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人物

慈善明星陈光标

  文/芦荻

   2008年4月26日,陈光标以2007年捐赠1.8亿元的金额,成为“2008中国慈善排行榜”的“首善”。

   2008年5月12日,距离被授予“首善”的日子还不到一个月,陈光标就带领60辆工程车奔赴地震灾区,在瓦砾中搜寻幸存者,与死神争夺生命,冒着泥石流和塌方的危险疏通道路,并向灾区累计捐赠2000多万元……这支120人的救援队伍,用罕见的执著与坚韧,诠释了灾害面前中国企业与国民的责任意识和人道情怀。

   在许多人的眼中,陈光标是个传奇。他一边拼命地集聚财富,一边大手笔地捐赠社会,他的慈善之举和他的创业成就如同一道美丽的光环令人惊叹。财富与慈善这两种社会品质,精妙地在陈光标的身上得到了统一。

  靠自己改变命运

   对大多数人来说,陈光标这个名字很陌生,因为他既不是“中国首富”,也不是“江苏首富”。不过,2008年4月26日,陈光标成为“中国首善”的消息公布后,他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只是对媒体来说,陈光标仍然是个“谜”,这个“谜”终于在汶川大地震后逐渐被揭开。作为全国首支由120人和60台挖掘机组成的民间抗震救灾队伍的“带头大哥”,财富集聚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陈光标出生于苏北泗洪县天岗湖乡,当他两岁多的时候,因为家庭极度贫困,他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先后饿死。从1968年出生到1978年,整整十年间,他几乎没吃过肉,甚至没有吃过一片完整的馍、一块完整的饼。童年留给陈光标的,只有饥饿。陈光标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家里穷,一块多钱的书本费也是东家两毛、西家三毛钱凑起来的。

   现在,陈光标虽然身家百亿,但回想起苦难的童年,至今仍然无法释怀。从那时起,他便立志要“靠自己改变命运”。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0岁的陈光标已经开始了对创业致富的探索。1978年,陈光标看到了一个商机,开始了人生的第一笔生意。那时,正在上小学的陈光标,利用中午放学时间,用两只重5公斤的桶从30米深的井中取水,再用小扁担挑到三里外的集镇上叫卖,顾客只要给一分钱就可随便喝。当时,一个午休的时间,陈光标卖水能挣两三毛钱,这大概相当于当时村里一个成年人半天的工钱了。

   卖水只是小试牛刀。陈光标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逐渐显现了经商的才干。

   13岁暑假的时候,陈光标开始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去卖冰棒。

   17岁那一年暑假,陈光标开始做贩粮买卖,他真正体验到经商的成就感。刚开始,陈光标骑一辆旧的二八负重自行车,到附近的乡镇收粮食,再转卖给粮管所,收取其中的差价。从开始的骑自行车贩粮到用拖拉机贩粮;从一天赚5、6元钱到一天能挣到300多元钱,陈光标付出的辛勤汗水没有白费。暑假结束的时候,陈光标挣了两万元,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

   商海中,机会与陷阱并存,心地善良的陈光标在经商过程中也曾被骗过。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光标第一次决定与人合伙做棉鞋生意。当时,忠厚的陈光标先行支付了3万元的货款,可是等货发过来,才发现货不对板,鞋底全是硬纸板糊的,一到雨天鞋底就全烂了。陈光标血本无归,当时的他心疼得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挫折并没有吓倒陈光标,几天之后,他又重新振作起来,从老本行贩粮生意重新开始。没有本钱收粮,陈光标只能暂时赊着,凭借着当年做生意留给乡亲的诚信形象,家乡的老百姓都愿意把粮食赊给他,“卖了再给钱,咱信得过你”。多年以后,当陈光标回想起这段往事时,总是眼含着泪水,他常说,正是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

   陈光标扭转了危机之后,又相继跑过客运运输、贩过花生,生意虽几起几落,但却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失败磨炼了陈光标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也正是这一点,后来成就了陈光标,使他在以后的商战岁月中面对大潮翻涌都能从容应对。

