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外贸全国大摸底 贸易政策如何调整

  2008年7月4日-8日,短短六天,4位中央领导分别到江苏、上海、广东、浙江、山东5个外向型经济最发达的省市进行经济考察和调研。外贸企业的生存状态再次进入中央决策高层视野。中国的贸易战略,已经朝着“提升结构”的方向演进,“减顺差”仍是商务部门工作重心之一。

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正是推进贸易平衡的两大政策。此轮外贸全国大摸底之后,贸易政策如何调整,将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凌方才今年收到的调研材料已经超过十份。

  凌是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广东最大的服装出口企业之一,进入2008年以来,接受的调研比往年多得多。

  先是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然后地方经贸系统、地方商协会、统计局、外管局等外贸相关部门,接踵而来。

  调研的部门不一,但是调研主题越来越集中。

  凌方才手上的十份调研,关于企业出口困境的调研三份,关于工厂倒闭潮的调研一份,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影响的调研三份,美国次贷危机对出口影响的调研一份,2007年出口退税率调整对企业影响的调研一份。

  “这是我们最为艰难的一年。”凌方才说。

  同样的艰难,不一样的表情。

  “现在是亏本出口,但是不敢关门,再开工很难,停工后有银行对贷款的连锁反应,企业是顶着压力在出口。”山东省外经贸厅计财处副处长杨德胜道出了外贸企业的两难困境。

  来自浙江的企业情况,也是不妙。“一些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增加了45%-50%。”7月17日,浙江省工商联会长、浙江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本报记者获悉,目前各部委的调研结论并未完全出台,包括纺织、服装在内的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可能成为政策受益者。各商会提交的政策建议,主要寄望于保持政策稳定性、出口退税回调以及资金面的支持这三项。不过,目前除了纺织服装出口退税回调政策呼之欲出外,其他行业并未无明确政策信息。

  1 全国大摸底

  纺织业又站在生死线上。

  2005年纺织品特保调查后,曹新宇从来没有像这半年这么紧张过。曹新宇是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今年以来,由于纺织服装出口形势的急剧恶化,该商会先后组织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调研以及5次左右的专门市场调研。

  半年时间接近10次全国性的大规模调研实属罕见。曹新宇说,这些年来他摸索出一个结论,“媒体找我最频繁的时候,就是纺织行业形势最糟糕的时候。”

  2008年的第一次调研启动于2月,当时商务部刚刚开过通气会,提出要防止汇率变动、紧缩政策、次贷危机、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等多重因素叠加,对出口造成过大打击。随后中纺商会就此展开了第一次调研。

  但第一次调研方案刚刚写出来,第二次调研摸底旋即在3月紧急启动。是时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大范围倒闭的报道开始见诸报端。为配合商务部了解实际情况,中纺商会先后实地走访了广东东莞和江苏吴江。

  4月15日广交会开幕。当时,刚刚结束的第18届上海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纺织服装的成交首次出现负增长。5天会期里,纺织服装类商品共成交18.44亿美元,比上一届下降了0.54%。中纺商会赶在广交会前,启动了第三次度调研,摸底纺织企业生存状况。

  第四次调研则在5、6月份,下半年出口形势,已经迫在眉睫。

  数次调研后,中纺商会向商务部提交了调研报告,并提出了系列政策调整建议。

  “江浙企业相对埋怨得比较少,最觉得委屈的是中、西部以及广东东莞、中山等地企业。”曹新宇说,中、西部企业基础相对薄弱,因此政策紧缩等系列因素对其打击很大。

  广东一家玩具出口商今年就参与了四、五次各类座谈会,其中有两次是赶赴北京参加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的座谈。

  “座谈的时候,反复被问到,遇到什么困难、下一步走势、有什么对策建议”出口商告诉记者,“主要都是在摸底,政府想要知道企业的承受底线究竟在哪里。”

  2 决策层出发

  前期摸底之后,反映的问题,引起决策层高度重视。

  本报记者获悉,进入6月之后,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在内的多个部门,即启动密集调研,掌握当前出口形势。地方系统以及相关商会、协会亦有协助配合。

  “基本都是在摸底”,数位参与调研的人士告诉记者,决策层希望厘清出口现状,以期对下半年甚至明年出口形势有一个准确预判,而这些调研报告可能左右回暖政策的出台。

  知情人士透露,6月前后,国务院有关领导已经批示,要求商务部、发改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等几部委在各自范围内调研外贸出口形势。据悉,这些调研材料会在各部委的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汇总,随后撰写调研报告上报国务院。

