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加强我国金融危机管理刻不容缓

   王勇

  金融危机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在金融危机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金融危机管理预案和程序而直接采取的对策。

  从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角度来看,金融危机管理是一种最典型的公共产品,从维持金融秩序的能力视角,金融危机管理是政府必须及时地提供的公共产品。

  在我国,应当建立以央行首脑为金融危机管理最高指挥官的常态金融危机管理体系,设立“全国金融危机管理指挥部”,统管全国的金融危机处置。央行各级分支机构也要设立负责金融危机管理的部门,应对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不仅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对人们的心理会造成巨大的冲击。纵观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与越南爆发金融危机前的表现有些类似。于是,人们普遍担心,我国的股市和房市这些资产市场会不会出现崩盘,金融危机是不是已经到来,如何去进行识别并加强防范。这些都属于金融危机管理的范畴,从目前我国的情况看,加强金融危机管理刻不容缓。

  强化金融危机管理的意义

  前不久爆发的越南金融危机,几乎在没有任何明显征兆的情况下,突然陷入金融危机之中,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首先,越南盾迅速贬值。近几年,越南盾一直处于不断升值的趋势中,2008年3月下旬,越南政府接受外国专家“以本币升值控制通货膨胀”的建议,将越南盾与外币的浮动幅度由0.75%扩大到1%。这样,快速的升值降低了热钱获利的成本。一旦热钱完成套现过程,那么,本币的贬值就变得难以避免。

  其次,通胀形势严重。通常,通货膨胀一般都是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的导火索。2008年5月,越南CPI涨幅达到25.2%,创1992年以来新高。在存款利率为负值的情况下,民众对本币失去了信任感,纷纷将越南盾兑换成黄金或美元,导致越南盾急速贬值,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其三,股市和房地产泡沫快速破灭。从2005年到2007年3月12日的两年多时间中,越南股市涨了5倍。到2007年1月份时,越南股市指标股的平均市盈率就已高达73倍,成为“世界增长率最高的股市”。然而,越南股市自2008年5月初开始下跌,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跌幅已达64%。同时,最近几年,越南地价、房价持续上涨,累积了大量泡沫,最终成为助推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现在,越南大、中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平均下跌已达50%以上。由于这次下跌是泡沫的集中爆发,其强度已经完全超出了政府可控范围。

  最后,国际热钱疯狂冲击。热钱的唯一目的是逐利,但在热钱进入之初,由于其所营造的虚假繁荣的诱惑力,非常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越南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沉浸在这种虚假的繁荣中,热钱进入之初在满足越南对资金的焦渴需求的同时,也在埋下巨大的隐患。一旦牟利的意图实现,热钱就可能突然撤退。当热钱撤退,支撑虚假经济繁荣的基石倒塌,就容易引发金融危机乃至整个经济危机。我国与越南在经济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应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不断加强金融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一种必需的公共产品

  金融危机管理反映政府整体危机管理水平。危机管理,本来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专业术语,现在已被应用于社会管理包括金融管理当中。金融危机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在金融危机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金融危机管理预案和程序而直接采取的对策。

  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从基本动因的角度,危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要针对由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前者如火灾、地震、台风、干旱,后者如暴力对抗、恐怖主义事件、战争等。另一类是由经济社会中对抗的统一体因经济博弈而引发的经济社会失衡和混乱,如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等。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危机状态构成对正常金融经济秩序的威胁,直接影响着一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从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角度来看,金融危机管理是一种最典型的公共产品,从维持金融秩序的能力视角,金融危机管理是政府必须及时地提供的公共产品。因此,金融危机爆发后,就需要政府调集力量,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努力阻断和挽回给国家和社会公众造成的损失。能否降低金融危机的危害程度,能否将危机转化为机会,最终要看金融危机管理的有效程度,这直接反映了政府进行金融危机管理的水平。

  2008年6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07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显示:2007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2288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39%;对外金融负债12661亿美元,增长23%;对外金融净资产10220亿美元,增长67%。在对外金融资产中,对外直接投资1076亿美元,证券投资2395亿美元,其他投资4061亿美元,储备资产15349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资产的5%、10%、18%和67%;在对外金融负债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7424亿美元,证券投资1426亿美元,其他投资3810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负债的59%、11%和30%。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对外金融资产在迅猛增长。为了确保我国对外金融资产的安全,应当加强金融危机管理。