   初涉商道的陈光标并没有因经商而荒废自己的学业。他如愿走进了高等学府,成为南京中医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从此,他的人生,在省城南京掀开了更精彩的一页。

  永不放弃收获成功

   大学毕业后,带着对家乡发展的热情,陈光标毅然回到了家乡创业。但是,苏北的经济环境不尽如人意。1991年,22岁的陈光标只得离开家乡,踏上了到南京创业淘金的征程。可几个月下来,陈光标并未找到创业的路径。握着渐渐瘪下去的口袋,孤立无援地站在南京街头的陈光标,紧咬牙关,每天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要放弃”。有一次,他甚至把自己的舌头都咬破了,鲜血直流,并暗暗发誓:“一定要成功,否则,死也要死在外头”。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陷入困境的陈光标重获生机。

   某天,陈光标来到药店闲逛,见一群人围着一台袖珍式的仪器反复询问,他立即上前去看个究竟。原来,这是一种新近上市的耳穴疾病探测仪,只要把两个电极夹在耳朵上就能测出身体哪个部位有病。陈光标灵机一动,他想:这个疾病探测仪好是好,就是没有直观性,如果能让患者直观地看到探测结果,那一定会大受欢迎。第二天,陈光标拿着仅有的3000元,请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和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的专家指导,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耳穴疾病探测仪做简单改进,安装上显示器外壳,输入生理图像,患者只要手握仪器的两个电极就能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

   这个被陈光标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的新仪器,不但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一上市就广受好评。

   新仪器研制成功,但陈光标却“弹尽粮绝”。在那个炎热的夏天,为了节省开支,陈光标晚上就睡在新街口金陵饭店旁的邮电局走廊上。白天就在马路上用仪器为患者检测身体,每检测一位患者收2元,一天收入达200多元。两个月以后,陈光标已经挣到1万多元。

   1996年,陈光标开始组建公司正式生产销售“跨世纪家庭CT”。一个原本简单的疾病探测仪,经过一番创新之后,立即身价倍增,从原来100多元的样机改装后卖到了8000多元。为打开安徽市场,他在安徽做电视广告,仅五河县就卖了一百多台。陈光标终于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重金”。

   1997年,一次山东泰安之行,使陈光标收获了人生的第二桶金。泰安盛产对治疗慢性病有良效的灵芝,而且价格低廉,200元1公斤。陈光标敏锐的目光发现其中大有商机。“灵芝虽好,可食用不方便,如果能磨成粉,制成胶囊服用就方便多了”。带着这个令自己都兴奋的想法,他敲开了南京大学和省各大医院专家的大门,请南京大学专家做广告策划,再请医院做临床报告。拿到生产许可证后,他筹款到上海买了6台胶囊生产机,再赴山东泰安大量收购灵芝粉,回来制成灵芝胶囊销售。这样一来,200元1公斤灵芝制成胶囊后,售价达到2000元1公斤,这使陈光标收益颇丰。而更令陈光标感到高兴的是,他开发的“灵芝胶囊”项目促进了山东泰安的“灵芝经济”,带富了一方百姓,泰安市政府因此颁发给陈光标特殊津贴。

   2000年,陈光标组建了江苏黄埔投资集团。陈光标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河北、四川和香港等地设立了工厂,回收报废轮胎、医用一次性输液袋、塑料针管等,做无害化处理后提炼硅橡胶,用于制造老年人颈椎牵引器等。此后,陈光标又将这一循环经济模型,移植到废旧家电、电脑、生产设备甚至高速公路设施方面。

   此外,江苏黄埔投资集团另一个重要业务是废旧建筑物爆破与拆除。现在,南京的高楼大厦四处拔地而起,原来的建筑物有80%都是江苏黄埔投资集团拆除的。如奥体中心原地面建筑物、沪宁高速公路拓宽改造时几十座天桥的拆除、首钢的整体搬迁等,都是他们近年来为大自然生态的改善与恢复所做的工程。

