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衰退之年 中国经济突围 > 中国组合拳防经济下滑 > 巨额投资

6万亿!信贷“红线”

  “如果全年信贷增速超过6万亿元,不审慎行为可能会大量出现”。3月中旬,中国银监会高层官员在天津的一个专题报告会上说,6万亿是一个大致的风险控制底线。

  没有谁能料到,仅仅一个月后,新增信贷总量已经靠近这一底线。

此时,4万亿计划中的第三批中央投资正在下达,信贷增速可能进一步突进。

  上周,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关于一季度宏观数据的讨论会上,副主任贺铿也提醒说,当前,已经出现财政与信贷“双扩张”趋势,而且大量贷款是以“政府信用”为依托的。这样做违背市场规则,贷款质量有可能保证不了,风险很大,需要高度关注。

  金融机构人士普遍认为,照此速度,信贷轻松突破6万亿并不令人惊讶,因此,二季度将成为关键时点,货币政策是否需要重估,届时也将变得明朗。

  6万亿红线

  这是一个并未明示,也未得到官方公开确认的信贷红线。

  大约一个月前,中国银监会高层官员在天津的一个专题报告会上,谈到了贷款高增的问题。当时,3月份数据尚未披露,不过前两个月新增贷款达到2.69万亿元,超过全年计划新增贷款总量的一半。

  这位高层官员说,以经验来看,银行每月新增5000亿元贷款是个极限,这样一年就是6万亿元。因而,5万亿到6万亿之间是今年的贷款增幅。不过,“如果信贷超过6万亿元,不审慎行为可能会大量出现”,因此,6万亿是一个大致的风险控制底线。

  一位与会的地方官员说,这位高层官员曾两次提到6万亿这个风险控制底线,并且表示,如果这些贷款都能用到点子上的话,比如说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样,都能得到优惠,保增长可以无虞。

  不过,银监会官员在接受采访时却表示对此并不知情。此前,对于今年的新增贷款规模,无论是官方内部和学界都有测算。一位央行人士解释说,按照理论派学者们的说法,国务院要求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的增长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按照这个基础计算,2009年的新增信贷大约就是6万亿元。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说,如果按照目前一些学者的预测,今年信贷大大超过6万亿,甚至达到7万亿或者8万亿,那意味着信贷发放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这些信贷是否进入实体经济,是否投到高风险的项目中都会难以控制。”

  一位建设银行的人士认为,监管层根据以往的信贷投放情况分析,对不良和通货膨胀有担忧,并且信贷投放虽多,结构上仍然不尽合理,监管部门也担心各个银行有没有队伍来管理这么大的一摊资产。

  监管部门如何在保增长和防范风险间权衡拿捏,正变得越来越富有挑战性。

  信贷冲击波

  3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89万亿元,这大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今年全年新增贷款目标是5万亿元以上,前3个月已达4.58万亿元,照此计算,剩下来的9个月,月均可投放量不超过500亿元。即使以6万亿计算,月均贷款投放也不超过1600亿元。

  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年初,建设银行确定全年新增贷款约6000亿元,一季度完成了80%多。该行公司业务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说,全年信贷额度是否调高,将会在二季度后再确定。不过该负责人预计,继续一季度的做法是相对安全的。

  “经济并没有触底反弹,很多投出去的项目还没有建成,所以二季度还要进一步往里投,这都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而且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宏观经济究竟有没有企稳。”这位负责人预计,全年信贷计划肯定超过6万亿元。

  在建设银行年报发行会上,建行副行长胡哲一也曾表示,年初的信贷增量安排仅是根据一季度经济运行形势初步设定的目标,建行会根据经济形势调整全年信贷安排。他说,危机仍未见底,为应对宏观形势变化,中央政策仍留有“后手”,“后手”所需信贷增量也可能不包括在 5万亿里面。

  农行某分行高管说,他们一季度贷款贷出去了900多亿元,占到了全年信贷计划的一半,估计二季度放出去的贷款会占满全年信贷计划。他预期,全年信贷规模突破6万亿没有悬念。“6万亿事实上是刚刚将大项目贷完,监管层不会坐视中小企业还没拿到钱就采取紧缩措施的”。

