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汽车

汽车巨头来华“避难”会否压垮中国车企

  中国车企迎来了超越国外巨头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压力

   巨头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就在于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他们生存还是死亡的救命稻草

   我曾放言: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唯一能够在国际间崛起的行业恐怕只有汽车。

为此,我出过这样一些“主意”:国内车企虽然尚无实力并购国外整车厂家,但可以设法并购一些国外的零部件企业以及研发机构,乃至引进一些技术人才,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领先优势。近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及上海车展所展示出来的态势,确实印证了这样一个结论:中国车企迎来了超越国外巨头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压力。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美欧日车企不是亏损就是破产,不是裁员就是关厂,几乎一片尽墨,但也并非坐而待毙,就像可口可乐的工厂可以毁灭,只要有配方有牌子,照样可以重生一样,美欧日车企同样如此,在关键技术和品牌领域,他们还保留着完全的竞争优势。中国车企虽有机会,但一时还难以超越。

   2007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在自主研发方面的投入仅是美国的1/14,至于品牌价值更是无法望其项背。很多企业还停留在模仿复制别人的阶段,甚至有些企业还为此惹上知识产权的官司。但我们通过并购一些关键零部件企业和研发机构,可以少走一些路去追赶他们。民族品牌之一的吉利不久前全资收购了澳大利亚的自动变速箱生产商DSI,完善了吉利的技术体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样有消息称,北汽近来已经实施了三项类似的并购。上海车展期间,通用亚太总裁罗瑞立曾透露,通用可能会卖掉哈姆、萨姆,并重组美国的萨特,虽然他拒绝透露对此表示兴趣的公司是否来自中国,但依然激起了业内的想象。在这场危机中,中国车企不妨从外围入手并购,稳扎稳打,各个击破,最后再向核心逼近。尽管这条路还很长,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

   如果说,在关键技术领域,我们还只能跟着人家后面“捡漏”,但在新能源领域,我们并不比人家更差。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提出要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工信部已表示将抓紧修订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标准、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的技改项目。科技部也在大力推进百城千辆示范工作。上海车展期间,国外车企雷克萨斯推出了混合动力的SUV,本田推出了新款燃料电池车FCXClarity,国内车企郑州日产展示了一款电动版“帅客”,东风有限总裁中村公泰表示,东风有限将充 分利用日产在电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以及示范运行。北汽福田继在奥运会上一展新能源汽车风采之后,成立了国内首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以及产业联盟,上海车展期间也推出了新款新能源汽车。继奥运会之后,世博会已成为中国展示和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又一加速器,上海车展期间,上汽集团已与有关部门签署了新能源汽车推进项目协议,承诺世博会期间将提供四大门类近千辆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目前尚缺的是人和。如果国内几大车企能够携起手来,分工合作,各显其能,也许我们超越国外汽车巨头的时候会来得更早些。

   我们看到了机会,也在为机会而努力奋斗,但我们前面的路实际并不轻松,也许因为金融危机变得更为严峻了。上海车展让我们看到了几大汽车巨头在此一搏的架势,各大巨头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保时捷首次在欧美之外市场全球首发新车,通用汽车展出了37款车,其中包括1款全球首发车、5款亚太首发车,丰田展位创下在华参展面积之最,展出车型达50台。巨头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就在于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他们生存还是死亡的救命稻草。通用今年3月的数据显示,其在华销量增长了24.6%,因此,通用已计划在华再建一个新厂,大众汽车在全球裁员1.65万,在华总投资却超过了90亿美元。中国车企同样面临着生存还是死亡的严酷现实,这根救命稻草会不会成为压垮中国车企的最后一根稻草?值得每个中国车企深思。 (24G1)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