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新闻 > 商业评论

成本洼地引力欧美家电产业“外移”的中国机会

  王珍

  具有百年历史的通用电气(GE)家电部门即将出售,而早前盛传接盘者有可能是韩国LG或者中国海尔这些亚洲企业。尽管海尔上周五公开否认参与竞购,但是仍然引人遐思:欧美家电产业的“外移”到底给中国企业什么机会?中国企业又能否抓住这一机会,乘势而上,改写全球白色家电的竞争格局呢?

  欧美家电产业转移

  其实,GE并非第一个出售家电业务的欧美巨头。

2005年8月,美国家电巨子之一的美泰克就以超过17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企业惠而浦。当时的分析认为,合并之后,惠而浦将在美国主要家电市场拥有48%的市场份额,GE拥有26%,瑞典的伊莱克斯拥有20%。

  今年一季度,原料价格上涨及市场不景气,令GE家电业务利润下滑,订单减少了6%,拖累GE获利成长10%的目标,导致GE对家电业务“狠下杀手”。

  当为其家电业务开出40亿~80亿美元的价码之后,GE首席执行官杰弗里?伊梅尔特便访问了韩国、中国,并称LG、海尔都对GE的家电业务感兴趣,LG最有可能是笑到最后的厂家之一。姑且勿论最后结果如何,但至少表明伊梅尔特看好亚洲的家电企业。

  “近年欧美家电企业都在调整生产基地,像伊莱克斯逐步转移到波兰、中国来采购,来降低成本,因此,这种转移是成本导向的。”一位家电业资深人士说,“它会从劳动力、运输、原材料成本来综合考虑,比如,北欧设一个基地,在东南亚设一个基地。”

  除了成本因素,传统家电业在欧美整个产业体系中被边缘化,也是它转移的重要原因。不仅GE,在西门子的整个“盘子”里,家电也同样只占很小的比重,且并非盈利最高业务。不过,由于着眼于其品牌渗透进千家万户的作用,西门子暂无剥离家电业务的计划。

  次贷危机使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更是其传统家电业务加快转移的一个催化剂。由于美国家庭消费放缓,才让GE计划与消费业务脱钩。惠而浦的业绩也受到影响。今年4月,惠而浦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费特格到访中国时表示:“中国是惠而浦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这似乎是一个暗示。

  产业转移的几种模式

  产业转移,已是这些巨头保住行业地位的必由之路。不过,它们的模式却不尽相同。

  海外采购,是第一种模式。一位家电业资深人士昨天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伊莱克斯近年在中国的采购量不断提高,它在欧美已关闭了10多家工厂。一位曾在伊莱克斯任职的人士也告诉本报,2006年,中国只占伊莱克斯全球销量的2%,但采购却占了全球的20%。伊莱克斯在中国大量采购零部件,同时在中国OEM(委托加工),然后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市场。

  海外设厂,是第二种模式。西门子很早就选择了这条路。1994年,它在无锡设立了其在中国的第一家洗衣机工厂。随着市场的增长,2007年9月,它又在南京建设第二家滚筒洗衣机工厂,预计今年年中投产,届时它在中国的洗衣机产能将从50万台/年增加至约130万台/年。西门子家用电器(中国)销售总经理吴建科向本报透露,西门子还在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由于生产基地在中国,必须要帮助供应商形成完整的体系并进行技术改造。

  合资合作,是第三种模式。惠而浦进入中国已经15年了,过去由于销售渠道的“短板”,其在中国的业绩一直不理想,上海的工厂还出现了亏损。今年,惠而浦卷土重来。3月份先与苏宁携手,在中国市场首次推出其空调产品,并在苏宁200个门店开设了样板店;4月份又与海信科龙共同投资9亿元在浙江省湖州市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权,开发、生产、销售洗衣机和高档大容积冰箱。

  相比而言,OEM或海外采购的投资少,但流动性较大、订单不稳定;海外设厂的投资较多,但产品品质控制更到位;合资合作则可以利用合作方的资源,减少海外投资的风险。

  像GE那样把家电部门整个出售,则是第四种模式。其实,GE的家电业务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自己没有生产,主要拥有品牌、渠道和北美消费者的认同。OEM一直是GE采取的生产方式,科龙、新飞都曾帮GE代工冰箱。今年2月,GE又与LG签订家电专利交叉许可协议。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此举GE旨在找LG代工,而LG则可借机深入拓展美国市场。如果LG这次接盘GE的家电业务,无疑向其全球“TOP1”家电品牌的目标又靠近了一步,中国企业准备好了吗?

  中国机会

  欧美家电产业的转移,同样给中国企业带来机会。

  美的电器总裁方洪波向本报断言,未来中国也必定会有企业跻身全球白色家电前五强。欧美家电产业由于在当地劳动力成本高,所以难以做好,受到很大挑战。它的外移是必然的,路线一般是从欧美,向日韩,再向中国或者其他低成本的“洼地”转移。

  “至于能否承接欧美家电产业的转移,就看中国企业有没有能力抓住了。”方洪波认为,中国企业现阶段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吴建科则认为,今后能生存下来的都是全球化的企业。全球布局,追求的都是最低的成本、最高的产出。中国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外资引进国,因为劳动力成本低,现在劳动力成本比中国更低的国家还有很多。

  “实际上中国不仅是生产大国,而且是消费大国。”西门子中国业务也在酝酿变革,家电业务会往亚太地区、中国转移,目前中国的家电业务只占西门子全球家电业务的5%,但这一比例正在提高。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中国具备承接全球家电产业转移的条件:成本低只是原因之一;中国还有成熟的产业环境,包括消费条件、制造条件,后者又包括物流条件、部零件配套条件、工人熟练程度及薪酬水平。

  陆刃波说,承接欧美家电产业转移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像越南劳动力成本虽比中国低一点,但其消费市场远没有中国庞大。

  “海尔否认收购GE家电业务是战术层面的做法,正如GE总裁到中国来说海尔有意洽购其家电业务一样。但海尔的国际化在战略层面已经启动了。国际化包括出口、设立海外工厂、品牌输出、OEM,现在开始尝试国际化并购,当然这需要具备条件。”陆刃波说。

  陆刃波提醒说,中国企业并购时一定要想清楚“要什么”。

  

(责任编辑:贾海滨)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海尔 | 梅尔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