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改革开放30年 > 30年之生活

花两分钱去书店借书

  如今,北京城里几座“地儿大,货也全”的图书大厦天天人流如织,几十万种图书随便挑,网上书店、休闲书吧也火了起来,老百姓的阅读生活越来越方便、惬意、个性化。

  ▲今:图书音像论斤卖 如今,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读者的选择权更大了。

商家的促销手段也更多了。

  

  ▲昔:排队买书成一景过去,由于书少需求大,人们排队买书是常事。

  30年前,2000本《莎士比亚全集(第四卷)》在王府井书店店内被码成书堆。书堆前,千余名读者排起长长的大队,蜿蜒到王府井大街上。“每人限购两本!”组织读者排队的书店工作人员不停地喊着。

  ●买书人太多只能限购

  书来了!车推出来了!一见书推出来,读者立即开始在书堆前排大队。王府井书店原经理办公室主任成有清说,“书店一开门,读者排大队”成了那个年代王府井大街上的一景。

  1978年,“文革”中在书店难觅踪影的中外文学名著终于回到了各地新华书店的书架上。《红楼梦》、《三国演义》、《三言二拍》、《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红与黑》……虽然当时每本书的售价约在1.1元或1.2元,对于月平均收入30元左右的读者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但久已“无书可读”,读者还是开始了抢购。

  王府井书店每天前来排队的读者约有千余人,面对书少需求大的情况,书店想了不少招,限购是最基本的。“一般每人限购一本,货多一点的每人限购两本。有的时候读者还得先交上订金,书到了再来买走。”有意思的是,书店还“兼职”从事起了图书馆业务,“订上大钉子,怕读者翻烂了,还盖上书店的章,一天两分钱,供读者借阅。”

  ●甭管什么书掏钱就买

  “甭管什么书,先排队再说。排到跟前一看,不是自己想买的书,但也掏钱就买。” 1953年就在老王府井书店工作的成有清回忆,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一次购书热潮,改革开放之初是第二次,但读者当时抢购图书是存在盲目性的。“我们当时进了一本《德国民主社会党史》,也被抢购一空,这本书挺不容易读懂的,但当时的老百姓真是太渴望读书了。”

  “当时有的书一下就印8万册,比现在有些书首印几千册多多了,不能说是印数少,但还是不够卖,就因为图书的品种太少。”据成有清介绍。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府井书店的图书销售从排队抢购变成了“细水长流”。因为图书品种已经增加到常备3万余种,最多可达6万余种。当时一本《广播英语讲座》一个月狂销8万余册,也可见人们学英语的热情。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王府井书店的常备图书已经达到8万余种,最多时10万余种,而问起哪本书引发销售狂潮时,成有清已不再有深刻印象,因为图书销售已经成了“均衡繁荣”,人们依据自身需求,各取所需。

  ●新书上架1秒读者就能查到

  改革开放之初,很多人都大老远跑到王府井书店买书。1998年,北京图书大厦在西单商业区矗立起来,成为当时营业面积最大的图书大厦;2000年,王府井书店重建后屹立在王府井大街上;而在京城西部,2003年中关村图书大厦也建立起来。如今,北京图书大厦的常备图书已近33万种,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近30万种。

  这几座图书大厦每年的营业额以超过20%的高速度增长着,据北京图书大厦总经理助理秦辉介绍,去年大厦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码洋),图书销售超过1500万本,到了周末,大厦每天能迎来约6万读者,日销售量200万元(码洋)。

  此外,第三极书局、百万庄图书大厦等“地儿大,货也多”的图书大厦纷纷建立,在北京通州台湖,图书出版发行的“航母”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也于去年成立,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聚集各类图书音像品种50余万种。

  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老百姓挑选时难免“犯晕”,各大书店也推出了电脑查询系统。据秦辉介绍,北京图书大厦新书上架一秒钟后,大厦的电脑查询系统就有了该书信息、货架号,让老百姓在“书海”中买书更加方便。

