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证券频道 > 研究报告 > 行业研究

实力券商深研精选6大板块牛股

  第1页: 房地产:期待二季度“春暖花开”第2页:钢铁业:成本上升迫使产业整合加速第3页:互联网:潜力十分巨大的高速成长行业第4页: 煤炭业:四大利好PK两大利空第5页:港口行业:3月增速回升 关注环渤海区域第6页:太阳能:缺口巨大 投资多晶硅时不我待

  房地产:期待二季度“春暖花开”

  一季度销售明显放缓

  今年一季度销售放缓是影响地产公司估值水平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目前市场销售放缓有三点原因。
首先,季节性因素。历年一季度都是销售淡季,而之后的三个季度销售会逐渐好转。一季度对全年整体销售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因为各年一季度销售面积占全年销售总量比率一般为10%,最高的2005年达到15.5%,2007年仅占4%;其次,预期不确定性。目前市场出现的价格波动影响购房者心理预期,对未来判断不确定性的增强使消费者宁愿选择观望,导致本应释放的需求受到抑制;第三,投资性购房的挤出。银行对第二套房首付比例和相关贷款利率的提升,提高了投资性购房的成本,而目前出现的价格波动也降低了投资购房的预期收益率,所以弹性较大的投资购房被挤出,也导致了市场销售的放缓。

  销售何时能够回暖

  上述导致销售放缓的三点因素中,季节性的不利影响会随传统购房期到来而逐渐消除,投资性购房在未来明显被弱化也是较为确定的。变数最大的是购房者预期,它将决定目前市场中的潜在需求何时能够得到释放。决定购房者预期的是市场价格的变化,价格波动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选择继续观望。因此销售能否回暖的关键问题在于价格能否稳定,而决定价格的是市场供求关系和开发商资金链。从上述两点因素分析,目前出现的价格波动只是短期现象。

  首先,企业资金的紧张程度决定其降价促销的意愿。目前在销售放缓的前提下,银行贷款对企业扩大资金来源显得更为重要。由于2008年国家开始对银行贷款按季度调控,部分银行在2008年1月使用了一季度的大部分贷款发放额度,因此2、3月份企业得到资金支持力度减弱。而4月份银行将获得二季度新的贷款额度,银行资金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比2、3月份会有所增加,能得到银行资金支持,企业降价意愿会减弱,也有利于价格的稳定。

  其次,从供求关系分析,市场短期的供给会有所改善,但程度并不明显,而中期供给将会出现明显下降。决定短期供给的是住宅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其增幅分别同比上升约两个百分点,说明短期供给会有所改善。而决定中长期供给的土地开发面积在2007年增长不足1%,相比2006年28%的增幅出现明显下降。2007年的土地开发面积增长下降会对未来新开工,施工面积和未来的供给构成不利影响,按建设周期判断,市场中期供给会出现一定程度下滑。需求层面中,投资购房需求会受到明显抑制,但目前也压制了很多正常需求,这部分需求会在适当条件下释放出来。由于供求关系并没有发生逆转,随着传统购房期的到来,市场在二季度销售回暖可能性较大。

  短期内有望实现高增长

  销售回暖的具体时点虽然较难判断,但我们认为重点公司在2008-2009年继续实现高增长是比较确定的。首先,我们重点关注的上市公司在2007年通过项目预售实现了大量预收账款,已锁定2008年业绩增长的相当比例,如万科、保利的预收账款分别是2008年预期结算收入的36%和75%。

  2008年企业利润率水平将比2007年继续有所提升,而2009年也不会出现明显下滑。因为房地产项目的销售与结算周期至少相差6-12个月,2008年的结算收入多为2007年已实现预售项目,而2007年销售项目的土地多为2005年前获得,锁定的土地成本和2007年快速上涨的房价保证了大多数公司在2008年毛利率达到峰值,而2008年所得税率由33%至25%的调整也会提升企业的净利润率水平。

  2009年企业的毛利率会有所下降,因为2007年部分高成本用地会参与结算,但将保持在较低比例。因为一般企业从拿地到结算周期至少需要两年半,2009年结算项目对应的土地大多为2007年前获得,因此毛利率水平相比2008年不会出现明显下滑。在利润率不出现明显下滑和2007年已预售项目奠定的良好基础下,重点公司在2008-2009年继续实现高增长的确定性较强。

  长期增长仍靠份额提升

  我们认为,未来房价上涨幅度将趋缓,企业的增长将更多依靠规模的提升,而从国外市场集中度的变化趋势分析,行业内龙头公司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2004年美国最大开发商市场占有率为4.5%,前十大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27%,而2007年万科按销售额计算的市场占有率为2.07%,保利仅为0.65%。

  因此,行业目前出现的销售放缓和价格波动改变了行业内企业的预期,也给优质公司带来扩张机会。龙头公司可以通过市场份额的提升来实现持续增长,而行业的巨大潜在需求量则对企业增长构成长期支撑。

  (国金证券)

  共 6 页 1 末页

   第1页: 房地产:期待二季度“春暖花开”第2页:钢铁业:成本上升迫使产业整合加速第3页:互联网:潜力十分巨大的高速成长行业第4页: 煤炭业:四大利好PK两大利空第5页:港口行业:3月增速回升 关注环渤海区域第6页:太阳能:缺口巨大 投资多晶硅时不我待

  钢铁业:成本上升迫使产业整合加速

  钢铁产量增速放缓

  从去年开始,我国钢铁生产增速稳步下降。一季度以来,我国钢材生产产量减速增长、价格继续走高、出口有所下降。1、2月份,钢、铁、材产量继续维持低增长状态,其中粗钢1-2月份累计增长6.4%,生铁1-2月份累计增长7.3%,钢材1-2月份累计增长12.3%。

  从主要钢材品种生产变化来看,不同品种差异较大。受房市疲软影响,建筑钢材生产低迷。1月份我国钢筋产量749万吨,同比增长1.5%;2月份663万吨,同比下降0.8%。1月份线材产量620万吨,同比增长3.17%;2月份560万吨,同比下降0.9%。从日均产量来看,2月份钢筋和线材日均产量分别为22.87万吨和19.3万吨,基本上均为最近两年的最低水平。板材特别是热轧板材目前生产依然保持高涨状态。1月份中厚板产量达到477万吨,同比增长25%;2月份470万吨,增长26.7%。

  与热轧板材产量大幅增长相反,作为国内供应偏紧的冷轧板材生产放缓明显。今年1-2月份,我国冷轧薄板和冷轧薄宽钢带产量分别为236.9万吨和308.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4%和17.4%,较去年全年增幅分别下降19.8和14.4个百分点。除上述钢材品种之外,其它钢材品种在1-2月份基本保持适度增长状态。对于产量增速的降低,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雪灾、限电、运输不便的影响,产量有所降低;二是行业成本上涨过快,中小钢厂减产使整个行业产量有所降低;三是淘汰落后产能使产量增长放缓。

