨钢耗用新水5.64吨,下降16.24%,节水3.5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0.4%,减排二氧化硫2535吨。钢铁工业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实现了排放总量下降,循环经济成效显著。

  2008年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环境保护和资源供给压力继续增大、产能大于需求、市场约束进一步增强的形势,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淘汰落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真正从过去的主要依靠增长实现发展的方式,向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经济效益提高、资源消耗降低、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的发展方式转变。

  引导跨区域重组

  《中国投资》:业内认为,加快钢铁工业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2008年钢铁工业的重中之重。对此,您有何看法?我国钢铁工业集中度近几年呈现出某种程度的下降趋势,目前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困难?

  熊必琳:《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要求,2010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目前,加快联合重组已逐步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钢铁企业推进重组的主动性也在不断增强,2007年我国一些特大型钢铁企业,如宝钢、鞍本、武钢等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已经开始了兼并重组。各方面充分认识到,加快联合重组,实现企业资产、装备、人才、技术、产品等全面优化组合,有利于提高自身竞争力,避免重复建设,是我国钢铁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规模小、布局分散、装备落后,产业集中度低严重影响我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链的稳定协调,联合重组既是发展循环经济、持续创新、节能降耗的需要,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和落实钢铁产业政策的关键。

  目前,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中的确存在一些困难。一方面,近年来由于钢铁市场需求旺盛,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好,市场整合的动力不够强,淘汰落后产能的进程不够快;另一方面,不同所有制的钢铁企业代表的各方利益不同,央企、地方企业、民营企业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存在差异。同时,地方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涉及了地方利益,我国税收政策的缺陷,致使被并购企业被兼并后的税收问题难以解决,影响各自的地方财政收入,让跨区域并购阻力重重。此外,钢铁国有企业在兼并重组过程中,还要解决管理人员的“位子”问题、冗员的就业问题、原有历史包袱问题,还有不同地域特点、不同企业文化融合的问题,这些都是非常繁杂的问题。

  《中国投资》:国家在加快推进钢铁工业的兼并重组方面有哪些促进措施?

  熊必琳:加快不同地区之间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建立跨区域钢铁企业集团是《钢铁产业政策》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近几年国家努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引导钢铁企业加快联合重组,增强钢铁企业规模化优势,提高产业安全性。同时,将进一步研究解决联合重组中不同地区、不同隶属关系的税收分配、内外资企业并购价格确定、企业兼并重组的协调机制等问题。将配合金融、社保、财税部门研究和制定相应的鼓励兼并重组的配套政策。

  对于企业实施联合重组后,提出的结构调整项目,国家在综合平衡考虑产业布局的前提下,将优先给予支持。

  临海产业布局

  《中国投资》:近日,国家发改委同意了广西防城港和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在严格控制钢铁新项目审批的情势下,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目前,这两个项目进展如何?将会对我国钢铁产业沿海布局产生什么影响?

  熊必琳:为实现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跨地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实施城市钢厂环保搬迁,带动北部湾经济区和粤西经济发展,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经报请国务院同意,2008年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已正式同意广西与武钢、广东与宝钢开展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和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前期工作。

  这是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提出的“东南沿海地区应充分利用深水良港条件,结合产业重组和城市钢厂的搬迁,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重要举措。在国家严格控制总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坚持‘有保有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用先进替代落后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促进宝钢与韶钢、广钢,武钢与柳钢联合重组的重要推动力。这两个项目的实施对于我国整个钢铁工业布局的调整、改变资源和市场的不合理配置意义重大。而且,在广西建立精品钢铁基地,也符合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

  目前,这两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广西和武钢要淘汰落后炼铁能力541万吨、炼钢能力910万吨,加快武钢与柳钢的联合重组,制定重组方案,明确投资主体,通过防城港钢铁项目的建设,实现武钢与柳钢的实质性重组。宝钢兼并重组韶钢和广钢,这两个企业全部进入宝钢集团,由宝钢控股成立一家新公司,总部注册在广州。广钢淘汰全部炼铁、炼钢和轧钢生产能力,韶钢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高炉和小转炉,实施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广东省要结合湛江钢铁的项目建设淘汰省内落后炼钢能力1000万吨。这两个项目在落实有关手续后,还需按规定程序报批。

