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2008年1-5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成品油价格调整对经济形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对物价变动的影响,油价上调可能带来的物价上涨压力;对需求的影响,油价上调可能产生的对高油耗产业及产品市场需求的冲击及影响,如汽车消费市场

  文/杨萍

  当前4大经济形势

  消费增长状况较好。

从反映消费状况的统计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状况看,2008年1-5月,除了因遭遇特大雪灾增速较低的2月份,其他各月的消费实际增长速度都高于2007年同期水平,2008年5月(当月)实际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4个百分点,2008年1-5月累计实际增速高于去年同期0.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下降。尽管从名义增速看,2008年2-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额同比增速与去年同期水平相近,两者相距始终不到1个百分点,但从实际增速看,200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至少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由于国家统计局尚未按月公布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这里只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2008年1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及2008年1-5月其他分类价格指数数据做大致估计。

  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顺差状态,但顺差规模下降。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08年1-5月,各月进口同比增速(当月)分别为27.5%、35.1%、24.6%、26.3%和40%,增长强劲,尽管国际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使2008年的进口价格水平高于去年同期,但由于2008年的进口增速显著高于2007年水平,所以扣除价格影响后的进口增长依然表现强势;各月出口同比增速(当月)分别为26.6%、6.5%、30.6%、21.8%和28.1%,在人民币加速升值的背景下,出口依然实现了较快增长;另外,除了3月份,其他各月的当月进口增速高于当月出口增速。

  在累计增速上,2008年1-5月,进口增速均高于出口增速(见图3)。由于进口增长加快,2008年1-5月实现的贸易顺差规模为780.27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75.13亿美元,降幅为8.8%。

  生产者价格指数逐月上升。2008年以来,生产者价格指数不仅高位运行,而且持续走高,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更是连续3月以两位数的同比增速上升。2008年5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11.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8.2,消费价格指数为107.7。

  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持续上升,不仅压缩了下游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且带来消费价格指数进一步上涨的压力。

  四川汶川大地震对2008年国民经济走势的影响

  1.粗略估计固定资产损失规模在4500亿元以内。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甘肃、陕西、重庆、贵州、云南、湖北、河南等省市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四川损失程度最大。

  四川省受灾最严重的市县有(排名不分先后):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江油、安县、北川、平武、青川、汶川等,历史数据显示,上述市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四川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份额在5%左右。1997-2007年,四川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27026.7亿元。粗略估计,1997-2007年,上述受灾最重县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1400亿元左右。

  1997-2007年,四川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27026.7亿元,占同期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1%;分年度看,四川省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份额的年度间变化不大,始终保持在4%左右(见表2)。由于1997年以前重庆市属于四川省的统计范围,我们用1997-2007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份额和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估算1987-1996年的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按照上述方法,1987-1996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104255.2亿元,四川省在其中所占比重为4%,受灾最重市县在四川省的份额为5%,那么,同期四川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4170.2亿元,同期受灾最重市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208.5亿元。

  将1987-1996、1997-2007年两阶段的估算值相加,可知,1987-2007年,四川省受灾最重市县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1610亿元左右。考虑折旧因素后,估计四川省受灾最重市县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亿元左右。

  在上述重灾区损失估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四川省其他市县、其他省市的受灾损失以及不分地区统计的固定资产投资损失,估计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4500亿元以内。

  2.灾后重建将使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根据四川省政府汶川大地震第20次新闻发布会提供的信息,正在制定的四川省灾后重建规划实施的时序分为两个阶段:近3年(2008—2010年)以恢复重建为主,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突出可操作性;后5年(2011—2015年)以发展提高为主,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要求,突出战略性和前瞻性。

  表3给出了不同灾后重建规模对当前投资形势的可能影响估计。总体上看,灾后重建会使2008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

  其一,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19日宣布: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成品油价格调整对经济形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物价变动的影响——油价上调可能带来的物价上涨压力;对需求的影响——油价上调可能产生的对高油耗产业及产品市场需求的冲击及影响,如汽车消费市场。