   目前,陈光标的黄埔投资集团已涉及新型材料制造生产、再生资源利用、房地产开发、青少年国防教育、电厂配套设施生产、以及智能识别系统研发等诸多产业,并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立志成为中国传统产业新价值的发现者和创造者。2005年黄埔投资集团荣获“中国诚信示范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成为“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2008年集团公司营业收入有望达到90亿元。

  由“财富”到“德富”

   少年极度贫困的经历和父母的谆谆教诲,使成功后的陈光标总是竭尽所能去帮助别人,做好慈善事业。“熬过严冬的人最知道太阳的温暖。”陈光标说。

   陈光标不仅把慈善事业越做越大,而且越来越热衷于传播慈善公益理念。在他看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应当成为企业家的价值观”。

   在2003之前,陈光标都选择了“做好事不为人知”的方式,默默行善。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善举。后来他父亲的一席话,让陈光标明白了行善也需要为人知。父亲说,你一个人的能力再大,所做的事情再多,也只不过是海洋里的一颗小水滴。你应该将自己做的事情告诉大家,让更多的企业家来行善。只有这样,借助更多企业家的力量,才能解决更多社会问题。陈光标接受了父亲的观点,开始“高调”扬善,频频在镁光灯下曝光。

   争议也纷涌而至。许多人认为陈光标这样做是为了出风头,为了变相给企业做广告。陈光标笑而不争。他有一个原则,有经营的地方不做慈善,有慈善的地方不做经营。这个原则足以止住谣言。谣言止于智者。

   他旗下的江苏黄埔集团董事规定,捐赠只雪中送炭,不锦上添花。组建江苏黄埔公司后,他规定公司每年都要从净利润中提取一定的比例设立慈善基金,并列出捐赠目标计划表,专款专用,定向在基础教育、孤残儿童、老少边穷和突发灾难四个方面。仅2007年,他捐出的善款便超过1亿元。

   其实,还在孩童时代,陈光标就学会了助人为乐。当陈光标听说邻居家的孩子还没有钱交1.8元的书本费时,就用自己辛苦赚得的卖水钱去学校帮他把书本费交了。这是他第一次拿自己赚的钱去帮助别人,也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早在1996年创业之初,陈光标就开始投身于慈善捐助之中。那年,陈光标刚刚创立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一年的营利不到20万,他拿出3万元资助了安徽的一个白血病患者。1998年,公司盈利不过60万元,但他拿出了28万元为苏北农村修建了一条4.8公里的乡村公路。2003年“非典”期间,陈光标向江苏省医疗机构捐赠了800台远红外线温度检测仪和200万元现金,用以支持抗击“非典”事业。2004年底,东南亚发生海啸,陈光标向灾区捐出了300万元。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10年来的坚持不懈,陈光标用善心筑起了累计捐赠到位款物3.17亿元的慈善丰碑,被资助人数达20多万,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为人们树立了标杆。

   2008年4月26日,“2008中国慈善排行榜”在北京发布。陈光标凭借“2007年捐赠总额达1.81亿元”荣获“中国首善”称号。

  停下来就觉得愧对灾民

   四川抗震抢险的行动,为“中国首善”的称号加上了注解。

   2008年5月12日下午,陈光标正在武汉开董事会,得知四川地震后,他当场问公司的董事和高管们:“现在四川发生大地震,我们能做点什么?”

