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生存环境日益窘迫 钢铁业步入大重组时期

  钢铁工业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业,是其他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钢铁工业的发展也有赖于煤炭工业、采掘工业以及动力、运输等工业部门的发展。近年来,铁矿石价格一路上扬,近期上海宝钢接受世界主要铁矿石生产商之一力拓公司高达96.5%的价格涨幅,意味着国内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

同时,焦炭价格大幅上涨、电价上调等,也将加大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钢铁企业通过连续涨价暂时缓解了成本压力,但一旦需求放缓,新涨价因素推动通胀再度走高,钢铁行业的景气度将走向分化。到那时,我国钢铁行业在集中度大大提高的同时,利润也将向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钢企倾斜。因此,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国钢铁行业在企业生存环境恶化、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企业的并购活动再次出现高潮。

  行业繁荣将近尾声

  力拓旗下公司哈姆斯利日前与中国宝钢就哈姆斯利矿石达成长期协议价格。在此协议价格下,粉矿上涨约79.8%,块矿上涨约96.5%。此次澳矿合同价的涨幅高于巴西矿的结果改变了既定的定价机制,进一步凸显铁矿石谈判双方议价能力的强烈反差,2008年钢铁企业的生存环境将日益窘迫。

  面对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的飙升,钢铁行业依靠下游行业强大的需求支撑,通过产品提价完成了成本消化。但实际上,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伴随宏观经济增速从顶点回落,钢铁行业势必结束全面走强的格局,行业分化在所难免。通过对国内钢铁行业龙头企业上海宝钢等的分析,虽然每吨钢材成本涨幅小于每吨钢材的价格涨幅,企业仍有盈利空间,但是企业成长性在下降。

  业内人士指出,钢铁行业景气大周期已经确定性地进入下降通道,虽然尚未显示衰退信号,但行业的繁荣将近尾声。从企业盈利能力的角度看,今年下半年钢铁企业将面临成本刚性大幅上涨和转嫁难以为继的双重挤压,毛利率水平不容乐观。

  以宝钢为例,2008财年铁矿石合同价综合涨幅将达到83%,对应吨钢成本上涨526元。另外,考虑到焦煤价格以及海运费价格的上涨,预计吨钢成本将增加766元,但宝钢二季度的提价幅度基本能够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成本的影响。从行业面看,预计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吨钢成本增加幅度将远超过宝钢的水平。

  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加大

  钢铁行业处于国民经济链条上游,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了行业的国内需求。但经历了大幅上涨的阶段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正在从顶部回落,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

  据估计,2007年钢铁下游行业中建筑和机械行业用钢比例分别为47%和41%,二者合计占用钢总量的88%。如果2008年钢铁下游需求结构与2007年接近,房地产和机械行业景气程度仍将左右钢铁行业的景气程度。数据显示,2008年1~4月中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6.3%,已经比2007年的19%有所回落。

  即使考虑到地震后的重建需求,对行业整体影响也不大。据估计,重建所需投资在6000亿~1万亿元左右,新增钢材需求在2000万~2220万吨。2007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在4.3亿~4.4亿吨,如果重建需要三年,每年新增需求拉动钢材消费只有1.5%~1.7%。

  同时,如果钢铁企业继续涨价,不仅将继续促进PPI攀升,还将挤出一部分下游需求。一方面,持续的通胀必将侵蚀所有行业的利润,投资意愿的降低将最终影响钢材消费。另一方面,如果钢材价格超过下游企业的承受能力,必将造成需求的减弱,抑制钢铁产能的释放。

  从外部需求方面看,出口量是衡量我国钢铁行业外需的重要指标。由于金融领域危机扩散,成熟经济体经济增速严重下滑,而新兴国家也不同程度地遭遇了通胀,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增速快速回落。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国内外价差的扩大刺激了出口的反弹,但是全年出口量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业内人士预计,某些出口高速增长的钢材品种,未来存在取消退税的可能,这也将对出口构成不利影响。

  一线大企业深度竞合成主流

  2007年,中国钢铁产业联合重组进程取得一定的进展。国有、民营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企业重组的模式及方法(详见相关报道)。随着日前广东钢铁集团挂牌和河北钢铁集团正式成立,钢铁行业整合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潮。这似乎印证了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所言:“从今年开始的三年中,中国钢铁产业的重组力度会是历史最大。”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都是在国家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前提下开展的,但上述一南一北两家钢铁集团的成立在实质和内涵上却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都预示着钢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整合的进步。而在国际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企业亟须提高竞争力的大背景下,中国钢企重组注定将从大小企业间的整合,跨向一线大企业之间的深度竞合。