  第二个方面,成品油价格调整对物价走势的影响,两种不同逻辑,导致两种结果。

  1)国内市场上下游产业或产品之间的价格传导

  从国内生产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性入手,认为成品油价格上调将直接推高生产者价格指数,而生产者价格的上涨无论如何会带来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因为,在无法依靠自身生产率的提高全部消化上游投入品价格上升的影响时,生产者将不得不通过提高其产成品价格的方法转移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正是基于上述逻辑判断,在提高成品油价格的同时,我国政府决定:

  ——为控制调价连锁反应,这次成品油调价后,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铁路客运、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出租车、液化气、天然气价格均不得提高。

  ——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采取增加财政补贴、进一步清理不合理负担解决。铁路货运价格、民航燃油附加标准以及公路客运价格允许适当疏导,但必须从严控制,由企业自行消化一部分成品油提价带来的成本增支因素,防止价格水平不合理上涨。同时各地要继续加大减免政府规费、减轻经营者不合理负担的工作力度。对已经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公路货运和水运价格,各地要加强监测,防止不合理涨价。对整车运输的蔬菜、生猪等鲜活农产品过路过桥费一律予以免除。各地要切实做好粮食、食用油、猪肉、蔬菜等副食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努力稳定价格总水平。

  尽管中央政府试图通过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努力减小成品油价格调整所可能产生的物价上涨压力,但是只要上述逻辑关系存在,就无法完全消除其影响。在全球能源和资源品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上调其通货膨胀预期,就是上述逻辑关系在现实生活的反映。

  另外,即使全球石油价格只是维持目前的高价格,我国也将不得不择机再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因为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按照2007年11月确定的成品油价格,生产商收支平衡的石油价格大约是每桶人民币540元,亦即大约每桶78美元,而当前国际石油价格是每桶130美元左右,相差40%左右。

  2)全球市场及一般均衡条件下价格变动

  从全球石油市场供求状况和一般均衡关系出发,认为我国成品油价格上调将弱化全球原油价格上升的预期,遏制全球原油价格的上升势头,并可缓解粮食价格上升的压力和全球通货膨胀预期。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形势的好转,反过来又有助于减轻我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

  首先,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价格发现,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价格不断走高的部分原因是投资者越来越担心产油国无法在今后10年时间里生产足够的石油来满足市场需求。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统计,2007年全球原油消费量增长1.1%,略低于10年平均水平。2007年,我国净进口原油15928万吨,同比增长14.7%;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 约3.46亿吨,同比增长7.3%,达历史高位;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6.05%。由于我国原油消费量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外依存度较高,在全球原油产出基本平稳略有下降的市场条件下,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参与者无法不看重中国的原油需求变动。

  众所周知,低油价政策一定会激励石油消费,而油价上调则能对石油消费的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在油价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国际能源署(IEA)在其发布的2008年6月份月度原油市场报告中下调了2008年全球对石油需求的预测。由此可知,我国上调成品油价格将一定承担抑制国内原油消费的增长。

  作为国际原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市场需求增长速度的放慢有助于缓解国际市场对未来国际原油供求关系的担心,原油期货价格因此走低。

  第二,原油供求紧张预期的减弱,也会淡化生物质能源生产的迫切性,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有助于粮价的稳定。

  第三,美联储主席伯南克6月9日在美联储波士顿经济年会上发表题为“通货膨胀分析中的突出问题”的讲话,指出,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是造成近年来我们经历的较高通货膨胀率的主要原因。那么,如果我国成品油价格上调能够一定程度抑制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上涨,将有助于减轻全球通货膨胀压力。

  第四,2003年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期的特征之一是国内需求始终小于产出,2007年外部需求占GDP的份额达到11%。在此背景下出现的物价不断上涨,很难归因于需求推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的流动性过剩和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则难脱干系。因我国成品油价格上调而下降的国际贸易品价格将反过来有助于缓解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

(责任编辑:单秀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