   “捐款!”几乎所有的公司高管异口同声。他们想起陈光标的口头禅:“活在人们尊重中的慈善家,比孤独死在存折单上的守财奴更光荣、更伟大。”

   此时,陈光标突然想到自己公司的机械曾多次参与废墟营救,而且他们负责拆迁的员工都对房屋结构了如指掌,知道房屋的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幸存者。

   想到这些,为了救灾更方便一些,陈光标马上作出决策:“每个人穿一套迷彩服,戴一个红十字会会标,马上赶赴四川地震灾区!”100多名员工,60台设备齐刷刷转向赶往四川地震灾区。为了更好地施展救援工作,陈光标还自制了身份证明得以用军队和红十字会的名义进入各处现场。

   2008年5月13日晚上10点,陈光标到达都江堰。陈光标的这支车队成为第一个赶到灾区的民间救援队。救援行动如此神速,军事专家也赞叹不已。

   望着一片废墟,听着周围人群的哀号,陈光标忍不住哭了。他开始向周围的人们直接捐赠现金。接着,陈光标驱车几乎跑遍都江堰每一个他所知道的有受灾群众的地方,将他的悲悯心用捐赠现金的方式直接表达出来,他仅在都江堰就捐出现金约20万元。

   2008年5月14日凌晨3点,经过1000多公里的长途奔波,陈光标的先遣工程机械队到达成都。工程车的作用功不可没。血肉之躯怎能抵挡钢筋水泥?陈光标说:“沿线看到民房倒塌,有很多部队官兵正在进行搜救,看到我们,部队领导主动过来打招呼,问能不能支援他们一些机械车辆。”

   几乎整夜未眠的陈光标和手下一起,顾不得吃饭休息,开始争分夺秒地进行救人行动。

   由于忙于救人,石块刺破了陈光标的手,鲜血直流。“陈总,你的手流血了。”随从人员提醒脸色沉重、与救援人员正在一起抬伤者和死者的陈光标。陈光标没理会伤口,示意随从人员继续寻找瓦砾下的生命。

   2008年5月14日上午8点,陈光标和汶川地震指挥部取得联系后,工程车被迅速调到都江堰、北川、什邡、绵竹等重灾区。陈光标亲自带着17辆吊车、推土机、挖掘机、炮头机从都江堰出发,向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进发。

   在去北川途中,一批批向安全地方转移的群众经过陈光标车队。陈光标忍不住停下车,将同事从成都取出的25万元现金发放给灾民。每人100元,200元,300元……陈光标知道,哪怕只给灾民一点点物质上的帮助,灾民都可以暂度难关,都会点燃他生的希望和奋斗的力量。

   但陈光标很快就发现,救人比捐款更是当务之急。

   “当时的北川县城已是一片废墟,几乎看不到一个活人,但我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呼救声。”陈光标说,当时感觉不寒而栗,从脚麻到头上。因为大型设备都还没到,又是晚上,面对呼救声,陈光标无能为力。

   陈光标折回去和带着大型设备的救援队一起,为开通通往北川的盘山公路而奋战。

   盘山公路上,一边是乱石纷纷滚落的山体,一边是40多米高的悬崖,悬崖下是波涛滚滚的岷江。陈光标爬上巨石,指挥炮头机用铁臂把石头砸小、推开。

   持续不断的余震、雨水,阵阵泥石流,危险近在咫尺。一次,推土机刚把巨石推下悬崖,路基就发生大块垮塌,而垮塌点就在陈光标两米开外。“什么也阻挡不了我们!提前一分钟打通北川道路,就能多救出一个生命!陈光标站在他的车队前,铿锵有力地说。

   在经历了生死之途后,陈光标和他的救援队终于到达北川县。此时的北川县城已是一片废墟,原本鲜活的生命在地震的淫威下,成为钢筋水泥的俘虏,他们或死或伤地被压在下面。

   这个七尺男儿又流泪了。北川县是除汶川外,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也是陈光标流泪最多的地方。

   陈光标走入废墟,试图救出这些和他儿子年龄相仿的孩子们。没有生命探测仪,陈光标就用喇叭喊,问有没有人。喊完后,陈光标立即趴下,去听有没有回应。如果有,他会不顾余震,顺着声音的地方寻觅。然后钻进废墟,向里面的生命伸出希望之手。陈光标此刻是狼狈的:满身的尘土,衣服全是褶皱,脸上是汗水和泪水爬过的痕迹……