  虽然国家发改委2005年就推出了明确的钢铁产业政策,但因钢铁企业动辄大手笔的特点,一定规模企业之间的重组整合推进速度一直未见提高。2006年唐钢、宣钢和承钢合并成立新唐钢集团,以及2007年宝钢收购新疆八一钢铁,成为过去两年最为轰动的钢企大事件。

  而2008年初以来,有影响力的整合重组事件则不断发生。3月17日,宝钢武钢分获广东湛江广西防城港项目;仅仅过了9天,山东钢铁集团在济钢和莱钢集团合并的基础上挂牌成立;6月,在广东钢铁集团和河北钢铁集团挂牌之前,复星集团亦通过旗下上市公司复星国际以38亿元购得天津钢铁集团47.5%的股份。

  业内人士指出,这轮重组高潮出现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今年的外部环境变化相当剧烈。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国内宏观紧缩的共同作用下,钢铁企业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不约而同选择抱团打捆,通过上中下游产业链的贯通、生产规模的扩大、区域布局空间的调整来寻找出路。

  重组特点差异化显现

  在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大趋势下,不同主角之间的背景差别在重组过程中的特点体现也显而易见。以新近挂牌的两大钢铁集团为例,河北在两大老牌国有钢企的基础上重组,以图尽快提高全省竞争力;宝钢则是不远千里以先进生产商的身份与广东传统企业进行结合,以实现优势互补。

  业内人士指出,从市场布局来看,河北钢企是从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出发进行重组,而广东则是从继续增产来满足当地需求出发进行重组。加之无论市场容量还是外贸出口,广东省是中国的南大门,宝钢在此设立新钢厂,也是中国钢铁业面向东南亚、中东、非洲的战略立足点。这也利于宝钢把触角伸向周边和国际市场,这是一种兼顾自身需求与国际化发展的选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广东钢铁集团是宝钢和广东之间以资产为纽带的共生体,共同出资,与之前并购八一钢铁在企业组织结构和操作手法上都有不同。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两者的区别还体现在:河北钢企的整合多少有些外人插手后的鲇鱼效应,首钢入冀后多少伴随着整合河北钢铁的猜想;而宝钢为保住老大地位,与武钢在南方市场暗自较劲也不足为奇,湛江与防城港两地一度争建南方钢铁基地也不是什么秘密。

  专家认为,目前中国钢铁业的局势正处于理顺和明朗时期。但由于外部原材料价格仍在不断“高烧”,国内钢铁业的整合也将继续推进。已有人将下一步的钢企重组整合期待从一、二线钢厂之间转移到了一线钢厂之间,因为这不仅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市场环境的要求。另外,前期实行合并重组的企业,都是在市场竞争中比较优秀的企业,这种示范效应也会推动重组整合的进行。

  相关报道: 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路径生变

  李拥军

  2007年,中国钢铁产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探索我国钢铁行业重组的模式及方法。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统计月报》2007年12期统计数据,前15家钢铁企业2007年粗钢产量为2.23亿吨。假设这15家钢铁企业没有发生兼并重组事件,则前15家钢铁企业在2007年的粗钢产量调整为2.067亿吨,二者相差1630万吨。在剔除兼并重组因素后,2007年粗钢产量前10家钢铁企业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为33.44%,前15家钢铁企业的粗钢产量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为42.24%,均低于2006年的34.85%和43.4%。从中可以看出,兼并重组对前10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提高的贡献率为2.3%,对前15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提高的贡献率为3.35%。

  可以肯定,当前提高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基本路径已发生转变,即更多的优势钢铁企业已由通过设备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方式转变为通过兼并重组方式实现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且,中国钢铁产业在努力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的同时,努力做到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品结构、实现钢铁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

  如果从产权结构、企业组织模式、企业管理等角度,对2007年我国钢铁企业重组事件进行分析,可归纳出如下几个特性:

  第一,跨区域企业重组已成为企业重组的主要潮流,这说明各级政府作为国有钢铁企业出资人,在推进钢铁企业资本整合方面发挥出了决定性的作用。如宝钢对新疆八钢的重组,得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宝钢以69.61%的股权控股八钢,新疆国资委仅保留15%的股权。重组后,宝钢采用了拷贝模式对八钢进行全方位的支撑,仅2007年就有1400多人次前往八钢进行管理输出和技术指导。

