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中国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摩根中国区主席李小如:48小时拯救贝尔斯登

  “最后提到10美元/股,一是必须要把员工留住;二是让那么多股东不高兴,也不好。”

  理财周报记者 李清宇/文

  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申请破产;拥有94年历史的美林证券被收购。这会让人想起几个月前,拥有85年历史的贝尔斯登。

  “贝尔斯登是一家凝聚力很强的公司,过去的85年里,它屡次碰到危机,屡次遭受恶意收购,但他们都能保持独立。”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李小加说。

  李小加见证了贝尔斯登的倒掉,全程参与了摩根大通48小时收购贝尔斯登的全过程。

  致命

  在纽约的曼哈顿,贝尔斯登气派的大楼是一个标志。

  贝尔斯登是华尔街的异类,不仅因为它是唯一拥有自己办公大楼的投行。1998年,LTCM(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受次贷影响产生危机。全华尔街的大佬都准备坐下来商量拯救LTCM,贝尔斯登是唯一一家说“我不参加”的。它也因此遭到了一些业内人的忌恨。甚至有人说,“它这次出问题是报应。”

  在金融市场发达的美国,由银行、投行、评级公司、证券担保公司、投资者等共同组成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不停地交易、买卖、打包、解包、再打包……

  但设计者们在设计出口的时候,只设计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离开。当所有人选择同时出去的时候,门口就堵塞了。于是,当很多人突然意识到金融模型里的风险,就开始向市场抛售,大家都想卖,越卖越难卖。

  这场危机对于贝尔斯登来说是致命的。

  挤兑

  贝尔斯登是美国证券化产品存量最大的公司,它每天都保持大量的产品生产和交易,也拥有大量的产品库存。有一个数据,在贝尔斯登库存最高时共储备了23万亿美元的证券化产品。当然,这个库存也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去维护。因此,贝尔斯登需要不停地借助短期融资工具。这轮危机,必然第一个影响到它。

  2007年贝尔斯登股价最高的时候是170美元/股。次贷危机出现以后,它的股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170多美元/股掉到了60美元/股左右。

  最后一个星期一的下午和整个周二,小道消息开始流传。星期三,就有相关客户,准备撤回投资,这当中有些是现金,有些是抵押的股票。

  可周三下午,贝尔斯登站了出来,说“没问题!”“公司有170亿美金的保证金。”

  这一澄清反而起了反作用。因为按照23万亿美元的证券化产品和2%的违约率计算,贝尔斯登至少需要3000亿美元左右的保证金,170亿美元只是杯水车薪。

  于是周四,大规模的挤兑开始出现。“谁都知道一跑就有问题,可谁也不希望是最后一个离开市场的。”

  之后的悲剧是,当周三贝尔斯登股价猛跌到27美元/股的时候,大量买家开始买进,很多人觉得贝尔斯登从来没有这么便宜过。它的最大股东,一个英国人,在持有50%贝尔斯登的基础上,又买进了大量股票。

  48小时大限

  周四下午,4点,一闭市,贝尔斯登就给美联储打了电话,“希望能够借助美联储充实公司的资本金。”

  然而,市场的挤兑风波从周四延续到周五闭市时,就已经不再是只解决贝尔斯登的流动性问题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周末没有奇迹发生,到下个周一,贝尔斯登就要申请破产法保护,让所有的债权人停止挤兑。

  破产的第一个后果是将贝尔斯登所有产品甩卖,所有持有同样产品的银行、投行和对冲基金也要同时甩卖,一些中小型的公司也将面临倒闭的风险。

  也就是说周一早晨,必须要有人站出来说,“大家不要再挤兑,所有与贝尔斯登有关的债务全部由我来出”。而这一家有足够的实力和信誉使得大家不再去追债。不再追债,就意味着这些金融资产可以有序的、逐步的市场运作,而不用通过破产。”

  因此,只有48个小时。

  但在美国的法律中美联储没有给注资证券公司帮忙的先例。不过谁都知道,“如果不挡住这些问题,市场就会更危险。”因此美联储决定破例拯救贝尔斯登。而拯救的方式就是通过另外一家公司,收购贝尔斯登。

  其实摩根大通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但当时的关键点是谁能做,谁最快,怎么做。

  在华尔街的各大投行中,未受次贷危机影响的公司没有,但相对而言影响较轻的是摩根大通和高盛。其中,高盛是一家证券公司,资产不多。而摩根大通的优势一是方便,二是比较大,三是之前有过类似的经验。

  就这样,来自摩根大通全球的50多人走进了贝尔斯登,对其债务进行摸底。“差不多是一个玩儿命的周末。”但玩儿命的结果,是摩根的CEO也承认,“不知道漏洞有多深。”

  为什么是2美元/股?

  为什么是2美元/股,显然,这不是趁火打劫。

  如果政府不干预,新的一周开始的时候贝尔斯登就要破产,股东没有任何回报。即使是1美元,在没有先例的美国政府看来,也存在道德风险。

  贝尔斯登的员工持股文化非常深远,公司1/3-1/4的股票都掌握在员工手中。贝尔斯登是一个有点英雄色彩的地方,员工非常忠于管理层。因此,他们不光持股,还未必卖股票,毕竟很多人一辈子的财富都在那里。

  做投行的人都知道,证券公司除了人,没有别的。因此,2美元/股的价格,也是最终争取来的。当然,最后提到10美元/股,一是必须要把员工留住;二是收购方案要经过股东大会批准,而股东大会要到5-6月份,“让那么多股东不高兴,也不好。”

  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摩根大通为了加速交易,去除一些不确定性,最终选择了提价。

  实际上提价是通过发放了39%的新股进行的。因为根据美国证监会规定,当一个公司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一个公司的董事会有权发放不高于40%的新股,而不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而一旦发行新股,摩根大通可以确保交易的稳定性。

  最后,摩根大通还购买了贝尔斯登的大楼,而这所有的经历都在一个周末48小时里完成。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斯登 | 摩根 | 李小加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