  这意味着,信贷规模的实际控制线也可能视具体情况灵活处置。

  关键性时点

  在3月份数据发布之后,监管层的信贷政策已现微调迹象。

  央行在持续的净投放之后,开始回笼资金。4月7日,央行进行1600亿元正回购交易后,14日,再次进行正回购操作,累计回笼1400亿元。

  银监会也展开了对五大国有银行的专项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信贷主体、信贷投向、信贷合规性。检查的重点为自去年10月1日到今年 2月28日的新增贷款。

  一位接近银监会人士说,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信贷增量如此之大,从实际操作上很难理解。以这么快的速度放贷,如果都是真实贷款的话,风险隐患难以估量。

  一位商业银行人士说,目前,商业银行对大型对公项目客户的竞争已经从央企到了地方政府,以前只有一些省会城市能够得到银行的青睐,但现在一些二线城市的市政项目大家也纷纷贷款,争夺得非常激烈。这些项目很多是地方政府的隐形担保。但实际上一些地方财政收入极为有限,属于吃饭财政,偿付能力有限。随着经济持续下行,其后续担保能力堪忧。

  此外,银监会也担心,随着竞争的加剧,信贷会趋向风险更高的房地产和重污染等行业领域。

  对信贷激增的担心,已使得各部门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产生了微妙的分歧。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士说,目前国务院的基调是宏观经济形势好于预期,但是基础尚不稳固,所以下一步的政策趋向以继续落实和完善为主,不过大家已经开始关注货币政策的走向和效果。一季度贷款那么多能不能达到预期?能不能与财政手段形成合力?需不需要做出调整?都是下一步影响调控的因素。

  上述工信部人士说,目前相关部门对于货币政策有些不同的认识,比如在积极的前提下,是不是在放贷程序、贷款审批上需要谨慎一些,规范一些,对钱的流向做些引导和规范等。

  4万亿投资中的第三批中央投资计划正在下达。这也将继续推高新增贷款规模。一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官员也表示,从现在看,继续使用货币政策的风险太大,货币政策发挥空间已经不大了。

  上周,在全国人大财经委一季度宏观数据讨论会上,副主任贺铿也提醒说,财政与贷币扩张的政策不可以长期使用,尤其不能同时使用。当前,已经出现“双扩张”趋势,而且大量贷款是以 “政府信用”为依托的。这样做违背市场规则,贷款质量有可能保证不了,风险很大,需要高度关注。

  不过,综合各方面的分析判断,近期宏观政策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一方面,当下对经济下行的担忧依然强烈。税收已经连续6个月负增长。这样,“用财政政策工具刺激经济的空间就被压缩了,存款准备金和存款利率还有继续放松的空间。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货币政策很难在此时收缩。”分析人士称。

  上述农行人士透露,几天前央行货币政策司负责人在地方调研时也表示,央行会保持货币政策的相对稳定,银行不要有太多顾虑。

  客观上,信贷快速增长的格局能否延续也需要时间验证。

  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说,不排除3月份有七八千亿的新增信贷都属于“关系贷款”。

  所谓关系贷款就是银行为了做账,对于既有的授信客户,在月末时会敦促其贷款,客户并不真正运用这笔贷款资金,而是将贷款存至银行,从而银行产生派生存款,到下月初时客户再向银行归还贷款,这其中产生的利息由银行来贴补。

  赵庆明认为,一季度银行的目标是争夺客户做大规模,而下一步,银行会夯实和消化那些“已经发出去的信贷”。例如用真实的信贷替换部分票据融资,把部分短期贷款转换为长期贷款。这样,信贷的增速就会大幅度减缓,赢利也才能跟得上。

  前述建设银行人士预期,二季度末三季度开始,客观政策面和各家银行策略的调整应该会趋于明朗。农行某分行高管也表示,估计在二季度末的时候总行会有一些调整。

  一位接近央行人士说,从去年底央行放松信贷政策到现在仅仅4个多月,信贷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拉动效果以及会遇到的问题至少还需要两个季度检验。在此之前,信贷政策调头的可能性很小。

  “5月底或许是一个时间窗口。”他说。

  (本报记者王姝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克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