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新闻 > 深度阅读

唐山到汶川:灾难•新生

  来源:财经文摘

      编者按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一代人刻骨铭心。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距32年前整整一代人时间。

  没有经历过唐山地震的人,或许会觉得此次灾难是时空错位,重演了上次的场景:房屋大量倒塌;人员严重伤亡;解放军成为灾难救星;许多悲壮或凄惨的故事发生。

  然而,时空的隧道毕竟无法使昨日重现。或许灾难是相似的,而与32年前完全不同的是:国家打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且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政府脱下了“专政”、“革命”的装束,正向人性化政府转变;融入全球化,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明星”国家。

  于是,这次地震灾难发生后,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是现实的,团结的,人道主义的;西方人看到的中国政府,是有作为的,高效的,有人情味儿的。

  唐山大地震,为中国人造成了无法愈合的伤口,更给西方媒体留下了难以逆转的不良印象。汶川地震同样让中国伤痛累累,却让西方看到了一个具有疑聚力的崭新中国,一个顽强奋进、精诚团结的新兴国家。祸兮?福兮?

  32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相信再过32年,一个更具活力、更为强大的崭新国家,将矗立在世界东方。

  为中国祈福。

  32年时空隧道

  ——多棱镜下的汶川大地震

  本刊记者 冯淑娟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李磊正在其下属的分公司考察。忽然,他觉得有些头晕,镇静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

  “过了个把小时就听人说,发生地震了。”作为一名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李磊告诉《财经文摘》,他很怕听到这两个字。那场灾难发生时,他只有10岁,但对当时的一些情景记忆犹新。“看电视的时候,真感觉像回到了32年前啊!”

  然而,李磊最大的感觉是,这次地震跟32年前有截然的不同。“组织迅速,救援得力,重视人性”,是他简短的评价。

  与李磊有同样感受的,还有诸多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情景,仿佛时空的错位。但是,历史是前进的,它没有停留在那个时代的节点上,无论是政府到位的救援,还是媒体即时的报道,无论是总理人道的关怀,还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对灾区的倾力支持,都在这次地震中凸显出一种人性的光芒。

  《南方周末》用“汶川震痛,痛出一个崭新的中国”,来形容这种巨大的变化。

  “一个崭新中国的面孔”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此次地震中的表现,令全中国为之动容,也大大出乎西方人的意外。 他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灾区第一线,辗转9次视察7地灾情,召开6次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由于操劳过度,他面容憔悴,嗓音嘶哑,甚至在全国人民面前,两次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

  对此,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不吝溢美之词地感慨:“废墟中的温爷爷让西方惊叹。”评论认为,奔波在废墟中的“温家宝爷爷”,平息了西方媒体针对奥运会和西藏问题对中国的批评之声,其愤怒的情绪已被同情和赞叹所取代。

  这位 “戴着眼镜的前地质学者”,为此被西方媒体描述为“一个崭新中国的面孔”。有些媒体将其与1966年邢台大地震时候的总理周恩来比较:周在地震第二天夜里就出现在灾区,并冒着余震的风险,顶寒风、进窝棚、下地窖,慰问伤病员,给受灾群众鼓劲。

  美国人对温家宝的赞美,还来自于跟他们自己总统的强烈对比。这种对比,也改变了西方社会对中国领导人的一贯印象。

  根据电影《华氏911》的描述,卡特里娜飓风消息传来时,布什总统当时在一个学校里给小朋友念书,听助手讲完4架飞机出事的消息后,面无表情地又坐下了。当晚在白宫门前采访的美国记者们,10点多钟就被驱逐开去,因为“总统大人要休息了”。(英国路透社)

  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布什都没意识到应该去灾区看看。由于美国政府应对不力,天灾变成了人祸,飓风扫过的路易斯安那州,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不少媒体认为,卡特里娜飓风就像从天而降的一块巨石,打碎了美国人对自己国家的信心,并使他们对政府的迟钝反应和无效率生出反感。

  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世纪》作者的看法是:“中国在这方面的表现要好得多。中国的领导人马上到了现场,卷起袖子救灾。”

  虽然有不少经济学家批评说,温家宝在解决经济深层次问题上缺乏建树,但温在这次在地震后的表现,足以让喜欢挑剔的西方媒体为其打个高分。他一段时期以来浓厚的人情味儿,也赢得了西方人的普遍赞赏:为农民工讨工钱;操着大喇叭安慰灾民;给受伤女孩让路;透过废墟的缝隙向里面被埋的人喊话。

  路透社评论认为,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备阶段,中国领导人可能在苦于寻找一种新的身份,一种超越条件反射的民族主义和原动力的新身份。或许他们意识到,一个更富裕、民众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并不需要那么多自上而下的控制。

  该评论还分析道,中国农村地区的民众,要求更好的地方领导——这是总理要负责处理悲剧的原因之一。在中国发生迅速变化并更多地依赖外部世界时,保持中国的凝聚力和稳定,需要领导人掌握新的技巧。而温家宝展现同情心的公开例子,可能是这个转变中的一小部分。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分析说,就中国共产党而言,温家宝对地震的同情性关怀,是很不寻常的。温所表现出的本能,可能在共产党向开放、富于同情心和有效回应的转变中,发挥了作用。

  西方在中国发现“人性尊重”

  在唐山大地震幸存者郝钟(化名)眼里,汶川地震与唐山地震情景虽然如出一辙,但时空已完全变换。政府救灾时更积极、更开放的态度反映出,“以人为本,在人性化方面做得相当到位。”

