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新闻 > 商业评论

“二次上市” 立立电子浙大海纳9年前募资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连日的深入调查发现,立立电子上市的资产中,其核心部分和主要的盈利部分均是来自于浙大海纳,而且就是1999年浙大海纳IPO时的募集资金投向的项目,所以称立立电子将同一块资产“二次上市”一点也不为过。

  与这块资产同时转移到立立电子的,还包括浙大海纳的主要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和部分中层骨干,而且这些人员在立立电子都持有股份。

  海纳IPO的募资项目重新上市

  在梳理了大量公开信息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立立电子此次上市的核心资产就是硅抛光片和硅外延片,目前主要生产6英寸硅抛光片,而这一项目在多年前就属于上市公司??浙大海纳,而且就是1999年浙大海纳IPO时的主要募集资金投向。

  1999年,浙大海纳《招股说明书》指出,当时国外厂商的生产重点已从直径4英寸、6英寸硅片向大直径8英寸、12英寸硅片转移,而且,国际市场的需求也趋向于大直径硅片。但是公司生产的硅片以直径4英寸、6英寸硅片为主,存在技术替代的风险。

  因此,公司拟公开发行募集资金23781万元,主要建设6英寸抛光片生产项目第一期工程和超薄研磨硅片生产线技改项目。

  1999年浙大海纳年报中的新年度业务发展计划显示,2000年对中国电子行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公司将立足于主营,抓住新一轮“硅周期”带来的强劲市场增长需求,继续发展单晶硅锭、3~5英寸研磨硅片等。

  2000年浙大海纳的年报显示,宁波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要项目就是6英寸抛光片生产项目第一期工程和超薄研磨硅片生产线技改项目。当年10月份,宁波海纳半导体年产200万片6~8英寸(折算到6英寸)抛光硅片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65万元,利润总额534元,按权益法计算上市公司应得净利润280万元。

  2001年,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全球半导体市场出现30多年最严重的衰退。但年报显示宁波海纳的单晶硅、研磨片和抛光片仍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71.24万元,毛利率高达17.7%。

  2002年年报显示,宁波海纳的单晶硅、研磨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38.96万元,出现了小幅下滑。但在公司年度计划中我们看到:预计2003年半导体行业逐步复苏,公司要抓住国际上半导体制造中心转移到中国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公司在国内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尽快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当时根本没有出售宁波海纳该块资产的想法。

  2003年,浙大海纳对硅片业务的态度却突然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出售了宁波海纳这块资产。年报显示,公司分别于2003年12月20日和25日与宁波保税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 《股权转让协议》、《股权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将持有的宁波海纳48.62%股权计2436.248万元出资额作价2980万元转让给后者。转让这样一笔优质资产,浙大海纳仅仅获得了4.8万元的收益。

  根据立立电子的 《招股说明书》,虽然我们看不到宁波海纳2004年、2005年盈利情况,但宁波海纳2006年、2007年净利润分别高达1741.29万元和2274.18万元却是不争的事实。浙大海纳当时为什么将此块资产出售?如果当时没有出售,公司肯定获利不浅。

  所以,立立电子目前的主营业务和核心资产,就是来源于1999年浙大海纳IPO时的募集资金投向的项目,就是这样一笔高成长、高收益的资产,被浙大海纳的高管在2003年低价出售。

  目前,立立电子的发行价高达21.81元,而保荐人对其股票的估值更高达30元以上。

  海纳高管、技术人员大搬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立立电子很多高管都有在浙大海纳工作的背景,多数都曾担任过浙大海纳中层以上干部,而且现在也都持有立立电子的股份。

  目前,除了董事长李立本持有立立电子461.4万股以外,公司董事、总经理林必清持有立立电子450.6万股,持股比例为5.85%,而林必清原本在浙大海纳担任财务经理。

  其他持股立立电子比例超过1%的还有副总经理田达晰(原浙大海纳下属浙江海纳半导体分公司单晶制造部部长)133.9万股,持股比例1.74%;

  副总经理刘培东 (原浙大海纳下属浙江海纳半导体分公司总经理助理)132.1万股,持股比例1.71%;

  副总经理李晓军(原杭州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20万股,持股比例1.56%;杨建松(原浙大海纳副总经理)81万股,持股比例1.05%。

  这么多浙大海纳的主要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都从浙大海纳集体跳槽到立立电子,而且还都持有立立电子股份,浙大海纳的核心技术会否由此流失?

  浙大海纳的 《招股说明书》显示,“作为高科技企业,其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如果在人才政策、新技术跟踪及项目选择、开发等方面的决策出现失误,将对浙大海纳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浙大海纳拥有大量的高科技成果和专利、专有技术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目前(1999年)尚无发生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但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人员的流动,将面临知识产权被侵犯、公司利益遭受损害的风险。”

  由此可以看出,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的转移,对于浙大海纳来说是巨大的损失,为浙大海纳业绩的大滑坡和“变脸”埋下了伏笔。

(责任编辑:孙琛)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