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等待第N次石油危机(图)

  6月9日,在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大批卡车排起长龙堵塞交通,以抗议日益上涨的油价。 新华社/路透

  1857年12月,一个贫困交加的中年人,手里拿着铁路公司的免费通票,从美国的纽黑文市乘车前往达泰特斯维尔的油溪河。到了那里,他看到,掺杂着石油的泉水从地壳深处滚滚涌出,“这水能像白兰地一般燃烧”。这个中年人名叫埃德温-德雷克,他的名字后来和石油开采史牢牢联在了一起。

  在德雷克之前,虽然石油已经被证明具有无可比拟的工业价值,但是开采、提炼的办法原始而简陋,石油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德雷克目睹油溪河上翻涌不息的河水之后,满怀信心地认定:可以“像抽水那样把石油从地下抽出来……而我,则决心成为钻探石油的第一人”。两年后的8月29日,德雷克启动一架简易手摇泵,滚滚石油顿时冲出地面。这口深度只有69.5英尺(约21米)的油井,遂成为美国第一口现代油井,德雷克这个名字,也以“现代石油开采者”的身份被载入史册。从那一天起,人类终于拥有大规模工业开采石油的能力;从那一天起,石油成为左右工业社会发展的命脉。无数人的生活,随着石油的开采、石油价格的上涨下落起伏跌宕。

  2008年6月6日,一个东方人看似大吉大利的日子,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大厅里气氛却异常紧张。大厅里,正在进行有关能源和稀有金属两大类商品的期货和期权交易,在所有能源期货合同中,原油、天然气、汽油和取暖油四类产品的比重占98%还多,堪称全球石油价格的晴雨表。

  这一天,交易所轻松拿下两项令人紧张的纪录:在当天交易中,7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价格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涨10.75美元,创下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的单日涨幅最高纪录。而在前一个纪录的抬升下,当日原油期货价格以138.54美元收盘,接着创下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最高收盘价的新纪录。在盘后电子交易中,纽约市场油价一度达到创纪录的139.12美元??人们惊呼:石油价格,已经近乎“疯狂”!

  美国老百姓不得不改变自己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市中心公交车站上,在公司打拼了一整天的瑞安-泰伯心情烦躁地等待巴士。他差不多等了一个多小时,然而路过的“每辆车都挤满了乘客,司机甚至不肯停下来,他们直接把车开过车站。”

  发生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公交车站的一幕,也在美国其他大城市上演。好像只是一眨眼的功夫,美国公共交通行业迎来了50年里最“繁荣”的日子。公共汽车、地铁、城市轻轨乃至城际铁路……今年第一季度,全美国总共有26亿人次选择公交出行,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500万人次,美国公共交通协会欣喜之余甚至开始担心:面对仍在不断攀升的客流量,这个国家的公交运力和运营硬件是否可以应付裕如?

  美国是个号称“车轮上的国家”,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把私家车放在后院,选择公交通勤。在西雅图,今年第一季度公交乘客的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在哈里斯堡,同比增长了17%,在奥克兰,是15.8%……日渐拥挤的公交车,让过惯舒服日子的美国人很不适应,但是为了省钱,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罪”。很多人愉快地表示,坐公交车上班,比过去花费的时间要多,但是“看看不断上涨的油价,这样做还是划算的。”

  如果说,面对不断飙升的油价,还有人能够笑得出来,恐怕就是环保主义者了。他们欣慰地看到,高速公路上曾经奔流不息的车流,终于变得稀疏了。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开始,美国高速公路的汽车行驶里程,自1980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下滑的趋势。今年第一季度,高速公路的汽车行驶里程,仍然保持着2.3%的下滑率。不断减少的车流,意味着大批市民转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当然,这不是公交的胜利,而是油价的胜利。

  欧洲人的愤怒

  如果说,美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正因为高油价变得更加“绿色”,那么大洋彼岸的欧洲人,已经深深受到了高油价的伤害。

  5月18日,法国港口拉罗谢尔一反往日繁忙的景象。站在岸边望过去,海湾里帆樯林立,大大小小的渔船随着风浪起伏。这是法国第八大港口,然而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拉罗谢尔没有一艘渔船出海作业。

  发生在拉罗谢尔的怪事,已经持续了八天之久。从濒临大西洋的敦刻尔克,到地中海沿岸的马赛,差不多在一夜之间,法国的海港变得毫无生气。为抗议柴油价格飞涨,法国渔民开始宣布无限期罢工,用渔船封锁海港和油库。在一些地方,愤怒的渔民甚至在岸边焚烧轮胎,发泄心中的不满。