  一位广东经贸系统官员也介绍,商务部今年多次赶赴广东调研,“单单6月就来了好几次”。他称,商务部副部长于广州近期也将赶赴广东了解情况,调研主题是“珠三角商务形势调研座谈会”。主要议题包括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预计下一步走势以及对策建议三个部分。

  广州市经贸局近一个月接待了7组来自北京的调研小组。7月17日广州市经贸局局长肖振宇表示,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以及台港澳办公室已经来到广州。近两日国务院秘书一局的相关人士也正在广东调研中小企业生态。

  海关系统人士也向记者透露,7月初,一些地方海关开始召开企业座谈会,并结合各区域情况撰写报告提交至海关总署。他说,这都是在为7月中旬的“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准备材料。

  本报记者获悉,就是当前外贸形势报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启动相关研究课题,课题组将在这一报告中提出决策建议。

  另外,包括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在内的一些商、协会也都基本完成调研,部分商、协会已经向商务部或者国务院相关智囊机构提交了报告,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对各个行业的回暖政策建议。

  到了7月,形势逼人。前期摸底还未结束,决策高层亲自接过调研接力棒。

  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紧急给各省级外经贸企业集团下发通知,要求为即将到来的一次高层调研提供基础材料,并要求在三个工作日之内完成上报外贸处。

  3 数据水分

  密集的摸底和调研与一系列波动的数据相联系。

  海关7月10日发布的统计显示,今年1-6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达1234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其中,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

  如果仅看增长绝对数据,这不仅不能说是一个值得忧虑的数据。

  道琼斯通讯社调查了12位经济学家,他们预期6月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上升23.4%。经济学家的预测与公布的外贸数据相当。

  但这还是绝对增长数据,数据后面是一道下滑曲线。

  较去年同期,21.9%出口增速是在下降5.7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完成的。如果细分析,6月单月,出口增速更是下滑到17.6%,而5月份这个数据是28.1%。

  还有更值得忧虑的地方。数据中的水分到底有多少?一个直接的原因是,源于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贸易数字,与企业的冷暖感受还有缺口。

  雷曼兄弟亚太区经济学家孙明春分析,即使6月份17.6%的增速,也夸大了中国出口的增长力度。因为这是用价值名义来衡量的,如果以每两周公布一次的出口量增长来衡量,6月出口增长很可能低于10%,这也远远逊于去年平均25%的出口增速。

  上半年平均超过20%的出口增速,与去年下半年的数据相差不大,但“实际增长率却不一样”。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分析说,2008年上半年,国内商品出口的提价幅度在10%左右,而去年下半年这一幅度大约是5%,再考虑中国海关数据是以持续贬值的美元计价,若以人民币计价,“实际的出口增长率只有百分之十几”。

  商务部一直希望,全年出口增速能够不低于15%的水平。

  但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金伯生告诉记者,上半年21.9%的出口增速估计有10%左右的虚增,“这中间有热钱流入带来的出口水分”。

  挤水分,从2007年开始,即被纳入管理层的视野。2007年初,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曾组成联合调查组到深圳,揭开了深圳纺织服装出口虚增上百亿美元事件。受调查的17家中,就有16家存在高价金额出口。

  以输美内衣为例,国内出口均价也就2美元,而一些深圳企业的账面出口价居然高达200美元。

  4 摸底结论

  四次大调研,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发现,对企业冲击最大的是上半年近6%的人民币快速升值,其次便是当前资金链的紧张。据悉,目前不少企业的结算周期被迫拉长,“30天的延长到60天,原本60天的延长至90天,已经出现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案例了。”

  山东樱花的凋落就正是受困于资金。4月,大型棉纺企业山东樱花纺织集团资金无法周转,负债8.9亿,被山东如意集团重组。

  曹新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通过系列调研,他们得出三项结论。

  一是,在当前国内压力和国际需求疲软的双重打击下,纺织服装行业已经受到严重冲击,“并非企业不愿意升级调整,而是外部环境太糟糕,难以回旋”。

  二是2008年全年纺织服装出口不乐观,5月单月,占行业出口60%以上的服装,出口同比增加仅仅1.1%,“这一接近负增长的数据前所未有”。

  三是,主要市场之一的欧盟存在不确定因素,目前欧盟受到高汇率、高油价、高通胀的“三高”困扰,这可能影响国内企业下半年甚至明年的出口。

  “目前国内4万多家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有2/3处在零利润状态;其余1/3略有盈利,平均净利润水平不会超过3%。”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告诉记者,这是他们行业的普遍估计。

