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野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正当时

  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正当时

  鉴于中国存在巨大的资源需求,中国企业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目前全球资源价格处于低位水平,因此我们认为当前是中国企业进行海外资源拓展的一个良机。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方面表现相当活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当属中国铝业公司斥资195亿美元投资国际矿业巨头力拓公司,获得力拓集团有关铁矿、铜矿和铝资产的部分股权,刷新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最高金额的记录。

就在同一个月,中国最大的金属贸易商五矿集团也宣布以约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澳洲矿业公司,以确保铜矿及锌矿的供应。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升温,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并购金额不断刷新纪录,收购对象囊括从欧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但是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资源类以及金融类公司,其中资源类公司的表现尤为抢眼。

  我们认为,中国企业近年来活跃的海外并购活动是受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所驱。虽然我们认为在收购金融类企业时需要慎之又慎,但在当前资源价格处于低位水平之际,在资源类行业进行海外并购实属明智之举。

  中国的资源消费需求巨大

  首先,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1995-2008年的平均实际GDP增长率达到了年同比9.7%,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实际GDP增长率均保持在10%以上,2007年更是达到了年同比13.0%的历史较高水平。尽管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依然保持在9.0%这一远远高出发达国家水平的经济增长率。同时,这些年来中国的人均GDP也一路攀升,从1995年的5000多元大幅提高至2007年的18934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2.7%。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人均GDP的大幅提高增强了中国的消费能力。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对金属等资源的需求在全球中所占的份额已经大幅提高,例如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在全球所占的份额从2004年的32.0%增加至2008年的49.8%,并且预期在接下去的两年里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提高,估计2010年将会超过世界需求的一半,达到53.8%。而中国对其他诸如铜、铝、锌等主要金属的需求也呈现出份额不断提高的走势,2008年分别占全球总需求的27.6%,34.2%以及33.2%。尤为明显的是,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铜需求的增长来源几乎全部都来自中国。

  其次,我们相信未来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长潜力巨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对各类资源的需求也会继续增加。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到201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要从2005年的43%提高到47%,全国总人口预计将从2005年的约13.1亿增加到2010年的约13.6亿。换言之,从2005年到2010年,将有70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地区。图3显示了近年来我国从农村转移至城市的人口数量(自1995年以来,每年都超过1千万),这无疑会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从而间接地导致中国对各种资源产生大量的需求。

  由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中国目前的资源消费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其绝对消费量依然大幅偏低。例如2005年中国的人均铜消费仅为韩国的约七分之一,美国和日本的约四分之一。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快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未来中国对各类资源的需求潜力将会相当大。

  最后,中国本身矿产资源有限,许多都存在短缺,需要靠大量进口来保证冶炼生产的需求。例如,中国的镍精矿进口自2006年以来急剧增加,到2007年9月份迅速增加至1百万吨以上。另外,中国对精铜和铜精矿的进口需求也一直在稳步增加。巨大的需求加上本身资源的短缺,这使得中国必须通过进口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而通过并购海外资源类企业的方式来锁定未来的资源供给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中国企业具备海外收购的实力

  一方面,中国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其资产负债表状况在不断地得到改善,资产余额从2004年底的约8万亿元增加至2008年11月份的逾16万亿元,增加了一倍多。此外,虽然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大幅下挫,但依然实现了一定的盈利水平。因此,中国企业近年来所积累的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为其进行海外投资提供了前提条件。

  另一方面,截至2008年底,中国政府积累了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一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并且在必要时可以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支撑。

  最后,中国健康的金融体系和充足的流动性也能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活动提供巨大支持。目前中国的银行业状况良好,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敞口相对较小。而且,多数银行近年来通过资本结构调整和重组的方式刚刚清理了资产负债表。截至2008年12月,中国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2.5%,而中国银行业的贷存比仅为65.1%,而香港、美国和韩国的贷存比则分别为80.1%,98.5%和136.1%。这使得中国的银行能够在许多其他国家的银行正在被迫去杠杆化之时,不但无需降低杠杆率,还能扩大杠杆率,为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融资支持。

  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基本建设

  本轮的金融海啸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猛跌,例如,布伦特油价在2008年7月创下145.39美元/桶的历史新高之后,如今已经下跌了70%左右;而伦敦铜价在2008年7月3日达到8985美元/吨的历史高位之后,2009年2月18日已经下跌至3291美元/吨,跌幅超过60%。其他主要金属的价格也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商品价格的暴跌在对中国企业的经营造成威胁的同时,也为其进行海外收购提供了一次良机。此时进行海外并购不但可以解决被收购企业的燃眉之急, 也可以大大节省中国企业的收购成本。

  除了到海外收购资源类企业之外,在当前全球商品价格低落的情况下,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个难得的时机。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总体水平依然较低,因此还需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建设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需要开发相对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需要建设更加发达的东部地区,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

  近期中国政府公布了高达4万亿元的巨额投资计划,其中3万多亿元(相当于总金额的81.75%)被分配到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的建设工程中。具体来说,1.5万亿元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1万亿元用于灾区重建,4千亿元用于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3.7千亿用于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央政府的4万亿投资计划的激励下,全国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纷纷出台刺激政策,尤其是中部和西部地区。根据我们的统计,截至2009年3月7日,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政府分别公布了总额达10746亿元和15043亿元的刺激政策,其中绝大部分都集中在资源消耗类建设项目。这些投资计划在帮助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在当前全球商品资源价格低落的情况下,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基建投资,以较低的价格进口资源类产品,应该讲在成本上也是非常合算的。

  总而言之,中国本身所蕴含的巨大需求、企业和金融体系稳健的财务状况、较低的大宗商品价格都表明当前是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投资和采购的良好时机。这不仅有助于中国企业获得较大的投资价值,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建设节约成本,而且也有助于海外受困企业改善财务状况,从而对全球经济的不断恶化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到海外收购资源类企业,虽然符合中国的长远战略利益,但是也应该意识到,被收购国家的民众和媒体可能存在的抵制情绪和由此可能引发的保护主义措施。要消除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我们作为收购方,虽然可以借目前全球资产价格较低的时机以较低的成本收购资源或相关股权,但也应该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考虑到被收购方的短期和中长期利益,而不可乘人之危。否则,即便我们在对方目前处于困境的时候成功地实现了收购,但这种“乘人之危”式的收购有可能为收购后企业的中长期稳健经营以及与被收购方(国)的长远合作埋下祸种。另外,从收购形式上来讲,应尽量避免过于激进的收购(如全额股权收购),而可以更多地考虑小额参股,将我们的利益与被收购企业现有股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从而降低被收购方(国)的抵制情绪。

  (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孙明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