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制造业与物流业亟待风险共担 联动发展应对市场

  从高烧的燃油价格到新《劳动合同法》(下称“《劳动法》”)的实施,从人民币升值问题到央行银根紧缩、提高贷款门槛……市场危机冲击波一层层地袭来。

  作为供应链上下游的制造业和物流业如何“联动发展”?

  “两业”举步维艰

  在今年年初的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不无忧虑地说,“今年可能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尽管对经济发展形势的警钟已经拉响,但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作为基础性服务业的物流业,以及国民经济支柱的制造业,都还应对得力不从心。

  进入08年以来,燃油价格涨幅之大,物流企业始料不及,运输成本压力成为最大的生存压力:部分公路物流企业经营成本大约增长了40%,有的为生存不得不亏本经营,有的不得已关门歇业。

  为推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今年初《劳动法》颁布实施。新法虽规范了物流行业用人制度,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但也不可避免地加大了物流企业的人力成本。

  在快递、配送等物流领域,相当一部分企业过去雇佣临时工,没有签署劳动合同,没有为员工交付保险等,而新劳动法在劳动合同及保险等方面都提出严格要求;在危险品物流领域,许多企业还没有建立职业病保障机制,甚至一些劳动者若被发现职业病后反遭辞退。但新法规定员工合同期满,用人单位必须要为其进行健康检查,如果发现病例,则不能将其随意解雇。

  对过去粗放发展的物流企业来说,如果说在油价和人力成本已让他们不堪重负,那么,央行银根紧缩,提高贷款门槛,则让一些中小物流企业连救命稻草都难以抓到。作为轻资产、重服务的物流行业,很多中小企业无款可贷。

  而上述危机一样冲击着物流服务的主战场??制造业。以珠三角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曾有过让世界惊叹的“深圳制造”和“深圳速度”。今日,珠三角作为世界最大的区域生产基地,其玩具、制鞋、服装等众多中小制造企业,却因原料成本、运输成本、人力成本等高涨几近崩溃。

  以鞋企为例,2008年1-5月份,珠三角地区鞋类出口企业有2428家,比去年同期锐减2331家,接近一半的珠三角鞋类出口企业今年已经没有出口实绩。1-5月份珠三角地区出口各类鞋9.4亿双,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5.7%。

  倡导“风险共担”

  中国物流业、制造业如何摆脱市场风险?如何保障稳健发展?

  在制造行业有三个“百分之九十”值得我们深思:一个制造企业,纯生产的时间只占全部生产流程总时间的10%,而各种物流时间占90%;一个工业产品,生产成本只占10%,而采购与物流成本占90%;一个工业产品,生产的利润只占总利润的10%,而物流与销售利润占利润的90%。

  这三个“百分之九十”,其实用数据告诉我们的是现代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这两个产业唇齿相依的关系。离开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可能是“无水金鱼”;反之,离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现代制造业也如同“无轮战车”。两业需要在开拓市场时联动发展;在面临风险时要同舟共济。

  目前,我国工业品物流总额占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高达约90%。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和全球制造业的中心,现代物流服务对其支持作用非常关键。2007年,国家发改委倡议“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得到“两业”人士积极响应。在今日,两业都面临发展风险时,我们认为“两业”亟待风险共担。

  首先,“两业”实现风险共担,是对两大产业的产业文化精神的一次大考。健康的产业文化是产业常青的根基。中国传统的儒商文化一直讲究“和能生财”。这“和”有和谐之意,更有合力的意思,即在危难时刻,能够齐心合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这种“和”的商业文化精神,在今年年初的南方雪灾,及后来的“5•12”大地震,及南方大洪涝中都有生动体现:许多生产制造业企业,抛开企业利益,日夜为灾区人民赶制救灾物品;许多运输物流企业,冒着生命危险,日夜兼程运输救灾物资。他们为国家社会和经济生活的稳定、发展、和谐做出卓著贡献。

  其次,两业风险共担是形势所需。当危难只有一人承担,可能重不堪负;当危难由众人分担,可能是重不足道。如果我们的物流业高油价、高人力成本等带来的危机,只有物流企业承担,也许在众多物流企业歇业或倒闭中,带来的是制造业的物流成本高涨,甚至生产供应链断链,乃至整个经济生态环境的恶化;如果我们的制造业能够积极与物流业风险共担,共度难关,不只是能帮助物流业走过危机,也将在提升物流产业过程中,升级自身的物流供应链,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风险共担本质上就是合作共赢。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企业都是在不断化解危机中前行,在与市场风险的一次次博弈中壮大。处在逆境的“两业”通过化解风险来谋到出路,而当“彩虹”出现的时候,这种在风险中形成的完善的企业管理及运作模式,同样会为“两业”赢得更多商机和更多的利润空间。

  “共担”可以实现

  “两业”风险共担不是什么玄虚的话题,而是能真真切切落实到企业生产运营和服务等实践里。

  对制造企业来说,现代物流是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制造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许多制造企业应该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功能整合,实施流程再造,分离外包物流业务,与物流企业深度合作。

  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企业背后,一定有一个或几个大的物流公司为其生产链条的持续运作提供强有力的供应链服务。在面对产业风险时,制造企业更多不是在运费等方面与物流企业斤斤计较,而应在全面评估供应链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企业以往的供应链管理以缩短产品制造周期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而缩短周期则主要通过变更物流运输方式加以实现,而较少涉及其他方面,诸如精简操作流程、使采购管理更有秩序、提高决策与预案审批的效率。

  其次,制造企业应该深化物流社会化,深化物流服务的一体化外包,改变“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滞后观念,尽可能为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这样一则为物流企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利于自身提供供应链整体效率。

  对于物流企业,要实现风险共担,同样需要做出努力。首先,服务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物流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转变“价格战”等思路,避免恶性竞争。要积极在提升专业化、一体化服务上,为制造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这方面,国际上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在德国,DHL就与飞利浦、IBM、英特尔、SAP等制造企业及信息化企业多元合作,深化供应链管理,提供高效快捷物流服务,降低市场风险。

  其次,物流企业要不断更新物流设备等,与制造企业共同分析整个商品制造、运输等供应链环节上的燃油消耗,从源头剔除不必要的能耗。提高物流设备运行过程以及仓库保管中的能源利用率,或使用可替代能源,有效降低供应链中的油耗密集度,从而实现整体物流成本的降低。

  在2007年,全球航运物流巨头马士基航运公司开始实施仓储运输质量与能源效率(QUEST)方案。该方案不仅不影响冷藏运输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将制冷的能耗削减至50%,让货主企业得到优质的冷链物流服务。

  当然,实现“两业”风险共担还有很多困难和障碍。比如,制造业能否以前瞻眼光深化物流环节社会化?物流企业能否真正改变观念,升级一体化精益服务?风险共担中的利益博弈,由谁来协调?如何改变影响“两业”风险共担的政策障碍,等等。

  不过,只要“两业”都能从产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完善各自的理念和运营模式,只要相关政府部门及行业组织积极推动这一理念的落地,实现“两业”风险共担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责任编辑:雍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