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人物 > 大人物

“皇甫平”:我已是闲云野鹤

  2006年1月,《财经》杂志上一篇署名“皇甫平”的文章再次引起轩然大波。文章尖锐批评了当前一部分否定改革的言论倾向,并指出,一切改革中遭遇的问题,应当依靠深化改革来解决。

  人们很快联想到15年前,成为改革开放舆论先锋的、同样署名“皇甫平”的系列文章。

很多人猜测这篇文章背后大有来头,这次《改革不可动摇》的作者,正是上次“皇甫平”系列文章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周瑞金。

  周一生履历简单,复旦大学新闻专业5年,《解放日报》31年,《人民日报》11年。这篇文章甫一出炉,就遭受各方读者的“充分解读”,不少人已经开始臆想其“有没有什么背景”。但是,周瑞金说,这篇文章没有后台,写作过程中没有人授意,更没有错综繁复的政治关系。他说,这不过是一个老新闻的人职业习惯,几十年练就了一支笔,有看法,有思考,就应该说话。

  我写文章老挨骂

  1990年12月十三届七中全会上,集中提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体制改革问题。江泽民在开幕式上重申,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政策,“即使冒点风险,也值得干”。 庚午岁尾,传来了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的讲话精神。

  按照《解放日报》的惯例,每年农历大年初一,《新世说》栏目都要发表一篇小言论贺新春。时任《解放日报》副总编的周瑞金意识到,只一篇小言论不足以宣传小平同志的最新指示精神。在小年夜,他找来了评论部的凌河和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的施芝鸿共同商议,决定写几篇联系上海改革实践、宣传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新思想的文章。开篇就是大年初一发表的《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

  从2月15日到4月12日,《解放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连续发表了四篇署名“皇甫平”的文章。四篇文章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鲜明推进改革的完整的舆论先导系列。

  文章迅速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人开始猜测“皇甫平”到底是什么来头。当时,全国不少省市自治区驻沪办事处人员都接到当地领导人电话,要求收集“全部文章”,有的还派出专人到上海来摸底,调查“发表背景”。

  在1991年就“皇甫平”文章展开的交锋中,北京悄悄流行着一句话,“京都老翁,坐看风起云涌。”邓小平冷静而不动声色地观察了这场交锋。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了。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南巡足迹遍及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反复强调中国的改革就是要搞市场经济,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15年后,又是这个“皇甫平”出来说话了,但是这次,来自民间的声音却把他“猛攻了一通”。

  仿佛印证周瑞金的话似的,访谈中他的手机突然响起,是一个朋友。周一边苦笑一边对电话说,“是,是,是,我都看到了,网上把我一顿臭骂。”

  三起三落

  “文章憎命达”,写字者因文惹祸,在老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1991年,周瑞金已经接到中央调令,赴香港《大公报》任主编。“当时已经一切准备都做好了,《解放日报》的工作也交接了,职务也卸了,欢送会也开过了。因为要搬家到香港,我还置办了很多生活用品,做了西装。”突然,北京中央组织部一个电话通知,终止他赴港。原因,就是“皇甫平”事件。

  别了上家,断了下家,周瑞金突然成了一个挂在半空中的人。

  当时《解放日报》举办书画展,老周写了个大字条幅参加,“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报社相投的同事悄悄对他说,“我们知道你的意思。”

  跟他著文辅佐的邓小平一样,周瑞金一生也是三起三落。

  1962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周瑞金,作为少数留在上海工作的佼佼者分配在《解放日报》工作,文革开始,因为不愿意批判报社里对他很好的老领导、老同志,他自己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修正主义苗子”,批判火力很猛,当时27岁的周瑞金,连吃饭都不敢去食堂。“每天中午独自一人到汉口路南京东路的老正兴饭店去解决肚子问题,现在我能喝一点酒,就是那个年代在那个店里学会的。”在回家探亲的轮船上,忧心自己第二年还能不能回温州老家,因为身边已经有两位好友相继入狱了。这是第一次起落。

  浩劫过去,1983年,周瑞金再次成为“培养对象”,常务副总编一职提拔在即。

  “在文革里面,难免要按中央指示写一些评论文章,76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时候,我受命写过‘批邓’的文章。后来填履历表,我主动如实填了这一段,我想,不管时代的大环境怎么样,毕竟文章是我写的,我个人也应该承担这个错误。没想到就因为这个,我被刷了下来。”这算是第二次起落。

  后来在上海任领导职务的朱镕基了解了这一段渊源,评价周瑞金,“文才可用,心术尤正。”

  第三次起落,就是著名的“皇甫平”事件了。好在风向转得及时,在《解放日报》悬置了一段时间以后,周瑞金调入北京赴《人民日报》任副总编。

  退而不休

  他始终记得刚解放的时候,人们虽然贫穷,但是大项目上有保障。当时的政府已经把许多的精力,放在“社会公共品”的提供上:义务教育,公费医疗,住房分配。他感恩地说自己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周少时家贫,半年打赤脚不穿鞋子,全年半饥半饱,初中,高中,大学,都拿助学金,“一个山区的孩子,能到大城市读大学”。他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但是在教育、医疗和住房上的危机感却是越来越重了。

  退下来的周瑞金,已是“闲云野鹤”。

  跟南怀瑾老师参禅,早上起来打坐,静坐冥思。书籍堆得落落大满的家中,见缝插针地摆着的,是四处搜罗而得的石头和工艺品,周自嘲,“都是不怎么花钱的便宜收藏”。

  其余的时间,读书,写文章。退而不休,写了大半辈子的政论,对时局依然不肯放弃思考。他还承担着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在两家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在社科院带博士研究生。几年前,因为评阅到一篇不合格的论文,不肯做顺水人情送读博士的朋友过关,周瑞金在网上又被狠狠地“讨论”了一把。

  他耿直方正,但是却没什么火气,总是笑眯眯的。他的座右铭是: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责任编辑:李瑞)

相关新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邓小平 | 周瑞金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