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营销管理 > 管理

企业过冬“危”“机”写满前行路

  企业过冬“危”“机”写满前行路

  文/丁铆

   “我们准备过冬吧!”即使正值盛夏,马云一句话依然引来企业界一片风声鹤唳,只因这句话不是天气预报播音员式的温柔提醒,而是关于中国经济走势的逆耳忠言。

  商界大腕齐抛“过冬论”

   2008年7月23日,马云在一封发给员工的题为《冬天的使命》的邮件中,号召阿里巴巴全体人员准备“过冬”,并表示全球经济处于困难时期,“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的更长!更寒冷!更复杂!”在信中,马云还首次将“过冬”筹备工作郑重地提上日程。

   这并不是马云第一次提“过冬”,早在2007年12月的一个商业论坛上,马云和柳传志就已呼吁准备“过冬”;而2008年2月,马云也在员工大会中表示,阿里巴巴上市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冬天”的来临准备更多的粮草。

   可惜的是,这些言论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因为对于当时的企业环境来说,冬天还太遥远:中国货币流动性的泛滥直接拉高了资产定价,在内地的A股市场,大盘突破了6000点,而在香港市场,一大批中国概念公司都获得了很高的资产溢价。在这种情况下说要“过冬”,无疑会被人当成是一个笑话。

   但半年之后的今天,当马云再一次抛出他的“过冬论”时,我们却再也笑不出来,因为从2008年年初开始,珠三角、长三角就出现了一股企业非正常倒闭的浪潮。

   2008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达到6.7万家,超过2000万工人因此失业。加工制造业聚集的珠三角地区从2007年底就已经开始面临危机,2008年以来出现了倒闭高潮,数千中小企业倒闭,数万外向型企业艰难求生。不独广东,在民营企业最密集的浙江,2008年上半年亏损企业达到1.07万家,亏损面达19.6%。在浙江10年历史上甚至第一次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全省超过1200家企业如今已经关门歇业。而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的诸多中小企业,即使没有倒下,也是如履薄冰。

   即使我们再不敏感,也能从这些数字中感觉到中国的企业界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

   而“过冬论”也并不是马云的一家之言。2008年以来,房地产开发商、制造企业等就已经在叫“冬天来了”;在8月初的“亚太中小企业峰会”上,史玉柱、孙正义等超过30位演讲者对马云的“过冬论”投了赞成票;华为近日刚刚跻身全球通信设备商前三甲,但任正非却发出了8年里的第3次“冬天”警告,提醒员工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经济形势可能出现下滑,“也许2009年、2010年还会更加困难。”

   当这些走在中国市场经济浪尖上的人物这么强调“冬天”的来临时,那就一定意味着某些被人忽视的变化正在发生。

   成本的上涨和需求的下降,这是当今全球企业都需面对的共同难题,“过冬”是中国企业早晚将要遇到的问题,因此华为、TCL、万科、吉利等企业也都在谈“过冬”。

   在每一次大的经济波动面前,都不乏来自企业家未雨绸缪的警世危言。今天马云再提“过冬”的举动,是一种企业危机意识的彰显,与8年前的任正非似乎别无二样,效果则有待检验。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不管冬天何时到来,居安思危永远都不过分。

  危险“冬天”中的好机会

   其实,“冬天”真的来了,倒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正是我国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出低成本竞争泥潭的好机会。

   但也有人认为当下正是春意盎然时,搜狐的张朝阳就持此观点,因为搜狐刚交出了一份1.2亿美元创记录的Q2财报,百度李彦宏,网易丁磊等人也和张朝阳站在同一阵营。而财政部财科所主任文宗瑜在接受CCTV《新闻1+1》采访时也表示,每年都有接近5%到10%的小企业在倒闭,在经济低迷时期可能有8%到10%,按我国目前有140万小企业算,6.7万家中小企业的倒闭大约占8.5%,属正常范围。如此看来,“过冬论”似乎成了危言耸听。

   但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8.5%,这只是上半年的倒闭数据,而且倒闭时间集中在第二季度人民币升值突然加快阶段。“融资难、成本攀升、人民币升值”是这6.7万家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2007年还停留在资本层面的影响因素,如今早已因为经济大环境的压力深入到了实业层面。而现在人民币升值才走了刚刚一半,这种趋势如果继续下去,理论上2008年的企业倒闭率将有可能达到17%。

   17%,这个数字太过于触目惊心,以至于有悲观的经济学者因此惊呼,中国的中小企业或将迎来密集的“破产潮”大危机。

   “正常范围”与“破产潮”,一方过分乐观,另一方则过分悲观,这都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

