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上海户籍新政为当地利益服务 既看学历也看贡献

  (主编:马洪涛 记者:姜龙飞 摄像:毛云李、白羽)

  在前两天的节目中,我们看到了成都和天津购房落户政策引起的争议,购房落户并没有推进户籍改革,反而让我们距离户籍改革的既定目标越来越远。相比之下,上海正在进行的户籍改革并没有把“救市”作为直接诉求,更多的仍然是着眼于引进人才。

那么,这一次户籍新政能给多少人带来落户上海的机会?又能否撬动中国大城市户籍改革的坚冰呢?来看记者姜龙飞的报道。

  上海户籍壁垒成了当地企业人员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2月23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上海居住证持有者终于可以转上海户籍了,这一《办法》的核心在于居住证可以有条件地转为户籍。这项改革将试行三年。按照规定,来沪创业、就业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境内人员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应当同时符合5项条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持证期间按规定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持证期间依法在上海缴纳所得税;在上海市被聘任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及工种对应;无违反国家及上海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行为、治安管理处罚以上违法犯罪记录及其他方面的不良行为记录。上海户籍改革“破冰”在即,引来诸多期待。

  在沪务工人员:“这个挺好的,应该有包容的态。”

  在沪务工人员:“户籍改革这个东西刚下来的时候大家听着还是挺兴奋的,后来了解了一下,觉得还是很遥远的。”

  半个月后,3月7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中表示,上海市有关的户籍制度实施细则正在制订中,可以在今年二季度出台,这份关乎几百万人命运的实施细则同样备受关注。

  在沪务工人员:“就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的话,希望能够,就是门槛再低一点,或者是他的要求再放宽一点,七年时间太长了,对于想在上海呆着的人,应该来说不是很好的政策。”

  这次改革也在学术界,也同样引发了诸多讨论。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虽然它有很多不足,但它至少有一点,它是带有一种示范性的,它是在我们渐进式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间的关键性的一步。”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从户口改革的根本方向来看,还是有偏离的。”

  从上海这份《试行办法》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吸引上海急需的专业人才,相比过去几年铜墙铁壁一样的户籍壁垒,这次提出的五项条件其实已经降低了上海的户籍门槛。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了解,到底能有多少人能够成为这次户籍改革的受益者。

  李广超现在是上海宝信软件公司的一名员工,公司就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之内,李广超的老家在江苏宿迁市,2007年大学毕业进入的这家公司,而今,他的居住证已经办理了两年多了,在上海打拼了两年后,李广超第一次感到上海户口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上海宝信软件公司工作人员李广超:“CW9开头的,就是说人才引进类居住证,还有一些可能是,就是临时居住证,或者是投靠亲友类居住证,包括务工类的居住证,只有CW9开头的这种人才引进的居住证,才是可以缴纳社保的。”

  李广超所说的cw9指得是他的居住证的开头字母,属于上海市的人才引进居住证,这就意味着他一直都在交纳着上海市的城镇社会保险,几年以后能够有机会拿到上海市的户口。

  李广超:“这些东西出来以后,一个长远的感觉就是说我们看到希望了,不像以前那样子,大家摸不着边,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因为没有上海市的户口,小李在生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今年25岁的他,相信自己几年以后能够得到上海市的户口,很希望上海的户籍新政试行3年后还能继续,不过在他看来,等待的时间很漫长。

  李广超:“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期限可能会稍微长了一些,七年对于很多人来说,心里觉得不一定等的急。”

  尚未结婚生子的李广超感觉心里等的很着急,而事实上,户口问题影响最大的是子女的教育问题。

  杜邦中国集团公司上海分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剑:“因为在做人力资源很久,就是谈到人员的流动性的部分,那么会谈到说员工认为说对他们流动性部分起到最大障碍部分的地方是什么?这个其实说子女就学的问题。”

  王剑告诉记者,其实在杜邦,多年来由于子女的教育问题无法解决,已经直接造成了部分人才的流失。

  王剑:“因为在当地入学,没有办法在身边照顾,所以离开公司回到家里面去照顾他的小孩。”

  据了解,杜邦公司上海分公司总共有1000多人,其中60%都是上海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本科或者本科以上的学历,如今都已经拥有上海市的人才居住证,王剑相信他们能够最终都能够拿到上海户口。

  王剑:“因为它也是按照人才引进这样一个条件和标准来办居住证的,说明这些我们有居住证的同事,本身他还是有竞争力的。”

  因户籍影响人才引进的情况在上海决不是个别现象,在上海,这一问题最为突出的当属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张江公司的殷宏告诉记者,去年公司调查园区内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归人才如何在沪安家的情况,结果发现人才瓶颈中落户问题首当其冲。

  上海张江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殷宏:“他结婚已经结了,也有小孩了,所以他需要有一种这个归属感,那么我认为这个里头,我们大概园区里面至少大概有20%—30%的人是有这种迫切的这种需要的。”