  行业利润进一步压缩

  首先,铁矿石价格上涨。我国钢铁行业50%以上的铁矿石供应需要依靠进口,而世界铁矿石资源主要集中在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等矿业巨头的手中,定价权由矿业巨头说了算。2005年至2007年,铁矿石进口合同协议价格分别上涨71.5%、19%、9.5%。进入2008年,铁矿石进口价格判断工作更加困难。2月份,日本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率先与淡水河谷签订协议,2008财年两种铁矿石基准价格分别上涨65%和71%。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的判断更加困难。

  在长期供货合同价格上涨的同时,各矿业巨头加大了现货市场的供应量。去年年底巨头力拓公司正式宣布,2008年公司计划在现货市场销售1500万吨铁矿石,是预计2007年现货销售量430万吨的3倍多,约占该公司2008年铁矿石总产量的10%。另外,巴西淡水河谷公司(Vale)发言人的讲话也暗示,今年将新增产量全部投入到现货市场。除铁矿石价格上涨之外,钢铁行业其它原材料成本价格也大幅度上升,比如冶金焦的价格2008年初比照2007初上涨幅度达到一倍左右。

  由于钢铁行业成本上升的飞快,钢材价格虽然也出现上涨走势,但是幅度远没有成本上升的速度快。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计,中国2008年铁矿石进口增量为4000万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锦刚分析,这意味着今年进口总数超过4亿吨。如果按照铁矿石基准价上涨65%计算,我国钢铁企业在2008财年的成本将上升100多亿美元。铁矿石大幅涨价已成为我国钢铁企业难以承受之重。

  钢材价格上涨会加大建筑、家电、汽车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引发涨价连锁反应。但下游行业多为竞争激烈的行业,产品议价能力差,所以会对钢铁行业成本的上升有一个极限承受能力。超过这个极限值,则大量企业面临亏损或破产,对钢铁的需求降低,同时也影响着钢材价格的上涨空间。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国内小钢铁企业由于产品的附加值低、溢价能力差,率先在行业之中出现亏损现象。我们预计,在生产成本继续上升的二季度,这种小钢铁企业亏损、倒闭的现象会增多。

  谨慎看好中厚板子行业

  钢铁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其整体运行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目前,全球通货膨胀率正在加速上涨。温和的通货膨胀利于经济的增长,但是当通货膨胀开始向恶性发展以后,会促使经济的下滑,消费需求降低以后,社会由通膨转向通缩。

  当前在国内通货膨胀加速的情况下,国内经济调控的重点放在调控物价方面。从整体宏观经济的角度观察,我们认为对钢铁行业的判断有以下几点:其一,后期钢材价格的上涨空间有限,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初有可能形成钢材价格上涨的阶段性高点区域。但是由于中厚板下游造船行业年度定单的时间特殊性,中厚板行业的价格有可能维持高位震荡的格局;其二,由于成本的不断上升,二季度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将继续被压缩,自身或集团公司掌控铁矿石资源的企业将有更好的利润空间;其三,由市场或者政府主导的钢铁行业重组并购行为将加快速度,通过强强联合,淘汰落后产能,钢铁行业将努力提高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

  短期看,钢铁行业不排除存在阶段性交易性机会。但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后期不得不关注市场整体的大小非流通速度,尤其是钢铁行业大小非持股数量普遍过大,未来存在较大减持压力。我们谨慎看好钢铁行业中的中厚板行业,但整个行业的大规模投资仍应当保持谨慎的态度。(齐鲁证券)

  共 6 页首页 2 末页

   第1页: 房地产:期待二季度“春暖花开”第2页:钢铁业:成本上升迫使产业整合加速第3页:互联网:潜力十分巨大的高速成长行业第4页: 煤炭业:四大利好PK两大利空第5页:港口行业:3月增速回升 关注环渤海区域第6页:太阳能:缺口巨大 投资多晶硅时不我待

  互联网:潜力十分巨大的高速成长行业

  本报告目的。本报告是我们对互联网行业的第一篇报告,目的是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基本概况予以介绍,使投资者对行业概况、促进和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盈利模式、如何判断行业和企业发展前景、以及重点行业和重点上市公司能有初步的了解。互联网行业近几年在全球各行业中是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中国互联网行业在海外上市公司已经达到22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只有3家市值较小的公司,还未形成互联网行业上市公司板块。随着“263网络通信、搜房网、中国制造网、光宇华夏”4家互联网公司已经有明确计划于2008年内在A股申请上市以及创业板推出的临近,互联网行业值得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互联网行业需求潜力巨大。互联网普及率快速提升、网民对互联网需求越来越深入、传统行业互联网化加深、以及产业链快速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得互联网行业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根据CNNIC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达到2.1亿,其中2007年下半年新增网民4800万,与2007年上半年新增2500万网民相比,几乎翻番,表明网民正处于加速增长期。网民对互联网的需求从简单的信息浏览发展到在线沟通、娱乐、购物、投资交易等各个方面,对越来越多的网民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和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截至2007年底,中国电脑、手机保有量分别为1.3亿、5.47亿,普及率分别达到10%、41%,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上网条件和上网能力;宽带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77.6%,移动网络从2G向2.5G、2.75G、3G过渡,无线上网发展空间巨大;PC和手机终端性能及上网速度的提升使得应用于互联网的服务越来越丰富、体验越来越好,互联网行业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进入了相辅相成、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期。

  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根据行业研究机构艾瑞咨询(iResearch)统计,从2006年Q1到2007年Q3中国互联网经济市场规模季度复合增长率达到10%。

  目前在互联网经济市场规模中占比达60%的互联网广告、互联网游戏、电子商务2004-2007年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77%、59%、70%。主营业务为互联网业务、且连续经营时间超过完整4个年度、收入规模排名前十位的中国海内外互联网上市公司2005-2007连续三年收入、净利平均复合增长率达66.72%、77.37%,在所有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行业“增持”评级,关注稳健增长的企业。给予互联网行业“增持”评级。根据收入规模和增长潜力综合评估,互联网广告、互联网游戏、电子商务、电信增值这四类业务是互联网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我们建议积极关注在以上几个业务受益的上市公司。根据公司主营业务所属子行业的发展前景、公司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建议买进并长期持有即时通讯领域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用户群庞大且黏度极高、互联网广告和互联网增值业务增长迅速、业务线全面的腾讯控股(0700.HK)、互联网游戏领域龙头盛大网络(SNDA.Nasdaq),关注B2B电子商务领域具有绝对垄断地位的阿里巴巴(1688.HK),关注占据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60.4%市场份额、且正在以搜索为核心业务向社区、综合门户、电子商务、无线搜索等领域延伸的百度(BIDU.Nasdaq)。

  投资要点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互联网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促进了行业需求的提升,产业链的发展给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和快速发展给行业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我们给与互联网行业“增持”评级。2008年主要关注与互联网广告、互联网游戏、电子商务、电信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建议买进并长期持有腾讯控股(0700.HK)、盛大网络(SNDA.Nasdaq),关注百度(BIDU.Nasdaq)和阿里巴巴(1688.HK)。

