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2008年的物价上涨 > 08涨价最新报道

从近五年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看如何保持价格稳定

  近五年,我国国民经济稳中求进,呈现出“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与之相伴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而其中最为突出、影响最直接、百姓最关注的问题是当前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价格异常波动将呈现发生频率快、影响时间长、变动幅度大、涉及范围广等特点。
保持价格基本平稳、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已成为当前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近五年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及其原因分析

  从近五年情况看,经济运行中所出现的价格异常波动具有一些明显特点:此起彼伏,频繁发生,已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具有全球化特征,国内外价格异常波动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波动具有明显的扩散性,涉及的地区和品种范围逐步扩大;发生时间越来越长,商品价格异常波动时间上有所交叉;突发性越强、被关注程度越低的商品,价格异常波动就越快、波动幅度也越高。而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呈现多样化特征。

  1.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是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而且国内的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仍不协调,需求未能得到合理引导,并受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使得供应和需求的真实状态很难判定,在一些易变或不可预测的因素刺激下,商品的需求或者供应状态可能会突然发生改变。当这种供求关系的裂变过程很难被及时发现并预防时,就很容易导致商品价格发生异动。如2003年非典期间,由于居民出现心理恐慌,非理性抢购现象严重,需求急剧增加,造成药品及卫生用品价格短期内大幅度上涨;2004年我国粮价上涨,就是在连续三年减产、库存大幅度下降、粮食供给出现短缺情况下的一次价格异常波动;2007年的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由于疫情、前期养殖赔本(肉价太低)等原因使生猪供给出现短缺所造成的。另外,供求本身的特征也容易引起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有研究表明,容易出现异常变动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对供求的敏感性更强。

  2.成本的合理补偿和转嫁,是商品价格大幅涨落的基础性因素。近五年,资源环境成本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国家更加注重经济的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相互协调,而且非基础性产品或者下游产品生产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也在明显减弱,成本的推动效应和作用更加明显。从实际情况看,商品成本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有钢铁、有色金属等资源类,煤、电、油等能源类产品,化肥等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采购和运输成本的增加,工资福利水平的提高,环保治理补偿费用的提升,资金利息的增加,美元持续性贬值导致的进口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以及海运费的明显增加。

  3.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对国内价格的传导愈发明显,使得价格异常波动可能性越来越大。近五年,商品价格已具有明显的全球化特征,价格联动效应在增强,加上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本身已进入一个全面上升期,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大豆、石油、有色金属等价格的变动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大;我国的粮食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已成为粮食价格长期上涨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我国已成为重要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石油价格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性很强。而且,由于玉米、大豆等油脂作物能够提取出乙醇、乙醚等能源,它们已从传统粮食产品变成重要的能源替代品,通过期现货市场的传导作用,已成为国内价格波动性较强的商品。

  4.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监测体系不够完善,成为价格异常波动的重要原因。市场中存在人为扭曲价格或恶意竞争的现象,价格的信号功能存在一定失真,加上社会信用制度、个人信用体系还很不健全,商业欺诈、制假售假现象又相当严重,价格垄断、欺骗、歧视问题相当普遍,价格行为又不太规范,价格秩序仍未完全理顺,会直接影响到价格机制作用的发挥,这样不够成熟的市场价格机制导致价格并不按通常经济规律走。如我国的粮食产量在不断增加,品种、地区、结构等问题正在不断优化,库存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在市场实际供求情况掌握不准、粮食进出库调节时机很难把握、粮价信息引导不够及时等因素影响下,价格反而在持续增长。同时,受机制、机构、人员、经费等问题制约,我国监测预警体系还不很完善,仍未建立起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价格异动预警和处置机制,还很难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价格异动信息,宏观调控容易失去控制事态蔓延的最佳时机。

  5.国内外投机、地缘政治、市场预期、心理等不确定、不规则因素的存在,是价格频繁发生价格异常变动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国金融体系不尽相同,世界范围内的对冲基金、闲散资金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期现货市场投机炒作越发频繁,加上世界各地政治环境差异较大,许多拥有一定资源和商品价格话语权的国家和地区政治局势混乱,其商品价格发生异常变动的可能性会很大。由于这种投机活动和政治动荡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使得价格异常波动更加频繁。同时,市场预期、社会心理、流言蜚语等社会因素,也是价格异常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这些不确定不规则的因素很难预测准确,而且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不规则性又在变强,相应使得价格异常波动的可预见性越来越弱。

  6.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纷繁复杂,相互交叉,也增大了价格频繁出现异常波动的几率。目前,所处的“十一五”时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尤为关键的时期,它既是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也是必须应对种种挑战的“矛盾凸显期”和“事故多发期”,特别是当前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以上,社会中贫富悬殊、失业增多、城乡差距拉大和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愈发突出,矛盾冲突和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加上我国投资过热、顺差过大、热钱流入过多、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公共服务不到位等经济社会问题互为因果,密切相关,纷繁复杂,相互影响。这些问题助长了国内楼市、股市等资产出现泡沫,储蓄与投资、内需与外需之间出现结构性失衡。同时,国际政治经济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国内经济受此影响较大。在国内外各种复杂矛盾的交叉影响下,许多品种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几率明显加大。

