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 > 现场最新报道

庞瑞芝:中国制造基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搜狐财经10月12日讯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于10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搜狐财经为您带来现场网络直播,以下是文字报道: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庞瑞芝

   庞瑞芝: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转型时期我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价值链分析。

  我们这个研究是基于实政技术方法上的技术研究。它是基于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基础数据和价值链引起的考察。

  我这次汇报的结构包括几部分:

  首先是背景。

  第二块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工业行业部门技术创新绩效和效率。

  第三块是我们国家在转型经济过程中,我国工业部门创新的模型构件。

  第四块是实践的模型分析。

  第五块是创新价值链的整体绩效评估。

  昨天很多的学者发言已经证明到我们国家改变的这个阶段,技术性创新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我们竞争的核心。尤其是在我们国家资源、能源和环境生态约束的大背景下,没有创新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有幸的是,我们国家的决策部门已经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相关的支持性措施。从实际投入可以看出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研发经济的支出是逐年在大幅度的增长。2000到2006年我国研发性年均增长到22.4%,这说明了我们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已经转化为实际的投入。到2006年我们国家全社会研发支出达到了33亿元。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研发投入是在不断的加大力度。也是很高的规模。

  但是跟这个现象向背的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制造大国,我们的基础创新能力和制造大国的地位是不相匹配的。在2000到2005年期间,我们国家的新产品销售额占纯销售额的脾肿只有11.6%,同期的欧洲国家是35%到40%。到2006年底,我们国家60%以上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而且在所有的企业中,只有0.03%的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看得出来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是非常薄弱的。我们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不断的扩大,但是我们从技术创新的效果来看,从新产品销售收入和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产品拥有情况来看,却是不相称的。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呢?我们这边研究是从反差的矛盾出来的。为什么我们的创新投入和研发、人力资源的投资在不断的增加,可是创新效果却没有显现出来。而且现在技术发展这么快,周期远远不会这么长。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一方面投入在增加,可是绩效并没有提高。

  研究性的学者非常多,而且给过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我们这篇文章是定量的研究,就是想衡量一下到底绩效是多少。从我们的研究出发点来看一下,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我们整个工业部门的技术创新的绩效。我们采用了价值链所谓的模板,这个模板是有一些生产经营活动,投入到产出并不是一个环节,可能要经过若干环节,基于我们国家对研究创新性活动的价值链分析,我们认为我们国家的技术创新活动初步分成了两个阶段。两个环节,首先从我们看得见的投入,我们经济的投入,包括技术改造经费和引进消化购买国外技术的经费。从这个有形的投入到企业的成果,企业的成果可以用专利申请量和新开发产品量来衡量。我们最终的成果是要转化为社会产值,要推动全国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产品研发,到申请专利到真正社会产出还要有一个过程。

  第一阶段,从新产品开发数目和专利产品量,从这个过程我们来看。第一阶段从投入到中间产出的转换效应。

  第二阶段,我们可以看作是从技术创新成果到新产品数目,你的专业申请了,立项了,有没有转化为新产品,有没有转化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这个也可以看作是社会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益。

  我们的结果来源于对我们国家行业的分类,我们采用了36个大范围的工业。这里面不仅仅包括了制造业,还有其他的能源基础的行业。数据是1997到2005年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年鉴,我们总体状况有一个判断,我们根据技术创新活动的滞后性。从资源的投入到创新活动成果的产出,我们认为是有滞后性的,我们采用了两年的滞后期。当然可能行业不同,时间也不同,我们采用了平均的办法。我们看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平均在0.6,没有超过0.8,而且这个趋势并没有呈现明显的上升,跟转换效率相比,转化效率是非常低的,只有不到0.4%的水平。我们这个方法应该是建立在数据报和分析法基础上的,是一个相对的衡量。我们自己跟自己比,但是这个比的结果可以发现,总体的创新性水平是很低的。可能个别有很高的,但是大部分要低于平均的水平。

  我们这两个阶段当中,第一个阶段是转换效率不高,另外,转化效率更低。

  从行业分布和特征来看,我们这里面有一张表。这里就是我国2001到2005年,列了一张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性效率的产能分布。分成了转换效率比较高的行业,一般,和比较低的行业。转化阶段也是分成了三部分,因为转化效率比较低,我们以0.4作为一个分界点。发现两大块比较低的行业是占主流。我国技术创新的转化效率和转换效率都比较低。而且每四五年我们发现,转化绩效低,它的效率会更差。效率比较高的行业,跟我们想象的也不一样,我们发现从定量的分析来看,电子设备电子制造,只有这一项比较高的。其他的高技术行业,比如说交通运输设备,他们这些都在行业平均点一下。我们经过定量分析,结果就是我们的绩效确实比人家差,我们投入了那么多,可是我们的效果没有出来。原因是,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制度的缺陷和制度的不完善,会影响绩效价值链的发挥。

  在工业技术性创新的价值链中企业的创新地位没有完成建立。所以作为创新主题的作用没有发挥。而且我们的创新体制是条块分割,我们自主知识产权制度和社会的创新文化都存在缺陷。第一阶段我们国家形成了一个市场竞争不足,以及非势场化导向的资源配置,这都是影响转化效果的发挥。转化阶段,我们创新成果的科研市场转化体系还没有真正的建立,所以很多专利数据高的,并没有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这些直接影响工业部门创新绩效的发挥。我国工业部门的创新绩效整体表现不佳。既使是一些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绩效也值得关注。我们观察这些现象的原因,我们发现我国转型经济过程中体制的缺陷是影响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范晓勇)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庞瑞芝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