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人物 > 大人物

诺奖经济学得主两次言中金融危机

  2006年底,克鲁格曼发表了一篇名为《经济风暴的征兆》的文章,提前预测到了去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1996年,克鲁格曼在其《流行国际主义》一书中成功预言了亚洲金融危机。

  

  2007年,克鲁格曼在美国图书交易大会上向来宾展示自己的代表作。

东方IC/供图

  对诺奖预测历来命中率极高的汤姆森公司这次失策了。先前被看好的几组经济学家纷纷与诺奖无缘,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教授此次凭借他在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方面的理论研究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百万奖金获得者。

  北京时间昨晚7时,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保罗·克鲁格曼获此殊荣。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他的颁奖词是,因为其在贸易模式上所做的分析工作和对经济活动的定位。这个曾预言美国将在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的学者最终征服了评委。

  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于北京时间13日晚7时揭晓。得主是55岁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

  1953年,克鲁格曼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他在纽约的郊区长大,从约翰·F·肯尼迪高中毕业后,来到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

  博士毕业后赴耶鲁大学任教。1982年,赴华盛顿担任经济顾问团国际经济学首席经济学家。

  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他于1991年获得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克拉克奖,该奖是美国经济学会专为青年经济学家设立的一个奖项,旨在奖励他们对“经济思想和知识”做出的杰出贡献。

  克鲁格曼:一个“有趣”的早晨

  在获奖名单公布后的第一时间,记者登录了克鲁格曼的个人博客。最新更新的一篇博文是在美国时间昨日早上7时40分:“An interesting morning(一个有趣的早晨)”,文章只有短短一句话“A funny thing happened to me this morning … ”才刚刚睡醒的克鲁格曼得到了一个“有趣”的消息——他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1分钟后他的博客上就涌现了许多道贺的回复。很多人认为曾经多次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擦肩而过的克鲁格曼获奖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不算是“冷门”的冷门

  克鲁格曼的胜出,在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争夺上爆了一个不算是“冷门”的冷门。虽然此前知名的汤姆森-路透公司以及其他各方的预测中都未能看到克鲁格曼的身影,但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汗青高级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汤珂所说的,克鲁格曼是实至名归的。同时,他的获奖也延续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偏爱美国经济学家的“传统”。

  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人赞叹的深刻而简洁优雅的模型,等待其他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而他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功预言,更使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如日中天。

  在过去十余年间,他出版了近20本著作,发表文章几百篇。他的文笔清晰流畅,深入浅出,不仅是专业研究人员的必读之物,更是普通大众的良师益友。在公众的眼中,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众经济学家。

  对于克鲁格曼的获奖,瑞典皇家科学院也给出很高的评价:“自由贸易与全球化有什么影响?全世界范围城市化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保罗·克鲁格曼创立并阐明了一套全新理论,可以回答所有这些问题。”

  克林顿不敢用其当顾问

  与骄人的学术成绩相媲美的是克鲁格曼无畏的勇气。

  克鲁格曼是主流经济学派的衣钵传人和捍卫者,但同时,他又是一位急先锋,敢于向任何传统理论开战。

  1992年的总统选举使克鲁格曼在全美国人面前大出了一番风头,他在电视上的经济演说给克林顿极大的帮助,但是克林顿在执政之后并没有起用他为总统经济顾问,原因在于克鲁格曼的性格过于刚直,在华盛顿和学术界都得罪了不少人。克鲁格曼自己也说:“从性格上来说,我不适合那种职位。你得会和人打交道,在人们说傻话时打哈哈。”

  克鲁格曼为《纽约时报》上的双周专栏长期撰文,并不时对布什政府进行猛烈的抨击。从加州能源危机、安然公司事件到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以及倒萨战争,克鲁格曼经常在大众媒体人云亦云的时候,一针见血地戳穿布什政策背后各种骗人的小把戏,与华盛顿的“御用”经济学家们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位教授先生也曾经把自己描述为“堕落之海中孤独的真理之声”。