   在都江堰、北川和汶川,陈光标一共救活了11人,背出了200多具遗体。“在救灾第一线,一分钟都不想停下来,一停下来就觉得愧对受灾民众,就想哭。”陈光标说。从2008年5月13日到5月15日,他几十个小时没有睡,只喝了几瓶矿泉水。

   2008年6月1日,给受灾的孩子们过完儿童节后,陈光标登上回南京的班机。刚下飞机,他就筹划着给灾区人民再捐赠1000台电视机、10000台收音机。

   在这之前,陈光标已给灾区捐款785万元,捐收音机2.3万台,帐篷2300顶,捐赠总额超过2000万元。除此之外,陈光标还认捐了北川中学重建费,预计资金达2000多万元。

  千里救灾感动中国

   陈光标的救灾义举,令很多人震惊。陈光标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们认为他是这次抗震救灾中感动中国的企业家。不少网友亲切的称之为“标哥”。而其亲入险地,千里救难的行为,则被众多网友称颂为“义薄云天”。

   陈光标的事迹在网络上传播后,他被网友称为“中国首善”。连日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了陈光标的救灾善举。

   2008年5月23日上午,陈光标从成都市赶往绵阳发放收音机,在绵阳市九洲体育馆安置点,恰好遇到前往九洲帐篷学校看望复课师生的温家宝总理。“你叫陈光标吗?我早就听说过你,你是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我向你表示致敬。企业家要有经营的理念,还要有爱心,有灵魂。谢谢你们!”总理紧紧握(接下页)(转上页)着陈光标的手说。

   陈光标对总理说:“我们企业家能有今天,都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国家遇到了危难,正是考验我们企业家的时候到了。帮助灾区人民,是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应该冲在前面,分担困难。我给灾区送物资,就是要把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传达给灾区的父老乡亲。”

   2008年5月30日,“以生命的名义”抗震救灾大型义演结束后,成龙还特地找到了陈光标,紧紧搂着他说:“你是我们陈家兄弟的骄傲。”

   有众多网友说陈光标有佛相。不管他信佛与否,陈光标是在用自己的慈悲来行善。真正的慈悲,就是像陈光标那样能观察灾区人民需要什么,自己能给予什么,在两者间达到平衡,让别人心安,也让自己心安。

  光标语录

   “一个人要想成功,一定要能吃苦,吃常人不能吃之苦,要有艰苦卓绝的精神品质;此外还要学会总结经验教训,从中悟出道理来;再者就是要善于创新,想人家想不到的;最后,你还要胸怀宽广,胸怀决定事业,胸怀有多大,事业就会有多大。”

  --------------------------

   “慈善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捐助行为,它是以道德和爱心为基础的,社会更需要发自内心的捐赠。因此,从事慈善的人越多,越是社会进步、民族文明的一个标志。”

  --------------------------

   “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

   “作为一名企业家,我认为有责任和义务去回报社会。牢记恩情,为他人、为社会做些事情,这将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和最明智的选择。”

  --------------------------

   “慈善不是一时一地的‘阵地战’,慈善是长征,而且永远没有终点。但慈善不是苦难的长征,而是快乐的长征。”

  --------------------------

   “活在人们尊重中的慈善家,比孤独死在存折单上的守财奴光荣、伟大。”

  --------------------------

   “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应当成为企业家的价值观。”

  --------------------------

   “在救灾第一线,我一分钟都不想停下来,一停下来就觉得愧对灾民,就想哭。”

  媒体短评

  “中国首善”与“屈原精神”

   端午节到来之际,说起被网友称作“中国首善”的陈光标,不由得让我们想起屈原,想起“屈原精神”。

   “屈原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爱国精神。而中国传统文化血脉中的屈原精神,在历史的沉淀中不断升华,由此我们看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更为优秀的品质,而且这些优秀品质正在升华为自觉的公民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首善”陈光标,就是将屈原的“爱国精神”自觉地升华为“公民精神”的楷模。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罕见的国难。国难当头,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这就是爱国报国的最好体现。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在华夏大地上涌现出了无数个“陈光标”式的人物,他们中有企业家、商人、艺人、名人,更有普通干部、工人、战士、农民和学生,特别让人感动是一些流落街头的乞丐也加入了支援队伍。普通百姓,甚至乞丐,他们的捐款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报国的公民精神,却是值得称道的。面临地震灾难,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释放出的精神力量与人性光辉,却是令人难忘的。 文/杨金溪

