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周悦
在资源为王的时代,一个拥有全球过半储量的上市公司竟然连年亏损,只能凭借着债务豁免暂时逃脱退市噩运。种种迹象表明,*
ST金瑞(600714)已经无以为继。
从未正常生产的主营项目
自五年前重组后, *ST金瑞拥有的碳酸锶矿占国内80%,占世界的50%以上,主业也非常突出,就是生产碳酸锶。
然而其生产项目自建成以来就始终不能正常投产,引以为傲的资源优势也未能真正释放。
*ST金瑞2003年6月实施资产置换,实现了由铁合金冶炼行业向矿产资源开发的转变,2004年底置入30万吨/年采选和4.5万吨/年碳酸锶项目工程,建设完成后开始试生产。
然而,三年过去了,选矿厂处于停产状态,碳酸锶项目始终不能正常达产,生产一直不稳定。
据WIND统计,公司重组后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都在迅速下滑,2003年至2007年主营业务从1.54亿锐减至3521万,下降达77%;营业利润则从盈利1996万到亏损2465万,变动幅度达2.24倍。
*ST金瑞将理由归结为碳酸锶生产项目设备运行不正常,使产品产量不能达产,产品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碳酸锶市场仍处于低迷时期,市场需求及价格不会有明显好转。
*ST金瑞2006年年报尚且存有希望,公司管理层继续“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力量对公司碳酸锶项目进行整改调试”,又一年时间过去了,公司碳酸锶项目调试进展如何呢?公司董秘张光周称“一切以公告为准”。而在2008年的一季度报告上,可以明确看到“公司面临的困境不会有明显好转”。
此外,即使*ST金瑞的碳酸锶项目完全投产,竞争力也非常有限。*ST金瑞曾预测选矿成本可以控制在100元/吨以下,但据了解,在选矿厂试产之后,由于种种原因,选矿成本每吨竟然超过千余元。
资金链日益紧张
由于碳酸锶生产线始终不能正产达产,*ST金瑞现金流逐渐干涸,资金链日益紧张。
据WIND统计,ST金瑞2003年期末货币资金存量尚有6454万元,此后年年递减,2008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仅剩87万元。公司沉重的债务负担也加剧了资金匮乏的矛盾,2008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短期借款6540万元,应付账款2467万元,其他应付款4195万元,流动负债合计1.88亿元。
这种资金的紧张和负债率的逐年提高,其实随着资产置换的完成已经开始的。据WIND统计,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2003年的45.33%逐年递增,至今年一季度,已达58.01%。
其实早在重组刚完成的时候,公司就已经发现了这个变化,并预测到财务费用将会加大,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了不利影响。公司2003年的年报中即已经显示,随着资产置换的完成,公司流动资产由置换前的1.92亿元降为置换后的1.66亿元,负债总额由年初的1.47亿元上升为2.11亿元,资产负债率由39%上升为45%。
此外,在财务成本加大,碳酸锶生产线未达产的情况下,公司建设成了亚洲最大的天青石选矿厂,目前该项已经停产的项目耗资逾亿,使公司现金流更趋紧张。
行业之变
2003年,在*ST金瑞计划变更主营业务的时候,碳酸锶市场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显然,公司错过了碳酸锶的黄金时间。
碳酸锶的主要下游行业是玻壳生产,碳酸锶的行业景气度与CRT电视产业紧密相关。随着传统CRT电视产业延续着被LCD、PDP等平板电视冲击的态势,国外玻壳厂商陆续关停,碳酸锶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如曾经在2003年取得世界“玻壳第一”的
ST安彩,在2005年开始亏损,此后每况愈下。
ST赛格也在前不久宣布停产转型。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国内玻壳行业年需求碳酸锶约18万吨,其中ST安彩需求8万吨,ST赛格约2万吨,这两家公司的需求曾一度占国内碳酸锶市场半数以上。
其它未停工的玻壳企业大部分时间也在消化库存,开工不足,大幅地减少了对碳酸锶产品的需求量,同时也限制了碳酸锶售价的上涨空间,直接影响了碳酸锶的利润水平。
红星发展(600367)旗下红蝶锶业的销售人员表示,目前碳酸锶售价在3700元/吨左右,恢复到2003年的3500元/吨的水平。该公司是国内碳酸锶行业龙头,销售占国内市场销售总额的56%以上,占国际市场30%以上,碳酸锶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2.43亿,净利润仅1273万。
(来源:证券时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