  2008年工作重点

  《中国投资》:2007年我国钢铁产量达到4.9亿吨,比2006年增加了近7000万吨。您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对于钢铁的需求将呈现怎样的态势?国内钢铁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熊必琳:2007年是我国钢铁产能集中爆发的一年,此前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的钢铁产能在2007年得到了充分释放。2007年钢铁产量是2002年的2.7倍,增长了3.1亿吨。这是由于这几年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快速发展,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国民经济对钢的应用领域和使用量迅速增大,并由此造成了先进与落后产能并存的局面。

  目前,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工艺装备技术水平、产品结构和品种质量、能耗和环境保护指标,以及经济效益等都有明显改善。我国已成为钢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困扰多年的高端产品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局面已基本改变。除工具钢、取向硅钢片等少数关键品种外,大多数钢材品种实现了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2006年,我国由长期的钢铁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国民经济连续5年增长10%以上,由工业化初期过渡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以及外贸出口大幅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对钢材的需求,也标志着我国钢铁工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应该看到,2007年我国出口钢材6265万吨,加上钢坯出口折合粗钢7308万吨,占新增产能的82%左右。因此,表面上我国钢铁总量的供求平衡,是建立在新增产量大部分是由快速增长的出口消化掉的。这说明我国国内对于钢铁的需求增幅已经趋缓。而且,为抑制钢材出口过快的势头,我国2007年连续4次调整钢铁产品出口税收政策,取消了大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并加征部分钢材出口关税。自去年6月份以来,我国钢材出口已持续回落,调控政策作用已逐步显现。2008年钢铁出口调控的重点将在控制总量的基础上,逐步转移到对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控上来。可以预见,随着钢铁产品出口数量的减少,国内钢铁生产能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会显现,企业竞争会更加激烈,由此形成淘汰落后的市场压力。这更加表明,我国钢铁工业需要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方面要控制总量,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以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虽然我国钢铁需求增长开始逐步衰减,但未来10年国内市场仍然对钢铁产品保持较高的需求,而且对其品种质量要求也会更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钢材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不断提高的需求,钢铁工业要通过自主创新,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技术开发的新产品满足和引导市场需求。这是改变我国钢铁企业依靠廉价劳动生产低端产品获取利润、保证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大型钢铁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学技术向产业化转移,同时要跟踪国际钢铁工业前沿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为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中国投资》:对于钢铁工业,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哪些工作重点?

  熊必琳:今年我们主要抓3件事。一是在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是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已有广州、合肥、重庆、青岛、石家庄、抚顺等十余个城市陆续提出城市搬迁钢厂。国家发改委支持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前提下,实现城市搬迁和产业升级;同时,结合结构调整,支持沿海两大精品钢铁基地的建设,加快钢铁布局调整步伐。

  二是进一步引导钢铁企业加快联合重组,增强钢铁企业规模化优势,提高产业安全性。要推动中央钢铁企业层面的重组,包括宝钢、鞍钢、武钢和攀钢4家钢铁企业,可以采取异地企业不动、资产重组的办法,形成优势互补,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支持中央企业兼并重组地方国企,从市场需求角度去推进企业重组做大做强,而不是“拉郎配”;对于不同地方国有企业,支持进行区域整合。如河北地区有200多家钢铁企业,目前河北省正在思考如何组建北部钢铁集团,提高区域地产业集中度。如果河北钢铁企业能够在整合的同时淘汰落后产能,国家发改委对此也表示支持;对于民营钢铁企业,要充分重视其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力量,对其收购地方国企、提升产业集中度、优化地区钢铁工业结构也应该支持。

  三是鼓励钢铁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着手研究在境外投资建设钢铁厂,提高利用境外资源水平。国家发改委鼓励和引导国内钢铁企业联合起来,走出国门,到澳大利亚、加拿大、秘鲁等资源国家,开展国际矿业合作,以多种方式获得矿业权益。例如宝钢集团与中钢集团通过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在境外原材料采购、资源开发、技术引进等领域合作,有利于双方增强海外铁矿、铬矿等资源开发的综合实力,更多地获取铁矿资源,提高我国铁矿石、铬矿等原料的保障能力。