  说起来,都是油价惹的祸。半年里,翻着跟头往上涨的油价,让人目瞪口呆。假如我们从2002年算起,油价已经上涨了六倍。在法国,出海打鱼已变成百分之百的赔本买卖。一位组织罢工的工会负责人说:“在罢工之前,我们差不多天天出海。油钱涨了,我们需要捕到更多的鱼。可是由于还要受到捕捞限额的约束,如今每次出海,连油钱都赚不回来。许多渔民已经感到绝望。”

  愤怒的不止是法国渔民。6月9日,一辆辆重型卡车排成排,出现在比利牛斯山脉连接法国和西班牙的佩迪斯山口的高速公路上,它们的出现,意味着法国和西班牙的运输工人终于和法国渔民站到了同一条战壕里。到6月11日,大约800辆汽车滞留在佩迪斯山口,形成一条11公里的汽车长龙。一个参加封路行动的司机说:“我们整夜呆在原地。政府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我所在的运输公司已经入不敷出。所以,我们除了呆在这里示威,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相比之下,葡萄牙司机的脾气更加火爆。6月9日,葡萄牙运输行业的负责人宣布,他们准备让葡萄牙交通系统“陷于瘫痪”。当葡萄牙足球队在欧锦赛上攻城拔寨的时候,国人却在忍受卡车司机的愤怒:他们在高速公路上放置碎石阻碍交通,不知道有多少汽车的挡风玻璃被飞溅的碎石砸裂。整整一个星期,全欧洲似乎都卷入到抗议高油价的行动中,有的比较激烈,有的相对温和。在比利时,全国从6月9日开始抵制“高消费生活”,列日和安特卫普两大城市的公交司机借机罢工。当天上午,列日市只有40%的公交车正常运行,安特卫普市仅有20%的公交车出动。在荷兰,荷兰长途运输公司组织了“蜗牛行动”,全国18个地点的公路出现“肠梗阻”,塞车长达100多公里。在法国,示威者身着黑色的礼服,“为早就死亡的运输业送葬”。

  持续数天的运输业大罢工,扰乱了欧洲人的生产和生活。大型超市货物短缺,加油站无油可加。受法-西公路影响,标致雪铁龙集团设在法国东部城市的汽车生产线,因为缺乏零件而宣布停工;与此同时,西班牙的汽车制造业也几近瘫痪。为疏导交通,西班牙共出动2.5万名警察,派遣6025辆运送食品、药品和燃料的卡车四处应急。

  然而,饱受高油价折磨,天天处于焦虑状态的,又何止“斤斤计较”的老百姓?就连威风凛凛的法国海军,如今也被高油价逼得掰起手指头过日子。最近,法国总参谋部宣布说,原定于今年7月开赴诺福克岛(大洋洲)海域参加联合军事演习的驱逐舰“戴格拉斯号”,届时将“留在家中待命”。事实上,“戴格拉斯号”今年的另一项军事行动??与欧洲多国海军进行海上缉私的军事演习,也被总参谋部取消了。爱面子的法国人,当然不肯挑明取消军事行动的理由是因为油价高得吓人。但是另一个确凿的事实却是:所有在海外执行任务的舰长,都收到司令部明确的指令:当他们指挥军舰回国的时候,必须在沿途选择一处油价最便宜的港口,把油箱装得满满地回来。

  油价飙升人为因素?

  进入2008年,世界石油价格就像一匹脱缰的奔马。新年伊始(1月2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历史上第一次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3月12日,油价冲破每桶110美元。5月5日,纪录被刷新为每桶120.36美元。仅仅过了半个月(5月2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轻松突破每桶130美元大关,收于每桶133.17美元。5月21日当天,美国能源部发表的一份报告火上浇油,称此前一周美国原油商业库存总量下降到3.204亿桶,是四个月以来降幅最大的一次。急剧下降的库存,引起国际石油市场更大的恐慌,由于担心石油短缺,纽约商品交易所的石油价格终于在6月6日达到顶峰,逼近每桶140美元??“石油危机”,一个令西方人痛彻心肺的老话题,重新摆上了桌面。

