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人物 > 大人物

吴仁宝忆当年华西村三十年屹立潮头红旗不倒

  华西村原面积是0.96平方公里,刚好是国土面积的千万分之一。在这块土地上,“老书记”吴仁宝苦心经营数十年,造就了一个具标杆意义的农民乐土:“天下第一村”,吴仁宝本人也成为众人眼中的不老传奇。

  如果说当代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巨变是一个尚在延续的“大故事”,那么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就是其间人们不得不翻看的篇章,它有着足够精彩的曲折和悬念。

一方面,人们艳羡并诧异这个苏南小村庄所取得的非凡经济成就;另一方面,人们更费解于数十年潮起潮落风云变幻中,华西村何以能屹立潮头“红旗”不倒。

  1.[他的华西]三十年之变恍如隔世

  4月上旬的平常一天,华西村民族宫大会堂内已坐了不少人。10点半,吴仁宝准时拉开主席台的侧门,会场一下就安静了。老人不紧不慢地走至主席台中央,双手抱拳、一脸谦和地向台下人致意。

  每每吴仁宝经由麦克风放大的江阴乡音响起,旁边年轻女翻译的普通话便立刻响起。说者慷慨激昂、译者一板一眼,这一老一少的搭配本身就成为看点,过去4年多以来,只要吴仁宝在家,每天上午10点半,两人总会出现在这里。

  出了大会堂你能看见华西村标志性建筑——金塔。投资1.2亿元、高98米、共7级17层,塔顶的金色葫芦据说 “用3.5公斤黄金镀成”。站在塔顶眺望,能看见南边成排的欧美别墅群,它们属于普通的华西村民。

  出金塔往北能看见一座山,“天安门”城楼矗立山顶,两旁是蜿蜒的“长城”墙,紧邻城楼的是“山海关”。“巴黎凯旋门”、“华盛顿国会大厦”和“悉尼歌剧院”位于山脚,彼此相望。华西人这样歌唱:“早上在凯旋门口喝牛奶,中午到白宫吃肯德基,晚上到澳大利亚吃海鲜,睡觉睡到伦敦皇宫里,一日游遍全世界,你说稀奇不稀奇。”

  种种反差很大的事物在这里杂糅在一起,正如你在华西村北参观完漫野油菜花后,在村南也能调试心情,去参观现代化的工厂车间和流水线。

  开着高档车的华西村民稳重、待人和气。但在村中主干道中央,他们却摆上了成排高大威猛的石狮,狮队有数百米之长,人走在其旁,能感到咄咄逼人气势。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金塔附近的 “龙头”,张开的大嘴里,据说就能放几张八仙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和狮子,象征着权威、力量和无所不能。这种乡土的传统和洋派的凯旋门、歌剧院、欧美别墅等组合在一起,构筑出开放时代的一个中国乡村的特别情境,人们行走在其间,对三十年来的变化常有恍如隔世之感。

  2.[他的经营]唯实不唯上 闷声发大财

  华西村1961年刚建村时是有名的贫困村、讨饭村。吴仁宝是华西村的第一任村支书,彼时的吴仁宝给群众留下的印象是 “人很精明”。让吴仁宝开始“思变”的是一篇报道: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寨之路》。吴仁宝捏着这份报纸在群众大会上朗读,从此大寨的陈永贵成为他的“偶像”,从陈的身上,当时36岁的村支书吴仁宝看到了华西村的未来。

  吴仁宝带领群众向华西村的自然环境开战,平整散落分布的1300多块田地、调整40多条河沟等等,都是“硬功夫”。看见华西村不要命的干劲,周边村给华西村的外号也改变,由“吹牛大队”变成“做煞大队”(江阴土话,意思是干活干得太苦)。

  作为全国学大寨典型的华西村在农业上用尽全力,但地少人多,为了安排多余的劳动力以及“想富之心”,吴仁宝开始新的尝试。他抽调了20人,在村里偷偷办起了小五金厂。“当时可千万不能让外面知道,正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呢。”吴仁宝的大儿子吴协东说。正是这个隐姓埋名的小五金厂,带来百万利润,让200多户社员全部住进新盖的瓦房。

