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商业评论

在冬天来临前准备好

   “剩者为王”,如果能熬过冬天,很显然,剩下的企业实力不凡。

  但早作准备是必需的。企业应对“冬天”的最大危险,就是漠视“冬天”的存在和到来,滕斌圣建议企业应建立预案。

  在这份预案中,要从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出发确立企业“过冬”计划,而且要详细到“温度”下降到怎样程度将采取怎样的步骤,且尽量使用定量分析而不光是定性分析。

  当企业面临较为严峻形势时,类似“扭亏战略”的战略模式必须实行,加强“锻炼”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在实行过程中,滕斌圣认为一点很重要:“下得去手”。战略调整、提升管理水平以及压缩成本都是必要的,较短时期见不到收益的长期投资可以考虑压缩,非核心的边缘业务可以考虑砍掉,向有更高盈利能力进军的产品战略调整也有必要。

  这显然是中国企业被逼“练内功”的好机会。波士顿咨询合伙人利嘉伟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出口还不错时,对制造业企业练好内功的建议往往被忽略,但在“冬天”来临时这将成为企业为了活下去而不得不采取的自卫措施。

  过去“过冬”的教训,还提醒企业在业务调整过程中,要对人才进行合理配置。当企业不得不进行裁员时,要充分与员工沟通,以免整个团队的士气受到破坏,因为不恰当的裁员可能会产生“兵败如山倒的”效果,而在最困难的时候,员工高昂的士气将是企业最贴身的“棉衣”。在整个“过冬”过程中,企业HR部门给CEO能帮上最大的忙,就是与员工频繁沟通,保持整个团队的紧密。同时,核心员工的保留值得高层重视。几年前,当华为期望通过减少员工缩减成本时,设立了内部创业计划,这项看上去非常完美的政策施行不久后就被终止,因为期望离开创业的多是其核心员工,这对华为是很大损失。

  “过冬”是中国企业早晚将要遇到的问题。

  “日本在上世纪60~70年代,韩国在80~90年代都曾遇到这个问题。”利嘉伟认为当前的“寒冬”是中国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遇到的。

  30多年前,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亚洲四小龙”腾飞之初,也是利用低廉的劳动力等,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接受来自欧美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逐渐增加,面对新开放的中国内地市场,其低成本优势也渐渐失去,这种被称为“30年现象”的周期也降临到中国企业身上。

  “中国企业必须要进行创新。”利嘉伟对本报记者表示,他认为“冬天”正是中国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出低成本竞争泥潭的好机会。日本丰田汽车也正是凭借上世纪70年代国际石油危机导致的全球性萧条,最终打败强大的欧美对手。

  较早准备“过冬”的青啤在创新上的努力,已获得不错回报。青啤对本报记者表示,青啤创新项目“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已节约大量成本。在没有增加设备投资的情况下,青啤增产212万吨,节能价值3.22亿元。

  同时,“冬天”还将推动市场结构调整,加速行业洗牌,提高行业集中度。相信“冬天”过后,一批更强大的中国企业将出现在全球市场格局中。

  

(责任编辑:佟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滕斌圣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