  我们对互联网行业具体细分子行业发展前景的主要判断依据有:细分行业市场规模的大小、细分行业增长潜力、是否具备成熟的盈利模式、该业务模式中互联网环节在价值链中是否具备主导地位、该业务是否具备网络效应、产业链的发展对该子行业的影响、政策变动对行业的影响。根据以上几点分析,我们认为互联网广告、互联网游戏、电子商务目前最具潜力的行业,而3G的到来和电信业重组使电信增值行业也值得重点关注。

  我们对具体企业发展前景的判断依据有:主营业务是否属于具备发展前景的业务、用户规模和用户黏度是否高、是否在某一领域具有较稳定的优势地位、是否具备向新业务延伸的意识和能力、产品的用户体验是否好、是否有远见卓识的企业领袖。由此判断,腾讯、百度是两家最具发展前景的企业,而分别在互联网游戏和B2B电子商务占据龙头地位的盛大和阿里巴巴也实力雄厚。

  与互联网广告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值得关注。2008北京奥运、以及以博客、社交网络、视频分享为代表的Web2.0带来的网络流量增长,将使综合门户和搜索引擎上市公司的广告业务受益。

  2008年是互联网游戏公司对投资者证明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一年。主营业务为互联网游戏的上市公司整体赢利丰厚、业绩增长迅速,2007年7家网游上市公司收入、净利同比平均增长高达211%、226%,平均市盈率为18.58倍。对网络游戏上市公司估算较低的主要是因为投资者对网络游戏受政策影响、以及游戏公司收入依赖于个别成功游戏而没有成功游戏的复制能力的担忧。对政策因素,但我们认为,网络游戏作为在线娱乐,是网民的普遍基本需求之一,具有稳定的用户群,且用户都是主动意愿付费,不同早期SP业务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强行订购的行为,所以即便游戏监管政策出台,对企业的业绩影响是有限的。针对成功游戏复制能力问题,我们认为,经过网游行业经过7年的发展,对于像盛大这样的网络游戏龙头公司已经具备了游戏业务所需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运营能力,通过自主研发、代理运营、战略收购等多种手段能保证企业的稳定增长。电子商务爆发式的增长值得重点关注。随着电子商务宏观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支付、物流体系完善,中国电子商务正处于爆发式增长期。2008年是电子商务领域发展和变迁的重要一年,将给经营电子商务的上市公司同时带来机遇和挑战。

  电信业重组和3G给电信增值业务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2008年电信业重组对SP业务是个良好机遇,三家移动运营商的出现,有利于引入移动运营商之间的竞争,SP在产业链中的完全被动的地位能有一定的改善。3G商用后,数据业务将也会是运营商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具有成熟盈利模式的SP业务将因此受益。

  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给予互联网行业“增持”评级,且建议买进并长期持有即时通讯领域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用户群庞大且黏度极高、互联网广告和互联网增值业务增长迅速、业务线全面的腾讯控股(0700.HK)、互联网游戏领域龙头盛大网络(SNDA.Nasdaq),关注B2B电子商务领域具有绝对垄断地位的阿里巴巴(1688.HK),关注占据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60.4%市场份额且正在在以搜索为核心业务向社区、电子商务、无线搜索等领域延伸的百度(BIDU.Nasdaq)。(王茹远海通证券)

  共 6 页首页 3 末页

   第1页: 房地产:期待二季度“春暖花开”第2页:钢铁业:成本上升迫使产业整合加速第3页:互联网:潜力十分巨大的高速成长行业第4页: 煤炭业:四大利好PK两大利空第5页:港口行业:3月增速回升 关注环渤海区域第6页:太阳能:缺口巨大 投资多晶硅时不我待

  煤炭业:四大利好PK两大利空

  影响行业发展的四大利好

  首先,炼焦煤价大涨。2008年我们最为看好炼焦煤子行业。进入2008年后,炼焦煤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山西临汾主焦煤和柳林主焦煤原煤分别较2007年底上涨310元/吨和190元/吨,至1250元/吨和620元/吨。各上市公司2008年度炼焦煤提价次数1-3次,提价300-390元/吨,提价幅度为40-50%。

  理论上测算,炼焦煤大幅度提价对炼焦煤公司业绩增厚明显(仅扣除增值税、所得税,暂不考虑成本增量),其中平煤天安(601666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金牛能源 (000937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开滦股份(600997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和西山煤电(000983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的理论业绩增厚分别为0.79元/股、0.76元/股、0.7元/股和0.76元/股,增厚幅度分别为76%、106%、64%和89%。考虑到煤炭上市公司的成本增长,我们预测平煤天安、金牛能源、开滦股份和西山煤电2008年实际业绩分别为2.25元/股、1.65元/股、1.97元/股和1.62元/股,分别同比增长118%、129%、79%和88%。

  其次,出口煤价预计大涨。2008年新财年的出口煤价将在4-5月份签订。据报道,3月份,日澳动力煤签订的一单合同价格为130美元/吨。日本电力企业与中国煤炭出口商已将始于4月1日的2008财政年度的煤炭合约价格初步定为每吨108美元,较2007年的基准价格67.9美元/吨上涨59%。3月份,日澳炼焦煤新签的一单出口价格为300美元,预计我国炼焦煤出口价格将达到250-300美元/吨,较2007年财年国内出口价98美元上涨155-206%。

  第三,动力煤合同价可能也将上涨。国内国际市场煤价大涨之后,雪灾压抑的动力煤合同煤也有涨价要求。据媒体报道:目前山西潞安集团、阳煤集团、同煤集团、焦煤集团以及一些地方煤矿均已提出煤炭涨价要求,平均涨幅在每吨30-50元之间。

  我们判断提出涨价的理由有三:其一是炼焦煤价格大幅度提价后,动力煤与其价差扩大,两者价差从2007年底的590元/吨扩大到目前的840元/吨;其二是国内现货2008年度大幅上涨后,合同煤价格与现货价差进一步扩大;其三是与国际价差扩大。

  由于煤电联动短期实施的可能性较小,动力煤合同价再次上涨的政治压力较大(煤炭企业唯一理性的办法是降低合同煤的兑现率,大量采用现货销售,低价的合同煤将有价无市,从而逐渐推动合同煤价上涨)。建议密切关注煤电联动政策的实施和动力煤合同价上涨。

  第四,资产注入可能会有实质性进展。2007年煤炭股大涨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资产注入,但是受制于各种政策限制,2007年的资产注入一单都未发生。随着采矿权转增资本金等政策的逐渐落实,我们判断2008年资产注入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短期来看,基本上采取资产注入。长期来看,整体上市将导致上市公司规模和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如果先行者方案合理,将重新点燃市场对资产注入的热情。

  影响行业发展的两大利空

  首先,前期大涨的秦皇岛煤价理性回归。受雪灾影响,秦皇岛煤价从1月份的560元/吨上涨到2月中旬的675元/吨,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涨幅(秦皇岛煤价波动较小,一般年内波动30-50元/吨)。远远超出我们2008年度策略报告预测的550-580元/吨的价格区间。为了保障电煤供应,国家加大铁路煤炭运输力量,导致秦皇岛煤炭库存近期升幅较大(目前库存达到751万吨,较2007年底上升226.5万吨,升幅43%)。加上动力煤淡季来临,秦皇岛煤价开始理性回归,大同优混从2月份的高点675元/吨回调到目前的640元/吨,回调了35元/吨,我们判断可能回调到600元/吨左右(即使这样,也超出我们预测的2008年的价格高限)。