  人人都可成为“首善”

   救回128条生命,捐了785万元现金、2300顶帐篷、8000个书包……“中国首善”、企业家陈光标的义举获得了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赞赏,温家宝说要“向你致敬”。一个人能受到如此肯定,夫复何求!

   本以为,中国是一个缺少偶像级富人的国度。改革30年虽然造就了许多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但是在慈善家的数量或者级别上,却还太少太少。这场地震,犹如一面镜子,让人们认识到,考量一个人的善心,数字从来就不是唯一标准,财富更不是绝对依据。

   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率120人工程队赴前线,只身过急流为车辆开路,忍饥受困救起百余生命,直接派发百万现金……再看平时,多年来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4.75亿元,受资助人数达20多万;目前是全国最年轻的慈善家……正是这些义举,托起了一个大写的“人”字,让很多富人从此有了追赶的目标,让芸芸众生有了仰慕的目标。

   追星就得追这样的星。对于很多富人来说,其实他们更有可能成为“首善”。而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其实只要我们真正对社会、对他人尽献一片爱心,无论能力大小,只要尽力就行,都可以赢得社会的认可,都可以获得良心的慰藉。那么我们就是自己心目中的“首善”,而涌动着善人善行的中国,就是“首善之国”。文/郭小华

  网议“标哥”

  -------------------------------

   标哥,义薄云天,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百度贴吧某网友

   汶川地震,地动山摇;光标救灾,感天动地。

  ??网易某网友

   标哥就是一个标杆。

  ??某网友

   在抗震救灾英雄中,如果拿三国人物相比照,陈光标应该是“常山赵子龙”。??媒体人王安

  -------------------------------

  仿史记?陈光标列传

  文/拂晓门前的吹笛人

   陈光标者,江苏苏北人也。少家贫,兄姊早亡,光标昼谋家用,夜则吟诵。弱冠,已具经商才矣。及长,虎颌环眼,有燕赵风骨,时人称之。

   光标虽行商贾事,然性抗烈,轻财贵义,诸事勤奋,渐富甲一方。光标好行善,淡声名,其善事多不彰。其父曰:“女行善,当为人表率,以正世风,虽有流言,不足畏也”。光标以为然,自此抚养孤遗,多施财物,慈爱闻于州里。郡察孝廉,州辟从事,举异行。远近咸归其义,师其行焉。

   戊子四月初八,蜀地大动,举国皆感地动,上下失色。光标于江城闻蜀中有难,乃语其部众曰:“我欲赴蜀中,诸君如何?”众曰“愿从公”。光标乃集壮士一百二十人,急调机械六十,多带金帛备赈,径赴蜀中,其时距蜀中地动,不过一时辰。江城至蜀千里,光标率众入蜀,次日即至,沿途赈济灾民,抚恤孤残。时蜀中死者枕藉,地动未止,光标亲冒飞石地裂,遍挖残垣,以寻生者。背尸二百,五人因之得全。又有蒙难幼童,死状甚惨,光标于断壁间拾其讲义,轻覆其面,不忍见也。蜀中父老皆感其德,光标未返,已有议为立生祠者。

   太史公曰:人皆有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光标起于寒微而富,是为能也,怜贫惜老,是其仁也,千里救难,因其义也,亲入险地,是其勇也,富不忘本,因其德也。肉食诸公,坐拥万钱,犹以为不足,务以求财为念者,能无愧乎?更有赈灾犹计利之多寡者,虽终富有四海,及没,不过一坟,又及数年,泯矣。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陈光标 | 陈光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