  中国机电商会进出口综合部主任刘春周告诉记者,受访的7000多家机电企业,90%表示订单呈现下降趋势。

  中国机电商会调研出的报告显示,大部分企业认为去年以来导致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过快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特别是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大大高于企业的预计;同时出口退税和利率上升等因素也是影响企业成本提高的重要因素。

  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企业平均成本上升在10%~20%左右;同时,75%的企业预计2008年产品出口价格要上升,其中41%的企业认为涨幅会超过15%。

  生产成本上升后,外商可能为企业分担的比例非常有限,46%的企业表示外商分担比重在10%以下,24%的企业表示外商分担比重在10%~25%之间。

  来自海关系统7月初刚刚完成的一份调研报告说,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出口行业、外币资产高、产品国际定价的行业冲击较大,电子、纺织、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低利润行业生存环境趋于恶化,部分内资、韩资、台资、港资企业产品竞争力受到影响。

  海关人士表示,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受影响最重的是内资企业,港资、台资企业影响居中,欧、美、日资企业受影响有限。

  报告称,“三率两价”(出口退税率、汇率、利率、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频繁变动,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和不可预计性,不确定因素使企业难以对外报价,不敢承接超过3个月的长单、大单。

  另外,企业订单多以美元成交结算,签订订单与接收货款时间差较长,汇率变动使外销型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外贸企业,对数据特别敏锐,来自他们的经验说,人民币每升值1%,企业利润率将下降5%?6%。

  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也给记者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企业向银行借500万,但要存银行200万,利息仍按500万算。“银行利息再高,也比地下钱庄高啊。”徐冠巨说。过去大半年时间,徐是在调研路上度过的。

  纺织业正是其中典型。

  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凌方才告诉本报记者,该公司纺织服装的出口额正在逐步缩减。两年前纺织服装出口业务约占广东省纺年度出口额的70%,现在这一比重已经下滑到不足50%。

  “贸易型企业净利润水平多数不足1%。”凌方才说。美国需求的放缓也十分明显。凌方才预计,今年其对美出口可能下滑5%-10%。“不少美国中小买家已经不再下单。”

  广东省纺织去年对美国出口服装1.2亿美元左右,如果下滑5%-10%,那就影响了相当于600万美元到1200万美元的出口。

  5 三大商会建言

  密集调研之后,政策建议。

  曹新宇说,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给出调控建议依次为: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资金面能够适当放松,回调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2%-4%。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希望,政府能够体察企业现状,此前严控贷款投放的政策能适度调整,另外也希望出口退税的速度能够加快。目前的出口退税周期一般在3个月-6个月,“个别地区甚至拖到一年才退。”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还建议决策层能够优先回调服装、家纺等成品的出口退税率4%;另外,半成品的出口退税率回调4%,“半成品如果不能回调4%,也希望能回调2%”。回调的时间点同样做了说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建议将人民币汇率与出口退税政策联动,在人民币升值较快时回调出口退税率。

  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也被中国轻工商会提到了首位。中国轻工商会鞋分会秘书长王颖告诉记者,由于人民币升值、利率、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都处在持续变化的阶段,“这所有的利空消息都不确切,以致企业难以确定价格,接下订单。”

  该商会也明确提出,希望政府将鞋的退税率由目前的11%回调至15%。

  中国机电商会呼吁政府稳定企业预期,短期内应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灵活管理人民币升值速度,并建议提高消费电子类产品等一些技术先进产品的出口退税。

  中国机电商会预计,其会员企业在外已签约的项目总价值为600亿至700亿美元,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0%,则这些企业将损失60亿至70亿美元。

  6 政策演进

  外贸政策,回调不容易。

  2001年入世以来,政府此前奉行的鼓励出口创汇政策仍然延续,政策面上已经逐步意识到控制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注意可持续发展。这一阶段我国贸易政策的重点是履行入世承诺,逐步调低部分商品进口关税,并取消部分商品的进口配额。