  秦皇岛煤价反映中转地动力煤的现货价格,而上市公司大部分签订的是合同煤价。前期秦皇岛煤价大涨,上市公司基本上不受益。同样,近期煤价回调,上市公司的业绩基本上不受损。秦皇岛煤价回调并不构成实质性利空,更多的是影响证券市场投资者心理。

  其次,资源税和可持续发展基金实施。资源税改革,从以前的从量改为从价征收,从价征收的比例大约3-5%,业内预期3%的可能性比较大。以前的从量征收相当于1%从价征收,改为3%的从价征收相当于增加价格2%的成本,按照2007年中期煤价测算大约增加成本8元/吨左右。山西已经实施了三项政策性成本,吨煤成本比外省多29-35元/吨。另外,我们认为政府征收的可持续发展基金最有可能在2008年率先推向全国(试行满一周年)。

  两项政策出台确实影响煤炭企业的利润,不过在煤价大涨的情况下,基本上能够完全覆盖政策性成本的增加。对动力煤企业影响较大(2007年签订的动力煤价上涨30-50元/吨),对炼焦煤企业影响小(炼焦煤2008年已经上涨了300-390元/吨)。由于目前煤炭供求形势偏紧,如果推出,可能引发动力煤价上涨(前面已经论述动力煤企业要求涨价的理由)。考虑到成本推动煤价再次上涨对电力企业的影响较大,两项政策何时出台仍然没有时间表。

  鉴于目前煤炭行业较好的基本面和不贵的估值水平,我们继续维持行业推荐的投资评级。对于具体的上市公司,需要说明的是煤炭类股票的基本上是普涨普跌,行业性机会远大于个股机会。

  (招商证券)

  共 6 页首页 4 末页

   第1页: 房地产:期待二季度“春暖花开”第2页:钢铁业:成本上升迫使产业整合加速第3页:互联网:潜力十分巨大的高速成长行业第4页: 煤炭业:四大利好PK两大利空第5页:港口行业:3月增速回升 关注环渤海区域第6页:太阳能:缺口巨大 投资多晶硅时不我待

  港口行业:3月增速回升 关注环渤海区域

  外贸增速与沿海港口发展增速的相关系数为1.5左右,2002年至2007年外贸增速平均为27.7%,沿海港口发展增速平均为18.4%。今年3月外贸累计增速为21.4%,考虑到我国经济结构变化、集装箱化率提高等因素,沿海港口的今年增速预计仍将维持在15%以上。

  2月港口生产增长下降,结构呈现“外贸下降,内贸上升”、“集装箱下降,散杂货增长”以及区域差异,但3月增速回升,从主要港口数据估计一季度全国集装箱增速约20%,货物吞吐量增速约14%。

  一季度环渤海区域港口的增长整体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港口,其中日照、大连和营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在20%以上,天津港增速为17%,深圳增速为17.9%,上港为7.4%,集装箱方面,连云港、营口、广州、大连、天津和宁波增速在20%以上,上海、深圳、广州和宁波位居集装箱吞吐前四。

  今年集装箱供需将呈现“总量基本平衡,局部港口出现过剩”,预计08年新增集装箱泊位26个,吞吐能力新增1715万标箱,而新增需求约1800万标箱,天津、厦门、大连和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严重过剩;广州南沙港能力已经饱和,部分箱源转向深圳和珠海;宁波港和上海港可能出现处理能力不足,其中上海的供需缺口将使部分箱源流向附近的苏州港。

  继续给予港口整体行业“中性”评级。投资策略上以相对防御为主,地区方面优先选择环渤海地区,货种方面优先选择散货种类。

  投资主线是关注公司内生性增长能力以及提价和资产整合的预期,我们认为环渤海地区将是兼具价值及“故事”的重点区域,给予天津港和日照港“审慎推荐A”评级,并建议关注上港的长期价值。

  2008年3月31日,宁波港集团联合招商国际等七家公司发起成立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已于创立。据媒体透露,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有望2008年6月底前在A股市场上市。

  简评:

  宁波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组成,现有生产性泊位30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0座,包括25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可兼靠30万吨船)的卸矿码头,第六代国际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5万吨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

  目前港口的通过能力和货物吞吐量均已超过亿吨。现有集装箱班轮航线163条,月航班700班以上。全球排名前20位的航运公司均已登陆宁波港。

  宁波港货种范围全面,主要包括铁矿石、内外贸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产品、煤炭以及其它散杂货。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00万TEU,达935万TEU,同比增长32.3%,而且连续10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今年有望超越上海成为国内货物吞吐第一大港。宁波港的上市将为国内A股市场提供价值和潜力等更大的港口投资选择。

  3、招商局国际将重点物色内地枢纽港项目

  4月17日,招商局国际表示2008年公司预计资本开支为45亿元,其中10亿用于认购宁波港5.4%股权,10亿投资于青岛项目,10亿元用于深圳项目,13亿元用于越南项目。在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该公司也表示,未来会留意内地港口进行股份制改革所带来的商机,特别将物色枢纽港项目,同时也会关注干散货码头的新投资。

  简评:

  n尽管目前美国经济放缓对全球贸易将会产生不利影响,但招商局国际旗下港口已经分散在国内各大经济圈,这种主动管理的公共码头运营商模式使得公司抗风险能力要远高于国内地区港口公司。

  4、盐田港与北部湾签约联手发展北部湾港口物流

  4月16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与深圳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在深圳市举行防城港码头项目及南宁国际综合物流园项目合资框架协议书签字仪式。根据协议规定,北部湾集团和盐田港集团,以防城港码头资产为合作平台,盐田港集团将充分发挥其在集装箱码头运营、管理、航线开发等方面的优势和资源,促进北部湾港口业务发展,并作为战略投资者与广西北部湾港口合资合作,将引进更多的港口建设资金和资源,进一步加快北部湾港口现代化建设步伐。

  5、防城港矿石码头4月份全面投产

  广西防城港20万吨级矿石码头将于2008年4月全面投产。这个码头是华南地区岸线最长、前沿水深最大、自动化控制程度最高的矿石码头。防城港位于广西南部北部湾北岸,是我国海岸线最西南的深水良港,是沿海24个主要港口中的12个主枢纽港口之一,是广西第一大港。

  防城港司表示,20万吨级矿石码头总投资概算为12.98亿元人民币,码头设计为两边均能靠船,开创了中国可直接船到船直装直卸作业的先河。

  防城港20万吨级矿石码头专用码头长462米,年通过能力达1500万吨。

  简评:

  防城港现有生产泊位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1个,专用集装箱泊位1个,北部湾发展潜力十分良好,特别是前期武钢1000万吨项目获批将对防城港港口发展有极大的促进。

  6、锦州港开发建设煤炭码头

  日前,锦州港与中电投白音华煤电公司就共同开发建设锦州港专业化煤炭码头项目在锦州市签订框架协议。未来的锦州港将重点发展石油、煤炭、粮食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根据协议,该项目签约双方股比为中电投蒙东能源公司70%,锦州港30%。专业化煤码头初步确定四个泊位,煤炭资源下海规模近期为3000万吨/年,远期可展望到5000万吨/年。

