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邓新华:让自发价格信号参与救灾

  邓新华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几千年的文明史,大小灾害的记载不断。古人在救灾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到今天仍有其宝贵的价值。其中的某些卓越见解,足以令一些现代人汗颜。明代冯梦龙的名著《智囊》中记载了北宋名臣赵?的故事:

  赵清献公(赵?)熙宁中知越州。

两浙旱蝗,米价踊贵,饥死者相望。诸州皆榜衢路立告赏,禁人增米价。[边批:俗吏往往如此。]公独榜通衢,令有米者增价粜之。于是米商辐辏,米价更贱。[冯述评]大凡物多则贱,少则贵。不求贱而求多,真晓人也。

  遇到灾害,北宋的赈灾官员的直观思维是价格干预,以为这样就能让灾区百姓买到便宜的商品。但赵?反其道而行之,特意张榜通告,允许高价售米。高价格等于是向全天下的米商发出赚钱的邀请,米商自然踊跃而来。

  冯梦龙的理论总结只有寥寥两句话,简单但却精辟。冯梦龙认为遇到灾害,最重要的是让灾区涌入更多物资,而不是追求价格低。价格虽低而物资缺乏,只会害了老百姓。所以,他对赵?发出了“真晓人也”(真正的明白人啊)的感叹。不过,赵?的幸运在于他有权力、有机会证明价格规律的有效。要是在现代,他恐怕会被当做黑心商人的代理人而受到万众唾骂。

  实际上,在官员的价格干预下,价格并不会真的降低,而是会形成两个市场:公开市场上,价格低但买不到什么东西;黑市上,能买到东西但是价格畸高。因为,极少数大胆的黑市商人冒着犯法的风险经营,物少则贵,他们的风险必然要折算到价格里去。而在赵?的辖区,由于合法商人可以放心经营,运来的米很多,结果其价格反倒低于其他灾区。

  有此认识的古人并非冯梦龙一例。明末另一著名小说家凌?初在《初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嘉靖四十三年,吴中大水,田禾淹尽,米价踊贵”。当地官府启动了严厉的价格干预措施,结果“越发米不入境了”“市上无米,米价转高”。凌?初认为,“官府只合静听民情,不去生事。”趋利的商人,自然因为“贪那贵价,从外方贱处贩将米来”;囤米的财主也会从家里发出米去。“米既渐渐辐辏,价自渐渐平减”。凌?初说,“这个道理也是极容易明白的。”对不明白这个道理的官员,冯梦龙讥为“俗吏”,凌?初讥为“不识时务执拗的腐儒”。他们只会埋怨:“如此禁闭,米只不多;如此仰价,米只不贱。”凌?初指出正是他们反价格规律的行为导致了这一结果:“谁知多是要行荒政,反致越荒的。”

  冯梦龙、凌?初都曾是声誉卓著的地方官。实践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价格规律的作用,比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早了两百多年。其实无论在什么时代,救灾时,各方捐助当然非常宝贵、重要,但通过自发的价格信号吸引无数的商人们投入资本、采用高效的商业手段参与救灾与重建,也是至关重要的。

  而政府要做的,只须保证把补贴直接发到受灾人员手里就足够了。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邓新华)

(责任编辑:悲风)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冯梦龙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