  这之后,也是我国外贸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广东省纺梭织事业部总经理卢展强对此印象深刻。2002、2003年是行业最为景气的一年,卢展强说,“一笔单子最少也有7%的净利润”。

  2005年开始政府就数次小范围下调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主要集中削减钢铁等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等“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受此影响,卢展强说,这一年,他们的净利润水平下滑到5%。

  到2006年,庞大的贸易顺差继续成为一个棘手难题。政府对出口的态度开始转变,“减顺差”成为贸易政策的新基调。

  政府开始大范围削减出口优惠,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就是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以及逐步收紧的加工贸易政策。

  2006年9月,政府首度大范围调整出口退税,这轮调整取消大部分矿产品、煤炭、天然气的出口退税,钢铁出口退税率由11%下调为8%,纺织品出口退税从13%下调为11%,但一些高科技产品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其退税率得以提高。

  2007年7月,政府再度出手。第二轮出口退税大调整中,533项“两高一资” (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遭取消,包括矿产品、肥料、染料等化工产品、皮革、部分木板和一次性木制品。

  加工贸易政策也在持续收紧。2006年开始,政府逐渐扩大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涉及均为“两高一资”等商品;2007年7月,政府首次公布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这一目录除了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等“两高一资”产品,还涉及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2006年、2007年这两波密集且强度大的调整,让广东省纺措手不及。卢展强对2007年的退税下调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他刚与德国最大邮购商otto签署了一笔200万美金订单,“退税一调,我们立刻损失了15-16万人民币,净利润率直接下滑2%。”

  到2008年,省纺内部拟定的目标是,纺织服装出口力保1%的净利润。六年之间,从7%净利润到1%净利润保卫战,卢展强说,企业的失落感尤为强烈。

  7 博弈回暖

  商务部曾公开贸易平衡的时间表,希望能在2010年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

  政府此前并未料到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拖累会如此严重。企业遭遇了美国因次贷危机导致的外部需求缩水,再考虑到人民币升值、《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多因素作用下,传统制造业所受冲击超过了政府此前预期。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赵玉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建言,能否被采纳,还要等待。

  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测算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果真如传言所说,纺织品退税回调2%至13%,服装回调4%到15%,那么这一调整将让纺织全行业增加约132.29亿元的净利润,这占到2007年纺织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的11.4%左右。可谓四两拨万金。

  张永军则建议政府放缓人民币升值的节奏。

  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也是暂缓升值的支持者。

  2007年11月,商务部就曾发布调研报告,提醒各级政府,一旦出口大幅回落,有可能会使中国本轮经济增长周期出现“拐点”。

  周世俭说,实际上,中国约有30%的出口货品都流向了美国,央行就曾估计,美国经济增长每放慢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就会下降6个百分点。

  在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用力权衡上,政策目标遇到了进退两难的一个抉择。

  虽然实际的出口增速下降幅度比较大,但2008年全年贸易顺差预计还将维持在2400亿美元左右的高位。国家信息中心张永军说,即便高层近期高姿态关注外贸,“政策也不可能完全转向去扶持出口,即使出台回暖政策预计也仅仅是局部微调,而非全盘调整。但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承受力较弱,可以考虑小幅回调这些行业的出口退税率”。

  “核心的调控将围绕GDP的增幅。”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金伯生告诉记者,所有的宏观调控目标,以保证GDP同比增长9%-10%为前提,如果决策层预期明年一季度的GDP增幅低于9%,则出口政策可能面临调整。

  目前出口呈现的情况是2006、2007年密集减顺差政策导致的结果,这本是政策调整的方向,但是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出口所受的打击比预期严重。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赵玉敏表示,当下应该关注主流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政策面趋宽松,全行业受益,对于那些优质的内涵式发展的企业反倒不利”。

  在保出口还是继续确保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政策效果,进而巩固宏观调控目标,还有一个微妙的决定因素??就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说,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吸纳的从业人口大约1800万,其中1200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1亿农业人口每年为纺织工业提供约600万吨天然纤维原料。

  此外制鞋产业也吸纳了至少400万左右的劳动力,这还不包括上下游产业的就业。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赵玉敏说,政府实际上是在权衡各方利益。不过,即使给劳动密集型企业略微回调出口退税,也仅仅是一时的救急之策,“企业要政策的余地不大,毕竟整个优化贸易结构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曹新宇 | 凌方才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