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地震难撼中国经济 灾后重建大幕开启 > 行业影响

巨灾反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程维

  汶川大地震救灾期间,笔者深入北川、绵阳、德阳等重灾区多日,深刻感受到我国的制度优势,以及政府机构、军警、消防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近乎无条件救灾的基本原则。在此,笔者想就自己的见闻,提供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能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巨灾反应能力尽点力。

  首先是在我们对巨灾等级和受灾程度的全面评估和判断速度上面。

  由于本次大地震的震中地区通讯中断、道路中断,在最初的灾情信息来源上,主要是依靠直升机航拍和逐步修复的通讯系统。由于后两者获得灾害信息的速度远不如卫星图片研判来得快速准确,因此未来我国在完善巨灾状况研判方面,应当考虑充分利用卫星实拍图片这一途径。

  另外,商用通讯系统的脆弱性在本次大地震中暴露无遗,应考虑改善。在本次大地震中,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内的几大通讯公司的系统在重灾区基本全部瘫痪,其中震中汶川竟然在近一周时间内成为与世隔绝的信息孤岛,无法判断其伤亡和受损情况。由于目前采用海事卫星电话和卫星电话成本较高,全面配置不太现实,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在全国县级政府配置一套大功率无线应急通讯系统呢?

  其次,笔者看到参与救灾的外省市消防部队大多靠自己开车赶路,来到地震重灾区。国家是否可以考虑在各省市都建立一支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并设立空运快速通道机制,使外省市消防救援队伍能以更快的速度赶到灾区。

  最后的一个建议是,军方抢险救灾职能应予确认并加强抢险救灾装备配置。本次救灾共调集了约11万部队士兵参加,但部队中大部分人只身背一个水壶,一个背包,他们主要靠体力和耐力奔波在抢险救灾现场。因我国体制机制的特殊性,部队在国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几乎都是第一现场或最危险区域的绝对主力,因此可以考虑明确赋予部分部队兵种一定的抢险救灾职能,对其进行抢险救灾专业培训并配置专业抢险救灾装备,使其装备和技能与目前实际承担的任务相配。

  (作者为本报综合新闻中心记者)

  

(责任编辑:贾海滨)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