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改革开放30年 > 30年之城乡

农村房改的宣城样本:产权流动唤醒沉睡资产(2)

  资产变资本的威力

  盘活农民住房资产,并使之变为“资本”,是农民致富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李鼎清说,目前,农民小额贷款一般只有三五千元,只能解决买化肥、种子等小问题,而像开商店、搞船舶运输、合伙办企业、收购棉花等经营行为,资金需求量都在三五万至十万元左右,必须依靠贷款解决。


  在宣州区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董钦德看来,宣城市试点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制度,其最大的突破在于通过这种方式让农民多了一条融资渠道。“虽然一套农房,没有城市里的房屋价值高,但对农民来说,积极意义不可小视。”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

  农民用农房产权证抵押贷款后,钱去向何方?2006年6月份,宣城市房管局在宣州区向阳、古泉、溪口、狸桥等部分乡镇进行农村房屋产权登记时,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发现,农民房屋抵押贷款用途和结构为:种植业占10%、禽畜养殖业占15%、水产特产占10%、茶林特产占10%、农产品加工业占20%、农产品购销占20%、运输业占5%、服务业占4%,其他工业及服务业占6%。房屋抵押贷款融资,支持了一大批特色产业、特色市场的兴起,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贷款几乎全部用于经济发展,没有一笔流向生活消费或其他用途。这样的贷款流向更坚定了宣城市深化改革的决心。

  2007年,宣城市平均每宗乡镇集体土地房屋抵押的抵押额约为11万元。农村房屋抵押贷款额同比增长73%,表明农房抵押融资的需求出现大幅增长。

  “农村房屋登记和流转还有另外两大好处。”宣城市建委副主任葛锦明向《瞭望》新闻周刊介绍说,第一,农民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养殖等方面的需要,建房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房屋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村容村貌受到一定影响。实施房屋产权登记和流转试验后,由于农村房屋登记需要规划和土地前置要件手续,可以强化农村规划管理和土地管理。

  第二,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不少家庭举家搬迁外出或进城经商。为农村房屋登记发证后,一些沿公路两侧商住房屋,可以通过房地产抵押贷款和转让,为农民向城镇转移创造物质条件。

  宅基地流转仍待破解

  孙令军告诉本刊记者,十多年来,他们是“冒着风险”开展此项工作。土地、法院等有关部门,目前对房管局开展的农村房屋登记思想难以统一,地方政府也难以出台规范性文件。“农房产权流转交易之所以行走在“法律边缘”,核心问题是农民的宅基地能否流转。”

  宣城房管局的专家分析,依照现行土地管理法,中国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宅基地也不例外。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如果农民的房屋允许自由买卖,就是将与房屋相连接的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标的物一并出售了。

  在农村,农民“贷款难”的很大原因就是农民没有合格的抵押物。农村宅基地本是最好的抵押品,但现行担保法明确规定,农村宅基地不能抵押。近年来诸多文件也禁止城里人到农村购买宅基地。这等于剥夺了农民对宅基地的处分权。

  也有学者分析认为,宣城试点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制度,如果推广开来,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首先,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全面建立,一旦失去住房及其宅基地,将会造成农民流离失所。其次,一旦解禁,有可能引起部分城镇居民因买不起城市住房,转向农村购房。

  “对学者们这样的担心应当作具体分析。”孙令军说,客观地讲,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农民处置自己的资产比较谨慎。所以,当一个农民决定把自己的房屋抵押给银行的时候,各方面的应对措施要比有关部门考虑周到得多。另外,金融系统也有相对成熟的防范措施,要想把不符合规定的房屋这种资产转换成资金也很难。

  事实上也是如此,据宣城市房管局提供的数字,截至2007年底,安徽宣城市利用房屋产权抵押发放贷款5个亿,尚未发生一笔不良贷款。

  在众多法律法规中,宣城房管局找到了农房发证与交易管理的一些重要的法理依据。

  ——担保法规定: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此条规定明确了“地随房走”的原则和有条件地允许集体土地上房屋流转。

  ——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块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

  综合来看,立法本意是禁止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单独转让,但在农村房屋所有权发生流转的情况下,其项下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并不禁止,只是杜绝了农房出卖之后再次申请宅基地。

  宣城房管局的专家们认为,国家应尽快在全面开展农房初始登记基础上,建立有条件的交易制度,把作为生活资料的农村房屋激活为积极的生产要素。(本组报道:本刊记者张先国郭奔胜王立武葛如江参与写作)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1】)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