  在目前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形势下,对于全球央行上周联手降息的行动,克鲁格曼在自己的博客中直言不讳:“我并不指望它能带来多大提振效果——由于金融系统紊乱的状况,目前联邦基金利率与实际商业利率之间的联系已经非常微弱了。传统的靠货币政策引导经济走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批驳7000亿救援是“现金换废纸”

  虽然美国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已获得国会通过,但克鲁格曼却将这一方案称为“现金换废纸”。他直言,采取一些重要措施是必要的,但美国政府却把纳税人的钱投入到一个乏善可陈的方案中去。他对于美财长保尔森的所作所为似乎颇有微词。“保尔森先生再三宣示金融危局‘在可控范围内’,然后呢,我们得到的是一连串失败的窘境。他只是见步行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他人没什么两样。”

  克鲁格曼说过,如果这个方案以其当前的状态付诸实施,我们都将在不远的将来收获沮丧。那么一向预言准确的他这次是否能再次中标呢,很快结果就会揭晓。

  应对金融危机,克鲁格曼有一个“四阶段”的观点:

  1.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引发了拖欠房贷案和丧失抵押品回赎权清理案的狂潮。这反过来又导致了最终价值来源于房贷偿还的抵押支持债券(不动产放款抵押证券,MBS)的价格跳水。

  2.这些金融失败业已使得很多金融机构陷入资本严重短缺的境地——和负债相比,资产少得可怜。鉴于在泡沫年代大家都有巨额负债,如今这个问题显得异常严峻。

  3.因为金融机构持有的和债务关联的资产甚少,他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提供经济所需的足够的信贷。

  4.金融机构尝试出售资产偿付债务,包括出售抵押支持债券。这又压低了他们持有的资产价格,使他们的财务状况更趋恶化。这种恶性循环就是一些人们所说的“去杠杆化悖论”。

  对美国经济衰退早有预言

  “在出现拐点时,那些通常代表经济风向标的各种指数往往会指向不同的方向。”2006年底,克鲁格曼发表了一篇名为《经济风暴的征兆》的文章,提前预测到了去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

  对于2005至2006年间美国经济令人摸不着方向的混淆状况,克鲁格曼已经嗅到了一些未来经济危机的味道。他在文章中写道:“目前,基于历史上利率和经济景气低迷之间的相关联度建立的统计模型表明,基本上有50%的机会我们将要经历一次真正的经济衰退。经济放缓甚至都不能算做真正衰退。真正的衰退能导致失业人口剧增。如此,2007年将是十分严峻的一年。”

  事实上,1996年克鲁格曼就曾令世人大吃一惊,他在《流行国际主义》一书中大胆地预言了亚洲金融危机。随后,亚洲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克鲁格曼成为焦点中的焦点,该书在短短两年内重印了8次,总印数达120万。他与奥伯斯法尔德合著的《国际经济学》也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出版。 甚至有中国出版商想邀请克鲁格曼来华为他的经济学著作在中国的发行造势。当时,经济学界许多人士都预言克鲁格曼三年内必将获得诺奖,虽然后来他并未走上领奖台,但他说:“我们都想得到权利,我们也渴望成功,但是对我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理解带来的快乐。”现在,克鲁格曼应该已经享受到了全世界对他的理解。

  “今日中国比当年日本可怕”

  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早就引起了克鲁格曼的注意。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15年前,当日本公司大规模买进美国公司的时候,我是那些站出来劝美国人不要惊慌的人。也许你期望我现在用同样的话语来说明中国和当年的日本差不多。可是,来自中国的挑战远比当年来自日本的要严重得多。”在他看来,今天的中国比日本精明,而且,比日本更有威胁力。“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美国却有些底气不足:一方面依赖着中国的人民币,另外一方面还依赖着中国在六方会谈等事宜上的政治斡旋的力量。”