  美国次贷危机的处理方法

  次贷危机管理的“拯救”方案。自2007年7月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以来,为保障宏观经济大局,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不惜对金融市场施以“猛药”,推出了包括大幅降息、巨额注资以及启动短贷拍卖机制等在内的一系列救市措施。(1)注资。为了缓解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稳定金融市场,截至2008年6月底,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和英国央行等已累计向金融市场注资5000亿美元,暂时阻止全球资金链条的断裂和危机的扩散。(2)降息。2007年9月至2007年底,美联储连续3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5.25%下调至4.25%。2008年1月,美联储两次降息,5月1日,美联储又一次下调利率,至此,联邦基金利率已降到2%。美联储如此频繁和大幅度降息,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降息可减少次贷违约数量,并有助于消费和生产投资增长。(3)退税。2008年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退税额达168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法案》,按照这一法案,2008年每个劳动力可得到600美元的一次性退税,每个未成年子女可得到300美元,即每个三口之家共获1500美元,全年共退税1520亿美元。其目标是通过大幅退税刺激消费和投资,进而刺激经济增长,以避免经济衰退。(4)减债。2007年12月以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抵押贷款债务减免法》,要求银行免除部分抵押贷款;公布了一项房贷解困计划,使至少30万房主减轻偿债负担;组建了一个名为“希望联盟”的私营机构,帮助64万个次贷借款者重新安排债务。(5)救援。2008年3月14日,全美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宣告破产,美联储立即组织摩根大通银行接管贝尔斯登,并为这一并购提供290亿美元的融资,这是美联储首次向陷入困境的非储蓄金融机构注资。7月13日,美国财政部宣布,提高美国两家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信用额度,如有需要,政府将出资购买这两家公司的股票并出借资金。(6)转嫁。2007年夏季发生次贷危机以来,美国政府采取“弱势美元”政策,使美元加速贬值。截至2008年6月底,美元兑主要货币加权平均汇率比2002年初下降30%。美元贬值给美国经济带来纠正贸易失衡,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美国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好处,但却造成其他国家出口和经济增长减缓,导致能源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从而转嫁危机,加剧了全球通货膨胀。(7)改革。2008年3月31日,财长保尔森公布《现代化金融监管结构蓝图》,主要提出了建立三大金融监管机构的目标。这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计划。随着这些措施正在逐渐发挥效应,美国经济呈现一定的企稳迹象。

  有效的金融危机管理策略

  积极构筑金融危机管理体系。进行危机识别,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构筑多层次的金融危机管理体系。在我国,应当建立以央行首脑为金融危机管理最高指挥官的常态金融危机管理体系,设立“全国金融危机管理指挥部”,统管全国的金融危机处置。央行各级分支机构也要设立负责金融危机管理的部门,应对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机。一旦发生紧急事态,要根据危机管理最高指挥部的部署采取相应对策。如果危机重大、事态严重,需要多部门联动,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由总理直接指挥。在危机管理体系中,中央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危机类别,启动不同级别的危机管理程序,调动相关部门协同联动。总之,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融危机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全国对金融危机的应变能力。

  尽快制定金融危机管理法规。为加强政府的金融危机管理机能,应当尽快制定《金融危机管理法》,为目前的《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供法律支撑。《金融危机管理法》的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依据事实和有关法律条款来处理;二是遵循法律程序来处理。这样既可以维持处理金融危机事件的正常秩序,又可以保护企业和公众的合法权益。建议在该部法律中,应当强化央行危机处置首长(最高指挥官)在金融危机管理中的指挥地位和管理权限,负责处理有关金融危机管理的事务。同时,为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应当制定一系列应急预案、应急细则,为发生金融危机时,迅速采取紧急措施提供可靠保障。

  坚定不移反通货膨胀。尽管2008年6月份CPI同比增长7.1%,7月份CPI同比增长6.3%,并且经济增速已出现放缓迹象,但7月份的PPI同比上涨10%,创12年新高。同时,目前,因受价格管制,国际市场原油、煤炭、钢材等工业原材料的价格仍然与国内保持较高的价格差,尽管近期国际原油和其他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但国内工业品价格冲高的动力却丝毫未减,物价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在当前国内引发通货膨胀的因素尚未得到根本的消除,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又已逼近的复杂形势下,应对通货膨胀就需要采取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综合措施。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金融危机的前奏,如果不把金融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将后患无穷。2008年6月13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8)》,报告提出了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九大风险。要确保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就需要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的共同努力。宏观方面,应当积极加强政府全方位的金融监管;中观方面,加强各级各类金融业中介组织对行业会员道德层面的管理,国际经验表明,某些时期金融业中介组织的自律管理收效还是很大的;微观方面,需要各个金融企业自身通过改革和创新,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度建设。

  审慎把握资本项目有序开放的进程。经验表明,国际热钱是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最直接因素,值得警惕。只有在金融体系发育较成熟以及相关制度渐趋完善的前提下,才能解除资本管制,才不至于引致经济的动荡乃至金融体系的崩溃。我国在审慎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提高监测和预警能力,严格监控国际热钱的非法进出,防范投机资本对国内经济的冲击。目前,应重点防范这些套利投机资金通过贸易、商业信用等渠道进行跨境转移。需要加强和改善对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活动与实际贸易行为的真实性和一致性的核验,大力加强对短期外债的控制和管理,重点是完善贸易收结汇和贸易信贷管理。

  建立问题银行紧急救助机制。救助问题银行的目的在于尽快控制危机,以保持金融稳定。对问题银行的救助,股东、银行同业、监管当局和中央银行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出现问题时,首先应立足于自救,这是应对危机的内部因素,也是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其措施主要有多方筹资进行支付,特别是组织存款、清收贷款、变现资产、通过股东注资、增资扩股、与债权人协商延期支付、动用存款准备金等方式,增强支付能力。其次才是外部救助。政府、中央银行、监管当局、存款保险机构、银行同业、资产管理公司等作为外部救助的主体,要通力合作,形成一个多元化协调、分工协作、高效运转的救助体系,如果金融危机管理体系能够建立,则所有外部救助机构都应当纳入金融危机管理体系。综合运用各种行政的和市场的救助手段,对问题银行实施救助,以维护社会对金融机构的信心,防止危机蔓延。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