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经济茶座

后奥运时代增支还是减税?

  后奥运时代增支还是减税?

  核心提示:

  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国人关注点重归宏观经济。今年1至7月,全国财政收入达到40881.71亿元,同比增长30.5%,7月份增幅比6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

近日涉及“增加2200亿元财政支出”和“1500亿元减税方案”的说法在市场中广为流传,并逐步分化出两种观点:一是政府应拿出千亿财政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另一个是呼吁政府大规模减税,振兴经济。在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宏观经济后奥运时代,增支还是减税依然难以一锤定音。而持续低迷的资本市场更是期待借助这股财政东风重归与宏观经济的良性互动。

  A千亿财政投资是否可行?

  1.财政增支与减税矛盾吗?

  2.财政增支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

  3.巨额财政增支能否视为政策偏向“一保”?

  左小蕾:财政增支为时尚早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我认为,利用财政增支来刺激经济为时尚早。只有在国内经济出现严重衰退,缺乏动力的情况下才应大规模进行财政增支。但是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为,投资反弹较为激烈。中小企业宁愿付出巨额利息也愿意进行融资。

  目前国内通胀压力持续存在,在保证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要寻求一个平衡,放松的财政政策必须把握好分寸。所以目前还没有必要使用巨额财政增支来刺激经济。现在,政府应该把一些非紧急的,占用资金过多的项目放缓,然后将资金转移给继续融资的中小企业。

  王健:增支与减税存在悖论

  (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

  首先,宽松的财政政策是有必要的。由于目前我国总的趋势为供大于求,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一部分外需要转化成内需消化,这必然加大供过于求的压力。财政政策应该把剩余的社会资源调动起来,其杠杆效用便体现在此。

  扩大财政支出可以提高国内消费信心,从而保证经济稳定。但是,财政支出和减税的宏观措施或将是个悖论。

  数千亿的财政增支必须有税收做保障。如果这与减税共同使用,那么就要求有大量的税收保障。既要减税又要保证财政增支,这种做法将导致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同时,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其实已经导致财政收入减少,这样一来,矛盾自然加剧。

  财政手段是分配工具,而非直接创造财富。如果增加的支出由国债产生,那么就会必须由企业和居民的存款转换成财政的存款,这必将减少企业和居民的支出,不利于消费。这同样是一个悖论。

  但是,增加财政支出等财政扩张政策是有利于稳定经济的。投入方向应该倾向于社会保障、农业、科技教育、公共建设等领域。

  孙飞:“一保一控”不可偏颇

  (美国格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奥运会结束之后,“拐点论”有所抬头,这种悲观的态度也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但是,不管财政政策如何放松,都不能说明宏观调控已经向“保增长”倾斜。

  目前,货币政策依然处于紧缩状态,并且短期内不会出现变动。原因在于我们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高,如不紧缩货币政策将面临经济危机的惨痛代价,这对中国经济会产生致命影响。所以我认为,尽管财政政策有所松动,却不能视为政策偏向“一保”。

  只要宏观形势没有发生实质变化,那么“一保一控”的方针就不能改变,而且无论偏颇哪一方面都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即便是巩固已经取得的宏观经济调控成果时,也不能忽略依然存在的通胀压力。

  李炜光:增支减税应配合使用

  (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

  财政增支与减税不应单独使用,将二者配合起来则会得到更加明显的效果。财政支出更多体现为一种杠杆作用,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且较缓慢。财政增支的作用实质为对冲经济下滑,而不是直接刺激经济发展。

  在企业与个人缺乏积极的消费、投资意愿的时候,经济增长必然下滑,所以政府带头来进行投资,以此抵消经济下滑的趋势。财政增支用于民生方面,其作用的显现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不会给经济造成大的波动。应予配合的减税措施应主要集中于企业相关税种。企业的成本压力得到缓解。增支与减税并行可以尽快帮企业恢复活力,带动有效供给和需求,刺激消费。那么财政收入反而又会增加。

  从实际情况分析,中央财政完全可以做到先促进经济后取得财政收入。

  B

  减税争议

  1. 中国有没有减税的条件和基础?

  2. 应该全面减税还是结构性减税?

  3.有消息称,财政部正在进行一项约为1500亿元的新增值税方案,这是不是意味着生产型增值税要全面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

  左小蕾:减税不如乘势改革税制

  对于减税来说,我认为目前我们还没有积累一个充分的减税基础。中国财政收支正面临两头受压的困境。虽然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是财政支出增长更快,而且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相比之下,税制改革更为迫切一些,因为坚持税制改革实际上就是强化减税的基础。目前的减税等方案主要目的并非刺激经济,而是通过改革来促进经济模式的转变,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在这个时点上推出减税政策,除了刺激经济之需,更重要的是遵循税制改革本身的自有逻辑。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的调整,以及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问题,都可以借此机会进行改进。

  孙飞:结构性减税为上

  对于所谓的“全面减税”观点,我并不认可。全面减税并不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稳定经济增长作为减税的初衷,不能违背。