  第二,多数企业重组是基于产权层面的整合,即重组企业通过控股的方式对被重组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实质性掌控,这使钢铁企业重组逐步走出联而不合的怪圈。重组后的新企业在企业行为上更具有一致性,维护了企业利益的整体性,从而达到了1+1>2的效果。如宝钢、沙钢、攀钢、华菱集团、中钢集团、中信泰富、马钢都对被重组企业拥有控股权。

  第三,参与企业重组的主体有国有企业(如宝钢、武钢)、民营企业(沙钢、建龙钢铁等),同时国外著名钢铁企业如安赛乐米塔尔公司等也开始尝试通过资本市场对中国钢铁企业进行重组。

  第四,基于产业链整合模式的企业重组在中国钢铁业中出现,如中钢集团、五矿集团开始涉足钢铁生产环节。

  第五,钢铁企业间合作投资的模式开始出现,此模式体现出钢铁企业间的战略性合作。如宝钢集团与邯钢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各出资60亿元成立邯钢集团邯宝钢铁公司,合作建设邯钢新区;宝钢集团与包钢(集团)公司签订战略联盟框架协议。首钢、鞍钢、太钢在此方面亦有所作为。

  第六,中国优势钢铁企业集团已开始考虑通过资本重组的方式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中的资源布局和市场布局。如攀钢依托钒钛资源对西南地区中小型钢铁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在对西南地区铁矿资源进行高效整合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攀钢在西南地区钢铁市场的份额,也进一步优化了西南地区钢铁产业的集中度。

  第七,被重组企业相对重组企业而言,在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工艺水平等方面处于劣势,即重组的基本模式是大吃小,尚没有出现强强联合造就一个更为强势的钢铁企业集团的重组模式。

  阅读链接: 2007年我国钢铁企业重组事件回顾

  1.宝钢集团实现与新疆八钢的联合重组,并与邯钢集团合资建设邯钢新区。

  2.鞍本集团与凌钢联合组建鞍本集团朝阳鞍凌钢铁有限公司,在辽宁省朝阳市兴建鞍本集团朝阳鞍凌精品钢基地。该项目总投资约63亿元,资本金为28亿元,初步确定鞍钢集团出资21亿元,占资本金的75%,凌源钢铁集团出资7亿元,占资本金的25%。该项目建设内容为:年产200万吨生铁的高炉及附属设施;年产200万吨钢的炼钢厂及附属设施;1条1700mmASP热连轧生产线,生产规模200万吨;相应的公辅配套设施。项目生产规模为生铁203万吨,钢坯205万吨,钢材200万吨。

  3.武钢集团与云南昆钢集团联合重组,拥有昆钢股份的48.41%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4.马钢集团与安徽合肥钢铁集团联合重组,拥有马钢(合肥)钢铁有限责任公司71%的股权。

  5.华菱集团与江苏锡钢集团联合重组,拥有锡钢集团55%的股权。

  6.沙钢集团与江苏淮钢、河南永兴钢厂、永钢联合重组。2006年6月,沙钢斥资20亿元,收购苏北地区最大钢厂淮钢90.5%的股权,取得300万吨钢铁产能;2007年9月,沙钢又以20亿元现金购入河南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安阳永兴钢铁有限公司80%股权,产能增加250万吨左右;2007年12月,沙钢购买南丰镇永联村村委会在永钢集团中的25%股权,成为永钢集团控股股东。

  7.建龙集团参股重组通钢集团,占新通钢20%~30%的股权。

  8.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对西昌新钢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重组,拥有其66%的股权。

  9.五矿集团获得营口市人民政府所持有的营口中板厂全部国有产权,控股营口中板厂。

  10.中钢集团先后重组吉铁、吉炭、遵义铁合金厂、青海铁合金厂、洛阳耐火材料厂、邢机、衡机、西安重机等企业,并与邯郸纵横钢铁公司在黄骅港工业园区合作兴建钢铁厂。

  11.中信泰富集团重组石家庄钢铁公司,拥有石家庄钢铁公司65%的股权。

  12.迁安市松汀钢铁公司与九江钢铁公司等企业联合重组。

  13.文丰钢铁公司与北方佳源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在曹妃甸工业区共建板材精密加工基地。

  14.安赛乐米塔尔公司拥有河北津西钢铁公司28%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15.首钢与唐山宝业钢铁公司合作,由首钢控股在乐亭工业园区兴建250万吨以薄板、中厚板为主的精品钢铁基地。

  16.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公司和海南钢铁公司合资组建的海南矿业联合有限公司,并拥有60%的股权。

  17.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天津太钢天管不锈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黄珂)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