  总而言之,全面优化和调整结构,实现全行业的产业升级,优化生产力布局结构、工艺装备结构和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将是2008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

  提高产业集中度

  ??专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迟京东

  推进钢铁行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钢铁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关键环节

  文/本刊记者 朱娅琼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钢产量以每年6000-7000万吨的速度递增。据国家统计局快报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产钢4.89亿吨,约占全球钢产量的37%左右,其中出口钢材(坯)6908万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迟京东认为,这些数据意味着我国钢铁工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应该看到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期,长期以来未能根本解决的诸多结构性问题,在总量供给不足的矛盾解决之后已上升为钢铁工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我国钢铁工业有必要对若干重大战略性问题进行认真反思”,他说,“在当前国际国内情势下,应该明确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节能减排工作,把钢铁工业发展成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

  进一步限制钢铁出口

  《中国投资》:目前,我国不仅是产钢大国,而且自2006年由长期的钢铁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后,钢铁出口量不断增长。我国钢铁工业的战略定位是什么?如何看待钢铁出口增长问题?

  迟京东:我国钢铁工业的战略定位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科学发展观及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在优化结构、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向国民经济各用钢行业提供品种规格齐全、质量优越、价格具有竞争力的钢铁材料,以满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宏伟目标的需要。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之一,世界上所有工业大国和强国,同时也是钢铁生产大国和强国。需要明确的是,钢铁工业本质上不属于全球配置市场的产业。世界钢铁产能不集中于矿石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的国家和地区,而集中于钢材消费密集区域。国际钢铁贸易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最终用户不断创新的要求和数量增长的需要,在品种、规格、数量等方面起调剂余缺的作用。

  中国没有义务更没有能力做世界钢铁供给大国。虽然成本和价格也是导致国际贸易的因素之一,但我国出口钢铁产品的成本、价格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自环境欠账和对低价资源及低廉劳动力的依赖,随着人民币汇率变化和进口原料及国内资源价格的上涨,成本、价格竞争力将受到很大挑战。更重要的是,我国钢铁生产资源贫乏,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钢铁工业污染环境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与进口钢铁产业相比,2006年以来我国大量出口中低档钢铁产品,对国家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和平衡国际贸易的目标起了负面作用;大量出口导致矿石进口增长过快,推高了我国矿石对外依存度,目前已超过50%;国内过剩钢铁产能因大量出口得以消化,阻碍了淘汰落后和低水平产能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量出口中低档钢铁产品,不仅不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也不符合钢铁工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只有部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材,才有必要到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接受检验,以利于进一步提升钢铁工业的整体素质。我国钢铁工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必须以较少的物资消耗和较小的环境代价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前提。因此,有必要延伸和提升钢铁产品和以钢铁产品为原料的机电等产品出口的附加值。

  《中国投资》:那么,对于如何进一步限制钢铁过度出口,中国钢铁协会有何建议?

  迟京东:国家连续4次对钢铁出口产品降低出口退税率,而且还加征关税,这对于遏制钢铁出口起到了积极作用。2008年前2个月我国的钢铁出口增速开始“踩刹车”,比2006年同期下降17.29%。

  我们认为,接下来国家还要继续调整钢铁产品出口政策,主动控制出口数量,调整出口结构。一方面要跟踪观察现行钢铁产品出口税收政策的效果,必要时进一步调整政策,目标是让中低档钢铁产品的出口成本高到不被国际市场所接受,使我国明年的出口钢铁产品总量有较大幅度下降;同时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按照现行出口税则,适用同档出口关税税率的钢材中既有高端产品也有低端产品,从价征收方式使越高档次产品的出口价格越高,关税负担越重,不利于调整出口结构。因此,建议将钢铁产品出口关税的征收方式由现行的“从价税”改为分类的“从量税”,以利于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优化结构是要害问题

  《中国投资》:抑制钢铁总量盲目扩张,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是近几年来钢铁行业宏观调控的主题,目前成效如何?如何把握控制总量和优化结构的关系?