  简评:

  今年一季度,在中国沿海港口首季度吞吐量排名榜上,锦州港首次攀升至第19位,开创了建港以来的全新纪录。其中煤炭在众多货种中十分显眼,一季度吞吐量为290万吨,同比增长380%。专业化煤码头项目实施后,锦州港将实现“黑白分开”, 这是今年投资公司的主要亮点之一。

  7、上港集团“长江战略”再续新篇

  4月21日,上港集团在上海和重庆市南岸区政府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重庆主城港区茶园作业区项目合作意向书》,预计项目总投资约为24亿元。

  这是继入主九江港之后,上港集团通过与当地政府合作的方式,继续推进其“长江战略”,将“势力范围”渗透到长江上游的龙头港口重庆港。

  重庆主城港区茶园作业区是重庆“十一五”重点规划建设港区之一,重庆市2007年的招商引资重点工程,该作业区规划新建3000吨级泊位13个(其中:多用途泊位12个,年通过能力约490万吨;载货汽车滚装泊位1个,年通过能力约17万辆),规划占用水域岸线约2300米。

  简评:

  目前,在对外扩张方面,上港已经控股九江港,参股武汉港、南京港等,据媒体报道公司正与太仓港、南通港等长江水道的大港进行洽谈,以谋求深度合作。

  从长期来看,长江战略不但能为上海增加货源,更重要的是促进上港集团向“全球公共码头运营商”发展。

  8、一季度中国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回落,箱量恢复缓慢

  中国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在今年2月中旬创历史新高1200点后,节后箱量恢复缓慢等影响,运价下滑明显,4月18日报收1112点(图31)。

  9、集装箱运输行业进一步集中

  截至4月2日,全球主要班轮公司最新运力如表7,行业进一步集中,前三大航运公司马士基、地中海海运和达飞轮船占据运力市场份额为34.1%。

  予港口整体行业“中性”评级。

  投资策略上以相对防御为主,地区方面优先选择环渤海地区,货种方面优先选择散货种类,具体来说,投资思路主要遵循两条主线:

  1、公司的内生性增长能力,从今年吞吐量的增长趋势来看,以散杂货为主的环渤海地区港口以及业务结构均衡的长三角地区港口具有相对优势,长远来看,环渤海地区的天津港业务发展空间广阔,长三角地区的上港集团更具国际竞争力。

  2、提价和资产整合的预期,上调装卸费率和资产整合的预期是今年重要的外延式增长动力。我们认为环渤海地区将是具有此类“故事”的重点区域,如天津港和日照港。

  我们给予天津港 (600717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和日照港(6000017)以“审慎推荐A”评级,并建议关注上港集团(600018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的长期价值。

  (招商证券)

  共 6 页首页 5 末页

   第1页: 房地产:期待二季度“春暖花开”第2页:钢铁业:成本上升迫使产业整合加速第3页:互联网:潜力十分巨大的高速成长行业第4页: 煤炭业:四大利好PK两大利空第5页:港口行业:3月增速回升 关注环渤海区域第6页:太阳能:缺口巨大 投资多晶硅时不我待

  太阳能:缺口巨大 投资多晶硅时不我待

  多晶硅生产工业规模小,达不到经济规模

  国外多晶硅生产7大厂家年产能力一般都在1000t以上,2004年多晶硅生产能力28800t。而我国2004年前仅剩1家多晶硅厂,年生产能力不足100t(国外临界经济规模为2000t/a),仅占2004年全世界产能的3%左右。

  多晶硅严重短缺,大量进口,价格暴涨

  2001-2003年,世界太阳能级多晶硅原材料的销售价格大致在25美元/公斤的水平,2004年以后价格不断上涨,2005年世界市场超过50美元/公斤,2006年超过100美元/公斤,而且继续保持上涨趋势。

  多晶硅市场前景广阔

  国内多晶硅需求将以15~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国内为3500吨。全球光伏产业的增长率将高达25%-30%,预计到2010年为35000吨多晶硅。

  产业发展呈现区域特色

  今后5-10年我国应重点发展4个主要的光伏产业发展区:河北、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

  具有投资价值

  领域硅材料提纯,其现有规模尽管很小,因为它属于高技术、大资本、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因此中国的产业布局一定要慎重。但是必须加大投资力度,打破垄断,多方融资,迅速扩大多晶硅生产能力,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市场需求。特别是国内多晶硅在2010年利润会异常丰厚。

  部分关键设备仍然无法国产化,完全依赖进口。多晶硅浇铸炉、线切割机、PECVD等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些设备的单价都在人民币千万元以上,购买者负担沉重。其次,设备与工艺研究脱节。国外设备生产商与工艺技术研究机构有紧密的合作,工艺被固化在设备之中,购买设备的同时就获得了完整的产品制造技术。所以,能够在设备制造取得突破,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中国多晶硅工业现状及市场前景

  多晶硅生产工业规模小,达不到经济规模

  目前,全球高纯度晶体硅的供应基本上处于国际7大厂家的垄断之中,主要分布在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以及挪威等国家。美国的公司主要有HemlockSemiconductorCo.,MEMCElectronic Materials;挪威的公司主要有Renewable EnergyCo.(包括SolarGradeSiliconLLC以及AdvancedSiliconMaterialsLLC.)和Elken;德国的公司主要有Wacker-Chemie,JointSolarSiliconGmbH;日本的公司主要有TokuyamaCo.,SumitomoMitisubishSiliconCo.,Mitsubishi等,其中的7大厂家的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95%以上。

  国外多晶硅生产7大厂家年产能力一般都在1000t以上,2004年多晶硅生产能力28800t。而我国2004年前仅剩1家多晶硅厂,年生产能力不足100t(国外临界经济规模为2000t/a),仅占2004年全世界产能的3%左右。由于生产规模过小,不能形成优势,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参与国际竞争。

  多晶硅生产工艺落后,消耗指标高国内多晶硅生产虽然通过100吨/年多晶硅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但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电耗指标。表1列出了国内外多晶硅生产消耗指标的对比。

  改变落后状态,新建多晶硅生产线

  近年来,国内多晶硅生产困难局面未能扭转,主要表现在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不少厂难以维持生产,相继停产。从1990年6家生产厂减为目前的1家生产厂。生产能力从1983年的144吨减少为目前的不到100吨。

  多晶硅生产设备绝对部分为20世纪90年代初,甚至80年代的设备,设备陈旧,装备水平低,自动化程度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远不能适应生产的需求。

  为适应多晶硅市场的需求,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改变半导体硅材料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国内厂家计划新建多晶硅生产线,以扩大其生产能力。国内目前已经生产或者计划生产的晶体硅生产厂家,基本上都是从俄罗斯引进或者计划从俄罗斯引进的改良西门子反应法提炼技术。