  当前存在的潜在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虽然价格异常波动形式千变万化,但从其特点来看,对经济运行、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将可能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当前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1.价格异常波动存在蝴蝶效应,价格稳定形势愈发严峻。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的相互共享和快速传导,某一地区每一时刻发生的很小价格异常波动,可能马上会在很远地区有所反映,使得价格异常波动更容易发生,突发性也越来越强。对于我国经济来说,国际市场重要商品价格对国内市场的蝴蝶效应较强,国外一些突发性事件或者很小的价格波动都可能引起国内相关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价格之间的联动愈发紧密。如去年印度海运费一经上调,国内铁矿石价格马上就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又如去年广东等南方部分地区出现猪肉缺货情况,几乎同时,东北外销地区价格就明显出现大幅上涨。

  2.影响社会稳定和百姓生活,市场预期和舆论引导有待提高。稳定是根本,当百姓生活满意度明显降低时,价格异常波动情况造成的社会问题会相当严重,保持社会稳定任务也就愈显重要。同时,这一问题的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许多商品价格异常波动性逐年增大,相关商品陆续或同步出现上涨,无疑会对宏观调控工作增加难度。特别是市场预期和社会中流传的一些舆论,对今后百姓生活影响很大。如何处理好市场预期和舆论、流言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服务民生的重要切入点。需要注意的是,市场预期的最大问题是容易被扩大化和放大化,市场预期若未被准确分析和预测,可能会演变成谣言和错误舆论;谣言、错误舆论的特点是通过口头传播非常快,影响面很广。

  3.我国价格监测预警水平仍然很低,预测预警能力还很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强价格监测预警,既能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更能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一核心,真实体现“服务型政府”的本质。目前,我国的价格监测预警水平同国外相比差距很大,主要问题是在体制和机制上。在我国,价格监测预警作用日显突出,已建立起系统的价格异常波动情况反映机制,能较为及时、准确地报告价格波动和突发性事件。但价格监测预警的基础性工作仍十分薄弱,特别是机构体制不顺、法制保障力不强、财力相对紧缺,是造成“监测预警水平低”的根本问题,也是制约价格监测预警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总之,机构性质和政府职能的不相称、高层次法规的缺失、工作经费的紧张是价格监测预警能力较弱的重要原因,也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的建议

  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是当前宏观调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价格监测组织预警体系,及时解决好突发性价格异常波动问题,特别是要防范和缓减国际经济和价格情况发生突变对国内市场的不利影响。经济调控的关键在价格,价格调控的基础在监测,所以说价格监测预警是宏观调控的基础。价格监测预警工作应成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保持安定局面的重要利器。今后,应把价格监测预警摆到更为突出位置,着力构建起反应灵敏、协调有序、情况准确、预警及时的价格监测组织、预警、应急体系,要建立起政府性质的、正规的、权威的价格监测预警机构,针对经济运行中不稳定因素和潜在矛盾,见微知著,及时反映重大情况和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同时,注意解决好突发性价格异常波动问题,要不断加强肉蛋菜、食用油等食品价格的生产供应保障,疏通农产品物流渠道,继续落实好“绿色通道”等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并建立和完善价格上涨与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的联动机制。要密切跟踪并及时处理好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做到遇事主动,临危不乱,从容应变。特别是,要实时掌握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变动情况,尽可能地缩短国外价格出现异常波动的反应时间。另外,要解决好关系民生的房价和药价。最后,要继续加大对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和乱收费行为的查处力度。

  2.加强粮食、能源、基本生产资料等物资的战略储备,并实现合理调拨和调配,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价格异常波动的能力。物资战略储备这项基础性工作能直接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以及价格异常波动能力,做到未雨绸缪。对于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粮食、石油等储备制度,确保有足够数量的物资储备,以便在紧急状态下,能做到调得出、销得开、用得上;择机研究和实施食用油、肉类等食品以及煤炭、铁矿石、稀有金属等生产资料的储备制度。对于储备过程,政府应多渠道、多领域加强储备,应将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有效结合,将国家储备和商业储备有机结合,把握好调拨和调配储备物资出入库的时机、节奏、数量,并做好产销协调、跨地区移库及运输安排等各项工作。

  3.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注重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密切配合,形成调控合力,搞好经济综合平衡和市场价格稳定。市场价格要想稳定,要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和协调运用,离不开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在具体调控过程时,要减缓投资步伐,在节能、环保等方面要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标准,投资重点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并利用好税收政策;要运用好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贴现等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控制好信贷规模,加强金融机构窗口指导和流动性管理;要不断扩大内需,控制好进出口规模、结构和速度。同时,宏观调控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协调机制,把握好调控时机、力度和前瞻性,注意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灵活性、预见性、有效性。

  4.充分发挥价格信息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价格信息服务,畅通信息发布渠道,提高信息质量,健全信息传播机制。新形势下搞好价格信息服务,突出价格信号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价格信息服务的重点在于,一要积极准确、有针对性地提供价格信息服务。发挥各级网络、新闻媒体、广播宣传等载体的服务功能,继续做强、做精电视、报纸、乡村公示栏等渠道,实行价格信息发布制度,探索实行有偿和无偿服务形式,充分发挥重点服务对象的带头、引领作用。二要及时调查、审核、公布涉及国计民生的商品成本情况和利润率,及时、快捷、准确地发布成本、收益情况和价格信息,引导农民、企业规避市场风险。三要抓好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提高价格和收费工作透明度,推行明码标价制度,扩大明码标价普及率。(刘刚/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牛芙蓉/解放军总医院财务处)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责任编辑:王燕)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