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我们需要习惯中速增长
称转变增长模式重点为发挥市场手段释放内需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日前在广州的一次讲座上表示,失去投资和外贸两驾“马车”有力驱动的中国经济,可能进入中速增长时代。
许小年对今年以来国内工业企业库存下降及工业原材料价格企稳持谨慎态度。他表示,库存可以短时间内抛售,但“你能把厂房和设备也抛售掉吗”。
以粗钢为例,许小年说,2007年我国粗钢产能已有20%的过剩,钢铁行业未来几年内投资会非常低。“过剩产能会像阴云一样笼罩在我们头上,长期制约新增投资。”
关于美国经济,许小年称:“即使美国人通过艰苦奋斗使得危机得以化解,但是信贷环境不可能回到格林斯潘(美联储前主席)的时代。”
美国家庭的储蓄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7%~8%,一直下降到次贷危机前的接近零,现在则开始重新回升。许小年认为,美国家庭进入“去杠杆化”阶段,而储蓄率回到历史平均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过程要持续多久我不知道,但肯定不可能在短短的几个季度内完成。”
中国需要“去库存”和“去产能”,美国需要“去杠杆”,中国经济由此失去投资和外贸两项最主要驱动力的有力驱动。“过去我们每年的外贸增长30%、投资增长20%,GDP(国内生产总值)则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如果外贸增长只有7%、投资增长只有10%,我没有算细账,那么GDP增长可能只有5%~8%。”许小年说,“我们需要习惯中速增长。”
在谈到对策时,许小年称,目前面临的是非常规的景气循环,当下的危机是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遭遇的第一次危机。国际间必须认识到全球化的趋势无法阻挡,应加强协调和对话,共同应对危机。“美国的货币政策需要与中国协调,中国的货币政策也需要与美国沟通。”
在国内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许小年认为,相比干预经济,以市场化手段释放消费需求的做法更为有效。具体而言,他主张应放开金融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传媒和教育等领域的管制,发挥市场作用和民间创造力,以培育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