  成立于1992年7月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是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园区,目前,园区内聚积着13万各类人才,除了少部分顶尖人才在引进的同时解决其户口问题之外,这其中有50%多的人才都在面临落户问题。

  殷宏告诉记者,园区的发展靠的就是各类型人才,如何能够留住这些人才就成为他们工作的重点,殷宏感觉,这次出台的临时办法就是为他们园区量身打造的。

  殷宏:“可能这个户籍改革里头,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一个受益群体,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很多的这个技术,可能说全世界范围里都能找到一些工作,那么他们愿意留在上海工作,实际上对上海是有巨大的这个贡献。”

  上海户籍新政不仅要看学历高低,也要看谁对城市的贡献更大

  户籍壁垒对在上海就业的外地人才确实带来了不少困惑,也成了当地企业人员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实施的户籍新政至少让这部分人有了盼头,虽然七年的时间,在他们看来还有些漫长,不过,对更多的外地人看来,他们面对的不止时间这一道门槛,他们希望户籍新政不仅盯住谁的学历高低,也要看看谁对城市的贡献更大。

  在沪经商人员赵雪林:“因为我是属于人才引进,我们是CW9。”

  陈崇彬夫妇来自福建,去年刚刚拿到的人才居住证,他们在上海多年来从事的是钢材生意,他们最近一直在关注着户籍新政的动向。

  在沪经商人员陈崇彬:“我们在上海已经从94年7月1号到上海,现在已经有15年的时间,我们也期盼着成为一个新的上海人,但是这十几年时间下来,因为我们当时一出来的话,我们对学习的文化,这块比较薄,肯定也没有这个中级或者高级职称,这点就达不到。”

  而在陈崇彬妻子看来,自己同样为上海市做出了不少的贡献,理应符合新政的要求。

  赵雪林:“外地的人来上海有所贡献,按道理说,要比一般的中级职称的人,我觉得应该比他们要大,因为也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包括税收,等等一些方面的。”

  为了解答这个疑问,陈崇彬拨通了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咨询电话。

  “我想咱们细则什么,居住证转户口细则什么时候出台啊?”

  “这个不是很清楚。”

  “一个就是我们未来转户口,我们没有中级职称能不能,到时候会被影响啊?”

  “条件要满足的,你没有中级职称当然不能办的了。”

  “比如我们是08年办的,到时候到七年满了以后,但是提前,你们说三年内只是暂行三年不影响吧?”

  “那您就早了,那就到2015年了要,2015年什么政策就不清楚了,而且试行三年,到时候什么政策就不清楚了。”

  没有中级职称不能办理户口,而且三年后的政策还会变化,得到这样的答案,夫妻俩感到很失望。

  赵雪林:“如果电话没打之前,我觉得信心还蛮多的,现在打完电话以后,感觉好象也蛮失落的。”

  同样是做钢材生意的肖善堂夫妇,现在考虑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自己的临时居住证。

  在沪经商人员肖善堂:“这种临时居住证的,就相当于是一个临时的吧,经过三个月要到我们这个社区里面去刷一次,登记一次,等于你还在这边住,在这边务工。”

  肖善堂现在的居住证属于临时居住证,现在非常迫切的问题是,他们的孩子一直在上海接受教育,现在已经读到了初一,由于临时居住证的限制,他们孩子将无法在上海读高中。

  肖善堂:“在读完初二之前,想办法,如果能把居住证办下来,能办到人才引进这一类,就是允许读高中的这种居住证,如果能办得到,我们在这两年内去努力一下,只要能办得下来,那我们就继续。”

  肖善堂告诉记者,如果能够拿到人才居住证就能够让孩子继续在上海就读高中、参加高考,如今他们在上海已经作了10几年的生意,在上海也买了自己的房子,可是仍然要为一张居住证发愁,否则的话他们的孩子只能回到老家去读高中。

  肖善堂:“影响肯定会很大的,原来这边成绩算是中上游,回去以后肯定都是中游以下了,因为教材是完全不一样的,差别太大了。”

  肖善堂说,自己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最近一直在努力获得人才居住证。

  与肖善堂一样,对于绝大多得上海外地务工人员来说,这次户籍改革对他们最大意义在于,自己能否能尽快地拿到那张人才引进居住证。

  肖善堂:“学历不够,现在年龄,上海这边有年龄限制,可能在三十几岁以下,据说有大专文凭就可以,你35岁以上必须要本科文凭,现在门槛又高了,我们都已经40多以上了。”

  究竟是什么力量在决定户改的进程?