  1978年,华西村盖起了塑料纺织厂。80年代当分田到户、土地承包流行时,吴仁宝冒了句“领会中央政策,闷声发大财”,没有分田到户,继续他的集体经济“副业”。

  真正让华西村完成原始积累的是1992年。3月1日凌晨3点钟,也即小平南巡讲话公布的第二天,吴仁宝紧急召集党委开会,下达了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借钱吃足”(钱借得越多越好、原材料吃得越多越好)。吴仁宝的第四个儿子、现任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回忆,父亲判断中国经济将面临新一轮的大发展,华西村要集中血本,抢占市场。吴仁宝的“豪赌”大获全胜,3月11日,小平讲话正式传达后,全国掀起建设高潮,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扬,一吨6千多元的铝锭,3个月就涨到了1.8万多元。外界盛传“吴仁宝开了会赚了一个亿”。

  1999年华西村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创“村庄上市”的先例。2007年华西村总资产超过160亿元,销售收入450亿元,上缴利税超过8亿元。随后,周围20个村相继并入华西,如今,“大华西村”的版图已扩展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万多人,“天下第一村”名副其实。

  3.[他的智慧]人贵有自知之明

  多半时候,吴协恩称呼父亲为“老书记”,这让记者略感意外,吴仁宝的政治魅力似已超乎亲情之上。

  对于自己的政治经历,吴仁宝概括为4个字:1950年代 “听”、1960年代“顶”、1970年代“拼”,到1980年代才“醒”。尽管只上过几天私塾,但吴仁宝却能精准拿捏时代,屡屡先人一步。如此背景之下,吴仁宝几十年政治生涯中的几次 “波折”,反倒加重了他的神奇。

  好强的吴仁宝仕途顺利,担任过江阴县县委书记,为打造成“学大寨先进县”,强力推行“三三制”:1/3干部下基层,1/3干部去调研,机关仅留1/3,结果1980年落选县党代表,不多时吴从县委书记任上退下,上级调他到苏州地区任农工部部长,但他却请求组织让他继续回到华西村。

  吴仁宝在连任六、七、八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后,第九届却意外落选。精明睿智的吴仁宝从中吸收更多,以致其后当各个时期的“典型”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唯独他这面红旗久久屹立。

  1985年10月,吴仁宝到大邱庄考察,吴仁宝的低调谦虚,和飞扬跋扈的禹作敏相比,如同一名本分的学生。两人曾有这样的聊天:“我们要头脑清醒,要有自知之明,摆正自己的位置,敢于革自己的命,一步一步向现代企业家转变。”吴仁宝说着拉了拉禹作敏的手,“这些话也是对我自己说的,我们共勉吧!”

  2003年7月5日,吴仁宝急流勇退,将担子交给了儿子吴协恩。吴仁宝表示,他应该趁当下脑子还不算太糊涂的时候退,等到脑子不清爽了,可能会说错话,也可能会影响华西。

  4.[他的坚持]不跟风不盲从

  围绕老书记有颇多传奇:比如捐出5000万的巨奖、比如老两口住处仍是70年代建造的简陋楼房、比如有一斤酒量但从不在酒桌上表现等等。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吴仁宝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早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每天晚上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吴仁宝借由这样的方式把握中国的时代脉搏。

  小时候,吴仁宝喜欢听苏州评弹,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片断,常被吴仁宝信手拈来。这让他和知识不高的村民沟通时,多了一个直接有效的渠道。顺理成章地,像“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不听群众话”这样的“吴仁宝语录”,村民们自然也就很容易理解。

  记者给吴仁宝提了两个问题:过往几十年里,他曾遭遇最难的事情是什么?另一个是和年轻时相比,如今的吴仁宝有何不同。两个问题各有所指,吴仁宝的回答亦相当精彩。老人说千难万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难,现在比过去更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一席话完,一个睿智的农民政治家形象一下子活脱起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胡福明对华西村也一直十分关注,华西村“天下第一村”的名号正是出自他上世纪70年代对华西村的调查报告。对于华西村何以红旗不倒,他的思考是吴仁宝领导下的华西村,不跟风、不盲从,一直坚持了经济建设的主线。吴协恩对父亲的总结也是如此,这位华西村现任掌门一如其父的低调,自信地介绍:“华西现在发展更好!”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吴仁宝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