  其中让西方媒体评价最高的,是中国首次打开国门,接受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救援。在此之前,他们还判断中国可能不会轻易接受救援。虽然中国对国外提供的救援队有所选择,但至少迈出了第一步,“体现出大国的自信和人道主义精神。”

  直到3年前,灾难死亡人数还被中国政府视为国家机密。5年前“非典”爆发时,大多数官员还本能地掩盖疫情,遭到“关心稳定假象甚于关心民众”的指责。在屡屡的教训面前,中国共产党逐渐醒悟过来:隐瞒坏消息反而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中国发生在地震前不久,中国的近邻国家缅甸也遭遇到巨大的台风灾难。而军人统治下的缅甸政府,却拒绝一切外部救援,甚至拒绝与国际组织对话,导致几万人丧生,几十万人无家可归。

  同样是军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则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解放军来了就不怕”,是灾区人民的普遍想法,出现在电视镜头上的救援人员,也大多是身着绿色军装的部队军人和武装警察。他们中的许多人,自身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地在废墟的缝隙里寻找幸存者。

  奥地利《新闻报》5月15日发表文章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应对灾难的能力,像中国军队这样出色。由于中国经常被灾祸所袭击,每年都有上千人死于洪水、矿难和其他灾难,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的军人无疑是困境里的救星。

  也正是当日,英国《每日邮报》刊登了一组记录中国震灾感人瞬间的图片,其中一张被媒体广为转载。照片中的男子在地震中痛失妻子,他不忍妻子的尸体被遗弃在尖利的碎石中,于是,将她的身体与自己绑在一起——然后用摩托车载着她前往当地的太平间。

  照片所附的文章对此评价说:他在努力给妻子找回死后的尊严,“这是大毁灭后存在的人性的象征。”

  中国放开管制,允许外国媒体进入地震灾区公开报道。这让一直对中国存有偏见的西方记者们,看到了过去想像不到的一些场面,也看到了“小人物”们在做着“惊天动地”的事情。这些普通中国人的故事所体现出的高尚人性,正是西方乃至全世界所认同的人生价值。

  《国际先驱导报》认为,正是中国在地震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关爱,符合西方媒体的价值判断,这才有了如此之多的对华正面报道。也就是说,西方媒体还是有其道德底线的,这就是尊重“人道救助”或者“人道干预”,不管是否虚伪。

  在西方人的传统理念中,中国与缅甸都是所谓的“威权国家”,而美国是所谓的典型“民主国家”。但中美政府面对灾难时的不同表现,开始让西方媒体思考不同制度下,人类所共有的一些闪光的东西。

  也有媒体评论说,中国领导人其实没有多少选择,只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自2003年以来,新的领导班子就抛弃了过去20多年经济混乱增长的局面,试图落实“以人为本”的政策。

  或许有这方面的原因。而此次地震将一个真实的中国展示出来,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共鸣,更使全球对中国政府和人民刮目相看。

  外媒对中国“感情复杂”

  尽管中国的宣传部门一再重申,国内媒体不许直接引用外媒文章,但汶川大地震中,来自镜外媒体的大量观点,还是不断出现在网络或者部分平面媒体上。皆因这些文章基本上都是正面报道。

  这其中,人们尤其关注美国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前一阶段,CNN因对西藏拉萨事件的扭曲报道,而为国人所痛齿,几乎成了中国的“公敌”。以至于“做人不能太CNN”,竟成为2008年的网络流行语。

  但针对此次地震,CNN的报道却出人意料地中立,甚至很有些“表扬”的味道。如5月19日14时28分,当13亿中国人肃然伫立,送别死难同胞时,CNN报道说,这一刻,“中国举国默哀,流淌的是情感”。

  其记者在另一篇报道中写道,灾区在缺少粮食、水的情况下,地震生还者没有埋怨,都非常有信心地相信会得到政府的帮助。记者评述说,他在其中看到了中国人忍辱负重,也就是美国所讲的“微笑着承受”的精神,“中国人做得很好。”

  这篇感人的报道发出后,很快被CNN放到了网站的首页上,并立即吸引了众多美国人阅读和评论。很多美国人看了这一报道后深受感动,表示敬佩中国人民的优良品质,也为地震受难者祈祷。

  但如果就此认为,西方媒体开始对中国变得友好,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实际上,即使在地震最危机的时刻,也有媒体对中国冷言冷语,发出了中国人眼里的“不和谐音符”,如德国就有个别媒体指责中国政府,积极救灾“只是一种姿态”,“滥用救灾进行公关”。他们认为,中国政府是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之下,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不得不在奥运会前如此表现。

  把中国政府与缅甸军政府相提并论的做法,或许也让中国政府感到不舒服。但在西方人眼里,把这两个亚洲“威权国家”放在一起比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路透社日前发表顾蔚的专栏文章,深入分析了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在她看来,对于中国的影响力,西方人就像看待一个复杂的调色板。他们一边欣赏来自中国的廉价电视机,一边痛恨有质量问题的玩具;他们惊叹中国浦东群起的高楼,同时又在抱怨不该拆掉那些老城区;他们佩服中国军队在救灾方面的效率,但脑子里却抹不掉1989年北京学生事件的画面。

  她认为,正是由于普通西方人缺乏对中国的了解,加上中西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导致了这些矛盾现象的出现。而近年来中国的迅速崛起,又进一步加深了他们脑海里的“中国威胁论”,使其才会借传递火炬的机会,拿西藏问题大做文章。

  换言之,西方媒体对中国这种“复杂感情”,并不会因为此次大地震而变得单纯。当救灾的声潮渐渐平淡,对地震危机的反思展开之后,其关注目光将会再次落到负面。那时,铺天盖地而来的,或许仍旧是谴责的声音居多。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李磊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