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2009年2月宏观经济数据 > 2009年2月宏观经济数据相关评论

CPI、PPI双降怪象:通胀担忧渐起

   简单理解,若CPI持续两季下跌往往意味着经济陷入通缩。

  东方早报记者 姚伟 实习生 徐一冉

  “一个是六年新低,一个是十年新低”,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数据充分印证了中国面临的通缩压力。

  根据数据,2月份CPI同比下降1.6%,PPI同比则下降4.5%。即便忽略春节因素,即将前两个月数据合并看待,CPI同比下降0.3%,PPI同比下降3.9%,跌势仍然明显。

  简单地理解,CPI代表着消费品价格,即百姓生活成本的高低;PPI代表着原材料价格,即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若CPI持续两季下跌往往意味着经济陷入通缩。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官方力陈我国尚未真正进入通缩的同时,似乎不少的学者也愿意相信,积极的政策刺激能够让我国经济熬过最危险的6个月,中国不会进入“通缩时代”。

  肉价、油价拉低“物价”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下降1.6%,成为自2003年1月来的首次负增长。

  如果看分项数据,2月CPI迅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的快速下滑。由于春节因素消失和去年基数较高,2月食品CPI转为负增长,同比下降1.9%,严重拖累了CPI数据。

  更具体地说,肉类价格回落较为明显,拉动食品价格下跌的作用最大。2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8.9%,跌幅较上月增加5.6个百分点。

  不过,在专家学者看来,非食品CPI的下降更值得警惕。因为与食物相比,非食品价格的下降更能证明内部需求的放缓。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月份非食品CPI同比下降1.2%。继上月之后,非食品CPI再次出现负增长,并且降幅增加0.6个百分点。

  至于已经持续下降3个月的PPI数据,本月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下降了4.5%。这也是该数据自1999年以来的新低。

  这并不难想象,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影响,2月份原油出厂价格同比降幅竟高达56.3%,跌幅较上月继续增加。

  “扛过最危险的六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国家统计局于昨日发布数据之前,便多有专家学者根据预期的数据讨论中国经济是否已进入通缩时代。

  但随着官方频频“发声”解读数据,越来越多的观点倾向认为中国经济尚未进入通缩,因为——按照最狭义的概念,物价持续下降6个月才能称得上真正进入通缩。

  而综观市场上的绝大多数评论,如果从6个月这个时间段来考量,似乎不少的专家都认为,“我们扛过这段时间没有问题”。

  一个最为明显的事实是,此前国家出台的4万亿元投资项目准备期已临近尾声,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苏宁昨日表示,“随着政策的落实,将逐步影响到实体经济,下半年经济会有一个明显起色。”

  而此前的《政府工作报告》在CPI的目标设定上也为下一步政策预留了充分空间,不少学者都相信,如有必要国家可以进一步增加投资,譬如此前盛传的“8万亿”。

  “假设今年财政赤字增加到GDP的5%(目前尚不到3%),政府公共债务占到GDP的80%,中国政府有足够能力将这样的政策至少维持十年。” 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进一步向早报记者表示。

  价改或适时启动

  有意思的是,就在昨日市场还普遍沉寂在通缩担忧的阴霾下,却有学者提醒中期即将遇到的通胀反弹。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主管李晶昨日发表报告提醒:近期货币供应急增,可能转化为较高的通胀。她同时指出,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方案及庞大的流动性如果能使经济复苏,将可能重新推动通胀。

  事实上,随着国家放松货币政策,银行新增贷款在过去的两个月内激增了近2.7万亿。目前市场还普遍预期,随着CPI进入负值,央行或将不可避免地降息,这也将进一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不过,正如海通证券宏观研究部经理、首席分析师陈露所说,“通货紧缩是比通货膨胀更难对付的幽灵”,短期内政府将精力置于防范通缩恐怕仍是毋庸置疑。

  “东西便宜了表面上看是好事,但物价持续下跌表明社会消费信心不足,企业库存增加、不敢追加投资,就会导致经济增速下滑、就业岗位减少。” 陈露说。

  上海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胡月晓强调,不排除政府通过资源税改革及公用服务业产品,如水价电价调整,来抑制CPI的下滑。

  

  权威声音

  统计局主动解读:不能判定通缩

  “2月份新增贷款仍然超过1万亿”

  东方早报记者 姚伟

  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速同时步入“负时代”已成事实,国家统计局、央行纷纷在第一时间解读数据,试图打消居民通缩预期。

  昨日早间,就在发表2月份CPI和PPI数据的同时,国际统计局综合司在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了题为《如何看待2月CPI和PPI的同比双双下降》的文章,对最新数据进行详细解读。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称,本月CPI和PPI的双下降,主要是受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显著下降和一些特殊性因素的影响,“不能就此判定出现了通货紧缩”。

