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第64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中国改革下一步:变化与选择 > 相关报道

高尚全:30年改革进程与新阶段的改革创新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于2008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办“中国改革的下一步:变化与选择”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内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围绕“阶段性变化与目标选择”、“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与挑战”、“变化中的社会:体制与政策”、“政府转型与政府作用”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搜狐财经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从现场发回精彩报道:
中改院董事局主席 高尚全
中改院董事局主席 高尚全

  高尚全:

  各位专家:  上午好!  

  很高兴各位参加由我院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共同举办的“中国改革的下一步:变化与选择”国际研讨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会议主办机构,向各位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注中国改革进程和中改院发展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总结改革经验推进改革创新,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三大步,改革发展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折。

  30年来,我国开启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大致可以划分为“目标探索”、“框架构建”、“体制完善”三个阶段。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初有一个历时14年的目标探索过程。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时期是改革的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前后一共用了14年。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在农村改革方面,安徽等一些地区率先进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改革试验,这一全新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功,随后推广到全国。在企业改革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随着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和人们对推进改革的共识逐步形成,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的重点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全面展开。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基本体制框架。

  在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后,又经历了10年的制度框架构建阶段。这一过程是从1992年的十四大,到2002年的十六大。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体制改革创新取得多方面的成就: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实施“抓大放小”,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结构调整。宏观管理体制方面,1994年提出对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和投融资体制进行系统改革的方案。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逐步建立起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了失业保险、社会救济制度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从2002年至今,又经历了6年的体制完善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与此同时,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自此,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目前,新阶段改革创新也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取消了延续几千年的农业税,放宽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健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尽管体制完善阶段尚未结束,但应当说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三大历史性转折:一是由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折;二是成功地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三是在前两个历史性转折的基础上,实现了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社会的历史性转折。

  二、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贵在于不断根据形势变化解放思想,以体制创新推动发展。

  尽管过去30年的改革进程中也出现了诸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甚至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但总的来说,由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出来的生产力,基本解决了13亿人从贫穷到温饱的问题,再到总体小康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推动体制创新,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征。在30年的改革创新进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突出的有: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十六大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实践证明,每一次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都带来了改革实践的重大突破,推动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是坚持发挥群众首创精神,调动各方面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注重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扩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把政府合理引导、积极推动与充分发挥群众改革创新的自主性、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各项改革。我们注重把握“破旧”和“立新”的关系,不断消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新机制。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协调配合,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改革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的要求更加凸显。

  四是坚持先行试点,先易后难渐进推进。由点而面、先易后难的改革推进方式,既控制了风险,又通过有效的推广机制使成功经验能够迅速普及,成为我国渐进式改革战略的重要经验,也是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的重要途径。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改革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是社会和谐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通过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达到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

  六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三、适应新阶段发展形势的变化,及时将改革创新的立足点转移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发展为改革出题,改革推动发展,是过去30年改革的基本逻辑。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的主题与过去相比,有很大变化。一些过去在生存型社会不重要的因素,现在变得重要了,一些甚至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因素。比如说,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张,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再比如说,人在解决吃饭问题之后,还需要解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发展型的问题。新阶段发展型的问题很多,但归根结底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从制度安排上来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与过去抓经济相比,对改革的要求更高,也是全方位的。我们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进程,但最终还是要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技创新,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对政府的公共服务提出新的要求,过去30年中,我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没有来得及全面解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基本住房保障等问题,新阶段需要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人的全面发展,还包括文化的发展,包括政治权利的需求,也对文化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新阶段的改革,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和政治体制在内全面的制度创新。我们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实质是民本市场经济,需要从制度上全面解决经济发展为了人、依靠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问题。

  新阶段要解放思想,进行改革创新,我认为就是要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适应新形势,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要求,不停顿地推进改革,使我们在各方面的制度完善起来。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淑琴)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