  如果按照上海市的相关规定,像陈崇彬、肖善堂这样一些没有高学历的人,就连拿到一张人才引进居住证都难度不小,更何况是上海的本地户口。而在上海数百万外来人口中,真正能满足五项条件的实属凤毛麟角。为什么被大家寄予厚望的上海户改新政给人感觉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到底是什么力量在决定户改的进程?再来了解一下上海市户籍改革的历程。

  据了解,上海市先后在1994年、2002年、2004年三次调整了户口迁移的政策,而这次“居住证转户籍”改革也就被称为上海第四次户籍制度改革,在1994年,上海市推出的是蓝印户口制度。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那么这个蓝印户口制度使得原来的户籍制度改革应当讲是比较大的突破,只要你在上海买了房子,你就可以进户口,买多大的房可以进几个户口。”

  彭希哲告诉记者,推出蓝印户口制度适逢浦东开发,是为了拉动房市与吸引人才,其间仅有4.2万人通过这个制度转变为上海人,实施效果与初衷并不相符。

  彭希哲:“并没有真正达到上海原来推动房地产市场或者引进人才这样一个目标,所以这个整个蓝印户口这样办法整个在2002年就取消了。”

  随后,上海市政府在2002年,正式推出了人才引进居住证,上海市民能享受的待遇,居住证持有人基本上都能享受。目的也就是为了能够继续吸引人才,2004年,又将居住证做了进一步的外延。

  彭希哲:“你既然引进的不完全是人才,还有很多的民工,其他各种各样的人很多,因为每年上海的流动人口每年都增加的很厉害,所以那个时候上海在2004年的时候,在全部外地来沪人员中间就推行居住证制度。”

  上海市政府在今年推出的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又是出于什么么考虑?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首先政府做了一件他应该做的一件事情,兑现了一个承诺,我觉得上海出台人才居住证,是一种人才优先或者是发展优先的一种战略思路,也就是上海要建立四个中心,特别是经济金融中心,那么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必要的前提。”

  在丁金宏看来,上海现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高端人才竞争,而户籍问题实际上现在成为人才引进的一个瓶颈,户籍改革符合城市发展的利益,另一方面,能够完全符合标准的人才非常有限。

  彭希哲:“2002年他是满七年的,那批人,如果说按照那样一个标准的话,大概也就三四千人。”

  事实上,首批符合“累计7年”条件的人只有3000名,同时符合其他条件人数将会更少,而如今,上海市的外来务工人员有600多万人,办理居住证的是450多万人,在这之中拥有上海市人才引居住证的,有机会获得上海市户口的人数,不过30多万人,比例不到十分之一,事实上这次户籍改革于其他的420万人无关。

  丁金宏:“从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嫌贫爱富的这种选择,这样一种改革好像某种意义上还在利用户口的含金量,就说因为它有含金量,所以政府要拿它引进人才的一种工具。”

  丁金宏坦言,作为政府的一种工具,本次户籍改革必定是要为上海市自身利益服务的。

  丁金宏:“也就是城市的价值观至上,这个不是一种非常高尚的价值观,城市利益要得到充分保障,城市的价值要得到优先体现,当然城市当中人的话语权也最强势,所以这些也都决定了可能城市自身的利益会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考虑。”

  上海松江钢材市场管理公司总裁肖家守:“现在我们整个市场在就业人员有13000人,企业有1200户,那13000人有90%都是外地的,基本上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比较多。”

  肖家守如今经营的松江钢材市场,是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家钢材集散中心,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绝大多数业主都没有上海市的户口,在上海打拚了十几年的时间,而且基本都是临时居住证,作为市场的管理者,现在他最头疼的就是业主们孩子的教育问题。

  肖家守:“初中到高中没有这个户口就解决不了,我们每一年最头痛的事情就是这个事情,如果就是在那样的高中里进去,如果高考的时候也要回老家高考。”

  为了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些业主选择了回家陪同孩子读书,这就对市场的正常经营直接造成了影响,对于上海市户口已经不抱什么希望的肖家守,发出了这样的请求。

  肖家守:“一下子解决不了户口问题,能不能把小孩就读这一块,比如考高中,高考跟本地人一样的待遇就可以了,我们不是说要求要怎么怎么,一样就行。”

  肖家守的这个请求,在专家看来很难实现,教育体制的改革本身就与户籍制度改革无关,也不是上海市一个地区能够完成的。

  彭希哲:“这个地方的改革,就不是户籍本身的改革,而是整个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所以我自己感觉,我们有的时候过分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户籍本身上面,实际上我自己感觉,我们应当做的更多的事情是寻找新的载体。”

  户籍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淡化户口的含金量,而上海市的这次户籍改革非但没有降低含金量,反而将使得居住证的分量变得更加沉重,在丁金宏看来,这次户籍改革注定会像上海市前三次改革一样成为权宜之策。

  丁金宏:“权宜的改革,或者是阶段性的改革,为什么讲阶段性改革呢?如果从户口改革,根本性改革这个制度的话,应该方向不完全是政府分享,因为你没有照顾到这个户口改革更长远的一个考虑,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一次行动,可能并没有减少户口的含金量,相反可能会大家觉得户口更值钱,更珍贵,更可贵。”

(责任编辑:马丁)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姜龙飞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