   “过冬论”最早出名是在2000年。那一年的冬天,任正非在华为内部的讲话中提出了《华为的冬天》,强调居安思危、储备粮草。正是任正非的高呼,帮助华为及时渡过了难关,也使得IT企业躲过一劫。

   之后的8年,任正非总是在喊冬天来了,但危机意识洗礼了华为8年,华为的收入也从152亿元人民币迅速增长到125.6亿美元,而且成功跻身全球通信设备商前三甲。“我们仅是比其他公司对这个竞争残酷性早了一点点认识,我们才幸免于难。”任正非的话绝不是谦虚之词这么简单。

   从华为的身上,我们知道,“冬天”虽冷,却正是企业调整升级的好时机。所谓危机,正是有“危”才有“机”。

   在这个严峻的经济周期内,“冬天”无疑是一个好机会,让我们第一次有机会来详细检讨过去1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中不足的地方,淘汰那些不适合长远发展的企业和产业。

   在我国,66%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70%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而反观那些倒下的企业,附加值低、劳动力成本低、消耗能源大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它们的倒下,不值得惋惜。正如马云所说:“这些企业今天不死,明天也会死。假如这些企业不死的话,那些自主创新的优秀企业就不可能活下来。” “冬天”是我国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遇到的。而无论如何淘汰,失掉的仅仅是一部分,大多数的企业还是能够通过政府的扶植政策和自身内部的挖潜和升级走出困境。

   “剩者为王”,经历过冬天的洗礼,一批更强大的中国企业必将出现在全球市场格局中。

  广积粮 游冬泳

   自然有节气,经济也有其周期。春种夏管,秋收冬藏,这是人类适应自然的结果。而在困难的经济形势来临之时,学会“过冬”,准备“过冬”,这其实是国内企业的一堂必修课。那么,“冬天”来了要怎么过?

   目前政府已经展开密集调研,试图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做出部分调整以避免中国经济进入衰退期。但不管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是否会有大规模的修正,最主要的是企业自身要苦练内功:一是要准备干粮;二是要学会游泳,敢游冬泳。

   确保自己能够活下去,这是最重要的,远比保持高增长要重要得多。如果连存活都做不到,又如何能等待下一个发展机遇的到来?而要活下去,企业就必须像任正非所说的那样,“要把过冬的‘棉袄’和‘粮食’准备好。”

   棉袄,就是现金流。自年初实施从紧缩货币政策以来,资金本已紧张的小企业融资瓶颈就更加突出。粮草不够,没有足够的资金,这无疑是目前众多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

   马云早早就开始了“圈钱运动”。“我预见到了资本市场的关闭。阿里巴巴上市是为了拿到钱,准备过冬。”马云表示,在呼吁公司做好“过冬”准备的同时,阿里巴巴已经准备好了过冬的物资。

   有了粮草,企业不仅能安然“过冬”,甚至能为下一个机会的来临做好充分的准备。

   而学会游泳,则是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对于一些企业,冬天是过不去的坎;但对有些企业而言,则是调整自己,迎接下一个产业爆发点的机会。

   “企业不能被动‘过冬’,而是要凭借自己的实力和胆识去进行‘冬泳’运动,要善于在大冬天里找到大商机,创造大希望、形成大优势。”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的话,虽然指的是汽车企业,但其实适用于所有遭遇寒流的企业。

   加强企业管理、善于应变和转型、搞好技术创新,练好内功,就能学会“冬泳”。如果你只是被动地“过冬”,或许能平安度过寒冷期,但一旦冰雪融化,那些早已苦练内功的企业必然如放缰的野马般,任意驰骋,你就算想追也追不上。因为在你冬眠时,别人已经学会了“冬泳”,冰雪未融就已将你抛在身后。

   聪明的马云为阿里巴巴的“过冬”找了一个新的使命??保护数千万的中小企业客户。原因很简单,阿里巴巴的运行更多地与中国中小企业结合在一起,如果客户都倒下了,阿里巴巴如何能看见下一个春天的暖阳呢?只要把握得当,这次寒冬就能让阿里巴巴更好地跟客户群体结合起来,在一个复杂的形势下创造出最好的机会。这就是阿里巴巴要进行的“冬泳”。

   最后,借用任正非的一段话作为结束:“冬天也是可爱的,并不是可恨的。我们如果不经过一个冬天,我们的队伍一直飘飘然是非常危险的……冬天并不可怕。我们是能够度得过去的。”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马云 | 巴巴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