  迟京东: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主要方向是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经过几年努力,我国钢铁生产总量增长过快的势头有所减缓,但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主要表现是大企业、先进产能的增长慢于中小企业、低水平和落后产能。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根据近几年来的情况看,我国国内经济发展对钢铁产品需求超出了几年前的预计,钢铁行业和多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保持了稳定和较好的状态。目前,有必要对我国钢铁总量与结构的关系问题进行再认识。

  “十五”初期,正是由于对钢铁产品需求增长的估计过于保守,判断结论偏离实际,对大型企业先进产能的投资限制过严,导致2003年前后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后钢铁产能不足,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在钢材需求猛增、价格暴涨的拉动下,钢铁投资特别是落后和低水平产能投资猛增,中小钢铁得以发展,产业集中度不断下降。

  2007年我国粗钢实际产能基本达到5.5亿吨。按国外发达国家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约85%即为正常来衡量,我国以5.5亿吨产能产出4.9亿吨钢,产能利用率达到90%以上,已高于国外水平。看上去钢铁总量供求平衡,实际上这是在出口快速增长、半数左右增产量靠增加出口消化的情况下实现的平衡。若考虑2007年国内市场消费量4.2亿多吨衡量,产能对国内消费来看确实存在一定过剩。根据我们最近预测,今后几年内钢消费的增速将放缓,但总量仍会有所增加,预计2010年国内钢需求量将达到5.2亿吨左右。

  所以,钢铁工业目前最要害的问题不是钢铁总量而是结构。按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划分标准,在目前5亿多吨产能中,60%以上属于淘汰类或限制发展类的落后和低水平产能,其中多数是2001年以后建成的。这些落后产能的能耗、环保指标远远落后于大型先进工艺装备。而且,低水平重复投资,盲目扩张产能的趋势目前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一些地方政府指令或放任当地企业制订庞大的产能扩张计划。在近两年关系钢铁产业布局调整的沿海重大项目不能得到国家核准的同时,不少未按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未经国家核准的中小钢铁项目仍在不断投产或新开工建设,产业组织结构和技术装备结构有继续劣化的趋势。看来,仅靠国家核准钢铁改造建设项目的做法是不够的。

  因此,我们认为,针对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内钢铁市场消费需求仍将增长的实际情况,国家对钢铁行业调控的重点应该由控制总量为主转向以优化结构为主上来,通过制订政策和规划,以先进产能取代落后产能。在指导思想上,应该改变“钢铁总量平衡”的传统思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形成供略大于求的市场竞争环境,来促使落后和低水平产能加快淘汰,使整体结构得以优化。

  《中国投资》:业内普遍认为,2008年将是钢铁工业进行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大好时机。您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推进呢?

  迟京东:钢铁行业存在的布局不合理、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过度出口、进口矿石依存度偏高、环保投入不足与技术落后、新技术开发薄弱等问题,都与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过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推进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今后发展中几个战略问题的关键环节。目前,钢铁行业和大型企业都对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意义和紧迫性有一定认识,这既是国际性的大趋势,又是解决困扰我国钢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

  首先,我们建议制定钢铁产业联合重组规划。根据我国国情,建议国家发改委和国资委牵头,制定以宝钢、鞍本、武钢和首唐等大企业集团为核心的跨地区联合重组规划,实现有组织、有计划、有明确目标要求,又结合企业资源优势互补、协同效应最大化的联合重组,力争在2010年以前这四大集团要进入世界钢铁企业集团前10名。

  其次,建议国家制定鼓励政策,消除影响企业重组的障碍。目前,主要钢铁企业基本仍是国有控股,因此,建议一是改变传统的企业领导任免体制,解决“帽子指挥位子”问题。对于企业家,采取“干部管干部”的形式,像对待下级政府一样由政府来考察任命,是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做法,要让国有资本的控制权和国有控股企业领导班子的考察任命权相脱钩。二是解决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在财税和国资收益方面分配问题,实现不同层级、不同地区国资委共同持股,按股分红,建议税收也要按股分配。三是各级政府要承担并协助解决因企业重组导致的分离辅业和人员分流问题。

  再者,建议国家制定联合重组的标准要求。明确人、财、物要合并,投资建设规划、科技开发、产供销管理要统一,直到企业文化协调融合,这样的联合重组才有实际作用和意义。

  解决铁矿石资源问题

  《中国投资》:2008年铁矿石涨价65%已成定局,对中国钢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我国钢铁行业对此将如何应对?

