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在废墟上重拾生机

  在废墟上重拾生机

  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全中国的目光就不曾离开——青川、北川、汶川,四川,百川之所在,曾是秀美而壮丽的河山,曾是祖国最美的画卷。日子一天天过去,川之上,伤愈否,便成心中最沉的挂念。

“5·12”特大地震一周年前夕,商报记者重返这片曾经断裂的大地,见证我们家园重建的模样。伤城已不再流泪,我们却手捧清香的橙而感动落泪。

  百川尽变模样,伤城早已破土重生。

  一座座城市在兄弟城市的援建中渐渐有了些模样。我们进入北京的援建城市什邡,整个城市似乎是一个大工地,路在修、房在建,分不清是当地人还是外来的建设者,都在忙碌着,与一座朝气蓬勃的建设中的城市似乎并无两样。

  我们来到一个叫穿心店的小镇,当地有一个国家级的大型化工厂,因为当时正好在地震带上,完全被毁掉了,难得的是,当地人把这块地震遗址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当我们走进工厂,地震的废墟仍然触目惊心:几吨甚至数十吨重的大型机器,或被挪移,或已倒塌,有的竟整个儿地扭曲着,可以想见,当地震波冲击的那一刹那,如此的庞然大物都变得渺小不堪。

  来到工厂的办公区和宿舍区,地震恶魔般上下左右发飙的印迹清晰可见:紧临的两栋楼,一栋内脏受损,一栋整个坍塌;有的楼上面几层全倒了,有的楼却是整个陷了下去。我们能看到的二层楼,清晰地标着“5-11”的房号;不少空空的房子里似乎依然有人影在晃动,因为办公桌还在,住过的床还在,只是门窗和墙壁薄纸一样被撕裂开……

  工厂门口,四五个老人在卖水和菜。他们都有亲人在地震中离去,但攀谈起来却没有想象中的悲痛与绝望,淡然讲述,面目平静,只是谈及一年前那个触目惊心的瞬间时,似乎仍然心有余悸:好惨,好些人从山上跑下来,到了这里,听说化工厂会爆炸,又往回跑……

  来到什邡受灾比较严重的红白镇,阴雨天气让地上满是泥泞,推土车、大吊车在不间歇地工作着,受灾群众的长久住房在加紧规划建设中。在一片北京和深圳援建的临时活动板房旁,一个老婆婆正在洗衣服,我们小心翼翼地问起她家里的受灾情况,老婆婆说:“全毁了。”随后,她语气平静地补充道:“我有个儿子还在,在做水果生意。国家给了救济,但是我们还要做点事。”

  听说我们是从北京赶来,老人的眼睛里面突然闪出光芒,轻翘起满是皱纹的嘴角,说:“北京人好得很,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淳朴的方言立刻暖了人心。老人说完,走进活动板房,拿出4个鲜亮的橙子,说什么也要让我们拿着。

  坐上车,看着一排排蓝白相间的活动板房渐行渐远,忽然,一个绿色的风筝升上天空,跳入眼帘。那个在北京公园的天空里轻而易举便可以欣赏到的风筝,那条根本看不清楚的细线,立刻揪住了我们的心。因为看到“好惨景象”而忍住的眼泪,因为听到“北京人好得很”而忍住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滴落在橘红色的橙子上。

  一路来到成都,仿佛换了人间。

  穿梭在宽巷子、窄巷子,浓郁的商业气息将人包围。看成都人嬉闹着叫卖,松弛地活着,茶楼、酒吧、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也散发着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嗑瓜子、打牌,说绵软的成都话,“好耍”的成都有一种“灾难从没来过”的景象。

  也许过不了多少年,青川、北川、汶川,所有的四川人都会这样松弛地活着,除了那些我们刻意保留下来的遗址。曾经受伤的城市,留下的不再是忧愁与悲伤,而处处充盈着感动与希望——因为人们在家园被毁掉和重建家园的过程中,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尊严,伤城的新生,也是我们共同精神家园的复苏与新生。

  编 者 语

  川之上,最美图画;川之殇,最震心魄。然川之魂,已附国人之体,焕然一新。期年复一年,祖辈之大爱,世界之大爱,遍染世间,浸入吾民族之魂,流淌人类之善良心性……

  一年已去,悲伤沉淀,感动长远。灾难,像一只幽灵飘荡在记忆时空,时而浮现载以梦魇,时而飞散拨见明媚。像巨大手臂胡乱一挥,城池翻动,也紧紧一攥,将全中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心灵攥在一起。痛入骨髓,但因全国13亿人的分担而减轻;奋而进取,因全球60亿人的支持而凝聚。

