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衰退之年 中国经济突围 > 中国组合拳防经济下滑 > 提振消费

刺激消费不是最优选择

  春节期间,一位在南方办企业的朋友来哈造访,欢迎晚宴上我的第一句祝酒词是“感谢金融危机”!朋友一脸苦笑,他明白我的意思,不是金融危机把他的企业弄得半死,他哪有精力来我这做客。随即朋友向我吐露了他的下一步打算:暂时停止生产活动,等待转机,并把资金暂时投到房地产上去,作为财富的贮藏。

朋友希望我给他的计划提建议,我的评价是:计划的前一半充满了中国企业家少有的明智,后一半则体现当前相当一部分投资者普遍的不明智。

  关于后一半的不明智,这里暂且不谈,而关于前一半的明智,我们还得从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这样一个大的话题说起。与危机对欧美经济的直接破坏不同,中国并没有受到信用危机导致的流动性缺失的影响,而是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通俗些说就是:由于欧美经济急速下滑,长期以欧美市场为主要销售对象的中国制造业忽然面临供大于求的状况。

  为了把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国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消化过剩的产能,而最容易想到的路径就是刺激国内消费。于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刺激消费的政策纷纷出台,处于风暴中心的大小企业也从最初的恐慌浮躁慢慢冷静下来,转而静候内需缓解产能的效果,并确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将因此很快过去,希望的曙光就在眼前了。事情真会这样随我们的心愿吗?

  翻开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还没有哪次危机是这样轻而易举地被解决掉。远的不说,就拿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金融危机为例,宏大的刺激内需计划并没有给日本人带来想象中的希望,历经长达十年的磨难日本经济才慢慢复苏。最终,日本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单纯依靠刺激消费并不能消化制造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所以这回再次面临危机时,日本人没有急于出手救市(尽管雷声较大,但雨点却很少),反倒是更多的选择另一种方式:缩减产能。最先做出这种选择的是日本的汽车制造业,他们纷纷退出了只有在经济繁荣时才有所价值的各种世界汽车赛,接着就缩减产业规模,实行资源整合。虽然这些举措现在还没有见到效果,但比起美国人动不动就注资的做法——至少在逻辑上——是聪明得多的,何以见得?

  所谓产能过剩,表面上看是“过剩”,实质上却是效率的“下降”,具体可以表现为两点:一是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这往往是宏观政策对某些产业“偏袒”的弊端的表现。通过刺激消费消化过剩产能实际上就是保护低资源效率,这只会阻碍经济提升,怎么会推动经济发展呢?二是效用效率降低,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但其危害是相当大的,因为这类产业的产品即使在刺激消费的政策下也没有生存的道理,就像《非诚勿扰》中那个被投资家试图推上高科技板块的“分歧终端机”一样,经济不景气时就算国家给你一万块钱的消费券,你会买这样的东西吗?

  这样看来,缩减规模解决产能过剩可能是经济危机时比刺激消费消化过剩产能更合理的办法,可惜,很多企业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作者为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单秀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