  目前在建的有:.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规模年产多晶硅1000t,二期将超过4,000吨,引进俄罗斯工艺技术。.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规模年产多晶硅300t,利用国内试验成果的产业化工程。预计2007年相继建成投产,在建二期3,000吨。.云南曲靖爱信硅(计划3,000吨)、宁夏石嘴山(计划4,000吨)、湖北宜昌(计划4,500吨)等,累计总产能超过2万吨。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半导体市场

  电子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巨大技术进步,是当前国际经济、军事、科技、政治的战略焦点,随着我国电子信息网络的形成和扩展,促进了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集成电路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中国已成为IC产品的消费大国,据Isuppli分析,2004年中国半导体需求约占世界总需求量的14%,到2008年将上升至22%,2006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IC市场,到2010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和IC器件采购国。

  目前国内IC制造厂家50家,64条生产线,总生产能力以8英寸(直径200mm)计为60万片/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速度引人注目,预计今后仍将以20%的速度增长。2004年集成电路产量为211亿块,比2003年增长57.3%,但仅能满足国内市场的20%。

  单晶硅产业持续发展,产能不断扩大

  在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下,国内市场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国内基础电力市场需求量比国外发展更迅速。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国内单晶硅生产及市场大幅度增加,厂商纷纷扩大其生产能力或新建生产线,目前单晶硅生产能力已超过1000吨,2003年产量达1100吨。目前我国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以晶体硅为主,拉制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炉已超过200台,产能1000吨/年以上,2003年产量为700吨,2003年累计装机50MW。

  多晶硅是实施“光明工程”的基础材料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是最早商业化的硅太阳能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好、寿命长等优点,是目前光伏市场上的主导产品。虽然自2004年以来,多晶硅原材料紧缺,硅片价格飙升,但随着国内外众多厂商纷纷投入多晶硅原材料提炼、生产、拉棒、切割,线据技术使硅片可以切割得更薄,硅片供应紧张的局面正在逐步缓解,未来20年时间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仍将在国际太阳能电池市场中占据主流地位。

  多晶硅严重短缺,大量进口,价格暴涨

  由于近十年来单晶硅产量大幅度上升,多晶硅需求量急剧增加,全国多晶硅产能不足100吨,而实际需量远远超过,2003年进口750吨以上,2005年国内需求量1000吨左右,单晶硅生产主要靠大量进口多晶硅或来料加工来维持。

  随着单晶硅生产能力的增加,多晶硅需求量缺口将越来越大,更加依赖国际市场,出现我国微电子产业在重要原材料上受制于人的局面,成为制约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瓶颈”。随着在建的两条多晶硅建成后,将缓解国内目前的供不应求的局面。

  由于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晶硅原材料的紧缺状况越来越严重,硅材料的价格持续上涨,而硅材料占整个晶硅太阳能电池成本的70%以上。2001-2003年,世界太阳能级多晶硅原材料的销售价格大致在25美元/公斤的水平,2004年以后价格不断上涨,2005年世界市场超过50美元/公斤,2006年超过100美元/公斤,而且继续保持上涨趋势。

  由于种种原因(技术和市场垄断的需要、扩产的滞后性),目前多晶硅原材料的先进生产技术基本上掌握在几家主要生产商手中。多晶硅原材料生产量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光伏产业需求量的增长,这导致了自2004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多晶硅原材料的持续紧缺。预计这种紧缺状况将持续到2008-2010年。多晶硅原材料的短缺已经成为整个光伏产业链的瓶颈,不但限制了太阳电池产量的增长,而且使太阳电池的成本持续保持在3-4美元/W的水平,严重制约了光伏产业和市场的发展。

  多晶硅市场前景

  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理论储量达每年1.7万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

  从全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大部以及云南、广东、海南等部分低纬度地带均为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

  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应用空间也非常广阔。第一,我国有荒漠面积100余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光照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如果利用荒漠安装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则可以提供非常可观的电量;第二,太阳电池组件不仅可以作为能源设备,还可作为屋面和墙面材料,既供电节能,又节省了建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三,迄今我国边远地区仍有较多居民尚未用电,如果单纯依靠架设电网供电,则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不经济。

  太阳能发电无需架设输电线路,且建设周期短,可以有效解决边远地区用电的难题。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为推动我国光伏技术和产量的发展,2007年6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太阳能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加快开发利用。按照国家规划,到2010年中国光伏发电的累计装机将达到350MW,到2020年将达到1.8GW(百万千瓦),到2050年将达到600GW(百万千瓦),见表2。按照中国电力科学院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将占全国电力装机的25%,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将占到5%。

  2020年光伏发电总容量180万千瓦,其中偏远农牧区应用50万千瓦,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应用100万千瓦,大型并网光伏电站20万千瓦,其他商用应用10万千瓦,按照行业统计,太阳能电池总量中90%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据此测算,到2020年仅供纯发电所需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将达162万千瓦,这还不包括市场潜力巨大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消费产品需求。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作为半导体产业最基础的功能材料多晶硅,是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即使在建的多晶硅项目投产,国内多晶硅产量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我国集成电路高速增长的势态,以及“光明工程”的实施,光伏发电技术及其产量的腾飞,对多晶硅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国内多晶硅需求将以15~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国内为3500吨。

  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发展速度之快,是现代工业中罕有的,甚至超过半导体工业的发展速度。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1996-2006年10年间增长26倍,年复合增长率38%,2001-2006年5年间年复合增长率42%;太阳能电池年装机量1996-2006年10年间增长22倍,年复合增长率36%,2001-2006年5年间年复合增长率39%。但即便如此,目前太阳能发电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之比仍是微不足道的。德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光伏电池的年发电量已在2TWh(20亿千瓦时)之上,但光伏发电量占其总发电量仍不到0.5%。所以,太阳能电池的市场空间之大几乎是无限的。

  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规划,2010年全球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将达到15GW(1500万千瓦),未来数年光伏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0%以上。至2030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GW(届时整个产业的产值有可能突破3000亿美元),至2040年光伏发电将达到全球发电总量的15-20%。按照行业统计,太阳能电池总量中90%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据此测算,到2010年仅供纯发电所需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将达13.5GW,这还不包括市场潜力巨大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消费产品需求,而目前全球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总产量仅为2500MW,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全球光伏产业的增长率将高达25%-30%,预计到2010年为35000吨多晶硅。

  发展我国多晶硅材料途径

  为了增强我国硅材料工业竞争实力,必须增大科研开发的投入,包括国家的与企业的投入,尤其是估计的投入更为重要,国家和政府的直接介入,使发展我国硅材料的关键。国外硅生产厂家的科研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5%或更高,而我国的科研开发费用远低于此。将近期的科研开发与长期科研攻关相结合,作好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工作。

  加强多晶硅工艺与设备的研究,尤其是新工艺、新流程的研究,达到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证生态环境的要求。建设具有经济规模的现代化的多晶硅厂。

  市场为导向,设备与资源的优化组合

  硅材料必须走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道路,以改变目前存在的分散落后,产品低水平重复的局面。要以市场为导向,打破行业、地区的限制,实行设备与资源的优化组合,逐步形成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公司或企业集团。

  鼓励中外合资建设多晶硅厂

  建设多晶硅厂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大量资金。近年来,国家间、公司间的合作、合资项目越来越多,渐渐成为世界硅材料产业发展的潮流。根据多晶硅市场的需要,国家应鼓励和扶植中外合资建设多晶硅厂,其好处是:

  一是分担巨额投资费用,减少国内资金压力和投资风险;二是共享先进技术成果,迅速缩短我国硅材料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三是利用国际大公司的品牌进入国际市场,使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国家扶持及优惠政策

  半导体硅材料产业是投资强度大、技术高的产业,政府的直接参与是发展这一产业的关键。国家应把握时机发展我国的硅材料产业。

  我国半导体硅材料正处于发展时期,希望国家采取扶植、保护政策;在税收方面给予照顾、实行低税或免税等优惠政策。

  充分利用开发优势发展半导体材料

  以我国晶体硅主要进口来源国日本、韩国为例,2005年我国共向两国出口纯度为98%的工业硅23.7万吨,平均出口价格仅为1美元/公斤。

  四川乐山、包头及周边地区电力资源充足,价格低廉,开发区有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并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多晶硅项目建设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充分利用地区的投资优势,发展硅电一体化产业,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条件允许下,可规划建设现代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半导体材料项目,如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硅片项目等。项目的实施对加速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005年是中国光伏产业元年,无论是国家《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还是无锡尚德在纽约证交所演绎的财富神话,这些都表明国内的新能源产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而其中的光伏产业再在国外市场刺激下,国内产能迅速膨胀。但是我国光伏产业链因存在原材料瓶颈问题而发展不均衡,产业链呈喇叭状:下游的组件封装、太阳能消费品生产等由于资金门槛和技术含量较低,发展很快;而上游多晶硅原料生产量很小,基本依赖进口,加上多晶硅原料紧缺,其价格一涨再涨,已严重影响了光伏产业的发展与光伏发电的应用。

  国外巨头控制原材料生产

  2004年,由于太阳能电池产业需求增加,世界多晶硅原料生产量与需求之间出现了约1000吨的差额,这导致世界范围内多晶硅原料紧张。目前,国际上多晶硅原料的生产被日本的德山曹达、三菱高纯硅、住友,美国的Hemlock、先进硅材料、三菱多晶硅、MEMC,德国的Wacker等主要厂商所垄断。2004年全世界的需求量为28000吨,光伏产业所用的硅材料超过50%。

  多晶硅生产技术主要有改良西门子法和新硅烷法。通过提纯,使纯度为3N-4N的冶金级硅成为最高至11N的电子级硅。对于光伏产业来讲,6N纯度的多晶硅就可以满足光伏产业的需要,但是目前世界上并没有专门为光伏产业特别生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长期以来光伏产业只能使用微电子产业的头尾料和残次料,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头尾料和残次品已经不能满足光伏产业的需求。如果按照光伏产业的需求,专门研制提纯6N多晶硅的方法,就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成本。我国多晶硅原料生产技术落后,能耗为世界先进水平的2-3倍;且规模小,没有市场竞争力。目前仅有四川峨嵋和洛阳中硅两家多晶硅生产厂,2004年多晶硅的年产量仅60吨,远远无法满足需要。由于多晶硅生产技术的特殊垄断性和保密性,世界上7家主要的多晶硅生产商联合禁止多晶硅技术转移到中国。这要求我国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实现多晶硅生产技术的国产化。

  硅锭生产“两头在外”

  我国晶体硅材料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年平均增长率超过70%;但是由于国内无法提供多晶硅原材料,因此企业原料基本依赖进口;同时,生产的硅锭/片也大都返销国外,在国内销售较少。由于原料依赖进口,国际市场多晶硅原料的紧缺和涨价影响了国内企业的发展,部分企业已经“无米下锅”,面临停产。国产晶体硅片技术成熟,产品质量不逊于国外。但是国内以生产单晶硅片占主导。

  电池生产快马加鞭

  2004年,由于日本和德国两个主要市场持续、旺盛的需求,世界太阳能电池的总产量达到1256MW,年增长率超过60%。世界太阳能电池的生产需求旺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而由于原材料瓶颈日益明显,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不降反升,同时晶体硅电池的地位不断加强,非晶硅、CdTe等薄膜电池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太阳电池的渐进性技术进步一直在进行。

  在国际上光伏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呈爆发式增长。我国2004年太阳能电池的年产量超过50兆瓦,是2003年的5倍;2005年预期年产量将增加1倍,约100兆瓦,如果不是受到材料的制约,发展速度还将更快。随着2005年底之前几个大的电池厂的建成,生产能力将超过300兆瓦。2005年新建生产能力超过以往历年的总和;国内企业的主要设备、技术来自国外,基本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厂的产品质量接近国外产品;但由于原材料瓶颈严重制约了电池生产厂的发展,市场混乱,一部分劣质原料进入市场;此外,东南沿海的电力紧张也影响了部分企业的生产;同时企业技术力量不足、人才缺乏、缺少技术更新和创新能力也日渐凸现出来。

  电池专用材料多赖进口

  太阳能电池的专用材料主要包括生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所需的低铁绒面玻璃、EVA、TPT、银浆、铝浆。这些材料的成本大约占太阳能电池组件成本的5%左右。我国在低铁绒面玻璃、TPT领域尚属空白,需要进口。我国已开始生产EVA(浙江化工科技集团),价格低于国外产品,但其质量尚有待验证。在银浆方面,国外主要生产商为Dupond和Ferro。国内有公司(北京中联阳光、宁波太阳能电力等)已开始研制,尚未达到可广泛应用的水平。铝浆已基本可以国产化,与国外产品相比价格有优势。

  总之,在我国大多数太阳能电池的专用材料还没有完成国产化,需要进口。不过,由于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有很多企业注意到这一空白,开始通过引进技术或自主研发进入这一领域。

  组建封装企业爆炸性增长

  在整个太阳能电池产业链中,组件封装属于技术含量较低、投资成本较小的部分。由于技术和资金门槛低,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我国太阳能电池封装行业的发展最为迅速。

  表6中,仅统计了封装能力较大的厂家,还有很多封装能力低于10MW的厂家未予统计。粗略估算,2005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能力已不低于500MW。表中厂家,仅西安佳阳拥有全自动的组件封装线,其余厂家基本采用人工封装。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我国的太阳能电池封装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平衡部件有望追平国际水平

  光伏系统平衡部件主要包括蓄电池、逆变器、控制器。与一般蓄电池相比,光伏用蓄电池有其特殊要求(如要求深放电循环寿命长、耐过充电和过放电能力强等)。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没有出现专门为光伏系统研制的蓄电池。不过,随着光伏市场的扩大,蓄电池厂商将开发适应光伏系统需要的传统型蓄电池或新型蓄电池(如锂离子电池)。目前,国内逆变器尚处于国际90年代中期的技术水平。当前国际上逆变器的先进水平和国内现有水平的比较如下:

  而国内与国际的技术水平在小型户用电源控制器上尚有一定差距,这主要不是因为没有这样的技术,而是户用电源的生产商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不肯选用高档控制器。在通信电源和较大的光伏发电系统上用的控制器,其技术水平和技术指标与国外没有太大的差距。