  ●网上购书更加方便

  2000年,卓越网刚刚成立时,网络在中国还不是十分普及,读者对网上书店的操作也有些陌生。据卓越亚马逊副总裁石涛介绍,那时读者不知道怎样在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往往是首页上陈列什么,读者就买什么,一般点开两三个页面,读者就下单购买,因此当时网上书店的首页做得像个大杂烩。

  到了2003年,适逢“非典”,读者不敢出门,网上书店火了起来。为了手不与书接触,卓越网用托盘把书送到老百姓家中的一幕很多读者还记忆犹新。之后,随着网络搜索技术与电脑的发展,读者对网上书店这一购书方式使用得也越来越熟练。

  现在,卓越网的图书品种从一开始的几千种,增长到70余万种,据调查,中国在网上有过购物经历的网民,其中四分之一都曾在网上购买图书。

  老百姓看书、买书,可选图书越来越丰富,购买方式也越来越个性与便利。 晨报记者 刘婷

  我的经历

  从看出身看金钱变为重感觉

  ●讲述人:北京康宁婚礼顾问公司总经理 史康宁

  上世纪80年代,婚纱礼服、结婚照、越来越丰盛的婚宴、越来越喜庆的婚礼,都是那十年的特别记忆。人们选择对象的标准从“看出身”、“看觉悟”逐渐转变为“看学历”、“看收入”。“四十八条腿”、“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老三大件”、婚宴当中的整鸡、整鸭、整鱼、整肉,“四喜丸子”是那时婚礼的重要标准。上世纪80年代末,北京出现了第一家专业婚庆服务公司,中国人穷惯了、穷怕了,表达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的重要方式就是大办婚宴。

  上世纪90年代,北京人的婚礼样式发生重要变化,婚姻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期间,出现了第一家收费的婚姻介绍机构,一批民办的婚庆公司陆续成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办婚礼,并接受经营性的婚姻介绍、庆典服务。婚纱照、“白婚纱+西服”、迎亲车队、“婚礼+婚宴”成为当时京城结婚的必备程序。

  进入21世纪,人们的婚礼观念也产生了许多“质”的飞越:开始越来越注重婚礼的“仪式感”,新人们开始考虑婚礼的风格、样式,讲究婚礼中的色彩、音乐、鲜花、装饰等。人们厌倦了“千人一面”的婚纱照陈旧模式,以及带有介绍恋爱经过、领导讲话、宣读结婚证书、“白婚纱+交杯酒”等特定年代色彩的婚礼样式,迎亲车队越来越短,甚至取消;出现了各种主题婚礼,婚礼正逐渐与婚宴“脱钩”;婚礼越来越多地从酒店向户外拓展。人们正在从对婚礼吃(饭)、喝(酒)、抽(烟)、(花)车等物质层面的关注,明显地转变为对婚礼文化层面及精神层面的关注。

  人们的择偶观、婚姻观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选择对象的标准经历了从“门当户对”、重家庭出身、重政治面貌到重学历、重金钱的过程,已经简单到“重感觉”。特别是随着80后进入婚育年龄,表现出更注重婚姻生活质量、关注婚礼的承诺内涵、选择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等特征。尽管“白头偕老”、“早得贵子”等传统词语依旧是婚礼当中常见的祝福内容,但“好离好散”、“离婚夫妻依然是好朋友”、“单身贵族”、“丁克家庭”也已不再是人们少见多怪的议论内容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摘录)·1998年

  ●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庆典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6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力争每年实现再就业的人数大于当年新增下岗职工人数,1998年使已下岗职工和当年新增下岗职工的50%以上实现再就业。

  ●6月30日,由于6月中下旬长江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次全流域性洪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发出《关于长江、淮河防汛抗洪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领导立即上岗到位,切实负起防汛指挥的重任,迎战洪峰,战胜洪水。

  ●11月26日至27日,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工作会议决定,自199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于当年底完成。与此同时,已实行40多年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自动取消。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