  有观点建议,在减税的基础上还要再给每人发1000元补贴,这对于整个财政系统来说是不可实现的。即便是给每个居民发放现金,也不会产生明显的购买力。但是如果将这些钱集中起来用在相关领域中,那么其效果就格外明显。

  相比之下,结构性减税更符合实际。所谓结构性减税,就是选择不同的行业领域进行减免税或增加征税。对于出口,农业等领域应该积极减税,以保证其稳定发展。而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则应该保持甚至增加税率。比如,提高大排量汽车消费税。

  清议:财政政策需有货币政策配合

  (中国国情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对于减税方案来说,我认为应该首先提高出口退税率,以此缓解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困境。无论是减少企业所得税还是增值税转型,这些方法的实际效果都是促进企业投资。而且,这样的措施应该尽量提前。

  相较于财政政策来看,我认为运用灵活的货币政策存在更大操作空间。目前,国家的银根收缩得太紧,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17.5%。而且央行还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其囤积的流动性已经达到23万亿元,这占全国金融机构资金总量的40%以上。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除了放松财政政策的必要性,货币政策也应该灵活操作。这样才能得到更明显的调控效果。

  李炜光:增值税转型或将到来

  尽管关于财政部计划1500亿元的新增值税方案尚未得到证实,但是我认为这是中国由生产型增值税全面过度为消费性增值税的转折点。

  根据以前的经验和测算,实现增值税转型只需700到800亿元的资金支持。而目前传出财政拿出1500亿元的新增值税方案,也许意味着还有其他的减税方案包含其中。如果不包括其他的减税方案,则可能在增值税转型的同时,其税率也会下降。这样将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利好相应就更加突出。

  转型后的增值税可以使企业购买固定资产可以抵扣税费降低成本,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由于自身情况不会购买固定资产,因此无法享受此优惠。如果增值税税率也下调一到两个百分点,那么这些企业也将受益于增值税转型。如此计算,1500亿元的数额恰恰符合这种猜测。

  而实现增值税转型之后,实际上是鼓励了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在抵扣税费的同时避免了重复征税。这样企业拥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且,例如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以及利息税等其他税种也可以借此机遇进行调整。但是并非要等到明年实施,现在就是一个调控的合适机会。

  C

  如何打好资本市场战役?

  1.低迷的资本市场是否会对下滑的宏观经济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

  2. A股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已经公布完毕,业绩增速放缓比较明显,下半年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是否会加重这种放缓的趋势?

  3.财政增支或减税能对资本市场产生多大的影响?■

  孙飞:政策救市正当时

  目前,资本市场的泡沫已经基本挤掉,并相应具备投资价值。目前,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和财富功能被大大削弱,这对日渐下行的宏观经济又形成了一种损害。因此从投资价值和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角度出发,重振股市财富效应,以拉动相关行业的投资与消费是当前决策层应该考虑的问题。

  如果股市受益于宏观政策,并形成螺旋形上升趋势后,对整个宏观经济会起到明显促进作用。财政增支和减税措施一旦实施,企业的成本降低而盈利增加,效果便会直接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倘若配合以更为灵活的货币政策,那么取得的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刘纪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良莠互动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低迷的资本市场肯定会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且相当严重。近期的宏观数据显示,储蓄率在大幅上升,资本市场极度萎缩,融资功能和财富功能根本无法实现。那么融资压力就会转移到商业银行的头上。在下半年宏观经济下滑的环境下,为保持经济稳定,投入必然增加。

  商业银行虽然保证了储蓄的刚性,但是弹性的贷款依旧,随时可能发生坏账。那么就极有可能使得2004年商业银行坏账率高企的局势再次出现。如此,宏观经济必然雪上加霜。目前资本市场的低迷或将长期影响宏观经济,这种负面效应将会在今年四季度反映出来并在将于明年达到高潮,而这种影响将是非常严重的。

  目前,所传的财政增支和减税方案还没有明确的指向性,所以资本市场上依然持续种种猜测。扩张性财政政策出台,无疑将刺激市场。但是这些刺激作用并不能根治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

  A股半年报显示业绩还有所增长,这归结于增长惯性。但是目前资本市场严重低迷的副作用已经显现,这体现为本季度公司业绩增长衰弱。预计四季度的业绩将更不如前。但除了宏观经济的走低,更重要的是股市内在的问题。作为虚拟经济的资本市场既可以与实体经济实现良性互动,也会相互影响进入恶性循环。如果资本市场颓败局势不能扭转,将对宏观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中国将出现经济拐点。

  王健:政策作用有待效果验证

  目前,由于宏观经济的下滑使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和财富功能被削弱,那么这反过来也会对宏观经济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为在市场信心缺失的情况下,企业增发新股或IPO无法获得原有融资效果,扩大再生产就无从谈起。财富功能同样如此。无论是财政增支还是减税,都会对资本市场起到利好效应。不过这种短期的措施必须要经受长期的效果验证。如果一个措施出台,在一个季度或半年内依然没有明显效果,那么资本市场内的投资信心依然难以提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佟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矛盾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