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由传统农业大县迈向新兴工业城市 广东四会的“新兴”之路

  由传统农业大县迈向新兴工业城市

  广东四会的“新兴”之路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邹锡兰 ★陈文娟 苏邹滔子/河南报道

  2008年12月28日,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广东古郡四会迎来了它2222周岁生日。

作为庆典活动压轴戏的“2008中国(四会)柑桔玉器文化节暨经贸洽谈会”,为四会献上了一份份量十足“生日贺礼”——65宗投资项目,总额达105.13亿元。

  始建于秦朝(公元前214年)的四会,地处珠三角核心区连接大西南的枢纽位置,是岭南最古老的建制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市15年来,四会市成为广东中西部地区吸纳珠三角核心区产业转移的热点区域,由传统农业大县逐步向新兴现代工业化城市迈进。

  小柑桔成就“大产业”

  四会种植柑桔的历史,可追溯至1000多年前。明朝时期,四会的柑桔还被列为朝廷贡品。“不过那时候,皇帝的青睐只是增加了百姓的负担,让老百姓苦不堪言。而如今,四会平均每户农民可以在柑桔一项中增加1500元收入,柑桔实实在在成了农民的‘摇钱树’,也成了四会的富民产业、特色产业。”四会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邹卫无(打趣地)说。

  四会市黄田镇的程三桂是当地人尽皆知的“种桔状元”。1993年程三桂到地豆镇投资种植沙糖桔,由刚开始承包13亩地发展到现在的43亩,共种下沙糖桔3500多棵,每年纯收入达三、四十万元。“以前我在四会下布畜牧场工作,一家人靠我几百元工资度日,生活很困难,是沙糖桔圆了我这个贫困户的致富梦。”程三桂感慨地对记者说。

  在四会,像程三桂一样依靠种植沙糖桔富起来的农民还有数千户。

  “自2000年来,四会柑桔种植以每年3~5万亩的速度快速增长,2002年突破10万亩大关,2008年达到24.5万亩,总产量36.6万吨,产值16.3亿元。”四会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曾泰介绍说。

  产量如此之大,销售是否有保证呢?

  “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四会市委、市政府就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柑桔节,同时还到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大都市召开推介会,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国际国内营销市场。”曾泰告诉记者,四会一直在积极打造柑桔交易中心,已建成了仓丰、黄田、大沙三个初具规模的柑桔专业批发市场,全国各地的柑桔经销商纷纷到四会采购,四会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桔柑交易集散地。

  在全国最大柑桔集散地——四会仓丰市场,夹杂着各种口音的果商们大声讨价还价,一片繁忙。

  “销售和去年差不多,但价格不行,去年这个时候每斤的价格能达到1.8~2元,但今年只能卖到每斤1~1.5元了,这样一来,利润比去年低得多了。”柑桔批发商李某“不愁销量愁价格”的苦恼,在仓丰果商中很具普遍性。

  为了柑桔销售“突围”,四会最近频频出招:启动“千禧四会,吉祥之旅”,推出国内首条集摘柑桔、买玉器兼品地方美食于一体的旅游新路线;为打击假冒现象,本地沙糖桔统一张贴“四会沙糖桔”、“四会贡柑”两个“原产地证明商标”标志;在仓丰柑桔批发市场设立柑桔检疫服务部,加强检疫,确保消费者放心。

  四会市委书记梁志强更是两度亲自带队进京推销柑桔,捧回了8万吨、3.2亿元的购货合同。

  “他山之玉” 汇成“中国玉器之乡”

  每天凌晨3时许,位于四会市城区的“天光墟”就渐渐热闹了起来,玉器加工户提着装满翡翠的篮子陆续入场。摊位上,或亮起应急灯,或点燃蜡烛,映照得白色塑胶盘中的各色玉佛、玉扇格外晶莹剔透。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场内人头攒动,交易到上午10时,人渐散去。