  美国人是“石油危机”的发明人,也是“石油危机”的肇始者。1971年8月,时任总统的尼克松宣布他的“新经济政策”,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创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政策宣告破产,美国不再履行其他国家用美元向自己兑换黄金的义务。美元与黄金脱钩的直接后果是:美元大幅贬值,工业品价格飞涨。以海湾产油国为主的欧佩克诸国,一向依赖出口石油换回美元,购买自己需要的工业制成品和食品,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让它们的石油美元贬值,除去提高油价以外,欧佩克没有别的出路。1973年10月和12月,欧佩克六个海湾成员国两次提高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升到11.651美元,涨幅将近4倍。在恐慌性心理的驱使下,美国各地加油站顿时排起长龙。这是所谓的“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9年1~2月间,伊朗石油工人举行大罢工,石油日产量从600万桶降至零,繁忙的油田一片萧条。世界石油市场突然减少数百万桶石油的现实,引起西欧、日本、以色列和南非的恐慌,世界最大的石油现货市场??荷兰的鹿特丹港顿时掀起一股抢购石油的热潮。1979年初,油价还能稳定在每桶16美元,但年底就被炒到了41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让老百姓怨声载道。在美国,加油站前再一次排起长龙,卡车司机宣布罢工,农场主上街抗议,宾夕法尼亚州的莱维敦市甚至因石油短缺而引发暴乱。

  政局动荡和石油短缺,似乎成了引发“石油危机”的“缘由”。然而,事实真的这样简单吗?“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的时间,恰好与阿拉伯国家启动“石油武器”、抵制美国和以色列的时间不相上下。然而,“石油武器”是一把双刃剑,海湾产油国并不情愿祭出这样的“法宝”。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时候,沙特阿拉伯一度关闭油井实施禁运,自己因此至少损失3000万美元,国家深陷财政危机之中,可是阿拉伯弟兄并没有打赢这场战争。1973年以后,海湾产油国也再没有动用过“石油武器”。

  再看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伊朗宣布停止石油出口以后,沙特石油日产量从850万桶增加到1050万桶,再加上英国北海油田和第三世界非欧佩克产油国新增的产量,全世界其实并不缺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到1980年年中,世界石油总储量开始出现“空前过剩”,就连闲置在海上的油轮,舱中也装得满满的。如此咄咄怪事,让法国《新观察家》的评论员气愤不已:“年初以来,油价上涨了60%,这种涨价让国际石油巨头心满意足……它们通过耍手腕故意制造石油短缺,然后无理地强行提高油价。”

  2007年12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开始就油价问题展开调查,试图找到新一轮油价飙升的秘密。石油短缺的提法很快被排除在外,局部短缺的确存在,但是全球范围石油供应和需求之间,总体是平衡的。调查者随后仔细筛查所有大投机商的交易信息,发现自从美国次货危机爆发以来,大批投机资金抛弃美元资产,转移到商品资产中规避风险。“热钱”源源涌入,推动油价层层上涨,“与其说这是"第三次石油危机",不如说是新的金融危机。”??当然,导致石油危机的原因是多重的,但是石油短缺绝非是决定性的理由。

  换个角度看核能

  走进法国洛林大区,四野葱茏,林木扶疏。在茫茫绿海之中,一排排巨大的白色的风翼,正在风力的推动下,缓慢地转动。法国拥有欧洲第二的风力资源(第一是英国),但是风力发电的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欧盟国家。遍布全国的生态主义者,就是清洁能源的最大反对者,因为“这些高大的怪物,破坏了本地美丽的原始风景”。

  然而,不断飞涨的油价,迫使人们必须做出妥协。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前任总裁、法国石油研究所教授皮埃尔-勒内-博基甚至断言,假如油价继续飙升,就连核能也会成为大家一致拥护的对象:“一旦油价突破了每桶500美元,那么大家上街游行时呼喊的口号,将不再是反对而是呼吁发展核能!”

  150多年前,既不是科学家又不是企业家的德雷克,没有想到利用专利权保护自己发明的钻井技术。在发明了石油钻探技术之后,他先被石油公司解雇,又在股票投机中失掉了全部家当,“在疾病、穷困和暗淡中”度过了自己最后的岁月。今天,手握石油财富的每一个国家和企业,都像保护自己的命脉那样,保护珍贵的石油资源。然而,石油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油价在产量阶段性短缺和幕后推手的双重作用下,必然会沿着“攀升?小幅回落?再度攀升?再度回落”的轨迹螺旋式不断上升。高昂的油价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假如它能把我们的生活推向更加环保的一面,那么我们承受这样的涨价痛苦,也许还是值得的。6月16日,纽约商品交易所石油期货价格,在经历短暂回落之后,又创出每桶139.89美元的盘中交易历史新高。围绕石油发生的故事,还在继续……(俞天颖) (来源:《世界知识》杂志)
(责任编辑:佟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德雷克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