  对于两年前“中海油竞购美国第八大石油生产商优尼科”和“海尔集团有意参股美国家电巨头美泰”这两起收购案件,克鲁格曼评价说,“很明显的,中国正在争取获得对美国公司的控制,而并没有这样一条法律说,美国人必须永远处于领导的地位。那些志在追求的人们必将获得权柄,在过去太长的时间里,美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依赖进口大于出口的国家,而且,美国一直都在依靠外债生存”。

  克鲁格曼说,有两条原因可以说明如今的中国不同于当年的日本。首先,中国不像日本那样挥霍金钱,看看日本的投资:洛克菲勒中心、电影棚──一切可能让金钱落入美国人手中的商业行为,中国企业却希望通过购买到美国品牌和销售网络而发展自身在美国的业务,从而向全球的领域进军。他认为,中国迟早会停止购买美国的国债,到时候也许会对美元造成巨大的冲击,“我们应该庆幸现在中国人并没有‘倾销’人民币,他们至少还在用人民币买美国的公司”。

  相关链接

  金融危机下的诺奖争议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与诺奖久违多年的金融学研究成果能否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得此殊荣受到广泛关注。

  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一次定格金融学领域是在1997年,当时迈伦·斯科尔斯和罗伯特·默顿因其在金融衍生产品理论方面的贡献摘得桂冠。

  此次诺奖结果公布之前,早有观察家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会令一直青睐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改辙易帜。

  不过,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子衡向记者强调,诺奖评审的标准是固定的,不可能因为一夜之间爆发了金融危机就调整方向。

  而来自人大汗青研究院的汤珂则表示,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原则是看哪个理论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对经济学有更深的影响,目前发生了甚至波及全世界的金融危机,研究相关方面理论的经济学家必然会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汤珂说:“如果诺贝尔经济学奖要颁给国际金融方面专家的话,一定会颁给保罗·克鲁格曼,因为他是这个方向的一个开创性的人物。”

  据路透社报道,瑞典延雪平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休伯特·弗罗姆莱特更是在结果出炉前就曾表态,当前席卷全球主要市场的金融风暴或许会为金融学增加一些获奖机会。他说:“如果银行负责人们能够多看看这些金融研究成果,或许今天面临的严重问题中有些就可以避免。”

  对话

  经济学奖共有三大方向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布后,中国人民大学汗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助理教授汤珂做客新浪网,对获奖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读。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个方向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审方向?

  汤珂:经济学一共有三个大的方向,就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还有计量经济学,最近也有几年颁给了经济学下的分支金融学,要求理论是原创性的,而且对于整个经济学发展是有历史意义的工作。金融学已经运用到微观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理论以及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中,但是从研究内容上来分的话,还是把金融学单独提出来了,因为它有自己独到的研究方法。

  

  上一次定格金融学的来龙去脉

  记者:金融学上一次征服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在1997年,会不会是因为当时的金融危机,促成了这样一个金融学奖的产生呢?

  汤珂:关系不大。1997年,斯科尔斯跟默顿两人凭借期权定价理论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当时把这个奖颁给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美国的金融衍生物激增,而期权是金融衍生物非常重要的一种,考虑到衍生物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评审委员会把奖颁给他们奖励两人在金融衍生物上所做出的贡献。

  

  经济学家与政治家的区别

  记者:有时我们会发现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尤其是经济决策层的一些人士,他们的观点会出现一些偏差,您是如何看待这种偏差的呢?

  汤珂:对,实际上经济学家的观点往往跟政治家的观点是相反的。因为很多时候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立场是不一样的,因为经济学家看问题往往是从经济学角度,或者说是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而不是从政治上的角度来看。举个例子来说,参与美国大选的人往往希望自己提出的政策能够刺激经济的发展,甚至不惜以负债,或者是经济赤字为代价,而让老百姓短暂地得到一定的好处。但是这种政策在经济学家看来,很可能对整个经济的长期运行来说并不是有益的。经济学家肯定会关注到以后几代人、整个全球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保罗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