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长春经开区“二次创业”的实施及成就

  长春经开区“二次创业”的实施及成就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与优势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节选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总顾问:张玉台

  课题组组长:米建国 课题组副组长:杜少牧 徐勇(特邀) 巩琳

  首席专家:程秀生

  课题组成员:王辉 金三林 姜浩端 段炳德 张诗雨

  长春经开区针对“一次创业”之后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抓住国家级经开区转型的战略机遇,深入调研、统筹规划、布局谋篇,于2005年底,正式启动了“二次创业”。

长春经开区“二次创业”是一个长期战略系统工程,截至目前,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谋划阶段(2005年9-12月)、初步实施阶段(2006-2007年)和加速实施阶段(2008年以来)。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谋划实施,长春经开区“二次创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次创业”的谋划实施

  长春经开区“二次创业”的谋划过程,事实上是一次在新的形势下,顺应开发区转型的趋势规律,对“一次创业”以来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审视和反思,确立新的发展战略以走出低谷、重塑辉煌的过程。

  长春经开区在取得“一次创业”辉煌之后却徘徊不前,是一件值得深入思考的事情。针对长春市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普遍困境,当地市委、市政府统领全局,于2005年6、7月份,分别召开了全市开发区工作调研座谈会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深入分析了长春市开发区的成绩、问题和差距,提出“聚精会神抓经济,千方百计快发展,全力推进长春老工业基地振兴”,要求全市开发区进行二次创业,从而为长春经开区“二次创业”奠定了政策基础。

  2005年9月,长春经开区正式开始了“二次创业”的谋划阶段。概括而言,“二次创业”谋划阶段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在“为什么”、“是什么”和“如何干”三个方面:

  第一,长春经开区为什么在“一次创业”辉煌之后徘徊不前?长春经开区管委会领导以深入调查研究、系统研讨等形式深入反思并寻找原因:一方面,通过汇报会、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形式,向区内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全面了解情况和问题;另一方面,组织有关部门对经开区发展的10个方面重大问题进行深度调研,从而比较全面深入地总结了“一次创业”形成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认清了原有发展模式存在的缺陷、经开区面临的主要障碍和瓶颈,为针对性采取对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长春经开区“二次创业”思路和目标是什么?在认清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长春经开区认真探讨、确立“二次创业”的思路和目标,一方面,召开了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党工委理论中心组会议,就经开区现状、面临形势以及“二次创业”的目标任务、对策措施进行交流研讨、形成共识和初步方案;另一方面,积极邀请外部专家学者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论证。这样,2005年11月,长春经开区召开了“二次创业”的动员誓师大会,首次提出了“南提、北扩、东进”的“一区三园”战略,以及“三二一”工程,并确立了“二次创业”的主要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目标,从而系统地勾划了“二次创业”的战略方向和奋斗目标,明确了“二次创业”中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空间布局、发展目标和实施重点等。

  第三,如何真抓实干、把“二次创业”落到实处?在确立了总体战略和目标之后,长春经开区一手抓产业、一手抓改革,形成了产业发展带动体制改革,体制改革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局面。首先,一手抓产业,明确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破解矛盾的根本,立即着手实施了“一区三园”战略。2005年10月,长春玉米工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长春玉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同时成立,并与大成集团签署了投资协议,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支持。2007年2月,经长春市政府批准成立了长春专用车产业园区,3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授予园区“中国长春专用车产业基地”,并签署共建协议。其次,一手抓改革,大刀阔斧、积极稳妥地启动了机关职能调整、事业单位改革和国有企业改制,创新了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考核机制,妥善解决了征地拆迁遗漏问题,同时积极破解规划、资金、土地等制约瓶颈,营造了经开区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大大优化了投资环境。

  可见,长春经开区“二次创业”的谋划过程,是一个尊重事实、集思广益、深谋远虑、重视实效的科学决策过程,事实证明,这为长春经开区“二次创业”取得阶段性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次创业”的主要成就

