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中国步入轻微通胀区间 > 通胀各方评论

通胀压力增大 银行业如何应对

   随着通胀压力的增大,尽管从国内主要上市银行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看,其盈利能力似乎没有受到上述众多不利因素的太大影响,但人们对国内银行长期盈利水平的担忧显然并未因此减弱。

  标普金融机构评级分析师认为,银行的信用成本必然会随着通胀压力的增大而不断增加,其导致的信用风险终将会体现在银行业绩中。

  由于房价飞涨,一心想买套敞亮点的住房安享晚年的李先生最终还是无奈地打消了这个念头,退而决定装修原来的旧房。他安慰自己:“这样也好,可以不用花光一辈子的积蓄,还背上银行的债。”

  但是,眼看房屋的模样一天天变得鲜亮,李先生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人工涨价、建材涨价、家具涨价……装修费用已经超出了原先预算的几倍。就在装修接近尾声的6月20日,又传来电价上调的消息,尽管涨价并未针对居民,但仍令他忧心忡忡。

  的确,对于每天都要吃饭、用电的普通人来说,发生过的和即将发生的物价上涨,已经让他们对物价上涨的担心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通胀的预期通常会变成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因而比通胀本身更可怕。而从中国以往的经验看,防止高通胀不仅是为保护国民财富,更是为保证币值稳定下的经济增长。

  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一直居高不下,物价上涨的趋势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今年2月底,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将2008年控制通胀目标由4.6%调为4.8%。时至5月,尽管CPI同比上涨7.7%,涨幅较上月回落了0.8个百分点,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却从4月份的8.1%升至8.2%,显示通胀压力依然沉重。

  在本月19日晚上调成品油及电价的消息发布后,有专家分析,由于国内汽油及柴油的零售价格有8%的上浮空间,因此,零售价格最终上涨幅度可能达到26%。而据测算,油价每上调10%,将推高CPI涨幅约0.5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小组发布的评估报告认为,成本推动压力、粮价上涨压力和货币信贷反弹压力是导致未来物价上涨的三大主要因素。就总体而言,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仍然是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

  为了对付通胀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纽约表示,央行可能会制定“更有力”的政策。

  应该说,5月份CPI增幅减弱,已经体现了中央坚定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的效力。其中,包括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以及我国对部分农产品和能源等资源价格进行的价格干预。

  然而,经济变化如同天气灾难,人们往往可以猜到开始,却难以预料结果。在国际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资源能源价格过快上扬,近邻越南发生货币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加剧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宏观调控水平显然面临着严峻考验。

  “外汇贷款的大幅飙升,直接挑战中央银行在通胀压力下的信贷与货币政策。”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分析说。今年3月份,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突破了7∶1的大关,正式进入了所谓的“6”时代。而人民币升值且升值预期的持续强化,导致外汇贷款大幅飙升及外汇存款持续下降。至一季度末,中国金融机构出现了1135亿美元的外汇贷差。

  虽然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操作的作用下,年初以来人民币贷款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外汇贷款的快速增长,使得金融机构的本外币贷款增长率在总体上较2007年仍略有上升。央行面临的流动性对冲的压力不小。

  而在当前从紧货币政策中严格控制贷款增长的环境下,即便流入的外汇贷款没有直接流入到股票市场或者房地产市场,而是兑换成人民币后存放在最为安全的银行人民币存款账户里,也会直接增加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的压力。外汇贷款的激增使得央行的货币控制更为困难。

  如果说,对于日趋从紧的货币政策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通胀预期下的国内经济增长形势,业界观点还未最终达成一致的话,那么,作为中国经济最敏感的神经??商业银行,都已明显感到了宏观调控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威协,并想方设法寻求解决之道。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在最近一次向全行传达中央精神的会议上就提醒,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周边国家金融状况恶化、国内通胀压力加大、宏观调控政策趋紧、人民币升值加快,本外币利差倒挂等不利因素带来的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困局的准备。

  随着通胀压力的增大,尽管从国内主要上市银行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看,其盈利能力似乎没有受到上述众多不利因素的太大影响,但人们对国内银行长期盈利水平的担忧显然并未因此减弱。

  标普金融机构评级分析师廖强认为,银行的信用成本必然会随着通胀压力的增大而不断增加,而导致的信用风险终将会体现在银行业绩中。

  一旦通胀达到顶点并进入消退期,银行贷款利率的下降将快于存款成本的降低,从而导致利差收窄。与此同时,企业财务状况将普遍受需求下降,而劳动工资、信贷资金利率等要素价格居高难下的双重打击,从而引起较大范围的信贷违约行为。此时,银行将不得不为之前过度乐观的企业信贷投放埋单。

  “我们既担心通货膨胀压力大,政府采用不对称加息等调控手段,让银行承担调控成本;也同样担心因调控过度而产生经济硬着陆,银行承担经济下滑成本。”一些证券分析师认为,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使银行股难有出色表现。

  业内学者亦普遍认为,培养银行的信贷风险定价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应对风险的第一要务。

(责任编辑:贾海滨)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