  迟京东:我国钢铁生产原料90%来自铁矿石,因此,铁矿石是钢铁产业的命脉,矿石供给是关系到产业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矿石价格剧烈上涨,不仅侵蚀钢铁行业的利润,也通过成本传递,给我国通胀增添压力。一旦进口铁矿出现不可预料的问题,将会对生产、生活乃至社会安定带来不利影响。

  铁矿石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外依存度过高,受制于人,风险很大。2007年铁矿石进口量达到3.8亿吨,对外依存度由2001年的38%上升到52%。二是过于分散的钢铁产业面对高度垄断的矿石供应商,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被动接受对方的涨价要求。目前,世界三大矿山公司的淡水河谷公司、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占海运贸易量的75%以上,世界铁矿海运贸易高度垄断在这几家公司手中。三是钢铁产品出口过度增长,消耗了大量有限资源,导致矿石进口大量增加,甚至炼焦煤也要进口,给国外垄断商涨价提供了砝码,也拉动海运费大幅上涨。而由出口中低档次钢铁产品换回的效益已不足以弥补对国内能源、环境所造成的损失。

  我们认为,解决矿石资源问题的思路,一是将铁矿等资源纳入产业安全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二是通过各种途径增加供给,提高国内供应能力和海外掌控资源量的比重;三是调整和提高产业集中度,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有关部门组织协调下,通过某种方式实现集中采购,以应对谈判对手的高度垄断;四是减少不必要的需求,通过抑制中低档钢铁产品出口,淘汰落后产能,开发、推广使用更高质量钢材,以减低钢铁产品需求量,减少矿石消耗从而减少进口。

  自主创新须有长远措施

  《中国投资》:近年来,国际大型钢铁企业日益重视研发、制造高附加值产品,自主创新能力是钢铁企业在高端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

  迟京东:应该看到,近几年来我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产品研发取得了可喜成效,但离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离国民经济各用钢行业的需要,离发达产钢国的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我国先进技术的应用路线仍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自主创新很少;信息技术在流程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步水平;大型企业一流装备由于缺乏软件技术和人才,不能以一流的效率生产出一流的产品;近两千万吨高附加值钢材品种,特别是其中的高质量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我们不能生产或质量达不到用户要求,不得不依赖进口;国外早已淘汰的Ⅱ级螺纹钢筋和国家明令淘汰的热轧硅钢片、低档次的窄带钢产品等在我国还大量生产和使用;不少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在我国还没有广泛应用。

  技术创新滞后,与钢铁行业长期以来在观念上注重规模和眼前利益,满足于热销的市场,缺乏长远眼光、社会责任和国际竞争意识有关,也与产业分散、技术开发资源分散和重复使用有关。因此,必须下更大力气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认为,国家应制订相关鼓励政策,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组织协调从研发、生产到使用的系统性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完善,从根本上改变“研发上满足于引进消化复制、改造建设上不愿冒风险、生产上只看眼前利益”的做法。

  我们建议,首先国家要引导钢铁企业制定和落实人才发展战略,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在职职工培训;制定和落实激励科技人员开发创新的薪酬和奖励制度。其次,除通过产业集中来提高科技开发资源的使用效率外,建议出台财税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钢铁企业间及与用户间的系统性科技开发合作体系。再者,建议国家加快修订有关钢铁产品的生产、使用标准,淘汰不利于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影响环境、安全的标准、规范,适当提高使用标准要求,以利于推进高质量钢铁产品尽快普及使用。此外,中国钢铁协会作为行业协会,也要在钢铁工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上起到更充分的组织、协调作用。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