  通过“二次创业”起步阶段的艰苦努力,长春经开区逐步摆脱了2004年、2005年极度困难的发展局面,各项工作逐步好转并转入正轨。2006年,长春经开区被评为全省优秀开发区第一名。在商务部2006年全国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长春经开区在全国54个国家级经开区的排名从2005年的第18位晋升至第15位,上升了3位;在中部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从2005年的第3位晋升至第1位。2007年11月,在首届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上,长春经开区荣获了由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颁发的“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开发区”称号。目前,长春经开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基础设施完备、特色产业突出、体制机制灵活、软环境优良及与区域经济实现融合发展的5大比较优势,实现了“二次创业”的初战告捷。

  成就一: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2007年,长春经开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运行态势,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46亿元,工业增加值237.74亿元,工业总产值821.6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39.0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05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51.0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3年增幅均在20%以上。同时,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市列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5.7%,占市直属企业的50%,成为长春市除一汽之外最大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工业企业产销两旺,产销率达到102.1%;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1.096吨标煤,同比下降4.6%。

  总之,长春经开区已经全面走出困境,步入了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8年,如果按计划完成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全口径财政收入、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将有望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意味着通过3年“二次创业”在经济上再造了一个经开区。

  成就二:产业特色更加鲜明

  “二次创业”以来,通过实施“一园三区”战略和“三二一”工程,长春经开区已经形成了专用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互动并进的产业新格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2007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实现增加值115.6亿元,占全区GDP的34%;粮食深加工产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实现增加值87.04亿元,占全区GDP的25.6%;现代服务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增加值73亿元,占全区GDP的22%,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区GDP的82%。同时,骨干大企业带动作用显著,61户重点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3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5.4%。

  成就三: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2007年,玉米工业园区(空港开发区)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共签约项目14个,投资总额15.63亿元,新建、续建工业项目12个,大成100万吨化工醇、225万吨玉米加工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德莱高纯度氨基酸项目完成实验厂建设,车间完成基础工程;大成20万吨化工醇、米高钾肥等7个项目如期投产。成立了专用车产业园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授牌园区“中国长春专用车产业基地”,编制完成了长春专用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园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2007年,专用车产业园区共引进大项目8个,其中超亿元的项目4个。恒力工业园项目建成投产,中兴长铃汽车二期已开工建设,三一重工、北方现代重工等一批重大项目已进入前期实施阶段。

  成就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2006年,长春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28.47亿元、98.82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49.97%、51.96%,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产值比2002年增长了1.12倍,高新技术企业明显获得发展壮大。截至2007年末,全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1户,尤其是以大成、恒力、中兴等为代表的自主创新型企业。区内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10户,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3户,现有发明专利251项,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扶持政策体系。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温馨鸟、吴太感康);中国名牌商标2个(大成饲料及赖氨酸、吉粮米字牌大米);省著名商标15个,企业已经从做产品向做品牌、标准转变、从“制造”向“创造”转变,长春经开区的产品在区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日益提高。

  成就五:投资环境日益优化

  本着“南区完善提高,北区加速配套”的原则,长春经开区连续2年加大了基础公建投入,在2006年投入21.3亿元基础上,2007年又投入17.3亿元,完善了原有的基础设施配套,并新增配套区域20平方公里。目前,全区已有近50平方公里实现了“九通一平”,已形成了配套先进的基础设施环境、特色鲜明的城区建设环境、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优惠透明的政策环境、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法制环境。长春经开区已成为投资成本较低、收益较高、吸引力较强的区域,对吉林省和长春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成就六:民生工作成效显著

  长春经开区将民生工作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编制了《民生工作十一五规划》,出台了《2007年民生行动计划》。2007年,财政列支民生专项资金3.48亿元,完成了10大类87项民生工作任务,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2%,创造城镇就业岗位3733个,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143人,为1260人办理了灵活就业补贴,安置转非劳动力就业1540人,财政出资300余万元开发公益岗位681人。实施了“百万农民进新农合”和“百万居民进医保”的“双百”工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新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取得新进展。

  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初步形成。2007年,全年财政投入1150万元,重点解决社区用房、办公经费、工作人员工资等问题。全区18个社区建立并完善了各项基础工作,并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工作,得到了居民的普遍认可。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社区卫生覆盖率达到95%。

(责任编辑:单秀巧)

相关新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