  那场令全世界揪心的灾难,来自全世界的救援,一场没有饥荒、没有流民、没有瘟疫、没有社会动荡的特大灾难,不是川人自己的经历,而是给全中国乃至全人类带来一种血性、一种精神、一种彻悟。

  365天之内,川人虽悲伤但没有陷入悲伤,全国人积极并且越发积极。地震近百天后,我们举办了“奥林匹克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一届奥运会”,紧随其后,全世界承受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金融危机。跌宕起伏的2008年,哀痛、萧条,谁也没能将我们击垮;坚强、骄傲,我们从痛定思痛中得到更多。

  采访中、见闻中,一双干枯、黝黑、满是皱纹的手给我们捧上鲜嫩的橙,情意饱满,精神矍铄。此时,感恩之心徜徉在川城之外。距灾区万里之遥的人们感谢川人、川魂的坚韧,接纳爱心是他们,被召唤良知是我们,顿悟生之价值是我们。我们心怀感恩,面向祖国山川。灾难爆破出人性的极点,将美丑放大,千万双眼睛在看,有躯体倒下,有灵魂挺立。扭曲的土地给我们精神的力量。

  一年,伤城扭曲,然而破土开建,朝气蓬勃。三年后,座座新城建成。年复一年,祖辈受之洗礼,恩难忘,情不舍,继开拓。

  有家了,内心才会安全。2008年8月12日,在地震发生后仅仅3个月,四川省1000多万名受灾群众陆续从潮湿、闷热的帐篷和简易窝棚里,搬入遮风避雨的过渡安置房。

  搬入“新家”那一刻,很多人动情落泪。

  那时,四川6个极重灾区设了3400余个板房安置点。3个月的时间,从酷晒的5月到闷热的8月,近10万名援建队伍的工人每日挥汗如雨,建起了供居住的50万套活动板房、近10万套学校和医院等公用设施。

  人们都说,3个月后,千万灾区群众就喜得“广厦千万间”。这是一个奇迹!

  北京市是援建灾区过渡房数量最多的单位。援建之初北京承诺:“让受灾群众住进新家看奥运”、“让李白故里重新响起琅琅读书声”。

  开 学 了

  2008年8月31日,略阳县小学生王孜羽满怀期待地坐在小床上整理书包,放入一本本崭新的书,她想象着明天与同学们团聚的情景。第二天,陕西省地震重灾区略阳县2.3万多名中小学生全部开学上课。

  同一天,4名四川灾区的女孩在福州阳光国际学校入学欢迎仪式上展露笑容。51名孤儿和单亲学龄儿童的脸上,看不到悲伤,他们对着镜头咧开嘴笑,露出整齐、洁白稚嫩的小牙。

  2008年9月1日,四川地震灾区339.99万名学生全部复学复课。

  而在6月份,德阳东汽中学则早早复课,那天的仪式上,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300多名学生举起右手宣誓:“为了遇难同学未完成的学业,我要努力学习;为了遇难老师的殷切希望,我要努力学习;为了明天的希望,我要努力学习……”

  有 业 了

  商业是重建路上最活跃的力量,但在震后初期,大家食物共享、房屋共用,经济和商业被忽略和排斥。2008年8月,汶川县映秀镇的农民陈忠兰厌倦了板房里枯燥的生活,把板房变成了杂货铺,每天能赚四五十元钱。9月,温总理走进这家小店,临走时拉着她女儿手说:“你们要好好干下去。”

  此后,当地群众纷纷效仿,“映秀人一下子就学会做生意了”。大家不再排斥开帐篷商店的“功利”,不再顾虑八方支援下的“铜臭味”,大胆地开展商业活动。除了接受援助,灾区人民开始了自救,“既方便了群众,也为国家减轻了负担”。

  9月,映秀镇上有了265家商户。10月,映秀镇的第一家网吧——“镇中网吧”开业,援助人员终于能够上网查询信息,灾区群众有了文化生活。

  工 作 了

  2009年4月,北川仍带几分凉爽,创伤未平的镇子恢复了几许活力。“北川羌族自治县羌绣制品厂”门前,擂鼓镇胜利村村民韩玉梅坐在一张小凳上,专心地绣着香包,脚边的小篮子里装满红黄绿漂亮的丝线。

  韩玉梅手捏纤细的铁针,做起手工羌绣,一个香包便能换来80元钱,一个月能赚800多元钱,生活仍然艰难,但她心里已经踏实不少。

  经过培训,村子里已有80多个家庭主妇找到了活儿干。百废待兴的灾区需要建设,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上,勤劳的人们为自己的家园而挥洒汗水。

  截至4月初,四川地震灾区已经有超过120万受灾群众实现了就业。

  

  

(责任编辑:佟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