  文章称,大宗产品进口价格明显下降,并带动了中国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下降较多。

  而“特殊性因素”则是指,去年2月份的春节因素和冰雪灾害因素导致当月CPI创下8.7%的高基数,由此,“仅仅因为去年同月基数高的影响,2月份CPI同比将下降2.5%左右”。

  文章还援引统计局相关人士的话解释,通货紧缩,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市场货币供应量不足引起的价格水平的下降。但从中国的情况看,当前市场货币供应量充裕,贷款大量增加,并不存在通货不足的问题。

  “从初步数据看,2月份新增贷款仍超过1万亿元。”统计局的文章透露。而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1.6万亿元,创下最高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关于通缩的激辩,与去年上半年各界争论通胀时的情形颇为相似,其时各界亦分为“由国际商品价格大幅攀升引起的非典型通胀”和“有需求过大引起的全面通胀”两派。

  “所谓‘非典型’和‘典型’,简单地理解,无非是看从供给的角度还是从需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一位分析师昨日解释。而多位分析师则指出,“即使CPI只是暂时下降,也可能令政策制订者忧心忡忡。”当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尽全力打消通缩预期。

  显见的事实是,与通胀时期的情况刚好相反,一旦居民存有通缩预期,将会更加捂紧钱袋、推迟消费,这对于亟需依靠内需提振的中国经济“肯定不会是个好消息”。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苏宁昨日指出,将在适当时机适度调整准备金率、基本利率及运用市场公开操作手段。他相信,物价水平在最近几个月内会低一点,但会逐步回升。

  

  学者观点

  余永定:货币政策目前是该慎重

  东方早报记者 罗晟 发自北京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目前出台的财政刺激政策将帮助中国走出通缩压力。他认为,考虑到自去年以来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全球范围内的需求不足,中国出现物价负增长并不奇怪。

  这位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还认为,中国的金融形势与美、欧、日有很大不同,央行目前在货币政策上的慎重态度是正确的。

  一般认为,央行如认定通缩,将不惜一切代价降息,刺激需求。但眼下,即便外界呼声甚高,央行对降息的态度仍可概括为“观望”二字。

  余永定强调,中国不会陷入费舍意义上的通货紧缩,即企业通过降价倾销商品,进而导致物价水平下跌。

  美国经济学家费舍基于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状况,于1933年提出了“债务型通货紧缩”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企业家为追求利润,会“过度负债”;当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家为了清偿负债,会降价倾销商品,进而导致物价水平下跌,这也就是传统定义的“通货紧缩”。

  余永定说:“中国的金融体系基本是健康的,随着中国财政刺激政策逐渐发挥作用,中国国内总需求将会逐渐增加。”

  

  港股观察

  先做空后补仓 对冲基金秒杀汇丰?

  东方早报记者 姚伟 综合报道

  汇丰控股这头港人眼中的“大笨象”最近无疑是港股焦点中的焦点。

  “供唔供(愿不愿意配股)?”这个问题,是当前香港最热门的讨论题目,不但网上讨论区、报章上的专家答问,甚至打完球后在体育馆更衣室内,都能听到有汇丰控股小股东在各抒己见。

  9日,作为港股第一权重的汇丰控股低开低走,在收盘前“竞价时段”,数秒内暴跌近5港元,以跌24.14%收盘。当天,汇丰控股直接拉低恒生指数达数百点之巨。香港证监会当即决定调查此事。

  汇丰控股昨日下午3点在香港召开记者会,就此前一日股价暴跌做出回应。

  汇丰控股称,前日股价在收盘竞价时段大跌属于技术因素,并不是恐慌性抛售,股价波动不排除是对冲基金和庄家活动所致。汇丰控股预计周三还会波动,投资者应该注意风险。

  昨日汇丰股价大涨13.94%,报收37.6港元,转而带动港股大涨超300点。

  但不少港股市场人士仍然相信,汇丰控股于上周一推出的177亿美元天量融资计划才是股价暴跌的罪魁祸首,因为一些大机构可以先做空股份,待低价时再次买入,从而腾出资金配股。

  根据既定计划,本周四(12日)为汇丰的除权日,在周三或之前买入汇丰股份的投资者可获得供配股权,按12:5的比例、以28港元的价格配股。

  汇控集团执行董事兼亚太区行政总裁霍嘉治昨日指出,由于配股计划已获包销,因此即便跌破28港元,集团也不会更改配股计划,“相信对汇丰具忠诚性的股东已准备好配股”。

  根据香港一项最新的调查,持有汇丰控股的受访投资者,有七成愿意配股。不过,近日香港不少报纸却纷纷发表社论,提醒汇丰控股的“粉丝”们注意全球化后的汇丰可能存在的风险,“不能凭感情用事”。

  

  

(责任编辑:李瑞)

相关新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