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金融评论

金融创新的时代结束了吗

  金融创新的时代结束了吗

  监管无力是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起点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但中国的金融监管政策如何来应对潜在危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 本报记者 田文会

  欲望一旦失去控制,就犹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由于监管机构对风险的漠视,金融机构业务包括贷款业务的标准降低,加上复杂的金融创新放大风险,在利率推高和房价走低双重挤压下,美国次贷危机终于爆发,并蔓延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监管方面是次贷危机中最令人关注的环节之一,次贷危机爆发的部分因素公认是监管失误。”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说。

  包括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内的中国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都已经看到美国金融监管部门的失误所带来的危害,并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犯下类似错误。

  而加强房地产的信贷管理也落实到了行动中。8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严格限制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这被看做是遏制房地产泡沫、加强监管的重要手段。

  监管缺陷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美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对于次贷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难道为了赚钱和做生意,就可以忽视审慎监管的责任?”刘明康在4月29日出席大英博物馆“世界文明”年度演讲会时如是诘问。

  2007年年末刘明康曾总结次贷危机反映了金融监管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对金融机构放松借贷标准的行为没有及时制止;对中介机构,如SIVs(结构性投资机构)、投资银行、评级公司等缺乏有效监管;对于对冲基金等重要的市场投资者缺少监管手段,过于信赖新型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管理能力。

  其实,自上世纪“里根时代”美国就开始提高金融自由化程度,从严格管制走向放松,导致监管机构对风险的漠视。

  2001年后美国急于通过启动房地产市场来刺激经济,把房贷扩大到信用不好的低收入人群,形成次贷产品。这些金融创新产品大部分是表外(资产负债表之外)业务,几乎不受监管。

  “美国没有坚持贷款的审慎原则。不能因为赚钱和预期房价走高而放松贷款条件。”中国银监会一位部门负责人向《财经时报》表示,“任何一种创新应适度把握,但美国次贷从发起到销售都缺乏监管。”

  甚至最近引发的“两房”(房利美和房地美)危机也是监管不足的后遗症,“两房”接手了大量次级债,杨涛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对与政府渊源极深的“两房”没有明确的监管机制。

  亡羊补牢

  虽然由于美国金融监管部门监管不力促成了金融危机,但危机发生后,这些监管部门还是做出了应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金融机构走出危机。

  如美联储注资、降息,政府提供3000亿美元转按揭贷款担保,财政部提高给予“两房”的信贷额度并可在必要时参股“两房”,美国证监会禁止对19家金融股进行“裸卖空(事先不借入股票即进行卖空)”。

  美国甚至还成立了应对危机的“总统金融工作小组”,负责人是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

  这个工作小组于今年3月份公布了《现代化金融监管结构蓝图》,认为澳大利亚和荷兰模式的“目标导向”监管体制最优,以三个大的监管目标为纲拟定未来监管框架,即负责市场稳定的监管当局(建议由美联储负责)、负责金融机构安全稳健运营的审慎监管当局和商业行为监管当局。在未来的监管框架中,美联储的监管功能大大加强,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合并。

  不过,这一改革计划抛出后在美国引起较大争议。争议焦点包括加强监管与金融市场自我调节的冲突、美联储是否应该扩大监管权限、SEC与CFTC是否应该合并等。

  从目前来看,美国监管框架的变革恐怕并非易事。“目前美国的总统是共和党,国会则由民主党控制,而且总统选举在即,改革一时半会难以推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说。但他又表示,“由于次贷危机压力大,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谈判协商后或许会有较大调整。保尔森的思路也是不错,看到了美国监管的问题??监管太散、机构众多、容易出现重复监管和监管不到位。”

  中国金融监管借鉴

  在大洋彼岸的次贷危机中暴露的监管缺陷,正引起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的注意。

  据《财经时报》了解,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分析总结了美国金融监管失误,并对中国的金融监管作了一些反思。

  上述银监会某部门负责人认为,首先要坚持商业银行基本风险的监管,包括程序上的要求和贷款审慎原则,发放贷款时应了解借款人的情况、与借款人见面等。

  另一面,随着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起步,要注意风险在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的传递。鉴于金融机构的逐利性,会在银行、证券、投行等行业之间寻求套利空间,并躲避监管。因此,不同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很重要,按照机构来实施监管对这一问题是巨大的挑战。

  但该人士并不认为一定要设立整合的监管机构,只要各监管部门做到充分交流和协调即可。

  “这不是一个分业和混业监管的问题。每个国家都有一种模式,英国是统一监管,但仍避免不了出现北岩银行因次贷危机倒闭的案例。”该人士说。

  目前,中国没有专门的金融机构协调单位,仅有货币政策委员会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等有部分协调功能,业内曾经出现设立协调委员会的讨论。

  但这其中也存在问题。在上述银监会的人士看来,毕竟各部门政策目标不一样,如央行重视的是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证监会从资本市场角度看金融产品,银监会从创新角度看金融产品,有时意见会不一致。

  此外,这还存在部门协调问题。上述银监会人士认为,来自不同部门的或超脱各部门的人员组成小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杨涛却认为,“协调是一个问题,但常设机构还是必要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佟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