  天光墟,不仅是四会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远近闻名的玉器产品集散地和广东最大的翡翠玉器批发市场。

  “这里有3000多个摊位,日成交额一般在六、七十万元,高峰时超过百万元。”四会市委副书记李奔告诉记者,当地有句俗话叫“不逛天光墟,不识四会玉”。

  “他山之玉,四会成器”。四会本不产玉,却在明末清初就开始了它的玉器加工史。改革开放以来,四会政府逐步引导玉器行业向市场化、规模化、行业化发展,将缅甸翡翠雕琢成器,并先后建设了颇具规模和档次的玉器街、玉器城,成就了占国内半壁江山的加工玉器行业,2003年获得了“中国玉器之乡”的美誉。

  据悉,目前,四会玉器加工从业人员已超过10万人,有玉器加工、销售厂(场、店)3800多家,年加工玉璞逾10000吨,年销售额达超20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其中加工的摆件销售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

  郑文水,是四会玉器界的领头人之一。10年前,他从福建莆田闯荡四会时,只带了1800元。如今,他的“妈祖玉器”已成为四会规模最大的玉器公司之一。

  李奔告诉记者,在四会10万玉器从业人员中,和郑文水一样来自福建莆田、河南南阳的外地人占了一半以上。“这其实和四会的人文精神有关,‘四会’之地名,就是取‘四水俱臻’之意,它意味着开放和兼容。”李奔说,“四会市政府在发展玉器产业上,采取的是一视同仁的政策,绝不为外来户设置任何门槛。”

  “下一步,四会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产业基地的综合配套能力。同时着重通过‘四大战略’——玉文化战略、玉精品战略、玉工艺人才战略、玉产业信息战略,推动玉器产业升级。”李奔表示。

  “加快融入珠三角”

  坐车经过四会的大沙都会,能看到四会市政府设立的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上写“向东看、往东赶,加快融入珠三角”。

  “加快融入珠三角,成为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基地,是四会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市委书记梁志强表示,“自提出‘工业强市’以来,四会近几年加大了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力度,狠抓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支柱产业集群,全市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招商引资使得当地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目前四会已形成了金属加工、新型建材、塑料制品、纺织服装、纸品印刷等为主的支柱产业体系,并涌现出一力药业、骏马水泥、多罗山、实力连杆等一批骨干民营企业。

  “近几年四会每年新引进企业都在100家以上,明年税收千万元以上的预计达20家。”四会市长陈清介绍说,作为肇庆(四会)最早的工业园,南江工业园目前有近100家中小企业,去年创税1.1亿元,今年达到1.5亿元,今年该区又新引进项目有15个,计划投资总额6.93亿元。

  2008年初,为促进工业企业“二次创业”,四会进一步推进了“工业创税计划”,运用财政杠杆,全面开展“增资扩产大会战”,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此,四会市不仅在科技‘三项经费’中优先安排,还给予贷款贴息等优惠措施。

  2008年末,在金融风暴下的珠三角被笼罩在“倒闭潮”、“民工返乡潮”的阴云下,充满了悲情气氛时,从四会传出的消息令人振奋:四会4000多家中小企业无一倒闭。

  “并不是因为他们一点困难都没有,甚至个别企业经营非常困难,但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扶持企业。”四会市经贸局局长肖志坚说,“自2005年以来,我市成立了3家担保公司,几年来为中小企业融资近7亿元。同时,我们积极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带动市内金融机构加大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去年前三季度累计新发放贷款近20亿元,同比增长57.3%,新增贷款中,投向中小企业的占了65.8%。”

  作为广东当前一个新兴的扩张型经济体,四会在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却仍保持着强劲的逆势增长势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2008年实现6.37亿元,净增2亿元,增长45.8%。财政综合增长率排在广东省67个县(市)第二位。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7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6.25亿元,增长23.8%。

  

(责任编辑:李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程三桂 | 曾泰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