  总体来看,在光伏系统平衡部件方面,我国与国际水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可靠性和功能上,不过差距并不大。我国在蓄电池和电子器件领域的技术并不逊于国外,只要光伏市场能够持续快速的发展,相信会有相关的大企业将资金和技术投入到光伏系统平衡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上来,使我国光伏系统平衡部件产品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光伏消费品生产欣欣向荣

  目前国际上光伏系统主要为并网或BIPV。我国并网系统的累计安装量仅约2MW(包括中科院电工所在深圳园艺博览会所建1MW并网系统),BIPV仅有少量示范。而我国独立光伏系统的累计安装量约33兆瓦,主要包括农村独立电站、户用光伏系统、通讯及工业应用等等。在光伏消费品方面,主要包括太阳能庭院灯、草坪灯、信号灯、太阳能计算器和玩具等等。由于光伏消费品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和资金门槛低,我国出现了大批光伏消费品生产厂商。这些厂商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及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消费品生产国。光伏消费品中太阳能电池的年用量达到10MW。

  关键生产设备有待国产化

  我国已可生产部分光伏产业的生产设备,且一部分设备的性价比明显超过了国外设备而被广泛的使用。如我国自行生产拉制太阳能级单晶硅的6英寸单晶炉,与国外同类设备相比质量有差距,但可以满足制备太阳能级单晶硅的需求,价格仅为国外产品的1/3?1/2,性价比有优势。国内太阳能单晶厂普遍采用国产单晶炉,总用量估计约200台。且国内主要太阳能电池厂商均已采用国产的等离子刻蚀机。国产激光机和层压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均满足光伏行业的需求,已被普遍采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测试设备也已国产化,尽管与国外设备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由于价格优势,国产测试设备被广泛采用。

  不过,我国光伏产业相关设备的生产仍存在明显的问题。首先,部分关键设备仍然无法国产化,完全依赖进口。多晶硅浇铸炉、线切割机、PECVD等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些设备的单价都在人民币千万元以上,购买者负担沉重。其次,设备与工艺研究脱节。国外设备生产商与工艺技术研究机构有紧密的合作,工艺被固化在设备之中,购买设备的同时就获得了完整的产品制造技术。而我国二者明显脱节,例如太阳能电池设备生产商不研究也不提供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这造成部分国内客户(特别是技术储备不足的客户)被迫去购买国外成套设备,同时,设备生产商也无法针对工艺要求及时改进设备。第三,产品自动化程度不高,不重视各个设备之间的衔接。国内设备基本上是手动或半自动,设备之间的衔接依靠人工来完成。这固然适合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的基本状况,而且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但在未来会遇到很大的问题。现在硅片尺寸正在向175甚至200mm以上发展,厚度正在向200微米以下发展,手工操作很可能无法适应未来超大、超薄硅片的要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需要引起重视。

  标准化测试实验室建设迫在眉睫

  我国目前有3个国内承认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检测实验室: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航天部811所);信息产业部化学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天津18所);中国科学院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测中心。然而,这3个检测机构并未得到国际认可。国内的光伏组件出口到欧洲或美国,必须取得欧洲TUV和美国UL、国际CE认证,而取得这些认证需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资金。这给国内产品的出口造成很大的障碍。

  因此,完善国内光伏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得到国际承认的检测机构,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产业发展呈现区域特色

  国内光伏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区位优势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下,已经初步形成了几个产业集中发展的区域,形成了河北省为中心的硅片生产和加工基地、长江三角洲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和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包括福建、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的太阳能应用产品生产基地。建议投资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者应根据现有产业分布,结合各地的资源优势。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电力紧张的区域不宜安排多晶硅原料提纯、拉晶或铸锭等高耗能产业;内地不宜安排太阳能电池、应用产品等主要依赖出口的企业。

  今后5-10年我国应重点发展4个主要的光伏产业发展区:

  第一,河北。硅片生产和加工基地。主要优势为电力资源丰富,可以从京津获得技术、人才。预期到2010年,这一区域可以形成年产太阳能单晶硅锭和多晶硅铸锭4000吨的规模,占全国总产量的50%。

  第二,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主要优势是进出口方便,同时上海、苏州是我国主要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产基地,配套完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明显。预期到2010年,这一区域可以形成年产太阳能电池800MW的规模(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MW),占全国总产量的50%。

  第三,珠江三角洲。太阳能应用产品生产基地。主要优势是进出口方便、信息通畅、配套完善。预期到2010年,这一区域年产太阳能应用产品产值可达30亿元,太阳电池用量达到30MW。产业规模占全国总产量的30%。

  第四,西部地区。太阳能多晶硅原料生产基地。包括现有的峨嵋、乐山、洛阳等厂,也包括今后可能在四川、甘肃、宁夏、内蒙等电力丰富地区新建的大型多晶硅生产厂。通过现有厂的扩产及新建厂,预期到2010年多晶硅原料年产量将达到5000吨,基本满足国内的需要。

  结论我国太阳电池产业的发展总的来说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国内产业链中有两个瓶颈:1.硅材料提纯;2.设备制造。

  第二:国内太阳电池产业链呈现前小后大的情况,产业链前端的硅材料提纯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环节产能很小,随着产业链的延伸,技术含量在降低,资本密度在降低,产能越来越大。

  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结果是一种市场竞争的结果,对于像封装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的短平快的产业环节,尽管已经很大了,但是由于国内有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因此未来整个世界的封装中心将会持续向中国转移,这样来看封装环节仍有扩展空间。

  而像硅材料提纯,其现有规模尽管很小,因为它属于高技术、大资本、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因此中国的产业布局一定要慎重。但是必须加大投资力度,打破垄断,多方融资,迅速扩大多晶硅生产能力,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市场需求。特别是国内多晶硅在2010年利润会异常丰厚。

  据业内人士分析,尽管目前多晶硅市场供给短缺,但如果各地纷纷挺进,产能过剩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由于多晶硅的投产周期大都是逐步释放,在从短缺到过剩的过程中,比拼的就是时间,先下手为强,先上者先得。各地投资多晶硅的资本谁先上马,缩短从生产到销售的时间,谁就是最大的赢家。预测到2008年,多晶硅市场依然供不应求,并将延续到2009年,甚至是2010年,供需的拐点将出现在2009年下半年或者2010年上半年,多晶硅供需将达到平衡,随后由于产能的释放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不过针对过剩观点,我们认为多晶硅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太阳能电池。从长远看,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势在必行,太阳能电池的需求不会在短期内就饱和,即使太阳能电池市场饱和,还可以生产技术含量更高的电路级多晶硅,电路产品这个市场是稳定而巨大的。

  工业硅/吨的投资大约是多晶硅/吨的1/100,但是耗电是多晶硅的1/30,还要耗大量煤23.7万吨,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国外环保压力远高于国内,部分从事多晶硅生产的企业将是化工企业。应该估计到多晶硅价格下降,会导致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将导致像中国、印度新能源的大量需求出现,此时多晶硅应是规模和生产效率的竞争,而中国能源和劳动力丰富,替代国外太阳能多晶硅生产是必然的。

  (殷亦峰 中信建投)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康慧)

相关新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